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借贷危机
15682100000034

第34章 银行也放高利贷:3万亿元银行贷款流入民间借贷市场

银行为何热衷于民间借贷市场

中国目前的民间借贷市场需求异常旺盛,在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浙江、广东、江苏等相当规模的银行贷款并未实际流向用款企业,而是流向了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市场。

为什么银行的钱会流向民间借贷市场?是因为银行的贷款资金由于缺乏监管而流入民间借贷领域,套取丰厚利润。目前看来,巨大的利差使得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变得不可遏止。

2011年8月,据《证券时报》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日前举行的银监会第三季度形势分析会上表示,约有3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日渐火暴的民间借贷市场,并称目前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各省均已展开排查。

这3万亿元信贷资金相当于中国2011年上半年新增贷款4.17万亿元的70%。如此大量的借贷资金流向民间市场,如果没有产业支撑,会有爆发风险的可能。

由于信贷需求旺盛,许多企业,或者跟银行有关系的个人纷纷转行从事高利贷业务,而放贷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是来自银行给大型企业的贷款。(这些贷款)在浙江这些沿海地区都是低成本,(企业拿到)后放高利贷赚取巨额利息、利差,实际成为高利贷市场从银行融资的平台。一些国有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也利用国有银行的资金,偷偷地放高利贷。

目前即便按一年期基准利率上浮10%从银行获取贷款,企业的资金成本亦仅有7.2%左右,如若投入月息3%~?5%(折成年息为36%~?60%)的民间借贷市场,其每年的套利空间就达到30%~?50%不等。相比较之下,这一收益率已经高过相当部分企业的主业经营利润率。

由于现在民间借贷利率的回报很好,一些大企业用账上沉淀下来的资金进行投资,收益非常可观。我们的理解是,应是有部分银行在贷后管理上没有按照银监会要求的受托支付进行操作,贷款流入企业内部资金池后去向无法监管,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银行的漏洞

中国部分银行新增贷款受托支付的比重远远低于银监会今年提出的80%的要求。而这就导致了信贷资金流入企业后无法监管。

商业银行按贷款新规走款的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在70%~?75%,各家银行有所差异。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在2011年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6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处于阶段性高位。而目前,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为6.56%,即使利率上浮三成,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向民间借贷市场仍有着巨大的获利空间。

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对担保公司等中介的监管不到位。这些担保公司由于有一定的融资杠杆,往往在银行存入一定的保证金,就能获得几倍于保证金的信贷额度。而担保公司放贷也已经是行业内皆知的秘密。因为光靠担保手续费是很难赚钱的,主要还是要靠放高利贷。

这些担保公司往往和银行的相关人员有着紧密的关系,以便能够顺利获得资金,有的甚至与银行谈好了分成协议。

这些担保公司的利润惊人。以放贷5000万元为例,如果月息3%的话,年利则高达36%左右,一年的利息有将近1800万元。但银行的年贷款利率仅为6.56%,就是说,一年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仅需要328万元,那么中间赚取的利差高达1472万元。

警惕保险公司联手银行曲线放高利贷

高利贷的利率不断走高,吸引了各路人马从中获利,连风格保守的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2011年5月就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一款“易贷险”,帮客户提供信贷担保的保险产品,无须抵押物就能轻松获得十几万元贷款。但由于其实际年费率比央行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还高,无疑就是变相在放高利贷——央行规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就是放高利贷。

“易贷险”的广告显示:“无须任何抵押物,以自身信用作担保,可轻松获取银行贷款,放款时间最快1天。”申请人只要月收入2000元以上,个人信用记录良好都能获得1万?~?15万元的无抵押贷款,申请门槛很低。

这款“易贷险”产品是平安保险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其他一些地区银行联合推出的,由平安保险提供个人信用保险,贷款则由合作银行直接发放。

在银行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该款“易贷险”的产品获得了市场青睐。广州现有活跃客户近7000人;深圳累计客户突破6万人,平均每月放贷1.5亿元。不过,这款产品的利率很高。以额度一万元、期限三年的贷款为例,贷款人每月需支付200元的信用保证保险费,加上每月的银行利息33.5元(基准贷款上浮20%),实际年利率为28%。

按照央行的规定,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平安银行和平安保险同属一个集团,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是为了绕开银监会的监管,曲线放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