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于754年亲自为丕平三世加冕,并宣布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教皇,违者将受到剥夺神职、逐出教门的处罚。丕平称王之后,为了报答教皇,他分别于754和756年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并征服侵扰罗马的伦巴德人,并将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得的土地——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正式划归、赠送给教皇,这件事就是基督教会史上被称颂了千余年的“丕平献土”。从此,在意大利的中部,诞生了一个政教合二的教皇国,并存在了一千多年。查理大帝征服伦巴德伦巴德是日耳曼人在意大利中北部地区建立的王国。从8世纪中期开始,伦巴德王国就不断南下,企图夺取教皇驻地罗马。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任国王——查理即位后,伦巴德王国继续威胁罗马。于是,应罗马教皇的请求,查理派军队出征伦巴德。最初交锋后,伦巴德人战败,作为议和条件之一,伦巴德国王德西迪里将女儿嫁给查理为妻,但他并不喜欢这个王妃。因此,伦巴德国王不满法兰克王国,扬言要寻机报复。为彻底征服伦巴德,将意大利北部并入法兰克王国版图,公元774年,32岁的查理率领一支庞大的法兰克军队,越过冰封的阿尔卑斯山,大举进军伦巴德王国。不久,法兰克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伦巴德王国境内,并分批次陆续逼近伦巴德都城帕维亚,形成兵临城下的包围态势。查理在大军完成对帕维亚城的包围之后,下令全军对帕维亚城围而不攻,迫其投降。随后,又命令军队中的工匠立即动手,在城外建造一间祈祷室,供围城军队礼拜上帝之用。于是,法兰克军队的士兵和工匠们就地取材,当天夜里就修建起一座豪华漂亮的小型礼堂。
第二天清晨,当伦巴德国王和贵族大臣们看到,都城外一夜之间就建起一座豪华漂亮的小型礼堂,惊恐万分,感觉这是上帝的旨意,只得无条件向“女婿”查理投降,接受了自己被终身放逐的条件,并让查理的儿子充当伦巴德国王的总督。这样,查理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伦巴德,并将其领土纳入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三分“法兰克”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路易即位,他一心想保持帝国的统一。他发布法令,声言要防止帝国的分割,其理由是皇帝的名称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儿子罗退尔为副皇帝,在法令中规定皇帝的长子继承皇位。
随着地方封建主独立地位的加强,王权逐渐衰弱,中央政权已无力控制局面。817年,路易不得不将帝国疆土分给三个自己的儿子——罗退尔、丕平和路易。但是,没过多久,在疆土分配问题上,骨肉相残的内乱便开始了,但始终相持不下,最终只好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举行谈判。经过协商,三方正式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决定将帝国分为三部分:帝国东部分给路易(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帝国的西部归属查理(秃头),称西法兰克王国;路易和查理之间加上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留给了罗退尔,成为中法兰克王国。条约还规定,查理的长孙罗退尔承袭皇帝称号。
至此,帝国后期激烈争夺、兄弟相残的局面才告结束。然而,“瓜分”却远未结束。855年,罗退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瓜分了他的领土,长子统治意大利,次子统治洛林,小儿子得到普罗旺斯,史称“普吕姆分割”;870年,小儿子去世,日耳曼路易和法兰西查理在墨尔森签订条约,将其侄的领土瓜分。此后,三个王国在外邦势力的入侵下,疆域继续被细分,但变化都不大。此后的法兰克再没有统一过。帝国各个不同的部分发展出了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独立的国家。一段时间里人们还称分开的国家为东法兰克帝国和西法兰克帝国,但约一百年后这些称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兰西”继续沿用法兰克这个名字,而东法兰克帝国则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继续维持着罗马皇帝的传统。奥托一世三征意大利意大利半岛地处欧洲中南部,濒临地中海,是东西贸易的要冲。10世纪时,这里经济繁荣,出现许多非常富庶的工商业城市。然而,在政治上却长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恰好为奥托一世的入侵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公元951年,奥托一世开始第一次进军意大利。他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一举占领伦巴德;并在帕维亚接受了意大利(伦巴德)国王的称号,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意大利北部。这次出征及其成果,为他日后深人意大利半岛和罗马,驾驭教皇,奠定了基础。
不久,奥托就开始谋划着夺取对罗马教皇的控制权了。955年,约翰十二世登上罗马教皇宝座。罗马贵族们反对新教皇约翰,并联合起来发动了大规模叛乱。新教皇无奈之下,只得恳请奥托一世速速提供“救援”。奥托一世抓住此机会于961年,第二次进军意大利,迅速平息贵族叛乱,巩固了约翰的教皇地位。962年2月,约翰十二世为了报答奥托的“救驾”之恩,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隆重仪式,为奥托加冕,称奥托为“罗马皇帝”。从此,奥托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同时,也以此举开创了一个传统,此后每个有作为的德意志国王统治期间,都要进军意大利,在罗马重演一次加冕礼。963年,奥托一世废黜约翰十二世,另立利奥八世为新教皇。此举开了由德意志皇帝决定教皇人选的先例。965年,为加强对教皇的控制,奥托一世推举约翰十三世为教皇,但遭到罗马人的激烈反对。于是,奥托一世第三次进军意大利,攻占罗马,平定了那里的贵族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公元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勃艮第、尼德兰、瑞士及奥地利等,由独立合法的7大选侯、10多个大诸侯、200多个中小诸侯组成。
13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脱离帝国。15世纪末,瑞士获得独立。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和三十年战争(1618一1648年)之后,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1806年8月,拿破仑一世强迫帝国末代皇帝弗兰茨二世退位,帝国最终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拜占庭”这个名称是16世纪以后的学者们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而沿用古城“拜占庭”的名称,以便将它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相区别。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其疆域曾经囊括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其政治中心是君士坦丁堡。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击败争霸对手李锡尼后,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侧的城市“拜占庭”兴建帝国东都“新罗马”。他亲自挑选城址,圈地设标,并调集数万士兵、民工参与兴建,建成后又将此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上皇位。他在有效地抵御了波斯人的人侵后,向西地中海发动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先后灭亡了汪达尔、东哥特这两个日耳曼人王国,再次称霸地中海,国势达到鼎盛。不过,连年征战也耗费掉大部分国力和人力。在他去世后,西亚、北非地区很快丧失。将近半个世纪期间,拜占庭帝国内外交困。公元610年,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希拉克略称帝,面对外敌入侵四面告急的形势,大胆突破陈规旧习,推行社会改革,在帝国东部地区首先施行军区制,加强各军区首脑“将军”的职权,为拜占庭帝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帝国的后期,内部的分裂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实力,使君士坦丁堡强大的城防工事不敌数千西欧十字军骑士的攻击。该城于1204年被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攻陷。此后,拜占庭帝国就再也没有能够恢复元气。
到了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从此灭亡。毁坏圣像运动
公元8~9世纪,在由拜占庭中央权力所控制的领土上,长达15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毁坏教堂中所有肖像和偶像的现象。
由于只有少数人识字,肖像和偶像一度作为古典时期和古典文化的遗产在基督教中流传,存在于古老的壁画和镶嵌画中,开始传输给人们教堂的知识、宗教的知识、福音书的故事以及耶稣和圣徒的生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学习宗教的唯一途径。然而教会在政治上对国家事务的干预必然引起世俗集团的仇恨,或者是从羡慕、嫉妒,发展到仇恨,借着宗教内部的争论,发动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毁坏圣像运动”,皇帝下令毁坏教堂里的所有肖像和偶像,只有十字架被允许留下。他们拆掉并毁坏了教堂里的所有偶像、肖像、绘画、壁画和镶嵌画,只留下了十字形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