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15679900000008

第8章 历史中的博弈术:穿越心计的魔杖

博弈理论虽然出自西方,但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已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中国历史虽然没有创造博弈论,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运用博弈的原理。李鸿章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赵翼的“秦汉间为一大变局”,宋诗的“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杜甫的“闻道长安似弈棋”,这种“历史弈局”的观念无不闪烁博弈的智慧。在历史的弈局中,什么策略、什么角色、什么局面都可能出现,其精彩程度一点不逊色于今日的经济博弈。

人们熟知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案例。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掉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田忌赛马”是一个最典型的博弈游戏。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参赛者讲究博弈策略,排阵有方,本来较弱的一方就有可能打败较强的一方,取得最后的胜利。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就一番大业的,往往不是项羽等英雄豪杰,而是那些资质平平的人物。比如刘邦、刘备、朱元璋,甚至《水浒》中的宋江。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正在于这些人的博弈智慧。

下面就拿刘邦和项羽来比较分析一下。《史记》记载,韩信曾对刘邦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史书上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项羽是豪杰,是英雄,是君子,却缺乏谋略。在鸿门宴上,项羽放过刘邦,可见一斑。而刘邦却是个泼皮无赖,但作为一个博弈者,是非常理智的,也是合格的。很著名的例子是,当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可谓摸透了项羽的贵族脾气和妇人之仁。项羽结果并没有杀太公,非但如此,一旦约定鸿沟为界,“即归汉王父母妻子”,以为大家从此相安无事了。刘邦因此再次获得了翻身的机会。从刘邦项羽的博弈中,刘邦充分把握了对手的心理,通过攻心和各种投机策略为自己获得了一次次的机会,从而以弱胜强。刘备、朱元璋、宋江莫不如此,都是博弈的高手。

我们没有创造博弈这样的术语,但却是博弈的最频繁实践者。说起中国人的权谋,连外国人都不得不佩服。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为了得到生存所需的环境,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总是一个弈局尚未结束,新的弈局又开始了。在博弈中,不论忠奸善恶,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各种各样的人同弈局拴在了一起,不同的是,这次是在做局,或许下一次就是在防局。无论哪一次博弈,都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比拼,只有善于对局博弈的人,才能成大事。时至今日,博弈还在继续,即将成为历史的我们,也在实践并创新着博弈游戏。

博弈论小贴士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博弈的世界,生活表面的平静之下,充满着智慧的较量,每个人都不要无视、逃避博弈,而要以历史为鉴,提高自己的博弈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