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生命智慧
15750300000043

第43章 老子老爱唱反调?

老子书中,虽也多达八十一章,但必须绵密分析、繁琐解读的重要篇章也不过两章,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

也就是说,这两章是老子最重要的哲学思维所寄,也是读者不能回避,必须通过的关卡。所以,尽管有点儿难,还是应该耐心面对。否则,读其他篇章所得到的启发与领悟,都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乃至偏差误谬。

第一章的重要,在于开宗明义,对道家型的生命哲学作了最基本的规定。第二章的重要,则在于详细铺陈了与生命哲学相应的思维方式,就是“诡谲辩证”。

我们读《老子》(或道家式的语句),常会觉得他话说得很怪、很另类、很出人意表,也好像很爱唱反调(例如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或“少则得,多则惑”),但他不是无厘头、脑筋急转弯,也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他是有一整套思维方式贯穿其中的。这称为“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切入来发现真正的正面”的意思,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考。这种思考方式,特别适合用来打破执著、超越成见,以接近真理。

例如对所谓“美”,这本来是一种纯粹的价值判断,也就是所谓“美感”(生命主体被某种事物触动而诱发出一种具有永恒性的或纯粹的愉悦之感)。但美感的发生总需有某种诱发的机缘或诱因,于是那事实上经常能诱发美感的诱因遂也直接被贴上美的标签,而被称为“美的事物”(例如,美人、美景、美花、美玉……)了。

但美的事物事实上是不必然能诱发美感的,尤其当这被贴上标签的美物出现得太频繁,丧失了新鲜感(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存在感)而难以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与悸动(这才是美感所以能发生的最重要触媒)的时候,人也会看腻了这些所谓美人、美物而感到麻木乃至厌烦的。这时一件从不被注意的事物不经意地出现,在惊鸿一瞥中也许反而会刺激人迟钝的神经与心灵,而带来新鲜的美感哩!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当人人都认定某一项被贴上美的标签的事物就等于美的时候),就是指这种过度刺激对人心造成的制约现象。结果当然是造成心灵麻木,反而无法诱发美感,就是所谓“斯恶已”。同样在善行也如此,当人人认定嘘寒问暖是一种关怀(善意)的表现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假的嘘寒问暖(只有殷勤的动作,心中却无关怀的真情),反而令人恶心。也就是所谓“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就是老子辩证思维的第一步,先由此切入,下一次我们再谈第二步。

—2002年5月2日台湾《中华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