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以后诸葛亮的责任更重了。他有取而代之的机会,可是却始终坚持丞相的身份不变。曾国藩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曾国藩知道皇帝并不相信他,经常怀疑他会篡位,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取而代之。曾国藩写家书,其实就是写给皇帝看的。曾国藩如果跟皇帝说我绝对不会背叛,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他的每一封家书都会传到皇帝那里去,在家书里表明自己的心迹,这样皇帝才稍稍放心。
刘备死后,诸葛亮先把四川治理好,再去打孟获。做事情有本末轻重之别是领导者的基本素养。48岁时开始北伐,前后历时六年,六出祁山,最终失败。“至信至诚”这四个字可以形容诸葛亮的这种精神,他完全是出于对时代的使命感才不放弃北伐的。
诸葛亮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没有正统了。很多人看《三国演义》时,看到诸葛亮死了,就不再往下看了,可见,人们对诸葛亮死后的故事其实并不感兴趣。
辅佐阿斗:尊重老板的最后决定权
阿斗即位的时候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他首先跟东吴和解,这样蜀汉的压力会小一点,然后调整内政,让老百姓得到休息。
诸葛亮有权也有能,但他把权交给阿斗,并且始终尊重阿斗的裁决权。一个好的干部,不管多么得老板赏识,不管多么有贡献,不管才能有多高,千万要记住:要尊重老板的最后裁决权。让老板知道他不点头你不会行动,这样老板才会放心。这一点诸葛亮做到了,他始终尊重阿斗的裁决。
阿斗也说,“政在葛氏”--葛氏就是诸葛亮,“祭则寡人”--由他来管祭祀。
诸葛亮最了不起的一点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知道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指望统一中原,但还是做了。这种精神非常了不起,诸葛亮完全可以不出山,谁也不能硬把他拉出来。所以有人说“我真的不想干了,是你们非要我干我才干的”,这种话是没有道理的,真心不想做的事,谁也不能勉强你做。
诸葛亮很谨慎,如果他锋芒太露,也不会一直受人尊敬。四川当时是很排外的,刘备、诸葛亮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可是后来他们跟本地人相处得很融洽,这很不容易。其实哪个地方没有这种问题?因为有先来后到的观念,先来的人总觉得后来的人抢了生意。四川后来也出了很多问题,外面的人不进来,土生土长的人有很多想法,所以阿斗投降其实也是一种很高明的选择。我不像一般人一样拼命嘲笑阿斗,我觉得阿斗有时候做事也很聪明,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建议大家看事情要从多个方面来看,不要从单一角度看,这样才会比较客观。有些话从这个角度看很有道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能讲出很多道理来。
我一天到晚被人家问问题,可我还是很轻松,不管你问我什么问题,我只答三句话就圆满了:第一句,“很难讲”。不管什么事情都难讲,很难评价。第二句,“看你怎么讲”。因为立场不同,所说的话就不一样。说白了,就是立场影响的,换一个立场就会有一套完全不一样的说法,站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感受。第三句,“随便你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没必要非要统一成一种看法。
诸葛亮死了,最伤心的人当然是阿斗,因为没有诸葛亮,凭阿斗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治理好蜀国。
七擒孟获:以德服人最有效
七擒孟获这一段写得非常热闹,让我们觉得诸葛亮像个神仙一样。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个通才,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都懂。我想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要为全民服务,最好是通才,哪方面的知识都懂一点。
诸葛亮精通兵法,中国人普遍认为打仗可以智取,不服诈取。孟获对诸葛亮说:如果你光明正大地抓到我,我就服你;如果用计策抓我,我就不服。
因为孟获,让所有人都了解了诸葛亮的真心,所以看事情要看两面。一方面是孟获最倒霉,始终都逃不出诸葛亮的手掌心;另一方面是孟获成全了诸葛亮,成全是一种美德。
如果诸葛亮当时不让孟获信服,日后孟获还会造反,还会侵犯蜀国。所以诸葛亮无论如何都要收服孟获,让他真心投降蜀国,从而让西南少数民族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这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战争永远是双方都败,没有一方是完全的胜利。打输了固然是输了,打赢了也还是输,像诸葛亮这样打仗是真的赢了,他赢得对方心服口服。用现代话来讲,孟获无疑是当时最牛的酋长,不管诸葛亮怎么抓他,他就是不服气,诸葛亮对他也很忍耐。到了第五次抓到孟获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了,都劝诸葛亮把孟获杀掉算了,但诸葛亮还是放了他。七擒七纵之后,真把孟获收服了。而且收服了孟获以后,诸葛亮没有在他那里留一个官员,没有要孟获一块土地。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郑和下西洋时候。
经考古发现,美洲其实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因为在南美出土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是中国的。我在欧洲时,很多欧洲朋友问我:“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把经过的地方变成殖民地呢?”我说:“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殖民地,中国人从来不主动侵犯别人。”
老实讲,现在我们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想整合文化。文化怎么可以整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物种必须多元化,如果物种单一,世界就会毁灭。文化只能交流不能整合,有时候西方文化兴盛,有时候东方文化兴盛,这样整个文化体系才能多彩多姿。美国始终想整合文化,最后只能将各种文化表面涵盖起来,外表看上去是一体的,内涵始终不能统一。第二个错误是想要学人家的好处。每个人要做不同的事情,做不同的人。我最担心的是把每个人都教成同样的人。这个人数学不好,数学不好可能恰恰是他的长处,因为数学不好,所以他投篮很准,在其他方面补上了。不能人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才有特色,才能显示出个性。
斩马谡:用人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
诸葛亮生平最大的错误是用马谡守街亭。刘备临终的时候特别交代,马谡万万不能用。马谡也可以说是诸葛亮害死的,打孟获的时候,马谡常常跟诸葛亮讲这个,讲那个,诸葛亮很赏识马谡,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经常鼓励、激励他,这种激励很容易使他骄傲,以致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诸葛亮一定很后悔他当年说的那句“知我者,幼常也”。
马谡受到诸葛亮的赏识激励后,就认为自己的才干不在诸葛亮之下,所以他去守街亭的时候没听诸葛亮的话,擅自变更计划,结果导致北伐失败。这件事对诸葛亮的打击非常大:第一,刘备曾经再三交代这个人不能用,他偏偏用了。第二,街亭非常重要,失了街亭有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他处置了这件事情以后,自请解除丞相职务,贬三等,去薪。
那么,阿斗应该怎么办呢?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阿斗,诸葛亮说要自贬三等、辞掉丞相的官职会怎么办。很多人会说不批准,挽留。那是完全不懂政治艺术的做法,如果那样做了,人们会说诸葛亮根本是在做戏,他和阿斗一个辞一个留,不过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我们一直说阿斗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阿斗还是挺厉害的。他批准了诸葛亮的请辞,过几个月再复职。所以,很多事情转个弯之后的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诸葛亮的立场非常坚定,东吴派了他的哥哥诸葛瑾来劝他离开刘备。诸葛亮的分寸拿捏得很好:讲私事,他对兄长百依百顺;讲公事,他们是各为其主。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两兄弟一个跟这边,一个跟那边,比较有远见。
病逝五丈原:尽人事,听天命
诸葛亮北伐时,几次都是马上就要取得胜利了,然后有各种事情打破他的计划。后来他年纪大了,支持不下去了,就开始找接班人,这时,姜维被他看上了。姜维如果没让诸葛亮看上,也不必受尽苦难。所以有时候得到机会也不见得是好事,没有机会也不见得是坏事。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但最后还是没有完成诸葛亮的心愿。诸葛亮无奈感叹汉朝气数已尽,这也是他知天命的表现。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一个人活到50岁,回头一看,会发现这么多年来,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必然性。
54岁时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他把死后的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好。关于宰相的接任者,他一口气指定了两个。一个人不但要把生前的事情料理好,死后也不能出问题。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这是一种智慧。
现在我们要走的路就是用东方的智慧来运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我们读历史,目的就是要吸取经验教训,走好当前的路。
诸葛亮的一生只有短暂的54年,政治生涯不过27年,用他的经历印证了两句话:第一,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诸葛亮几乎左右了当时的天下,他很感谢有刘备做他的靠山,如果没有刘备,他再能干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要记得感谢老板提供给我们表现的机会,而不是感谢老板给我们薪水。很多人都是因为老板提供薪水才感谢他,那就成了钱的奴才,不是自己的主人,人要做自己的主人。谁给我合适的舞台,让我把理想抱负表现出来,就应该感谢谁。第二,人生即便短促也十分宝贵。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做无聊的事情。诸葛亮在27岁之前,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理想作准备,在27岁之后,就努力地把理想变为现实。虽然他的理想没能最终实现,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
治家有方:扫一屋更要扫天下
领导无所不在,如果家里都领导不好,怎么可能领导好公司?很多老板就是家里出了问题,结果搞得公司里一团糟。家里有派系,公司里一定也会分派系。
诸葛亮娶了一位很丑的太太,一般人找太太都是要找美的,他却放出消息要找个丑太太。黄承彦就对他说,听说你要找一位丑太太,我女儿容貌丑,但是才华可以与你相匹配,诸葛亮于是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
为天下者不顾家,一个人要替天下百姓做事,是不能有后顾之忧的。既然要为天下,家里就需要一位贤内助。贤内助多半不漂亮,因为一个女孩子如果从小就漂亮,可能不会安心做贤内助。中国有句老话说,“福禄常在丑人边”,女孩子长得丑,福气好,比较有富贵相。诸葛亮下山以后很少过问家事,家事也不用他操心。
当年刘邦逃难的时候,人家把他的孩子送到车上,他却把孩子推下去并且昭告天下:“我是为天下人做事,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做事。孩子生在我家,有机会的话可能当太子,没机会的话可能会死掉,这是他的命,我不会为了他而不顾天下人的安危。”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也是很有聪明才智的人,但是诸葛亮当官的时候,他始终在家里帮着嫂子管家,没有担任过一官半职,直到诸葛亮死后才出来当官。
诸葛亮教导子女不遗余力,使得他家一门忠贞。长子诸葛瞻、长孙诸葛尚战死,就连讨伐蜀国的大将邓艾都跪下来,向诸葛亮的后代叩头表示敬意。
其实我们读《三国演义》,能够看到当时人的美德,他们是靠美德来支撑生命的,不像现在很多人只是为钱而生,没有什么美德观念。
儒法兼用的领导艺术
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还是个实践家,他不是个只会讲理论的人。以道领导比以术领导要高明得多,诸葛亮就是用道领导。在道的面前无所谓长官、下属,在道的面前无所谓尊贵贫贱。但是术就不一样,术太过表面化,以尊卑贵贱来领导下属。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下属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诸葛亮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将心比心,按照人情常态来衡量一切。从而我推断他不是法家,而是儒家。很多人看他执法很严,就说他是法家。其实儒家也重视法治,不是只有法家才重视法治。儒家跟法家都注重制度,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儒家还要求立法的人要凭良心,执法的人也要凭良心,司法的人更要凭良心。立法的人不凭良心,只为自己谋利,那叫做自肥,这是非常不得体的事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最了不起的精神。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也就是对名利不看重,名利会使一个伟大的人变得卑鄙。大部分人都过不了名利这一关,很多人活到七八十岁,还张嘴闭嘴都是“钱”。
诸葛亮能够预见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后的事情,要不然怎么说得动刘备?这也表示他心里很平静,出不出山他完全不在乎。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冷静地看问题。美国人通常讲的长期计划不过就是三五年,中国人却讲究千秋万世。近两千年来,提到诸葛亮,几乎很少有人说他不好。他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是我们却往往用不以成败论英雄来赞美他。
我们一直把领导跟被领导分开来看,只有诸葛亮既是领导也被领导。
当你要打出租车的时候,可以选择坐哪一辆车,这时是你在领导。可是坐上车之后又是司机在领导了,你坐到车上,司机先问你要怎么走,如果你说不知道,那他就有可能会兜个大圈子。
有一次我打出租车去一个地方。我问司机:“那个地方你知道吗?”他说:“知道。”我就放心地坐上去了。结果他绕了半天也找不到。我问:“你不是说你去过吗?”他说:“这里变得一塌糊涂,我没想到会变这么快。”最后终于找到了,我问他:“你要收多少钱?”他很厉害,反问我:“先生你说呢?”
之前一直都是徐庶在领导刘备,领导他去找诸葛亮,可见徐庶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一般人得到好处以后,不会把朋友引进来,怕朋友抢了自己的好处。徐庶却告诉刘备去找诸葛亮,这么谦虚而且度量大的人很少。
诸葛亮是儒法兼用,儒道法是学术研究才能彻底区分得开的。一个人有时候用这种方式,有时候用那种方式,是会发生改变的。该严的时候很严,该宽的时候很宽,偶尔用严刑,但不是暴政。诸葛亮的尺度一向拿捏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