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就是所谓的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通常认为人际关系是除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是由思想、感情、行为表现的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
《易经·坤卦》中这样写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指大地至顺极厚而顺承天道,强调君子应效仿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老子》也反复以水作比喻,认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可见,海纳百川的关键是它处于百川的下游,领导者要网罗并留住人才,也需要有“善下”的胸怀。
“善下”的胸怀,宽容的美德,不仅是指要能容人之短,更是指要学会容人之长。这样,才能立“和”,才能凝聚力量,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集体的行动力。
属下多达几百、上千乃至上万之众的企业老总们,最难做到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对于一些企业领导者而言,身处高位,趾高气扬、指手划脚仿佛成了他们的一种职业习惯。但问题在于,下属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便碍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现状,但只要心里有了“疙瘩”,就会有自己的“小九九”。
由此看来,要想管理好下属,必须用言语对他们表示出谦下的态度;要想领导好下属,必须将自己置于他们的后面。
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在《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时,关键不在于如何强化管理权力,而在于对员工实施亲近,并这样描述“亲近原则”:“亲近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它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其上司和所在单位联系起来,只有建立了亲近,才可能产生信任、忠诚和自我牺牲。”所以,一位企业老板在总结自己近20年的管理经验时,说出了这样的领导格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所以说,宽容应成为领导者的美德。事事精明过人,锱铢必较,一定不是一个精明的领导者。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夜宴群臣的故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楚庄王宴请百官,从中午一直到日暮,君臣仍然意犹未尽,楚庄王命人点上蜡烛,同时,还让自己最宠幸的妃子——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大臣们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席间所有的灯烛。有人乘漆黑之际调戏美貌的许姬,不想许姬一抬手,扯断了他的帽带。许姬感到很委屈,恳求楚庄王马上命人点亮蜡烛,看谁没有帽带,就能找到元凶。而楚庄王却命令所有的臣子们扯下帽带,说:“今晚我要与各位一醉方休,痛饮一场。”
因为楚庄王的宽厚仁慈,在后来楚国攻打郑国的战斗中,这位当年乘机“揩油”的将领率数百之众,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都城,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里,楚庄王表现出一个君王不同寻常的度量。“难得糊涂”一把,既保全了臣属的面子,又不失自己的尊严,体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这样一来,臣属们就会为这些君王效犬马之劳。
同样,领导者也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克莱斯勒公司已经成为“一艘下沉的船”。在此危难之际,1978年,克莱斯勒公司董事会不计前嫌,起用“死对头”——福特公司前任总经理艾柯卡为公司总经理。艾柯卡临危受命,舌战美国国会议员,取得政府特别贷款;改革公司不合理的组织结构,整顿松散的纪律;开发新产品,推出新车型,使克莱斯勒公司在1983年起死回生,还清了8亿多美元的银行贷款,并在1984年实现盈利24亿美元,超过公司历史上所有年份盈利纪录的总和。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管理者不能苛求下属完美无缺。任何人都难免有小毛病,只要无碍大局,管理者就不要太放在心上。同样道理,在对人才的使用上,领导者应切忌吹毛求疵。
在企业中,如果说容人之短不容易做到,容人之长则可能更难。原因很简单,容人之短多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成就感,而容人之长则意味着需仰视才得见真面目的窒息感。对于一些企业领导者而言,企业之外的天地他们无能为力,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内,绝对容不得比自己还了得的人。如果缺乏容人之长的胸襟,企业也就必然遭遇发展的瓶颈。
因此,聪明的居于上位者懂得去发现人才,不害怕比自己“高”的人,重要的是自己拥有对人才的驾驭能力,在尊重人才的基础上,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愿意为自己效力。而对于那些知识与能力不如别人、暂居下位的人而言,首先要有口服心服的气度,同时,还要有迎头赶上的决心和脚踏实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