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免疫功能主要受大脑皮层机制制约,年轻化的心态会促使免疫功能年轻化,使它增强活力,从而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巩固和提高。美国医学专家认为信念、自信心和事业心,是保持健康的三大要素。
老年人时间比较充裕,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应选择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如书法、绘画、养花或参与社会活动等,制订切合自身的计划,坚持老有所学,勤学习、多动手、多用脑,有条件的可以到老年大学去学习,整天忙忙碌碌,保持一颗不老心。
老年人还要发挥余热,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家务劳动,扩大社会交往,融洽家庭、邻里关系,做个众人喜爱的热心人。
第二是忘形,就是超越自我,忘却自己的身份,摆脱某种心理上的羁绊。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差异性很大。但是当人们离休、退休以后,应该忘记这些差别,因为这些差别实际已不复存在。前者不必端着架子,后者不必自惭形秽。彼此忘却身份,不拘形骸,互相投入,日子过得愉快,有利健康长寿。老年人还要多交青年朋友,多接触并多了解一些青年人,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他们,同时从他们身上感受时代的气息,吸收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等,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老年人还不妨来个老来俏。老年人打扮得漂亮潇洒一些,别人看着有活力,自身感觉也舒心,从而消除人老叹珠黄的忧伤,有益于身心健康。美国一家杂志调查了3000名老年人,发现注意着装打扮的人患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癌症等疾病者比不注意着装打扮的人少30%以上。
第三是忘怀,就是内心自适、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地位,不追念往日的荣辱,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心胸开阔,旷达自知。每一个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旅程,在工作、学习以及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总不免有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
有些老年人,喜欢拿自己年轻时代业绩和现在对比,觉得自己人老珠黄不值钱,因而忧郁沉闷、悲观失望;有的对于自己过去那种坎坷遭遇与心灵创伤耿耿于怀,经常向别人滔滔不绝地诉说,沉湎在往事的悲哀中,凡此种种,医学上叫做回归心理。回归心理不但影响老年情绪,而且当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还会促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加速衰退,促使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消化功能的进一步减退。
因此,老年人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应珍惜这段宝贵的晚年时光,不纠缠于过去的人和事。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虽然宦海沉浮,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乐观豁达。他写过这样一首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度此生。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这可以说是经历过各种生活体验后对人生的领悟,实在意味深长。
第四是忘机,就是心无纷争,淡泊名利,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刻意去追求地位、名誉和金钱,力求怡然自乐,知足长乐。我国医学药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心从之,病从安来?是以志闲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中国有句俗话仁厚寡欲者寿。这都是说不贪婪、少私欲可以防病健身。
人类生活的实践证明,正确对待名利地位,采取超逸、大度的态度是保障健康必不可少的。95岁的老人郑逸梅,眼不花,耳不聋,每年还发表作品几十万字,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评为健康老人。
他的体验是:我既不和人争名,也不和人争利,一切付诸淡然。我的格言,不与富交,我不贪;不与贵交,我不贱;虚怀始能交友,素心方许读书;味澹始真,香清自永;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世无金窟,有之在勤山劳水之间。凡此种种,都是我健康的内在因素。郑老的人生观,名利观,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日本老年协会的加藤泰纯博士赠给高龄老人幸福生活的三大秘诀是:忘记死亡,忘记钱财,忘记子孙。
可见,人生在世,能把繁杂的世事、短暂的人生、功名利禄看得淡些,看得“空”些,平日少有忧愁烦恼,更不会去自寻烦恼,焉知不是福事一件?老年人懂得了看得“空”,想得开,自然会让生命增值。
死亡,没有什么大不了
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健康长寿不是年龄的简单相加,更不取决于对自己年龄的关注程度。秦始皇祈求长生不老终究难免葬身于一抔黄土;康熙“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到头来也只能是南柯—梦。世上有许多事情,你越是在意它,它越是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
有生就有死,但许多老年人对生寄于欲望,对死具有恐惧,因此演变成许许多多欢欢喜喜、悲悲惨惨、丑丑恶恶的故事来。希腊神话说阿婆罗爱上了西比尔,并给西比尔许愿说,不管多少年,只要你手上有尘土,就能活下去。随着时光的流逝,西比尔日渐憔悴衰老,终成空躯,却依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孩子们问吊在瓶中的西比尔:“你要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要死。”死并非上苍对我们的惩罚,而是命运之神对我们的钟爱。我们应该像对待睡眠一样地对待死亡,死亡也是生命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你躲不掉,也逃不脱“没有明天的那一天”,无论尊卑贵贱,任何人迟早总会走进“那一天”。既然如此,何不以优雅的姿态准备着,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呢!
拥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孔圣人病笃时,弟子算了一卦,告诉老师当日中午行将辞世。孔子听后,平静地问:“等到中午,剩下的这段时间做什么呢?给我拿书来!”对此,东汉有位叫王充的名士满怀深情地赞叹:“圣人之好学,且死不休!”
已经辞世的大师启功病重住院,医院给下了病危通知,启功被严格“管制”起来。有人问及其感受,他说:“浑身实难受,满口说无妨。扶得东来西又倒,消息传来帖半张,仔细看,似阎罗置酒,敬候台光。”
死到临头,孔子与启功还能说出这般机智而诙谐的话语,圣人所以为圣人,大师所以为大师,基于此。
英国哲学家罗素(终年98岁)在《怎样度过晚年》一文中提出,老年人恐惧死亡是没有出息的,并提出克服恐惧死亡的办法。
他说:“一些老人常常在死亡的恐惧中过活,这要是放在年轻人身上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生命所能带来的全部乐趣。但这要是出于尝过人生酸甜苦辣的老人身上,出于已经完成了自己使命的长寿者身上,他们却也够卑鄙没有出息了。克服这种心理的最好办法——至少对于我们是如此——就是使你的兴趣渐渐广泛而博大起来,自我之墙一点一点地倒塌,直到你的生命慢慢融进无限的宇宙之中。”
罗素还形象地描述了勇于承受死亡的心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应该像一条河,一开始涓涓细流,在狭窄的堤岸间进行,冲过岩石,跳过瀑布;其后,水量增大,堤岸后退,流速湍急;最后,没有明显的停顿,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自我之躯。”他还联系自己说:“虽然眼下我还能干些事,我却也并不讨厌长眠,因为我知道,他人将会接过我不能再干下去的事情,而且我对已经完成的工作也感到心满意足。”
平常百姓,也不乏对老死看得很开的人物。一位作家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自己的母亲:“母亲60刚过,身体还壮实得很,就盘算着为自己准备寿衣的事了。如亲自选料,亲自设计剪裁,亲自一针一线地缝缀、烫熨,而且还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谣。一个人为自己做寿衣有这等好的兴致。只是证明她面对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是怎样一种坦然,一种遵从事理的平常心。
母亲84岁死去,在这之前的20多年里她每年都要从衣柜的最底层拿出套套寿衣,翻一翻,晒一晒,似乎在欣赏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在憧憬自己将来穿上这美丽的寿衣的日子,哪里有丝毫对死亡的恐惧呢?”这位平凡的老太太表现得如此达观,如此从容,所以她才有可能赢得耄耋高寿。
生命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绵延不断,无始无终,生生死死,自然而然。既然生死无常,人们对生命体都无法留住,那么还有什么身外之物可留恋不舍的呢。因此该舍的就要舍,该去的就要去,包括生命。经山大禅师在临终前用笔写道:
“生也只那么,死也只那么,有偈与无偈,都是一样的。”
经山这首诗确实寓意深刻,道出了生死平常事,死后任凭说。
瓜熟必然蒂落,难怪庄子认为:“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哲人睿语,形象地启迪人们:老也正常,病也正常,故而就该乐乐呵呵地“活”,潇潇洒洒地“去”,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
佛教中的古德,对于人生之最后,最是洒脱,最是自在。例如,宋代宗渊法师“坐床而逝”、德普禅师“先祭而灭”、道悦法师“坐化而往”、性空禅师“入水唱歌而去”、庞蕴一家人,女儿灵照“合掌而化”、庞蕴“枕膝而化”、儿子“田中拄锄而化”、庞婆“不知所终”等等,真是“生死一如”,无比洒脱。
戚戚于贫贱者,往往难以脱贫;汲汲于富贵者,往往富贵不保,在某种意义上说,“坦然面对没有明天的那一天”,看淡生死,恰恰是长寿的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