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熟悉老子的辩证思维,对他看似矛盾突兀的诡辞见怪不怪,那么对老子书中许多理解上的疑难就会迎刃而解。像这一章提到的“善行无辙迹”要怎么理解?(会走路的人走路没有脚印?)就当知老子的思理是:真正的行包括行(有辙迹)与不行(无辙迹)。而世人通常只认行(有辙迹)为行,不知不行也是一种行。所以老子才要呼吁人别忽略了“不行之行”,而直说“善行无辙迹”来加以强调。
下面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在后面加说了“不可开”、“不可解”,也是表示需兼顾闭(有关键)与不闭(无关键),才是无漏洞的真闭(不可开),“不可解”也一样。
当然这种辩证诡辞看多了,人一不小心也会看得昏头,所以也该适时举个例来调剂一下。例如“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懂得不关门有时也是一种关门,才真保险),就可用诸葛亮空城计来说明。当人只懂得紧闭城门来迎敌,反而会惹来敌人的强攻终致城破。但诸葛亮就懂得辩证思考,当明知守城兵力不足,死守必然失败的时候,他脑筋会适时转弯,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反而把城门打开,自己坐在城上挥扇操琴,一派悠闲,害得司马懿反而心生疑惧,自动撤退。
当然这种奇谋险招不能常用,但时机条件刚好时却有奇效。例如要配合司马懿的多疑与诸葛亮平素的谨慎,才会让司马懿上当,因为他打死都不会相信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这么大胆骗人。却不料诸葛亮真有这一点必要时思维转弯的智慧,才弥补了性格上(一生谨慎)的盲点(不会做大胆的事),也让他的守城策略全面而没有漏洞(善闭而不可开)。
老子这种辩证思维,应用在为人处世上,最主要的效益就是会让我们对事物具有全面而多元的关注,不会只注意到常规而忽略了例外。对数量极微、几率极低的弱势族群、边缘事物,也能保有一分应有的关怀与尊重。所以才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在他心中真的是一视同仁,凡存在必有可能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心胸态度,就叫做“袭明”。所谓袭明,就是现代所谓间接光源,它迂回折射,非暗非明,既照亮人却又不刺人眼睛,所以用来比喻两可兼顾的人生态度。
—2002年6月6日台湾《中华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