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是过程,而过程又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它能显示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当矛盾着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因人的认识角度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其发展方向。这种发展过程方向的改变,有时能使人们处理矛盾的结果发生积极的变化。
比如,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我们坐在那里,相对地说处于静止状态,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通过放映机使画面移动来展开的。画面的移动变化,把人们带进感人的剧情之中,画面是动的。这种动与静的完美结合,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而现在某些发达国家正在把这种惯例转过来,发明了地铁电影或者叫隧道电影。
这种电影的画面是静止不动的,是画在地铁或隧道两边的墙上的。同时像电影胶片那样,把每个具体动作画成24幅画,让地铁列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运行,那么人们看到的画面正好和电影里每秒钟放映30个画面相等,再配上壁画顶部的灯光和车厢里的音响,一部形象逼真的电影就这样被我们而不是放映机“放映”了出来。
再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去洗澡间洗澡,为了能够清除后背上的污垢,只能拿毛巾反复在背上来回拉动。有人倒过来思考,改变用手来回拉动毛巾这个过程的方向,而是将毛巾固定在墙上,让人的后背在毛巾上上下左右地移动,这样不但省力而且更加舒适自在。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小例子很多,在科学发明创造方面,也是屡见不鲜,请看下面的一个真实例证。
对于隧道的挖掘,传统的方法是:先挖洞,挖过一段距离后,便开始栽木桩,用以支撑洞壁,然后再继续往前挖,有了一段距离后,再用木桩支撑洞壁,这样一段一段的连接起来,便成了隧道。
这样的挖法,要是碰上坚硬的岩石算是走运,一旦碰上土质疏松的地段,困难就大了。有时还会造成塌方而把已经挖好的隧道堵死,甚至会有人员伤亡。
对于这样的难题,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对原有的挖掘方法采取了“倒过来想”的思考方式,对挖掘隧道的过程采取颠倒的做法:先按照隧道的形状和大小,挖出一系列的小隧道,然后往这些小隧道内灌注混凝土,使它们围拢成一个大管子,形成隧道的洞壁。
洞壁确定以后,接下来再用打竖井的方法挖洞。实践证明,这种先筑洞壁,后挖洞的新的隧道修筑法,不仅可以避免洞壁倒塌,而且可以从隧道的两头同时挖掘,既省工又省时,效果非常显著,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纳。
按照传统的也是所谓的“正宗”的隧道挖掘方法,应该是“先挖洞”,然后“栽木桩”,……这种做法不但进度慢、效率低,而且有时因塌方而造成“人员伤亡”。但通过美国一位工程师用先挖出“小隧道”“围拢”成“大管子”,再用“打竖井”的方法,也就是将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的方向加以改变,既能两头开掘,又安全且进度快,可以说一举多得。
事物起作用的过程具有确定的显著的方向性,显示着事物的某种发展趋势。当事物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方向逆向的重大改变,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态度也就自然需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因此,在某一创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如果将问题的原发展过程倒过来思考,便有可能引发和促成头脑中产生与问题的新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念头。
对事物起作用的过程一旦方向有所颠倒,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态度也要随之有所改变,新的解决矛盾的方案也会随之而萌生。
七、易位思考开创新思路
两个(含多个)事物之间,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或两两相对,或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事物的这种位置对应关系,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形态。相反,改变事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同样也会造成事物存在形态的改变。
简单地说,人呈倒立状态,就会出现天空和白云在自己脚下这种感觉;让一个犯了校规的学生坐在校长的办公椅上,校长站在他的对面,犯规的学生会很快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他的态度也会比较端正;让一个肇事的汽车司机去医院里当护士,负责照顾被他撞伤的伤员,体会被汽车撞伤的痛苦,对司机今后的安全行车都大有好处。请您看通过位置颠倒开发新产品的事例。
我们以前见到或使用过的冰箱,冷冻室一直都在冰箱的顶部位置,因为冰箱中冷空气的比重较大,它会自动地自上而下流动,将冷冻室放在冰箱的顶部,有利于冰箱对冷空气的利用。
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设计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日本夏普公司的科研人员却对此产生了怀疑。因为人们从冷藏室取放东西的次数要比冷冻室的次数多得多,电冰箱冷冻室的位置占据在顶部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它的位置也就不太理想了。
经科研人员分析,可以将冷冻室和冷藏室的上下位置互换,只要能把下面冷冻室的冷空气提升到冰箱的上半部就解决这个问题。
沿着这样的思路,他们很快想出了解决办法:在冰箱内安上风扇和一些通风管道,通过它们将下面的冷空气提升到上面的冷藏室。
就这样,市场上很快有了更方便使用的冷冻室在下面的新型冰箱。
下过厨房煎过鱼的人都知道,煎鱼时鱼肉往往总是粘锅,煎出来的鱼东缺一块西少一块,令围桌而坐的客人大倒胃口,本想露一手厨艺的主人也会因此感到十分沮丧。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妇,也常为此事恼火。她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锅底加热后,鱼油滴在热锅底上造成的。怎么能不出现这种难堪呢?
有一天她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念头:能不能不在锅的下面加热,而改在锅的上面加热呢?她尝试了几种从上面烧火,把鱼放在火下面的做法,效果都不理想。
经过多次试验,最后她想到了“在锅盖里安装电炉丝”这么一个从上面加热的办法,终于制成了令人满意的“煎鱼不糊的锅”。
中国有句古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清楚地知道位置变换了,事物的各种关系和作用也就变了。使“不在其位”的事物,改为在“其位”,更主要地是让它“谋其政”,那么,原有的某种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位置变化了,也就是原构成事物整体的排列顺序变化了,导致事物本该有的结局也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变化。所以,善于引导事物发展方向的人,往往会自创机会,打乱原有的排列顺序,使结局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生和发展。
我们在看待事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时;积极地变换位置,做易位思考,必然会丰富我们的创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更佳的方案。
八、梦境的启示
灵感作为一种“奇特”的思维成果,它的出现也需要有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鼾然的梦境中和梦后美美的闭目回味其中情节的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混沌”状态,就是产生灵感的最佳温床之一。
自发地得自梦中的灵感,与一般的灵感相比较,虽有些区别,但它们大体上是相同的,或者就是近似的。
皮埃尔·弗吕谢尔对梦和睡眠做了20年的深入研究,他在《睡眠革命》一书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时候,我们晚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第二天清晨却有了意外的突破。这不是受外部刺激的原因,而是我们的大脑在夜间紧张工作的结果,是用大脑夜间无意识的劳动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当你在睡觉前被一个问题困住,你别去努力寻求答案,只需清楚地把它记在脑子里,常常在第二天的早晨你会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你也可以在入睡前准备第二天的会议、讲座,考虑一周的计划……待你天明醒来时,你的工作将会猛进一步。”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尔普雷西特是楔形文字的破译者。
他在自己的传记中写道:到了半夜,我觉得全身疲乏极了!于是,上床睡觉,不久就睡熟了。朦胧之中,我做了一个很奇异的梦——
一个高高瘦瘦的、大约四十来岁的人,穿着简单的袈裟,很像是古代尼泊尔的僧侣,将我带至寺院东南侧的一座宝物库。然后我们一起进入一间天窗开得很低的小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子,和一些散放在地上的玛瑙及琉璃的碎片。
突然,这位僧侣对我说:你在22页和26页分别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有关刻有文字的指环,实际上它并不是指环,它有着这样一段历史:某次,克里加路斯王(约公元前1300年)送了一些玛瑙、琉璃制的东西,和上面刻有文字的玛瑙奉献筒给贝鲁的寺院。不久,寺院突然接到一道命令;限时为尼尼布神像打造一对玛瑙耳环。当时,寺院中根本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僧侣们觉得非常困难。为了完成使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将奉献筒切割成三段。因此,每一段上面,各有原来文章的一部分。开始的两段,被做成了神像的耳环,而一直困扰你的那两个破片,实际上就是奉献筒上的某一部分。如果你仔细地把两个破片拼在一起,就能够证实我的话了。
僧侣说完了以后,就不见了。这个时候,我也从梦中惊醒过来。为了避免遗忘,我把梦到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说给妻子听。第二天一早,我以梦中僧侣所说的那一段话作为线索,再去检验破片,结果很惊奇地发现,梦中所见到的细节,都得到了证实。
为什么梦会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启示和创新意念?因为当我们做梦时,我们超越了白天清醒状态缠绕于头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合理与不合理”、“逻辑与非逻辑”的界限,而进入一个超越理性、横跨时空的自由自在的思维状态,获得了无限智慧的源头。
九、盲目模仿,贻兴笑方
创新,顾名思义,当是一种新鲜的创造。它不是抄袭和雷同,它是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
越国芒罗(今浙江省江诸暨南),出了位名动天下的美女。她姓施,因家住若耶溪西岸,大家都管她叫西施。
若耶溪东岸也有一位姓施的姑娘,她长得奇丑,家住岸东,人们称之为东施。因为丑,东施便非常爱仿效漂亮姑娘的服饰、姿态和动作,做为大美人的西施,自然成了她心中的偶像和仿效的对象。例如西施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呀,梳什么样的头发啦,走起路来的动作呀,她都铭记于心,回家后都要认真演练几次,“推敲”一番。
有一天,西施心口疼,走路时候双手捂住胸部,并且皱着眉头。村里人见她这般模样,都对她说:“瞧这姑娘的模样,准是非常难受,真是可怜啊!”
说来也巧,西施的病态美被东施看见了,她一边看,一边用心默记她难受的姿态和动作。回到溪东岸,马上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捂住胸部,同时皱着眉头。
东施的这副尊容,让村里人大吃一惊,来了什么可怕的妖怪,模样这般可怕?有钱人家赶紧大门紧闭,没钱的人家慌忙携妻带女,四处逃开,不敢见她。
东施姑娘只知道人家皱着眉捂着胸很美,大家更加喜欢她,却并不知道那种美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西施本来就美的无与伦比,即使她得了病,捧心皱眉的病态,人们也看得如痴如醉,我见犹怜;而东施姑娘,天生和猪八戒的姨姥姥差不多,再捧心皱眉的一闹腾,可不吗,哪来的老妖婆?难怪人家都逃之夭夭。在走向成功的创新问题上,盲目地模仿和照搬成功人士的套路,应该说和东施一样可笑。
赵国的都城邯郸,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男女老少,走起路来都随风摆柳般优美。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决定不顾路途遥远,专程到邯郸去学步法。
置身邯郸,少年定睛一看,这里人走路的步法果然与寿陵的不同,还别说,确实比寿陵美得多了。眼见为实,少年觉得不虚此行,打算好好地学。
怎么学呢?开始他只是看人家怎么走,回到住处凭记忆学着走。后来他觉得这样容易忘,便整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模仿着走。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不像。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思来想去,是因为自己太习惯寿陵步法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决定放弃原来的步法,完全照搬邯郸人的步法走路。
不料,这样一来更糟糕了。走路时既要注意手脚如何配合,又要想着先迈左脚还是右脚,还要注意上身如何摆动,甚至还要计算脚步移动的距离和上身摆动的幅度。结果手忙脚乱,满头大汗。
少年越学越累,终究没有学会。最后,垂头丧气的他连原来怎么走路都忘了,结果不得不爬着回了寿陵。
寿陵少年的好学是值得称道的,他的勤奋也是可嘉的。但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仿效,吃人家嚼过的馍而沾沾自喜,到最后竟数典忘祖,连走路都不会了,落个爬着回家的下场,也实属自讨苦吃。
创新,是一种身体劳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思维的一种长期积累的奉献。它虽然借助了许多前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但它总之是个人思维的一种升华,它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所以它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产物。
盲目地追随、模仿都是创新思维的最大禁忌,是将创新引向歧途的毒饵。做为所有追求创新的人们,对此应该深恶痛绝;毫不客气地予以摈弃。
十、再造一个自己
创意是一种非凡的创造,旨在重塑自我!
再造一个自己,并不是天方夜潭!
当一个人面临困境,凭自身的力量难以突破;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再造一个自己。
精彩的创意不仅可以助你达成梦想,并且,它会使现在的你比过去的你更胜一筹!
用创意再造一个自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变原来的消极态度、建立新的积极创意态度的过程。
在童年时,我们就形成了将持续一生的创意态度。因此,毫无疑问,在性格形成期获得一种积极的创意态度会更容易一些,所获得的积极创意态度也更好一些。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已经具有了一种消极的创意态度,就只好这样下去了?当然不是。我们能改变吗?能。这容易吗?当然不容易。
你应该怎样建立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创意态度呢?
1.了解建立积极创意态度的原则;
2.期望有积极的创意态度;
3.培养意识,并努力实践这些创意原则。
作为成年人,如果不考虑我们的环境、教育和经验,谁该对我们的创意态度负责呢?
当然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不得不承担责任。(当我们形成消极创意态度时)我们往往责备其他的人和事而不是自己。然而,每天早上,正是我们自己选择我们的态度。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创意行为负责。
那些创意态度消极的人总是把他们的失败归罪于整个世界,归罪于他们的父母、老师、配偶、社会环境和政府。
而你必须告别过去,掸掉灰尘,带着你的梦想重新上路。回到主流中来,时常想想那些积极的事情,那些真实、诚挚、美好的事情,从而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我们必须成为优秀的创意者。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关注于积极的事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寻找一个人或一个情景的有利方面,而不是不利方面。因为我们的训练已使我们习惯于发现缺点和寻找错误,以至于忘记事物积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