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恐龙小百科
15658900000020

第20章 恐龙家族写真(1)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里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于海洋里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着并演变出爬行类。其中一支爬行类便演化为主龙亚纲。恐龙是一类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灭绝为止称霸陆地达1亿4千万年之久的主龙亚纲爬行动物。

恐龙时代离我们如此遥远,所以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目前已发现的恐龙有800多种,还埋在地底的种类可能更多……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的世界,了解恐龙家族的成员。

1.古老的始盗龙

在目前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始盗龙,名称的含义为“曙光盗贼”。

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的伊斯巨拉斯托盆地是一处不毛之地,很少引起世人的关注。但是,1993年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始盗龙化石。始盗龙是由保罗·塞里诺、费尔南都·鲁巴以及他们的学生共同发现的,同时还发现了另一种颇为原始的恐龙——埃雷拉龙。

始盗龙的发现纯属偶然,当时挖掘小组的一位成员在一堆弃置路边的乱石堆里居然发现了一个近乎完整的头骨化石,于是大家趁热打铁,对废石堆一带反复“扫荡”。无需多时,一具很完整的,从没有见过的恐龙骨骼呈现在人们面前。保罗·塞里诺将这些化石正式命名为始盗龙,并认为这是最早的恐龙。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呢?赛里诺认为,始盗龙除了缺乏几个恐龙的专有特征外,还缺乏掠食性动物的特征。不像其他的后期肉食性恐龙,它无法咬紧大型猎物,因为它的下颌没有可调整的关节。而且,它只有一些牙齿是弯曲及有锯齿的。

另外,始盗龙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恐龙之一,还有一些特征可以证明。例如,它具有5个“手指”,而后来出现的肉食性恐龙的“手指”数则趋于减少,到了最后出现的霸王龙等大型肉食性恐龙只剩下两个“手指”了。另外,始盗龙的腰部只有三块脊椎骨支持着它那小巧的腰带,而后来的恐龙越变越大时,支持腰带的腰部脊椎骨的数目就增加了。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始盗龙的体型小,成年后约1米长,重量约10公斤。它是趾行动物,以后肢支撑身体,前肢只有后肢长度的一半,而每只手都有5个“手指”。其中最长的3个“手指”都有爪,科学家们推测那是始盗龙用来捕捉猎物的。它们可能主要吃小型的动物,而且能够快速地短跑,当捕到猎物后,会用指爪及牙齿撕开猎物。与其他的肉食性恐龙相似,在始盗龙的上下颌上,后面的牙齿像带槽的牛排刀一样;但是与其他的植食性恐龙相似,它们前面的牙齿却是树叶状的。这一特征表明,始盗龙很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而且它拥有善于捕抓猎物的双手,从始盗龙的前肢化石,可以推测始盗龙能够进行急速猎杀,有能力捕抓同它体形差不多大小的猎物。

就这样,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恐龙被发现了,2亿3千万年前,从它们踏上三叠纪大地的那一刻起,就宣告着恐龙王朝第一轮旭日的初升。

名称:始盗龙

存在时期:三叠纪

身长:1米左右

体重:10公斤

食性:杂食性

2.机敏的埃雷拉龙

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埃雷拉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它是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体长5米,体重180公斤,有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埃雷拉龙的机敏源自于它细而轻巧的骨骼,而且它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这些特征都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

灵活机敏,奔走迅速的埃雷拉龙一般生活在高地,并且可能会用类似鸟类的腿大步行走在植物茂密的河岸边,伺机伏击或找寻食物。它们具有很长的后肢,能够直立。手部有爪可以紧抓猎物,因此能够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也更具威胁性。埃雷拉龙有长而低平的头骨、锯齿状的锐利牙齿以及双铰颌部。它的头部从头顶往口鼻部逐渐变细,鼻孔非常小。埃雷拉龙的下颌骨处有个具有弹性的关节,在它张口时,颌部由前半部分扩及后半部分,因而能牢牢地咬住挣扎的猎物不松口。埃雷拉龙这些身体构造上的优势使一般的小猎物都逃不过它们的袭击。

小型的植食性恐龙以及数量颇丰的其他爬行类动物都是埃雷拉龙的主要食物,蜻蜓等昆虫也可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埃雷拉龙会利用它弯曲而尖锐的牙齿或有力的爪子给予猎物致命的一击。在抓到猎物后埃雷拉龙会迅速离开,以避开体形较大的掠食者的争夺。而未成年的埃雷拉龙可能会以其他动物的腐尸为食。

埃雷拉龙化石被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及北美洲,且很可能在三叠纪晚期遍布了整个冈瓦纳古陆。埃雷拉龙的第一块骨骼化石是由阿根廷一位叫埃雷拉的农民无意中发现的。为了纪念他,这种恐龙就以“埃雷拉龙”命名。

比较完整的埃雷拉龙骨骼化石直到1980年才被发现。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阿根廷的埃雷拉龙。同其后出现的兽脚类恐龙一样,埃雷拉龙的下颌具有折叶一样的结构,能够有力地咬住并吞下大的肉块。虽然埃雷拉龙与同期的大型初龙类动物有可疑的血缘关系,但它们表现出了兽脚类恐龙的共同特征:两足行走和能抓握的前肢。

名称:埃雷拉龙

存在时期:三叠纪中晚期

身长:5米

体重:160公斤

食性:肉食性

3.骨头中空的腔骨龙

腔骨龙,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腔骨龙身长2~3米长,臀部高于1米。它的属名是取自它那空心的四肢骨头。

腔骨龙的时代可以追溯至三叠纪的卡尼阶晚期至诺利克阶早期。1881年,化石搜集者戴维发现腔骨龙的第一个化石。1889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将其命名为腔骨龙,其模式种名称鲍氏腔骨龙是根据化石提供者鲍尔命名的。不过这套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差,很难拼凑出腔骨龙的完整外貌。194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附近的幽灵牧场,发现了一个大量的腔骨龙尸骨层。其中一个取代了原有的标本,成为了作为分析的模式标本。后来,很多骨骼在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出土,在犹他州也有未确定的标本被发现,当中包括成年及幼龙。

作为一种肉食性动物,腔骨龙的牙齿像剑一样并向后弯,牙齿的前后缘有着小型的锯齿边缘,是标准的肉食性恐龙的牙齿。它们可能以小型、类似蜥蜴的动物为食,并且可能以小群体方式集体猎食。腔骨龙的长尾巴有着不寻常的结构,在其脊椎的前关节突互相交错,形成半僵直的结构,似乎可制止它的尾巴上下摆动。腔骨龙非常纤细,可能是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当腔骨龙快速移动时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猎豹一样,尾巴就成为了舵或平衡物。

腔骨龙的鲜明特征是“同类相残”。人们发现,幽灵牧场的腔骨龙标本下腹有幼龙的骨骼,骨头凌乱且体积较大,人们猜测腔骨龙有同类相食的习性。后来,研究指出这些标本其实是被曲解了,这些所谓的幼年腔骨龙的标本其实是小型的镶嵌踝类主龙。不过,还需更多的证据,才可以进一步了解真相。

腔骨龙是第二个进入太空的恐龙。在1998年1月22日,一个来自于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腔骨龙头颅骨被置入“奋进”号航天飞机中,被带到“和平”号太空站之中执行STS-89任务,然后随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此次行动得到了媒体的大量报道,赢得人们的普遍关注。

名称:腔骨龙

存在时期:三叠纪晚期

身长:2~3米

体重:未知

食性:肉食性

4.高个儿板龙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板龙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三叠纪晚期的古老恐龙。

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就是食植物的板龙。板龙属于早期恐龙族群之一,或许是侏罗纪大型蜥脚类恐龙的祖先。它们具有很长的颈部与尾巴以及很小的脑袋,体长大约为8米,它有着筒状的身躯,除四足步行外,也可直立,直立时可高达3米。笨重的板龙很可能要用四肢行走,它们前肢短小,有5个指头,拇指有大爪,爪能自由活动,可用利爪赶走敌人,也能抓摘食物。它们喜欢群体活动,一起在树丛中寻找食物。由于板龙身体硕大,体温升高时散热不易,所以它们常在旱季缺乏食物时,集体往海边迁徙。因在迁徙过程中要横越沙漠、忍受酷暑和口渴,所以万一在中途迷路,常会发生集体死亡的惨事。

板龙的头颅骨比大多数原蜥脚类恐龙还要坚固、纵深。板龙的头颅骨有4对洞孔,包括鼻孔、眶前孔、眼眶、下颞孔。板龙拥有长口鼻部,许多小型、叶状位在齿槽中的牙齿,颌部关节的位置低,可使下颌给肌肉提供更大的力量,板龙的牙齿和上下颌的结构都不大适合咀嚼。因此,板龙大概是通过吞下各种石头,并让它们储存在胃中,像一台碾磨机那样滚动碾磨,把食物碾碎成糊状,这些特征显示板龙只以植物为食。板龙的眼睛朝向两侧,而非前方,形成全范围的视线范围,可警戒、注意掠食者。

1834年,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物理学家约翰·腓特烈·恩格尔哈特发现了一些脊椎与腿部骨头。三年后,德国古生物学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根据这些化石建立了新属——板龙,模式种是恩氏板龙。

1997年,北海北端油田的钻油工人在探钻砂岩层时,因碰到一个长圆柱状岩芯而受到阻碍,而停在海平面以下,该长圆柱状岩石在当时被认为是个植物化石。2003年,这个标本交给奥斯陆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使用显微镜检验这个化石,发现这个化石拥有纤维化的骨头组织,是一个压碎的膝盖骨化石,并鉴定属于板龙,从而使它们成为北海第一个发现的恐龙,并被誉为“世界最深的恐龙”。

一个曾针对化石沉积层的研究显示,板龙的个体间有着非常大的体型差异。而且,骨头上的生长层显示,个体的成长周期变化与所处环境相关。和其他恐龙一样,板龙拥有高成长速率,显示它们有进阶的恐龙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受到环境影响比较严重。

名称:板龙

存在时期:三叠纪晚期

身长:6~8米

体重:约5吨

食性:植食性

5.脊椎中空的里约龙

里约龙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阿根廷里约、圣胡安地区,是以四肢行走的植食性恐龙。它名字的含义是“里约蜥蜴”,这是根据里约龙的发现地点来命名的,并且它拥有粗大的四肢和庞大的身体,长度和一辆公共汽车差不多。在蜥脚类恐龙演化出来之前是地球上最大型的也是最重的陆生动物。

从体型上看,里约龙的头比较小,脖子和尾巴很长,并且身躯庞大,有着和大象一样的四肢。研究表明,它庞大笨重的身躯有助于抵抗肉食性恐龙的袭击,而长长的尾巴脊椎中空,可以减轻身体的体重。和巨型蜥脚类恐龙比较起来,里约龙具有较长的手和脚,另外爪子的脚趾数目也较多。

里约龙具有叶状的牙齿,最适合用来切碎植物纤维,并不适用来切割肉类,胃里的小石头可以帮助消化。但是科学家们曾一度认为里约龙是肉食性恐龙而不是植食性恐龙,因为出土的里约龙遗骸中混有尖锐的牙齿。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牙齿是从吃死尸为生的肉食性恐龙嘴里掉落的。

科学家们认为,像里约龙这类大型、长颈的植食性恐龙是为了适应三叠纪晚期日渐干旱的气候而进化出来的,因为这种体形使它们可以吃到长在高处的植物。里约龙的内部器官的重量太大了,迫使里约龙必须用四脚行走来承担自己的体重。

名称:里约龙

存在时期:三叠纪晚期

身长:10米

体重:2吨

食性:植食性

6.食性不明的大椎龙

大椎龙,又名巨椎龙,是原蜥脚下目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2亿年前到1亿8300万年前。大椎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853年,由约瑟夫·奥宾发现于南非哈利史密斯的上艾略特组,并在1854年由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命名。此外,人们还在南非、莱索托以及赞比亚等地发现大椎龙的化石。

大椎龙身长约4米,体重接近135公斤,有些大椎龙的身长估计可达6米。它们的身体修长,颈部长,具有大约9节长颈椎、13节背椎、3节荐椎以及至少40节尾椎。耻骨朝前,如同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与同为原蜥脚类的板龙相比,大椎龙的身体较为轻。大椎龙的前肢具有锐利的拇指指爪,可能用来防卫或协助进食。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大椎龙具有发展良好的锁骨,并连接成类似叉骨的形态,由此可知它们的肩胛骨固定不动,更可知这些锁骨不像那些没有真正叉骨的恐龙一样地缺乏功能。这种办法传递给了后来的一些大型植食性恐龙,甚至今天的鸟类。

大椎龙的每个脚掌都有5根脚趾,拇指有大型指爪,可用来协助进食,或抵御掠食者。前掌的第四与第五指小型,使前掌看起来不对称。大椎龙的头部小,长度接近股骨长度的一半。头部的众多窝可以减低头部的重量,并提供肌肉附着处,还可以容纳感觉器官。这些窝孔在头部两侧成对排列。头部前方为两个大型、椭圆形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