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恐龙小百科
15658900000015

第15章 恐龙的多彩生活(1)

恐龙的种类繁多,大小形态各不相同,姿态万千,那是一个多彩生活的世界。各种恐龙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它们如何觅食,如何争斗,如何生育,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走进这个多彩的恐龙世界,了解多彩的恐龙生活。

1.恐龙的生活形态

所谓生活形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生活样式或类型,它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群体而言的。就恐龙来说,我们只要了解了它们如何觅食、争斗以及生育,就基本上可以掌握它们的生活形态了。

觅食:植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的植食性恐龙为了能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学会了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植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小恐龙的生长:刚孵化出来的小恐龙要自己啄破薄薄的蛋壳出来。大部分小恐龙都长得非常快。小鸭嘴龙类出生后会被妈妈照顾几个月,但也有些小恐龙比较可怜,没等出生就被妈妈遗弃了。

攻击: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猎食的武器。暴龙之类的肉食恐龙会寻找落单的植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防御:植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用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种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大型的植食性恐龙也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予以反击。

求偶:在动物世界中,外表最华丽的或体格最强壮的雄性就能获得雌性的青睐。有些恐龙头上长着头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引异性的作用,比如盔龙就会炫耀它高高的头冠吸引异性。为了争夺雌性恐龙,雄性恐龙之间可能会发生争斗,比如雄性肿头龙在求偶竞争中会用撞头的方式来相互示威。

生育:筑巢,产卵以及照顾下一代也是恐龙的生活内容之一。恐龙的巢一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有些恐龙将巢聚集在生育区,而某些特殊的种类会年复一年地回到相同的筑巢地点来繁殖。有些恐龙妈妈产完蛋后就一走了之,让恐龙蛋自己孵化;而有些恐龙妈妈却会留在巢边,以保护恐龙蛋和刚孵出的小恐龙。

2.植食性恐龙圈

很多人都以为恐龙全是可怕的肉食性动物,其实不然,有许多恐龙是温和的植食性动物,只穿梭在树林草丛之中,过着撕扯树叶、草叶为生的生活。

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生活在如今印度的巨龙粪便化石中发现了草形成的硅质微粒,这是第一次找到的吃草恐龙的证据。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对了解植食性恐龙生态以及早期的植物和草食动物相互作用等的进化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特殊的硅质结构被称为植物石,它们在草和其他植物的细胞中形成。在恐龙粪便化石中发现的不同草的植物石可以看出,白垩纪晚期的草科中的多样性比通常认为的要高。但是,从恐龙粪便化石中发现的植物石的量来看,其实草不是巨龙的主要食物。某些拥有神秘的、看起来适合处理研磨材料的牙齿的早期哺乳动物也许也吃过草。

事实上,大多数恐龙是素食主义者,它们都是初级消费者。植食性恐龙有很多种,这里面也不乏体型庞大的。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种早期的植食性恐龙。

三叠纪时期的植食性恐龙是早期的植食性恐龙,它们体形不如白垩纪时期的植食性恐龙,但食量却也非常大。

三叠纪时期植食性恐龙在联合古陆上生活,它们的生活不是那么容易,一边不停地寻找食物,一边还要警惕、防御着肉食性恐龙的侵袭。

在南美洲阿根廷挖掘出来的鼠龙化石,它是植食性恐龙。它身长约3米,以吃植物叶子为生,由于牙齿不发达,食量又特大,进了嘴巴里的东西往往来不及咀嚼便匆匆吞咽下去,为了能够得到很好地消化,它在吃食物的过程中总会吞一些石头下去,这些石头在胃里不停地蠕动,把食物搅碎,这样食物很快就被消化了。

身长8米的板龙,可以说是三叠纪时期的蜥脚类恐龙中最高大的一种。即便如此,对于高大树木的叶子,它们也是望尘莫及,只能吃一些低矮的植物叶子。

其实,并非所有的植食性恐龙都是四足爬行的,在阿根廷发现的身长不过1米的皮萨诺龙,就是用两只后足行走的。它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鸟臀目恐龙——臀部像鸟的一种恐龙。

由于植食性恐龙要吃掉大量的食物,所以,它们丰富的排泄物给联合古陆带来了丰厚的肥料,植物生长得更旺盛,更繁茂了。这给植食性恐龙带来更丰盛的食物,如果不是需要时时提防着凶猛的肉食性恐龙,植食性恐龙恐怕是当时最自在的动物了。

3.肉食性恐龙圈

相信看过了《侏罗纪公园》里面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我们都会认为它们是残酷无情、凶神恶煞的。其实这样评价肉食性恐龙一点儿也不公平。

既然是肉食性恐龙,当然也只有捕杀猎物才能维持生命。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无情的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生物进化的原理。为了生存,肉食性恐龙不得不变得“贪婪”。

也许我们不喜欢看那些血腥的厮杀场面,所以我们难以接受那些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但却能平静地接受植食性恐龙咀嚼植物的情形。即使恐龙吃得再多,也不会说它贪婪,而肉食性恐龙哪怕吃得还不够它填饱肚子,我们也会把这个词用到它身上。

其实,肉食性恐龙饥饿时,那穷凶极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谁看到会不害怕?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性恐龙是哪种,也许你会说是霸王龙。其实,霸王龙在过去确实扮演过最大肉食性恐龙的角色,不过现在它恐怕要让位了。

1993年8月,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在其境内的内乌肯省发现了一种肉性恐龙的化石,其化石包括大腿骨、臀部骨骼、尾骨和带有牙齿的下颌骨。由于它的大腿骨就长达1.4米,牙齿有成年人的小臂那么长。因此科学家研究后认为,这种生活在距今1亿1千万年前的恐龙有12.5米长,体重约8吨,比那个叫做“苏”的霸王龙之王还要长10厘米。科学家推测,这种恐龙以粗壮的后腿支撑身体并用两足行走,前臂短小,只用于抓取食物,它那巨大的牙齿完全可以撕碎任何猎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的肉食性恐龙等待我们去认识。

跃龙,生活在侏罗纪最兴盛的时期。它每天的任务便是穿梭在绿树丛林之间,张着大而有力的下颚,露出尖尖的牙齿,为了维持它长达11米,重达十几吨的身体的需要,而勇猛出击,即使遇到比自己大几倍的恐龙也要想冒险一试。

恐爪龙,个头虽然中等,但是在恐龙群里,它可是个名副其实的“杀手”。它每只脚的第二个趾头上长着如同镰刀一样的利爪,嘴里也是锋利的牙齿。只要爪子或牙齿碰到的猎物,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其实,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在它的世界里,也是一方霸主。只有一只鹅那么大小的美颌龙,也是蜥蜴们最可怕的对头,一小群美颌龙在一块,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会消灭掉一大群蜥蜴。

白垩纪时期的似鸡龙,它连空中的昆虫也不会放过,这家伙身体灵活,眼力好,即使在天黑的时候,抓过往的昆虫也是小事一桩。

这些凶猛的肉食性恐龙的口中美餐,几乎遍布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大到几十吨重的植食性恐龙,小到空中的小昆虫。

4.恐龙的群居和迁徙

孩提时我们经常做一种游戏——老鹰捉小鸡,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左躲右藏,每只小鸡在群体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大家动作协调,防止被老鹰抓到。母鸡领一群小鸡活动是动物有序的防御行为,团结是人类的社会行为,这些都是群体行为。

群居是动物的一种个体间的互动,是社群行为,这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增进整个族群的适应力。恐龙是否有群居行为?这个问题在古生物学界长期存在疑问。

第一次使人有据可寻地证明恐龙有群居行为的是美国古生物学家伯德。他于1944年在得克萨斯州的佩拉西克地区,发现了一组大型的蜥脚类恐龙的足印化石。这是一群20余只、大小不一的雷龙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它们是沿着一个相同的方向前进的,在行进中,彼此又是平行前进的。同时,足迹还显示出一些小的幼年雷龙走在群体中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雷龙的行动是有序的群居行为。

1983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恐龙沟发现了一个侏罗纪中期的恐龙墓地,共出土了17具,体长在4米左右的蜥脚类恐龙。它们的头骨骨头愈合疏松,骨缝明显,由此可推断出这是一群出世不久的幼仔,被起名为巧龙。在同一恐龙墓地发掘到清一色的、个体大小一致的一群幼年个体,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是一群同胞兄弟,正等待双亲的照顾。可以肯定的是,这群幼仔是在一次自然灾难中一起遇难的,由此可见蜥脚类恐龙的幼年成员如同一群小鸡一样群居生活。

1978年,在燥热的蒙大拿州西部,欧纳和他的挚友马凯拉发现了举世震惊的鸭嘴龙巢穴、蛋和有待哺育的幼仔,从而提出了鸭嘴龙是群居动物的观点。这一观点引起了恐龙专家菲力普·居理的重视。他在阿省的北部格雷德卡什发现了一个恐龙化石坑,为了探索恐龙的群居生活史,他对化石作了详细的统计。

在该恐龙化石坑中,居理注意到绝大部分的化石都是一种大型的角龙——尖角龙。尖角龙是具有单角的角龙,身长6~7米,有一个巨大的头骨。居理从已得的化石分析,认为这是灾难横扫了整个恐龙族群,使这些年龄不同的角龙死亡,死后骨头聚集在一起。居理又认为尖角龙是迁徙的动物,它们的行动如同今日非洲的角马或是北极的驯鹿一样,随季节成群地移动。这群尖角龙在横渡洪水泛滥的河流时,在惊慌失措中被洪水吞没,其实这种灾难也是现在的北极驯鹿群在渡越洪水时常常遇到的。事实上,尖角龙的尸体顺流而下,被冲到岸边,待洪水退下,聚集的尸体又可能横遭食肉动物的啃食,弄得尸骨散落,一片狼藉;待下次洪水过后,尸体被淤泥埋藏而成化石。这些化石带来的信息告诉我们:尖角龙类在遭到灭顶之灾时,它们是群居的,它们可能正好在进行迁徙,这种群居对于它们的族群繁衍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群居行为的存在也表明恐龙不是一群呆头呆脑的笨家伙,而是有较高智慧的一类动物。

5.恐龙也会沟通和交流

动物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它们不像人类那样使用语言,而是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们能用视觉信号来表达,像孔雀使用它的尾巴,或某种蜥蜴使用它们颜色鲜明的喉盖一样,恐龙可能也会这样来交换各种情报。

此外,动物同时还可以用气味来沟通,像一只臭鼬分泌出一种有臭味的液体。不知恐龙能否用这样的方法沟通,但有些恐龙确实有非常大的鼻子,这使得我们相信它们有很好的嗅觉。远距离沟通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利用声音,如果你在夜里听见猫叫或一只看门狗吠,你就知道声音能多么有效地传送信息了。狼是成群出动猎食的,它们互相嚎叫,这样每一只狼就知道其他狼在什么地方了。

大多数动物的声音都是由肺部、喉咙和声带发出来的,这些都是软组织,不会石化。不过,多种不同的恐龙脑颅,显示恐龙有很好的听觉。在冠顶龙的头骨里,曾发现仍然完整无缺的精细耳骨,这表明,这种恐龙的听力很好,可以方便更好的沟通。

关于恐龙如何进行交流的问题,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大的森林鸟食火鸡的研究表明,这种巨型的森林鸟能发出鸟类最低沉的声音,而其头部的盔状物是它们接收同伴发出的低频声音的接收器,这项研究结果有望为揭开恐龙的交流方式提供线索。

纽约曾出版的《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协会会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里的巨型森林中,有一种食火鸡能发出一种比任何其他鸟类都要低的极低频率的叫声,它能穿透厚密的森林树叶传送出去。曾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海雀》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也证明,三种重达125磅的不能飞翔的食火鸡能够发出人类的听觉几乎不能觉察到的极低频的声音,研究人员试图探索这种低频的鸟叫声与大象发出的隆隆声的相似之处。

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安德鲁·马克说:“当把这种鸟关起来的时候,它们的叫声会引起一种使人不舒服的感觉,就像人们描述的听到大象的叫声时的感觉一样。”食火鸡有着广为人知的巨大体形,头上顶着一个奇特的头盔,脖颈和头部的皮肤蓝红相间,所以它们极易引起捕猎者的捕杀。他们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鸟,它们在遭遇威胁时会向敌人猛踢,它们脚上锋利的钩子常常会令捕食者致死。

科学家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试图给出这种低频声音的发出与接收的物理学解释。他们推测食火鸡的“头盔”可能具备接收这种声音的功能。安德鲁·马克认为,这些研究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因为已经展出的众多恐龙化石上也有这样一种与食火鸡的“头盔”有些相似的盔状物,没有人知道恐龙身上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对食火鸡的深入研究能够提供线索,这将有助于我们最终发现恐龙是怎样进行交流的。

6.恐龙怎样繁衍和哺育后代

恐龙有一个极其庞杂的家族,它们门派分立,相互间你来我往的现象不多。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种族的繁衍昌盛。那么,恐龙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