书城管理三国的奥秘Ⅱ
1563800000012

第12章 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谋之道(1)

生于乱世:人生要有准确定位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美化得很厉害。很多外国人跟我说,你们中国人很奇怪,塑造的人物要么非常聪明,要么很笨,要么很漂亮什么都好,要么很丑什么都不好,怎么那么两极化?

中国人不崇拜英雄,很少有人对别人特别服气,所以在中国要出名非常困难。好不容易有一个典范,一定要加以美化、包装。两千多年来只出了一个孔子,是孔子以后真的没有一个人比他厉害吗?也不一定,只是人们都不服气,不让其成为典范。诸葛亮可能本身并没有那么厉害,是后人不断把自己的智慧加在他身上,把他塑造得很有智慧。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诸葛亮很巧合地跟汉献帝同年生、同年死。汉献帝一生一筹莫展,一直都希望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解救他。诸葛亮一生又始终以匡复汉室为目标,最后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是失败的,但是在《三国演义》所有人物里,我们最敬佩的也是他。

诸葛亮终年54岁, 27岁以前有两个特点:第一,身逢战乱。旱灾、水灾他都经历过。没经过磨炼、没吃过苦头的人最好不要当领导,因为他们不知民间疾苦,想做好事都不知道该怎样做。诸葛亮从小就吃尽苦头,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死了,爸爸娶了继室,没过多久,爸爸也病逝了。

第二,他知道自己不是来当皇帝的。当时很多人都争着当皇帝,结果老百姓很可怜。三国时代社会动乱,人口数量骤减。诸葛亮知道,如果他也争着当皇帝的话,死的人会更多。

一个人能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是很了不起的。诸葛亮知道自己要做个好宰相。世上单有明君还不够,没有好宰相来辅佐,明君也会糊涂。因为想要当宰相,诸葛亮的学习目标就锁定了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是乐毅。

诸葛亮从小基础非常扎实,因为他很早熟。凡是在那个动乱时代受到磨炼的人,多半看问题会比较深入,思想会比较成熟。

诸葛亮很有智慧,他读书跟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读书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诸葛亮是读观大略,大致上看一看,抓到要点,然后权宜应变。一个人懂得多少东西并不重要,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实际应用中作出合理决策才最重要。

诸葛亮的领悟力很强。记忆力强的人比较适合生活在西方,西方人要背诵很多东西,根据条理来做事;领悟力强的人适合生活在东方,东方人的很多智慧要靠领悟。

躬耕南阳:淡泊明志等待明主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很讲道义,诸葛亮的父亲娶了继室后不久就去世了,长兄诸葛瑾就扛起整个家庭重担。他们兄弟俩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襄阳,是因为诸葛瑾要侍奉继母,后来就到东吴去当官了。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投奔了刘表。但是刘表不敢做事,也不知道怎么做事,有地盘没能力。诸葛亮看叔叔在刘表那里有力使不上,就没有为刘表工作,只在隆中耕田,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当一个人没有决定自己的舞台在哪里的时候,最好找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我想地理环境也会影响人,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子不大但是林木生长很茂盛,靠近当时的荆州。荆州是军事要地,消息非常灵通。隆中相当于都市旁的农村,是热闹中的安静之地,所以诸葛亮对当时所有的政治变化、军事演变都非常了解,对当时的政治事务了如指掌。他跟徐庶、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还有水镜先生关系很好。

诸葛亮躬耕自给,不问世事,但是心系天下。中国人一直讲究耕读之家,在耕田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好好读书。每个人都应该奉行这个原则:站在不当官的立场来当官,才能当个好官;站在非当官不可、不当官不行的立场来当官,绝对当不好官。

诸葛亮的心态是遇到合适的明主才出山,否则宁可不出山,这很了不起。一个乡下农夫,既没有士大夫的身份,又没有门第,年纪轻、资历浅,甚至也没有背景,可是连刘备那么有经验的人,都能发自内心佩服他。因为他的准备工作非常到位,基本功非常扎实。他一直秉持孔子的主张--有用处就出来做官,没用处就不做官。

碰到刘备以前诸葛亮一直在充实自己,做好万全的准备,清楚自己的目标,定位准确。现在很多人不会定位,被放到什么岗位就做什么工作,而定位不准会成为一生痛苦的源头。

诸葛亮27岁时碰到了刘备,后来为其鞠躬尽瘁,是感谢刘备给他提供了表现的舞台;如果没有碰到刘备,他会心安理得地做个农夫,做个平凡人。相信现在大家都很清楚,当有人要破格提拔你,或者突然奖励你很多薪水,你就要更卖力工作了。诸葛亮就是这样,没有好老板他宁可一辈子默默无闻,遇到好老板了,就全心全意为老板工作。

高卧隆中:选择之前考验领导

有人认为,诸葛亮是设计好了让刘备去找他的。他很会布局,知道刘备要来了,先让一个小孩子骑在牛背上故意唱歌,引起刘备注意:“你就是刘将军?”刘备吓了一跳,也非常高兴,觉得连这么偏僻的地方这么小的孩子都认识他,可见他的知名度很高。

小孩子而后把刘备引到水镜先生家里,水镜先生见到刘备,就说:“你是逃难来的吧?”这句话把刘备吓坏了。水镜先生又告诉刘备:“你现在虽然有那么多人才,也是不成气候的,因为缺少一个军师。”刘备有些不承认说:“我有军师,孙乾、糜竺不是很好吗?”水镜先生说:“他们不算,你要成就大业,就要找高明的人来辅佐。”刘备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水镜先生没有直接说谁是高明的人,而是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名字,写完以后又立刻擦掉了。如果他直接说了这两个人的名字,刘备听了以后可能会忘掉,水镜先生这样做就引得刘备看得比谁都起劲,记得比谁都牢。这些都是很巧妙的安排。

我怀疑刘备第一次去找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是在家的。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方法--先要看看对方有没有诚意,因为人们往往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加珍惜。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其实他也在家,但还是不见,他要看看刘备到底有多诚心。第三次他装睡觉,因为起身之后问了一句:“有贵客来了吗?”这表示他已经知道刘备来了。

他事先准备好一套说辞向刘备报告,仅仅几分钟就把刘备的心抓住了。刘备也不是傻瓜,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常常觉得中国人家家都有本兵书,每个人都有心生一计的习惯。不时设计来设计去,设计得大家都很高兴。该被人设计的时候,要高高兴兴地让人设计,不要总想着设计别人,而经不起别人设计。人家设计你是重视你,是给你面子。真的有一天所有人都不把你当做设计对象了,你也就没有价值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不是为我,我也不是为我,我是为天下苍生。”给了诸葛亮一个很漂亮的台阶。诸葛亮说:“如果为自己,我不出山,如果为你,我也不出山,但是为天下苍生,我就出山了。”这个台阶多漂亮!人要时常给对方台阶下,让大家都有面子,做起事情才更快乐。

诸葛亮并没过上几年好日子,27岁出山,飞黄腾达了11年。短暂的一生,却对整个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诸葛亮投奔了曹操,我想曹操可能三年之内就统一了全国。

当时很多人想回北方,因为曹操已经把北方控制得差不多了。那时候中国的精华在中原,南方还没开发。诸葛亮知道回北方对他也没什么好处,所以他会跟刘备说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个是荆州,另一个是益州。

三顾茅庐时刘备再怎么落魄,也还是个皇叔,是个左将军,虽然一点根据地都没有,但是最起码还有人追随他,那他怎么肯向一个完全没背景的年轻人低头呢?很多人说是因为诸葛亮会自我推销,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一个人如果需要自我推销实在是太可怜了。答应了出山就等于把生命献给人家了,怎么能轻易答应?好东西用得着推销吗?诸葛亮是很慎重地选择能终身为之全力以赴的人。也有人说他是做作,想抬高自己的身价,其实他是诚心诚意地互动。老板可以考验干部,干部同样也可以考验老板。干部在没有作出选择之前可以考验老板,一旦选择了老板,就要不断接受老板的考验。

徐庶也曾经考验过刘备。他刚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对刘备说:“主公的这匹马叫的卢,是一匹好马,但是妨主人,主公讨厌谁,可以把这匹马送给他,等它妨了主人之后再收回来就安全了。”刘备说:“我以为你是好人,没想到你给我出这种馊主意,我还敢用你吗?”徐庶说:“幸好主公不听我的意见,如果听了我的意见,我就不会投奔主公了。这个馊主意是想考验主公是不是真的对人好。”

没选择老板以前你有足够的权利考验老板,选择了老板以后就要乖乖听老板的吩咐。所以不要糊里糊涂地选老板,选了以后再检验老板的好坏。很多人事先不敢考验老板,进了公司以后又不想跟老板合作,这很不好。

诸葛亮傲视群雄,那时候曹操已经成气候了,想做大事的人应该第一目标选曹操。当时的确有很多人去投奔曹操,最初他们因为战乱跑到江南,见中原稳定了,就回到了中原,回去以后才知道投奔曹操其实也很倒霉。

徐庶被曹操骗去以后终身不献一计,还不如隐居自由自在。诸葛亮没有去投奔曹操,他知道曹操的理念跟他不合,投奔了也只有痛苦。他也没有投奔孙权,他知道,孙权的确是个明主,但至多能做到器重和尊重他,却不能让他尽展才能。他更不愿意投靠刘表,虽然他们有比较深厚的关系,他知道在刘表那里只能混口饭吃,不如做个自由自在的农夫。

刘备颠沛流离,因为没有军师,所以虚心拜访一个年轻的乡下人。看起来他似乎受一点委屈,其实不然,虽然他有才能,但当时他没有立足之地,整天被人家赶来赶去。

让老板三顾茅庐体现了一种被领导的艺术,像诸葛亮这样稍有名气的人在当时有很多,但是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精要的东西说出来的人却并不多。一般人都是胡扯了半天,等客人走了以后,才发现最要紧的话没说出来。人生很短暂,机会很难得,稍微一放松,机会就会溜走,机会一旦溜走,便永远不能回头。我想被领导的意思是,与其你领导别人,不如装成被人领导,这样合作会更愉快、更顺利。不需要事事都主动,该主动的时候主动,该被动的时候尽量被动就可以了。

领导于无形,也叫做向上管理。英语里有这样一句话:How to handle your boss,意思是“怎样领导你的老板”。这个领导的过程一定是无形的,老板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领导,而不是你摆明了要去领导他。诸葛亮就在不知不觉中领导了所有人,甚至包括曹操、孙权,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火烧博望坡:烧好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诸葛亮没出山以前跟刘备是平起平坐的,因为当时他还不一定要吃刘备的饭,干吗要委屈自己?当诸葛亮决定出山追随刘备以后,他立刻跪下来称刘备为主公,从此以后他谨守本分。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承诺,他努力扮演好一个臣子角色,从没破坏过规矩。

他出山之后问刘备:“如果新野守不住,要退到哪里?”刘备那时候已经无路可走了,诸葛亮正问中刘备心坎。当然诸葛亮没说,主公你现在已经无路可走了,还是听我的吧,我给你留个余地。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讲,说话要稍微拐弯抹角一点,对方才更容易听得进去。单刀直入,直话直说会让对方很难接受。刘备当时哑口无言:天下之大,他们已经无路可走。这时诸葛亮跟他说,最好到湖南去。诸葛亮不但这么说,而且已经把退路都替他安排好了。

刘表的两个儿子明争暗斗,长子刘琦被欺负,诸葛亮给他出主意,让他去驻守江夏,诸葛亮安排的退路就在那里。把退路安排好之后才问刘备打算怎么办,这样好的军师,刘备怎么能不服?一个人不要要求人家服你,要做到让人家发自内心地佩服。

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献出了荆州,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刘琦。后来鲁肃来给刘表吊丧,与刘备初步定下了跟东吴联合对抗曹操的计划,而后才有著名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的身份用现在话讲叫做“空降兵”,他一出山最先面临的挑战来自关羽和张飞,因为二人很不买他的账。

刘备不应该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这句话,这给诸葛亮带来一些麻烦,因为这让张飞很不服气。当曹操打过来的时候,刘备问关羽、张飞如何迎敌,张飞就说,哥哥应该让你的“水”去迎敌。可见,地位越高的人,越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否则很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

诸葛亮上任以后的“三把火”烧得非常精彩,奠定了他的领导基础。火烧博望坡是他的第一个战役。开始的时候关羽和张飞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诸葛亮叫他们听命,他们根本就不听。其实这是刘备的错,怪刘备没有事先做好沟通工作。

火烧博望坡一战,烧得关羽和张飞口服心服。没过多久,曹操又打来了,诸葛亮用同样的计策再烧一次,又把曹仁烧得狼狈不堪,激怒了曹操。有时候要让敌人顺,有时候要让敌人逆,完全是诸葛亮一手操纵,这才是真正高明的领导。不但领导自己,领导家庭,领导自己的公司,还要领导其他阵营,这种领导是把领导和被领导结合起来了。

一个人碰到好老板,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人会变。人的可怕就在于善变,这时候你受重用,过一阵子很可能会被打入冷宫,这是很多人都会遭遇的事情。中国人的公司里很少裁员,一般会让你自动辞职。先把你放在一边不理你,你就只好自己走了。聪明的老板很少直截了当叫谁走,他们有的是办法。所以一个人得到赏识的时候要怎么表现,受冷落的时候怎么收场,都跟领导风格息息相关。很多人得到赏识以后就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捧得很高,结果摔得很惨。有些领导一直说,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做吧。其实话中隐含的意思是,你要好好做,我就支持你;你不好好做,我就不管了。

人永远有两套道理,不要相信“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做好了”这样的话,一年以后他会说,“我绝对支持你,只是没想到你短短一年把人都得罪光了,我也没办法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就会把你甩掉了。

诸葛亮越来越得到赏识,他的警惕性也逐渐提高了。所以当刘备非常听他的话的时候,他也很警觉--现在越得宠将来摔得越痛。

舌战群儒:准备工作要充分

能够舌战群儒是因为诸葛亮太厉害吗?不是,是因为他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他虽然身在隆中,但是了解当时政治舞台上活跃着的所有人,并且对这些人逐一作了个案研究。所以到了东吴以后,张昭等人都想给他难堪,他逐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驳,而且每次反驳都切中要害。

一个人的基本功要好,基本功不行就去工作了,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去江东就被群儒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他出山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他没那个才气,也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还不如安心隐居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