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15733300000026

第26章 冲破观念的束缚(3)

你可能已经步入了人生的另一种误区——极力回避未知事物,你成了一位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在你迈出每一步之前,你总是希望知道自己走向哪里,达到目的之后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你开始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计划”,不可有半点更改。你总是惧怕失败,并且变成一位尽善尽美主义者。你不愿作出任何新的尝试,不敢接受新的挑战,你为了保证成功的安全系数而放弃了自我冒险和努力。当你陷入这种误区时,你便固步自封,没有丝毫长进。未知世界是冒险家的乐园,勇敢而入吧!

其实,神秘的未知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源泉,也是人发展与激情的源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生活的目的不过是墨守成规、因循熟知的事物,因而他们总是希望知道自己走向哪里。只有那些莽撞之人才会冒险去探索生活的未知领域,而且当他们苦苦探索之后,结果往往大吃一惊,深感失望,甚至惊慌失措。当你还是肩披红领巾时,老师便教你高声学唱“时刻准备着”。但你怎能为未知做好准备?显而易见,根本不能!因此,还是避免未知好,这样你永远不会落得可悲可笑的结局。还是稳妥点吧,别去冒险,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这些规矩是单调而死板的。

也许你经常有这样一种生活体验:对那些每天接触并熟知的事物,你似乎十分厌倦,不再愿意在每天到来之前便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如果在问题还没有提出之前,你便已经知道其答案,那么你就不会有所发展。令你印象最深的时刻,也许正是你本能地投身于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兴奋地期望神秘的未来的时候。

1.走你自己的路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你就具备了从事任何活动的信心与能力。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才可能体验到人生的各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之为“天才”的名人,那些生活中颇有作为的人,那些在政界和商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并非仅仅精通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不回避未知事物。例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萧伯纳、邱吉尔以及许多其他伟人,他们都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与你一样,他们也都是普通的人,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

“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只有那些勇于探索未知的人,才能带领他人走出一条路来。你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户,去尝试那些你一向认为力所不及的活动;否则,你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你结束自己的一生。事实上,任何一位伟人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其敢于探索的品质和勇气之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摈弃这种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并存在一定的风险。也许你一直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当你身处逆境时,你可以依靠自己战胜困难;当你遇到陌生事物、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不会经不起考验,更不会一蹶不振。相反,如果消除生活中的一些单调的常规,倒会减少你精神崩溃、厌倦生活的可能。对生活感到厌倦,这会削弱一个人的意志并产生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一旦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你就可能首先在精神上垮掉。然而,如果你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些未知的因素,你的生活就增添了许多调味剂,你也会变得更加充实、上进,而不会选择精神崩溃。

此外,你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这件事异常独特,让人觉得奇怪,我还是躲得远一些好。”这种心理状态使你无法获得一种积极尝试新生事物的经历。例如,当你看见几个聋哑人在相互用手势交谈时,你只是觉得十分好奇,你只在一旁观看,也许从未想到与其交谈;当你遇到一位不会讲汉语的美国人在商场购物遇到语言障碍时,而你正好学过英语,这也是你帮助他人和锻炼自己的一个良机。而你却不敢,因为你害怕露面,担心自己说错英语或者一时搭不上腔而出洋相。于是你可能假装自己什么也不懂,或者悄悄溜走,这样避免了许多可能不利的未知因素。

你还可能认为,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观点纯属谬论!只要愿意,你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一定非得等到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理由。我们没有必要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非得寻找一个理由。如果事事都要有理再做,你就不能去尝试新的经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会逗蚂蚱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蚱玩。你或者还曾因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而置身一人跑到树林“探险”——其实,你当时并没想到任何理由,只不过是因为你喜欢这样。当你慢慢长大成人时,你的行为受到更多的羁绊,你每做一件事情之时都得找到一个看似合理充分的理由。这种“热衷”于理由的做法会阻碍你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使你不能开放自己。如果你不必再向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就任何事情提出理由,那将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解脱!

爱默生在他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四条蛇在洞穴里爬上爬下,我看不出它们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既不是为了觅食,也不是为了交配——只是爬来爬去。”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应该养成一种健康的思维和习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向你展现出新的活动前景,并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生活方式——惧怕未知。

2.当心误入另一陷阱——“总要计划”

生活中并不存在什么“有计划的自发性”,这一说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留意四周,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是在自己终生的安排和计划中了此一生,他们不能在原有生活计划上作出半点改动。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本身并不会产生什么不健康的心理,但如果你过分热衷或依赖于计划而生活,你就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性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的目标与计划,如你30岁以前应在事业上有何成就,40岁应完成什么大业,年老时应达到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这样你就不会盲目而碌碌无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你也不会每天都要做出一个新的决定,也不会确信你能够改变人生计划。但请注意一点:千万不要把计划看得比你自己更加重要。

罗杰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他在一家公司上班,他也养成了一种“总要计划”的误区性心理。有一次,公司决定将他调到另一城市任一分公司经理。可是,他被这一调动吓得不知所措。他有许多担心:我在这一新城市能干得好吗?我将住在哪儿?我的父母和朋友怎么办——?由于对这些未知的因素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恐惧,于是他陷入了一种惰性,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是安于现状,从而失去了许多类似的发展机会。

后采,罗杰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词专家求助。他感到僵化刻板地坚持原定计划是自己无法发展的原因,但同时,他又害怕挣脱计划的束缚去尝试新的经历——他每顿早餐总是吃一样的东西,提前好几天就计划好某天该穿的衣服,书桌上的东西他总是按大小或类别摆放得整整齐齐,绝不许他人乱动,他甚至把自己的计划性强加给全家。他不让孩子们乱放东西,要妻子遵守他订下的一套死板的规定。总之,尽管罗杰干什么事情都有条有理,但他仍是一个不幸福之人。他缺乏创造性,缺乏革新精神,缺乏个人激情。事实上,他本身就是一个计划,他的生活目的只不过是根据计划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专家的几次询诊之后,罗杰开始努力自发地生活。他认识到了一点——他的计划是操纵别人的手段,是避免探索未知因素的安全途径。于是他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行动,他放松了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允许妻子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甚至主动向公司申请调动部门工作。后来,他发现,原先所担忧的一切事情都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3.寻找人生的最佳安全感

当你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教你写作文,要求你写作文时要先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正文要有条有理,最后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遗憾的是,你可能将这种安排与技巧用之于自己的生活,将整个人生视为一篇作文“开头”是为进入成人期而准备的童年,“正文”便是安排、计划得有条有理的成年阶段,而“结尾”则是退休阶段和幸福的晚年。所有这些有条有理的思维使得你无法生活于现时之中。根据这一计划,生活意味着稳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那么,安全则是为死亡而备,因此,这种所谓的安全感是荒谬的。事实上,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你生存于社会之中,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绝对的安全。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安全感不是荒谬的观点,那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

上面我们讲到的安全感是指人的外界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即内心安全感。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是唯一的持久安全感,唯一的真正安全感。财物终归会减损,经济衰退会使你耗尽钱财,房产也有可能被别人占有,但是唯有你自己可以信赖,可以依靠,而且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给你增添生活愉快满足,但却可有可无的附属之物。

现在,请你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假定此时此刻,当你正在阅读此书,突然有人向你扑来,并剥光了你的衣物,把你扔到直升飞机上,然后弃之于异国他乡的一个荒野之地。你既没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在这种境况下,你似乎重新降于世,他要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困而死?你会结交新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

因此,我们可以将安全感的定义改为:知道自己可以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不要跌入那种外界安全感的陷阱之中,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生活、不能发展不能有所作为。看看那些都订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思维陷阱。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一位作家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有那么一天,我将出走,

去寻求自由。

让那些没有头脑的人,

“保险”个够。

我将不透露我的去处,

我将探索荒凉的道路。

我将告别旧我,

然后无忧无虑地游荡

——就像卸下重担的阿特拉斯巨神

4.不要惧怕失败

惧怕失败是我们的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自孩童时期,就有人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与你终生相伴。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看到这一说法,你也许十分吃惊。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也就不存在什么失败可言了,它们只不过是最终获取成功的一次次尝试。

有时,我们确实遇到这样一种情形:你已制定了完成某一任务的计划和目标,然而,你历经努力都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此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没有完成某一具体的事情,但这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然而,你可以不断探索未知,积极尝试,直到最后成功。

让我们将视点转向那些与人相伴的动物吧,你也许曾设想用失败来描述动物的行为。比如一条狗在那儿叫了15分钟,有人便评论说:“它实在叫得不好听,我最多给它打3分。”这一说法和行为是多么荒谬!动物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评论自然行为的标准。蜘蛛吐丝织网,但并不存在成功或不成功的蜘蛛网。猫捉老鼠,如果一次捉不到,它会再去捉。既不会躺在地上发牢骚,抱怨自己没能捉住那只老鼠,也不会因此而精神崩溃。这只不过是自然行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逻辑推理运用到你自己的行为之中并不再惧怕失败呢?

对成功的期盼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你也许已经无数次地听到或使用过这四个字。骑车郊游,或到公园悠闲漫步,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一定非得“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正在从事的活动。

有一位名叫卢安的高中生,18岁。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优等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时间拚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与人谈及她的性格时,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忽略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后来,她找到了一位咨询专家,专家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的内心却并不安宁,而且非常不快乐。在几次向咨询专家求助以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采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终于发生了很大的可喜变化:她在大学一年级的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的妈妈非常担心。于是又找到了咨询专家,而专家欣喜地告诉她妈妈,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它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开始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好好为她庆贺一番。

无数事实已经表明,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去赞赏成功,而批评失败,我们已经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因此,惧怕未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既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