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
15766200000004

第4章 给人生一个定位(1)

要想获得成功的人生,就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规划人生,找准人生定位;塑造阳光心态,学会快乐和感恩;提高修养,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使自己拥有可能成功的积极因素。

1必要时,适当降低目标

有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的里面和外面撒了玉米,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在一处。只要等到火鸡进入箱子,他就拉紧绳子,把门关上。

一天,有12只火鸡进入箱子里,还没等他回过神来,1只火鸡就溜了出来。他想等箱子里有12只火鸡后,就关上门,然而,就在他等第12只火鸡的时候,又有2只火鸡跑了出来。

他想,只要再进去1只就拉绳子,可是在他等待的时候,又有3只火鸡飞了出来。最后,箱子里1只火鸡也没剩。

你可能会想:“这个人太不懂变通了,12只捉不到,11只也很好啊!捉不着更多,捉1只总行吧。可他就是不拉绳子,真是太笨了!”是的,在实施计划、向既定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当既定目标无法达成时应及时调整目标。当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时,固执地坚守已经不合理的目标,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故事的主人公发现一下子捉到12只是不可能的,于是把目标定在10只或者8只上,到最后就不会落得两手空空的下场了。

当然,降低目标可能是你的思维理念所不允许的,你可能更加赞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目标。”可是有些时候仅靠你的力量是无法创造条件的。这时,果断地适度降低目标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降低目标并不是要你像打了败仗的逃兵一样没有章法,而是要讲究策略。做出降低目标这一决策要快速果断,幅度要适当。任何优柔寡断和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的。一个樵夫上山砍柴时,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中,但崖壁光秃陡峭,无论如何也爬不回去,而下面就是崖谷。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为什么要放,就是要趁着现在还有体力能完成一个较低的目标——安全地到达崖底——赶紧行动。如果固守既定目标——攀上山崖,而在半空中耗尽精力,那么到最后连一线生机也没有了。

所以,在面临抉择时,要沉着冷静地分析各种情况,及时了解变化,及早调整目标,并果断出击。这样,才会“捉到尽可能多的火鸡”。

2别尝试得不偿失的胜利

有一回,鹿和马为了一块草地争吵得不可开交,都想将这块草地据为己有。最后,鹿仗着自己那对厉害的角,终于战胜了马。这对马来说,简直是无法容忍的,谁能甘心于失败呢?

怎样才能重新把鹿赶走呢?马考虑来考虑去,终于决定求助于人。它找到一个很强壮的男人。这个男人来到草地上,同鹿干了一仗,将鹿杀死了。

从此,这块引起纠纷的草地完全归马独自占有了,马天天高兴得不得了。

而那个男人则在马背上架了鞍具,给马头套上了马笼头,又在马嘴里安上一副结实的马口铁。然后,那个男人大笑着对马说:“我帮助你取得了胜利,那么,从今以后,你得老老实实听我使唤,为我服务。”于是,那个人将马据为己有了。

马为了一块草地付出了自由的代价,这太得不偿失了。可是在现实中,我们有没有干过这样的傻事呢?

为了得到向往已久的职位,我们不断地写匿名信,向上司告其他候选人的“黑状”。因编造谎言,结果虽然得到了新的职位却如坐针毡,或者水落石出被扫地出门。

为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结果虽逼退了竞争对手,自己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在嘲笑马的愚蠢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检讨自己。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但在开战之前,我们必须反问:这场战争真的有必要打吗?我们会付出什么,又会得到什么?所得能抵偿所失吗?如果在战前我们能理智地思考得与失的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无谓的战争。

你可能会说:“我分析过并且认为是对我有利的,可最终结果却恰好相反。”那是因为你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就像马从未想到过人会要求自己付出自由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正视那些潜在的危险,侥幸地认为不利的事件不可能发生。但最终正是这些事件使得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别尝试得不偿失的胜利,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3正确的方向永远是成功的基石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和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而另一只蚂蚁则是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然后从不远处的地方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外一只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和坚持不懈以外,更需要方向。如果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翻越高墙的话,那么“方向”就是寻找一条可以绕墙而过的路,而不是在墙上开辟一条新路。有些人,甚至有些企业在面对困难时,总像前一只蚂蚁一样,毫不犹豫地迎难而上。他们认为这是勇敢的表现,但事实却表明他们是在盲目蛮干。成功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干。所以,我们必须像第二只蚂蚁那样,仔细地寻找是否有可以绕过困难的途径。如果有,那为什么还要与困难硬碰硬呢?我们无法预料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为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

方向是相当重要的。有了一个好的方向,成功来得会比想像的更快。所以,不管是经营人生还是管理企业,好的方向永远是成功的基石。

如果方向是错误的,勇气终会成为“盲目蛮干”的代名词,坚持不懈也会与“固执己见”同义。在开始一项行动之前,请先审视一下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然后自问:“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吗?”只有方向正确,勇气和坚持不懈才会成为取得成功的有力武器。

4把大目标成一个个小目标

一只新组装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我有一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你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走3200万次,你只要每秒钟滴答一声、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轻松地摆了3200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但真正成功的人并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梦想都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绝大多数人放弃了努力。

实际上,在面对一件自己从未尝试过的工作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闪过一丝怀疑:“我真的能做到吗?”就像小钟在听说自己要用一年的时间走3200万次时,立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一样。

这时候一味地告诫自己要勇敢、要坚持,可能并不能改变“逃跑”的念头。聪明的人让自己变得自信的方法不是强迫自己肯定这个宏大目标,而是把这个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先让自己对实现这些小目标产生自信,进而对大目标也自信起来。

一个农民的儿子与父母一起在地里锄草,由于儿子平时没有干过农活,所以只干了一会儿,就不耐烦地问父亲什么时候才能休息。父亲指着远远的垄头说:“等锄到地头才能休息。”

儿子向地头望望,又回头看看已经完成的工作,泄气地说:“那么远啊!”母亲说:“其实不远,看见地边的小树了吗?等你锄到第六棵小树脚下就可以休息了。”儿子顿时来了精神,又认认真真地锄起草来,不知不觉就到了第六棵小树脚下。

别强迫自己对一项庞大的目标产生自信,因为这种强迫会使自信产生太多的“水分”,一遇到困难或时间太久就会动摇甚至坍塌。如果把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可以很自然地产生自信,这样的自信才有利于目标的最终实现。

5把握目标

一个人去跟天下最好的神射手学射箭。神箭手并没有教给他怎样校弓、调弦,怎样用力拉弓,怎样摆正姿势,怎样搭上箭,怎样拉弓弦,怎样去瞄准,而只是交给他一粒芥子,说:“仔细观察它,把它看成很大。”

他接受了教导,回到家里,用丝线将芥子吊了起来,整天仔细观察。整整看了一年,终于将这个小芥子看成了一个西瓜那么大。于是他拉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断了丝线。

他高兴地跑到师傅那里去报告,师傅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你只看清了静态的目标,你还不能看清动态的东西。”

师傅又让他回到家里,看妻子纺线。在梭子飞快地运行时,他眼睛一眨也不眨地观察。一年以后,他操起弓箭,对着狂风中摇摆的树枝,“嗖”的一箭,正中柳叶的叶柄,柳叶飘落下来。后来他也成了神箭手。

不教射箭而教看靶心,神箭手的教学方案表现得与众不同,似乎有点脱离正题。实际上,这正是师傅的智慧所在。拉弓、调弦、摆姿势这些并不难,难的是把握目标。如果无法看清靶心,姿势摆得再正确、弓拉得再满也没有多大意义。不是神箭手的教学方案脱离了正题,而是我们舍本逐末了。

目标是本,每项工作都必须以目标为中心。只有把注意力凝聚在目标上,而不是弓箭上,你才能成为一名神箭手。可是在企业向前发展时,在我们完善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细枝末节上,最后把目标弄丢了。

一个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还有人说:“一只兔子不会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再也没人能挑出毛病了,老师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猎狗追逐的目标是土拨鼠,可他们的注意力却被突然冒出的兔子吸引走了,而忘了最初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常会半路冲出“兔子”,分散我们的精力,扰乱我们的视线,以致中途停顿下来,或者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比如,本来是要趁着竞争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比如,本来是要趁着竞争对手元气大伤时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却发现其他市场更有利润空间,而放弃最初目标。再比如,本来是要学习外语的,却发现自己的着装总不招人喜欢,于是潜心研究服装搭配,再不翻开外语书本……

把握住目标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只有盯住“土拨鼠”,盯住目标,你才可能获得成功。

6尽早离开可能是更聪明的选择

海之族的主要管理者是一群企鹅,它们虽不聪明,但却总是大权在握。管理层总是身着那套与众不同的黑白制服。它们始终坚信着装与做事一样,保持一致是最好的,并且统一着装代表着团结一致。

相反,鸟儿们却穿着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衣服,这些服饰表明了它们作为一般员工的身份,也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些鸟儿被鼓励遵循企鹅的行为模式,它们学习如何进行企鹅式行走,并时刻以自己的领导——企鹅为榜样。

有一天,企鹅王国里飞来了一只名叫Perry的孔雀。它个性张扬,外表绚丽多彩,更重要的是,它的创意层出不穷。虽然其他鸟并不喜欢它,企鹅却很看重它的创新思想,它也因此视自己为王国中真正有企鹅般潜质的接班人。起初,众乐融融。Perry尽情发挥,它的表现令企鹅们相当满意。

然而,没过多久,企鹅们便开始对Perry小声地抱怨:“太张扬了!”“太花哨了!”“太自作主张了!”很显然,Perry的表现让企鹅们感到很不自在。

Perry必须效仿企鹅,向它们看齐,也“穿黑衣,戴黑帽”,否则在企鹅王国里就不可能出人头地。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演变成一只企鹅,Perry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最后,它选择了离开。

你可能会觉得发生在企鹅王国里的故事非常熟悉,或许你就是“企鹅”一族,或许你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孔雀。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企鹅王国或者企鹅文化存在于相当多的组织中。尽管组织的管理者口口声声宣称组织需要不同性格气质的人才的加入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但在选聘和提拔人才时却不自觉地拿他们的行为与自己的行为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只有那些行为风格相同的人被选用和提拔。显然,如果组织成员都以同一种方式行动,以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组织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你是“企鹅”一族,要想打破这种不健康的文化,就必须承认别人的行为风格和思维视角。承认一切对组织发展有利的思想和观念,选用和提拔那些虽与自己的行为风格不同,但能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这样才会打破企鹅文化,使组织具有多元化的思想。

如果你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孔雀”,那么在企鹅王国中该怎么办呢?首先必须认清事实:这个组织的文化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除非改变自己。这时你需要进行一下权衡,是改变自己继续留在组织中更有利于事业成功,还是离开这里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好一些。实际上,改变自己并不容易,尽早离开可能是个聪明的选择,但如果一开始你就知道这个组织的文化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而没有进入,这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总之,当你发现你应聘的这家企业的组织文化并不为你所认同时,请别抱有任何幻想:企业不会因你一个人而改变,而你向企业文化靠近也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放弃。

7残忍有时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森林里的狐狸养了一窝小狐狸,小狐狸长到能独自捕食的时候,母狐狸就把它们统统赶了出去。小狐狸恋家,不走。母狐狸就又追又咬,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只是瞎眼的,但是母狐狸也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照样把它赶得远远的。最后,小狐狸们只能失望地离开家,无助地走进危机四伏的丛林……

母狐狸是不是太残忍了,它怎么能把自己的孩子推进危险境地呢?最起码应该留下那只瞎了眼的呀?可是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一只也不能留,否则母狐狸连同她的孩子们最终都会死亡——母狐狸可能会被累死(因为要为那么多狐狸寻找食物),小狐狸可能会因捕食能力太差而成为天敌的腹中之食。“没有谁能养它们一辈子。”这就是母狐狸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