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时归
1583700000073

第73章 胜利之后 (1)

第42章 胜利之后 (1)

巍峨的泰山屹立在大地上,山林里的枝繁叶茂,让人无法想象在它不远的地方曾经进行的一场恶战。

山脚下聚集了很多百姓,男女老少都在翘首以待,等待着保护他们的胜利之师的归来。

王凯、王简、张干、郎肃等人站在最前面,周围是煮好的饭和清凉的山泉,是用来犒劳那些悍勇的士卒的。

远处传来了一些杂乱的马蹄声,笔直的道路上一队骑着战马、全身鲜红的士兵慢慢悠悠地归来了。他们的脸上显现出了疲劳之色,每个人的心头,都洋溢着一团厚重的忧色。昨天早上还是活蹦乱跳的士兵,今天便变的十分疲惫。

“来了,来了。将军回来了!”王凯第一眼便看见了骑在战马上的唐一明,大声地叫了起来。

随着王凯的一声大喊,百姓们纷纷端起了手中的碗,碗里盛满了泉水,依次等候在道路的两边。

唐一明此刻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两千多人去,不到一千人归,这种代价是巨大的,也是惨痛的。这一仗也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乱世原来是那么的渺小,光三万多的胡虏就能把他打成这样,更别说是其他独霸一方的军队了。

唐一明回头看了看这支残军,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伤,每个人的身上都是鲜血淋漓的,殷红的血迹塞满全身,能看见的也只有他们的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自己的身上也是血迹斑斑,五花战袍和龙鳞银甲全部被染成了一个颜色。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回过头时,唐一明看到远处列道欢迎的百姓,他的心里缓缓地升起了一丝忧虑:“如果没有军队的话,估计这些百姓早就遭到了胡虏的破坏。这一仗下来,剩下的士兵还不到一千人,如果没有过几天胡虏再来攻击,我拿什么去抵御?我总是说保护百姓,结束乱世,改变世界,如果连自己的立足的地方都没有,我又怎么去做到这些?看来,是时候发展军队了。在乱世中,像黄大等这样的壮丁是极其稀缺的,多得是老弱妇孺。别人弃而不用的东西,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就靠着我这泰山上的二十多万百姓,造就出一支乱世中独一无二的全民性的队伍。精兵、女兵、童子兵,一个都不能少,老子一定要在这里立足,先据泰山,再向四周发展,占领山东,然后问鼎天下,结束这个最乱的世道,改变这个世界。”

唐一明还在想着,胯下的战马却在不停地向前走着,不知不觉便已经到了山脚下。

“我等恭迎将军凯旋!”王凯、王简等人见唐一明到了,便急忙迎了上去,同时向着唐一明拜了一拜,大声地喊了出来。

“恭迎将军凯旋!”所有的民众都齐声喊了出来。

唐一明勒住了马匹,环视了一周,看见所有的人都对他十分的尊敬,也都弯着身子,向他拜着。

他将座下马匹向路边驱走了一两步,露出了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士兵们,伸出一只手,指着那些士兵们,大声地喊道:“你们不要拜我,这些士兵,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他们,不畏强敌,多次打退了胡虏的进攻,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护卫着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是他们,用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使得胡虏胆寒。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你们应该拜谢的人。”

唐一明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士兵都感到了自己的尊贵,自己的荣耀,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百姓们听完这些话,便纷纷向着士兵们拜谢,军民齐心,其乐融融。

王凯走到了唐一明的身边,让百姓献上了他们手中的泉水,给每一个受伤的士兵喝。同时,王凯扶着唐一明下了马。

唐一明腿上的伤口还没有好,胳膊上又添上了伤口,加上他原来肚皮上的伤口,一共有五处,新伤加旧伤,那种痛楚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所有的士兵都下了马,接过了百姓献上的泉水,喝下肚,浇灭了他们燥热的心情。

在山下收拾好一切后,唐一明让人把打扫战场得来的武器、马匹全部带到葫芦谷,士兵和所有的百姓都上山。唐一明料想段龛受到如此重大的伤亡,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所行动,山下也不留人了,让所有人上山。

唐一明和一些受伤的士兵被百姓们轮番用担架抬上了山,刚到山上,唐一明便看见了等候在那里的许多美女。这些美女都听说了这场残酷的战斗,也都希望能看一眼那些保护他们的英雄。士兵们见到美女的时候,都显得格外的精神,都主动下了担架,将他们硬朗和坚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

山上所有的人都涌了出来,挤在了那个断台上,欢迎着唐一明等人的归来,同时都高声喊着“将军万岁”的口号。

唐一明见这些百姓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便对身边的王凯说道:“王大夫,这句话是你在幕后策划的吧?”

王凯呵呵地笑了笑,指了指身边的王简,拱手对唐一明说道:“将军,这事情可与我无关,都是家兄一力策划的。”

唐一明侧过头,看了一下王简,见他向着自己欠了一下身,然后说道:“将军打了如此的打胜仗,若不趁机做下文章 ,收买下人心,岂不是浪费?”

唐一明听完之后,“嗯”了一声,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大人说的在理,这些事情,倒是想到我的前面去了,值得嘉奖。”

王简缓缓地答道:“为将军办事,是属下应尽的职责,将军不必嘉奖。只是,如今这泰山之上有二十多万民众,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若是不好好治理的话,恐怕时间久了会生出变故来。”

唐一明听完之后,觉得王简说的很有道理,他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民众,他们都还没有房子住,都暂时居住在各个山洞里。他也清楚自己带回来的粮食,虽然有许多,如果就这样吃下去的话,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他有了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的打算,但是在农业这方面他又不是很擅长,看到王简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对身边的王简说道:“王大人说的没有错,只是,对于内政上的事情,我懂得并不多,不知道王大人有什么高招没有?”

王简当即答道:“若想治理好这二十多万百姓,也不是难事。百姓愚昧,只要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谁对他好,他就跟着谁。现今的当务之急是建造房屋,不能总是让百姓栖身于洞穴之中。我这两天观看了这附近的地势,这断台附近的森林里坡度很小,地势平坦,背靠断壁,东临湖水,如果将这些森林开垦出来,完全可以依山傍水建造一座堡垒。”

“堡垒?”唐一明好奇的问道,“就像城市那样的?”

王简点了点头,缓缓地说道:“将军,与胡虏的一战,让我们损失了不少士兵,如果胡虏再次来攻打,我们用什么来防守?堡垒一旦建成,在没有兵力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退守山上,躲避胡虏。一来可以给百姓遮风挡雨,二来可以暂避胡虏的锋芒,何况咱们是在山上,胡虏以骑兵为优势,下马上山来攻,我们只需躲避在堡垒之中,便可令胡虏不战自退。”

唐一明点了点头,觉得王简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就算现在发展军队,全民皆兵,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训练出一拨能够上阵杀敌的军队。万一这个士兵胡虏攻击过来,他们拿什么抵御?

唐一明想到这里,便继续问道:“王大人,除了堡垒,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