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告诉我们,一个威胁或承诺可能由于过大而丧失可信度。在你作出一个许诺的时候,你不应让自己的许诺超过必要的范围。假如这个许诺成功地影响了对方的行为,你就要准备实践自己的诺言。这件事做起来应该是代价越小越好,因此也意味着许诺的时候只要达到必要的最低限度就行了。不那么容易看到的是,适度原则其实同样适用于威胁。你不应让自己的威胁超过必要的范围。这么做的理由相当微妙。
我们来看一看动物园里的管理者是如何威胁那些向鳄鱼池里乱扔垃圾的游客的。
在一个动物园里,管理者从热带引入了两条大鳄鱼供游人观赏,这一举措令谨言慎行动物园的游客数量一时猛增,而且经常有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往鳄鱼池里面乱扔垃圾,清理鳄鱼池的垃圾成了令工作人员头痛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乱扔垃圾的问题,鳄鱼池的四周都竖起了“严禁往鳄鱼池扔垃圾,违者罚款10元”的木牌。但这一方法并不奏效,于是工作人员又加大了处罚力度,改为违者罚款30元,并专门派人在四周巡查,一旦发现立即处罚。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
后来有一新来的工作人员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向领导提出更换木牌,这次的木牌上写的却是“凡向鳄鱼池内扔垃圾者,必须自己捡回”的字样。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向鳄鱼池内乱扔垃圾了。
乱扔垃圾要罚款的威胁对于游人来说,并不能真正起到威胁的作用,有的人根本不在乎那十几二十块钱,所以就随心所欲,当然这也包含了一个素质的问题。但如果使惩罚与过错相适应后,即扔垃圾者要自己捡回,这意味着有可能被鳄鱼咬伤的危险,这种威胁就达到了最恰当的程度,因此,所有人都不敢往鳄鱼池扔垃圾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就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威胁的首要选择是能奏效的最小而又最恰当的那一种,不能使其过大而失去可信度,而务必要使惩罚与过错相适应。
一只小猴子不小心从山上滚落下来,被山上的松树枝卡住了它的身体,得以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就在这时,一只老鹰从空中飞了过来,它看到了树枝上挂着的小猴子。看着小猴子可怜的样子,老鹰不知不觉地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它以最快的速度飞到了小猴子的近前。小猴子开始发现老鹰正在用和善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时候,它知道自己的救星到来了,于是赶忙向老鹰求救道:“老鹰先生,我是一只落难的小猴子,求求你一定要救我一命,我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等我获救后我给您摘100斤大桃子孝敬您。”说完这话后小猴子偷看了一下老鹰的表情,发现老鹰并没有要过来救自己的意思,于是忙又开口说道:“还有我能帮捉到50只野兔和50只野鸡。”说完后,小猴子又偷看了老鹰一眼,发现它还是无动于衷地站在树枝上用眼睛盯着自己。小猴子心里开始发了慌,它明明感觉老鹰飞过来是救自己的,但不明白为什么它迟迟没有任何行动,难道是自己许下的好处太少了吗?
小猴子此时一脸无奈地对老鹰说道:“老鹰先生,这样吧,条件由您来提,只要您能救了我的命,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您。”老鹰对小猴子笑了笑道:“我想吃大灰狼的肉,你能帮我捉一只来吗?”小猴子听到这里,异常兴奋地说道:“没问题,那么你现在救我吧,过两天我把一只活着的大灰狼抬到您的家里让您尝尝鲜。”老鹰听到这里,一展自己的翅膀转身飞走了。小猴子迷惑不解地望着老鹰远去的背影直发呆,它不知道老鹰为何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过小的承诺达不到诱惑别人的目的,过大的承诺则让人难以相信你会兑现,因此都将导致承诺的不可信。唯有不大不小的承诺才足以让人相信你,并愿意按你的意愿来行事。
在企业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领导往往兴头上来了,轻易地就给下属许诺,之后,便忘在脑后了,最后不了了之。这种没有责任感的领导最容易冷了下属的心,从而得不到下属对你的尊重。
有一个员工,老板发现他表现得很好,很出色。于是约他后天晚上吃饭,犒劳一下他,鼓励他好好干下去。可是到了约定好的时间,老板已经忘了自己曾邀请他一起吃饭的事情,他就在外面等着,等到天都黑了,最后还是被同事给拉走的。从此那位员工再也没有激情工作了,而且总是莫名地发脾气,因为他觉得自己被老板“耍”了,不久以后就辞职不干了。
人人都有思维,作为员工来说,谁都不是小孩子,他们对于领导开出的空头支票,嘴上虽然说不出什么来,可是在心里会产生积怨,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对领导的信任,一旦没有了信任,可想而知,今后的工作将很难顺利进行,员工也会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认为跟着这样的领导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
而对于威胁,如果太过的话很容易丧失可信度,能奏效的应该是最小而又最恰当的威胁,也就是惩罚与罪行相适应的威胁。
博弈论小贴士
假如对方不相信你的威胁真能够付诸实践,或是不相信你会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你的威胁或承诺也就不可能影响他人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