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班孔子下班庄子
1583400000002

第2章 以德立世,以情立身(2)

《论语》中还有另外一段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自省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谦虚的学问。有时候我们很难诚心向他人学习,总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哪里还要向别人学习。诚然,做人是应当有自信的,但是自信的同时别忘记了谦虚。要时刻记着“花太盛易衰,水过满易溢”的道理。做人做事都应该像欹器装水一样,永远保持“空杯”的心态。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就是一种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是端正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会翻倒。”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又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它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这时,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谦虚和自信从来都不是完全被割裂开的。一味的谦虚不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而过度的自信又会成为自满,同样不能成功。难怪人们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又说“水满自溢,人自满会跌倒”。

没有人有骄傲的资本,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否则的话,他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新人超过。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在那里,他学历最高。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两旁,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啊!

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噌、噌、噌”漂过水面上厕所去了。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起身往水里伸: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个博士把高学历等同于一切,骄傲自满,所以闹了笑话。他哪里知道,学历并不代表全部,只有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尊重经验的人,会少走弯路,不断进步。

该谦虚时谦虚,该自信时自信,惟其如此,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智慧品悟】

一个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尊重经验的人,会少走弯路,不断进步。

优秀的人都敢于担当责任

【孔子睿语】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睿语今读】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真正的过错是你犯错了,还不改正。这样顽固的态度才可以称得上是犯错。这是孔子关于过错的看法。它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观念,我们经常认为一个人犯错了就不可饶恕。但是一个犯错的人到了孔子这里就不会受那么大的“歧视”,因为每个人都难免要犯错,而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偶然的过错就不肯原谅他。但是倘若你明知自己错了还不思悔改,那么那样的错误哪怕再小也不可饶恕。

其实,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所以当我们犯下错误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掩饰或是辩解,而这往往只能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错误一旦犯下,就像射出去的箭,不可能回头,理性的选择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其最后被别人揭下面具,不如自己揭去,后者失去的是面具,前者失去的则是人格。

约翰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他在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一旦到了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约翰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脸色非常难看,就想质问约翰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约翰先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约翰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约翰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高于那个职员在报告上所写的价格转让了出去。约翰的努力深得老板的嘉奖。

仔细想想,如果约翰当时选择推卸责任,或者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后果会如何呢?相信他早就会为找下一份工作而发愁了。确实,掩饰辩白的好处在于不用承担错误的后果,就算要承担,也因为把其他人也拖下水而分散了责任,因此,有人明明证据摆在眼前,还死不认错。此外,如果躲得过,也可避免别人怀疑你的形象及能力。可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仔细想想,如果你犯的是大错,必然尽人皆知,你的狡辩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对你心生嫌恶罢了。如果证据确凿,你即使狡辩功夫一流,但责任还是逃不掉,那又何苦去狡辩呢?如果你犯的只是小错,用狡辩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作敢当。企业最需要勇于担当的员工,勇于担当的员工最有魄力。

布鲁诺是美国某公司的财务人员。一天他在做工资表的时候,给一个请病假的员工定了全薪,忘了扣除请假那几天的工资。后来布鲁诺找到了这名员工,告诉他下个月要把多给他的钱扣除。但这名员工说自己的手头太紧,看病花去了他大部分积蓄,请求分期扣除。但这样做的话,布鲁诺就一定要向老板请示。

布鲁诺知道,老板知道这件事一定会非常不高兴;但布鲁诺认为这混乱的局面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因此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向老板承认错误。

当布鲁诺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的错后,出乎意料的是,老板竟然大发脾气说这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不关他的事。但是布鲁诺坚持说这是他的错误。老板又大声地指责这是会计部门的疏忽,布鲁诺再度强调这是因他的失误所致,与别人无关。这次,老板笑了,说:“好样的,我这样说,就是看你承认错误的决心有多大,会不会就此找理由推脱自己的责任。”最后,老板心平气和地说:“好了,现在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吧!”事情终于平息了。从那以后,老板更加赏识布鲁诺了。

每个人都不希望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但是人又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错误发生了,而且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自己而起,就应该像布鲁诺那样,勇于承担并弥补错误。因为,面对这样的人,没有几个有头脑的老板不会从心里原谅他,并尊重他、重用他。

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出现差错,是绝不推脱、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还是拼命找一些客观原因去掩盖错误,或为错误辩解,这正是优秀员工与平庸员工的显著区别。

【智慧品悟】

错误一旦犯下,就像射出去的箭,不可能回头,理性的选择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乐业是职场修炼的最高境界

【孔子睿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睿语今读】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像信仰神灵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做到喜欢它,并以它为乐。

敬业是职业人士的基本要求,而乐业就属于境界问题了。要想达到这一境界确实有些难,例如下面故事里这个对工作也算有激情的女孩,同样遇到了难以乐业的问题。

刘琳是个漂亮的女孩,办事勤奋,为人热情,一向很努力,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她工作八年来,工资越挣越少,换了很多公司,都是干不了多久就被解雇了。上班的时候,她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工作条件不好、客户信誉不好、行业不景气、老板不认真、自己多么倒霉,同时又分散精力于好友拜托的事别忘记了、晚上去赴宴穿什么衣服之类琐碎的生活小事上。她被自己折磨得又累又烦,什么都不能专心做好。她越来越不快乐了,每天都陷在忧郁、惊恐、不安的情绪中。

没有了积极情绪,更不用谈快乐工作了。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并不是人品不好,但工作就是没有成效。因为他们不能踏踏实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一味好高骛远,心思飘忽烦躁,又乱又忙。

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挂念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昨天夜晚的狂欢,或者考虑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那你就会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专与精”了。你只会一天又一天浑浑噩噩地走过,在混乱和无助中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实,学习和进德修业,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知道,这一境界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二是喜好,这一境界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熟识的友人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三是乐在其中,也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的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这是人生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心都会感到快慰、自由。如果以这种状态投入工作,那么工作就是一种乐趣,效率也会大为提高。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确,这是一种高度,也是前人对我们的要求。没有人一辈子被人养着,不劳动却锦衣玉食;即使能够这样,寄生虫式的生活也不会让他得到多少快乐和满足,成就感更无从谈起。只有真正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才能有快乐和充实的感觉,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寻找到乐趣,正如林肯所说的:“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但许多人不是到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是等待乐趣,等待未来发生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们以为找到好工作以后就会快乐起来,这种人往往是痛苦多于快乐。他们不理解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假如你是一个电话接线生或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处理客户的来话、统计报表……也许你会感觉单调无味到了极点。但假如你把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记录下来,鞭策自己一天要比一天进步,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工作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而是很有趣。这是因为你的心理上有了竞争,每天都怀有新的希望。

难怪心理学家加贝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智慧品悟】

只有真正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才能有快乐和充实的感觉,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