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最新的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储蓄的目的,子女教育费用排在首位,所占比例接近30%,位列养老和住房之前,而且学费更是年复一年地上涨,家长们积攒子女教育经费的压力陡增,怎样科学积攒教育基金成为多数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既然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成家庭理财的第一需求,为人父母者当然应该尽早规划,以获取复利的可观收益。
教育理财宜早不宜迟
家庭对子女的培养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消费性支出。即在子女成长期,家长将财富用在其成长培育上,使之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这样子女成年后,往往可以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当年家长的投入。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受过良好教育者,无论在收入,还是地位上,都高于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人。教育投资是个人与家庭理财规划中最富有回报价值的一种,它几乎没有负面效应。
孩子上学读书需要花多少钱?这是当今千千万万做父母的最关心的问题。
一家报社为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究竟要花多少钱,调查了10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推荐了10位母亲受访。在汇总材料时,分析人员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就是家长们在回答“准备为孩子花的教育经费”这一项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不计一切为孩子读书而投入”,这是受调查的百位母亲普遍的心态,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家长们投资教育的愿望。因此,分析人员就这一现象进行评论说:现在牙牙学语的宝宝假如能够体会家长的心情,学会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N0 1”
供孩子上学,花费究竟需多少?让我们来算算这笔账吧!
1.从出生到上幼儿园
粗略计算,孩子3岁上幼儿园,每个月的看护费大约600元,如果我们按照大城市的平均水平,将生活费、玩具、衣服等很多生活基本费用统计在一起,总共大约需要2万。
2.从小学到大学
孩子7岁上小学,小学每学期学费约250元,一共12个学期;初中6个学期,按每学期450元计算,再加择校费10000元;高中6个学期,每学期650元;如果顺利升入一所中等消费的大学,每年需7000元学费,要读4年;生活费,中小学按每月300元计算,大学按600元计算;图书费、上网费,中小学每年200元,大学每月100元。
所以,算起来孩子上学16年,得花掉126800元。
把上述两项加在一起,总共146800元。当然,这只是保守算法,还没有考虑孩子求学过程中生病、转学,以及大学读完后的继续深造等费用。如果再将日后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那费用就更高了。据估算,现在一个小孩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不包括生活费,学费在15万元左右;如果出国留学,仅留学费用就30万至60万元。然而这些仅仅是现在的数字,假设学费以每年3%增长,那么10年后,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的费用将在20万元左右!这样庞大的支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子女教育费用现在已经成为家庭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支出。
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如果能为孩子准备一个好的教育理财计划,将对孩子未来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在少儿教育金储备阶段,一定要保本安全投资,不能用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进行规划。教育投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求稳定、安全,不能一味追求收益,教育理财的规划应占一个家庭总收入的15%为宜。在教育金储备的起步阶段,父母因为年龄、收入及支出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在这个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优势,以长期投资为主。
为了投资安全保险,可以将理财的目光投向保险市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万能型的保险产品比较适合家庭做教育理财规划。以一个年收入12万元左右的家庭为例,假设孩子刚出生,夫妻两人想为孩子做一份教育规划,可以从0岁开始每年投资1万元购买万能险财智人生,连续投资15年后可停止缴费,按照5%的结算利率来计算,等到孩子2 l岁的时候总共可以获得将近25万元的教育金,按照这种比例缴费的话,家庭经济情况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另外,教育理财由于时间性、持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不同阶段开始理财会产生不同的理财结果。例如一位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拿出10万元作为教育理财资金,假设每年获得的收益为5%,当孩子18岁要出国留学时,就已经为孩子积累了超过25万元的费用;而另外一位家长,在孩子上高中才开始用10万元理财,即便每年的投资收益达到10%,在孩子三年后出国留学时,他积攒的教育资金也仅为13.31万元。由此可见,教育理财规划宜早不宜迟,还没有进行教育投资规划的家庭应该及早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
早选择,保收益
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涉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家长较早进行教育规划并选择投资方式,其面临的财务负担和风险都较低。除了常用的理财投资工具外,教育投资也有很多特有的方式。
1.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只要家里有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开立。存期分为1年、3年、6年。可一次性存入,也可以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这样,3年期存款每月仅需存进555元,6年期存款每月只需存入277元。教育储蓄的利率享受两大优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税外,还可以享受整存整取利率。目前,1年期教育储蓄利率为2.25%,3年期为3.24%,6年期为3.6%。
优点:风险低,分期负担小,适合为初中、高中等小额教育费用做准备。
缺点:限额太低,现在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2万元的最高限额对需要应付大学学费,甚至出国留学费用的家庭而言,就远远不够了。其次,收益率比较低,国债同样免利息税,但目前市场上剩余期限6年左右的记账式国债收益率都达到4.4%左右,教育储蓄尽管享受了整存整取利率,也不能与之相比。
2.“教育基金保险”
“教育基金保险”的特色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到14、15岁都有资格投保这类险种,然后在孩子上高中开始(有些保险公司规定从初中开始),获得保险公司分阶段的现金给付。这实际上是一种分阶段储蓄、集中支付的方式。
优点:金额不封顶,家长可以灵活掌握,有钱可多买几份;分期缴款,压力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散。
缺点:这类储蓄型产品的增值速度比较慢,一般预期收益率只有2.5%左右。如果家长想以此筹备大额的教育费用,期间缴费也要水涨船高。
实际上“教育基金保险”虽然也有储蓄投资的功能,但它更强调的是保障功能。因此并不是一种最有效率的资金增值手段。此外,一旦加入了保险计划,中途退出往往只能拿到较低的现金价值,变现能力比较低。
3.消费型保险
优点:收益率较教育储蓄、教育基金保险为高。资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央行票据等低风险品种,收益有保障。
缺点:不提供“细水长流”式的月供计划,适合大笔资金一次性投入。另外,提前赎回将蒙受收益率损失风险,流动性比较差。
4.国债和开放式基金
国债和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相对较大。长期国债面临着利率可能上调的风险,这将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而开放式基金涉及股市,波动风险也比较大。不过,如果长期经营,选择小额月供,则不但可以取得长期投资的平均成本,降低震荡风险,还能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优点:收益率高,积少成多。投资记账式国债或开放式基金能够随时变现、流动性强,能够战胜物价上涨幅度,金额不受限制,投资自主性强。
缺点:风险相对较高,尤其在选择开放式基金时,需选择较为稳妥的品种,比如蓝筹股比重较高的基金,或指数型基金。
最后还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各种方式都有利弊。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造自己的投资组合。
妙手规划家庭教育基金
我们大部分人都要面对“住房、教育、医疗”的新“三座大山”。教育是最重的一座大山。据调查,目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约占总开支12%。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心态下,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花费20~30万是很普通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早规划家庭教育基金,善用理财计划,在未来的生活里,子女的教育学费将成为家庭沉重的支出负担。
1.筹措教育基金越早越好
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基金的筹措越早越好。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在规划家庭教育基金时存在较多的误区,比如孩子出生的前几年往往是花费最多的阶段,也是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此时父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往往还有房贷在身。另外,家庭建设也需要较大的投入,比如想购车等高档消费是很常见的想法,因此,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尽管知道家庭教育基金的重要性,也试图规划建立家庭教育基金,但是一到动手的关键时刻,就觉得钱包吃紧,几乎没有余钱从事额外的储蓄或投资。
所以,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再筹措教育基金。这种想法,其实是实际中大家的通行办法,可是,从孩子出生到小学入学的七年时间里,大家如果不做家庭教育基金理财规划,失去的是时间与复利收益。复利是个神奇的东西,时间愈久,投资的复利效果也愈大,可帮助我们累积财富。
2.复利助你积攒教育基金
以每月投资2000元为例,每年12%的报酬率来计算,5年后大约可以得到16.5万元,如果只是存银行的话,5年后只能得到12万元,投资可以多得到4.5万元。
我们将时间加长15年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呢?15年后可以得到100万元,大部分小康家庭都可以得到的100万元。如果只是存银行,大约只能得到41万元,要少得到59万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从计算的结果中,大家可以知道及早准备对于储备庞大子女教育金的重要性。因此,及早规划你的家庭教育基金,最好在子女出生之际便开始储备该笔基金,总之越早越好,从现在就开始行动,让时间为你的家庭创造出神奇的复利。
3.可适当投资股票基金
家庭教育基金除了及早规划之外,另一方面,理财投资工具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如我们在上面的例子中所提到,我们假设的年收益率要达到12%,如果仅仅只是通过投资银行定期存款、教育保险等风险较小相应收益也较小的投资工具,是很难达到12%的年收益率的。因此,有能力承受一定风险的投资者必须考虑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
避免教育投资的误区
当今社会,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远不是“吃饱穿暖有书念”那么简单。投资于教育,投资于未来的发展机会,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然而当我们将大量的金钱一点点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时,是否考虑到这种投资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呢?为了防范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需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1.不惜代价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进尖子班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下子拿出几万元,应该算是大笔支出了,但其效益往往不尽如人意。教育专家告诫我们,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并不是用钱能买到的,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只要考试是科学的,分数基本是评判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标准。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长对于子女的智商和能力应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不要去追求远远超越孩子能力的精英教育、天才教育、高学历教育,否则血本无归的不仅是金钱,还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2.一定要上热门专业
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时,消费者还普遍存在着过分追求热门专业的情况。例如几年以前,会计专业人才紧缺,于是,高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学生也把报考这一专业作为首选。当时很少有人考虑到若干年以后,形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根据就业市场传来的消息,会计人才尤其是初级会计人才市场基本饱和,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对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财会专业毕业生来说,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非易事。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专业又成为人们追逐的宠儿,许多家长不考虑子女的客观条件和兴趣志向,托关系、找路子,或以金钱为代价,以挤进大学计算机专业为荣。殊不知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据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统计,计算机系的学生淘汰率是最高的。所以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家庭教育投资失误,不仅损失金钱,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3.多花钱给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
为学生请家教、上补习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升学考试前期,家长们更是语、数、外,应试教育一门也不敢落下,素质教育弹琴、画画、学电脑样样不放松。
这类投资不仅是金钱的付出,还使孩子们疲于奔命,能有多少收益呢?根据一位教师的观点,家教和补习班的教学效果都是很差的。家教可能会一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其长远的成长并不利;补习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教师缺乏权威和约束力,而学生基本都是奉父母之命来学习的,完全缺乏主动性,再加上疲倦,学习效果自然很差。可见此类投资多属盲目投资、无效投资,而且由于容易让孩子滋生厌学情绪,可能不仅是一种亏损性投资,还是一种有害投资。
4.学历越高越好,证书越多越俏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紧俏,近几年出现了考研热。2009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吸引了124.6万考生,比去年增加了4.6万人。有的大学毕业生当年未考取,第二年、第三年继续再考,大有不考取便不罢休之势。这种教育高投资除了不顾自己的能力、个性是否适合从事研究性工作,所耗费的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也是相当高昂。即便最后如愿以偿,考取了研究生,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其收益可能远远不能补偿所费成本,高投资未必有高回报。
与盲目追求高学历相似的另外一种情况是盲目追求多考证书,在企业担任出纳的王静,她除了考取最基本的会计上岗证书以外,还在攻读经济管理的大专文凭,同时参加法律专业(大专)的自学考,还花了4万元(半自费,单位报销另一半费用)攻读某境外大学在沪举办的MBA,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同时还在备考护士上岗证。这种低层次的重复投资,除了耗费大量的金钱,还损害了她的身体健康。在考护士上岗证的前夕,她终于病倒了。
5.出国留学是成才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