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四季更替。
时大周隆康四年夏,东境骚乱,渤海恐再犯。
长安城,越国公府。
“爹!爹!”小家伙攥着一双肉乎乎的小手,咧开嘴露出两颗白皙的小牙齿,一声接一声地唤着张绍华。
“昭儿。”张绍华蹲在地上张开怀抱,满脸欢喜的看着儿子向自己一晃一晃走过来。其子名为张昀昭,取光明卓越之意。
张昀昭终于扑到了张绍华的怀里,张绍华也一把揽住儿子,将之举了起来。欣儿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这父子俩。
“侯爷。”一名亲兵匆忙来到院内走廊处站定,轻声叫了张绍华。
张绍华会意,先是亲吻了儿子胖乎乎的小脸,然后交还到欣儿怀中。
“什么事?”张绍华走上前去问道。
“启禀侯爷,东境急报。”亲兵躬身将一封密函呈递给张绍华。
张绍华看完瞬间面色大改,“备马。”
半个时辰后,张绍华来到皇宫御书房。
“启奏陛下,渤海国犯蓟州。”张绍华进门行过礼后,急切说道。
同在御书房内的,还有田少徒,以及兵部尚书马宏。
“起来吧,朕都知道了。”宇文轩还在时,由黑翎军驻守的东部和北部的边境军报便向来都是一式两份,一份送往兵部,一份也是黑翎军主帅处。后来张绍华执掌帅印,这项规矩也被宇文端特许,保留了下来。
“绍华有何建议?”宇文端放下手里的折子问道。
“臣以为,渤海小国虽不足为患,但这几年来他们未免有些太跳脱了,况且渤海国与我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丑……”张绍华突然顿了顿,他口中的不共戴天之仇,在座众人皆知道是什么。
“绍华。”田少徒赶忙开口提醒张绍华别再说下去。
虽然当初渤海国求和,向大周称臣,但石光童杀了宇文轩一事,却依旧如一根尖刺扎在宇文端和张绍华、田少徒君臣的心头,每每提起,都是钻心的伤痛。
他们三位,都是宇文轩最亲近的人。
张绍华遂即单膝跪地,“因此,臣恳请陛下下旨,命臣率黑翎军东征!”
“此事不急,打肯定是要打的。”宇文端抬手示意张绍华先起来,“渤海国此番领兵之人是谁?查到了吗?”
“回陛下,是石牧。”马宏道。
“又是石牧。”宇文端冷笑一声,玩味的念叨一句。
“是。”马宏回话。
“那个石光童呢?”宇文端又问。
“回陛下。”田少徒分析道,“那年虎见愁一战,石光童被王爷重创,据说落了个残疾,武功也大打折扣,此番就算随军出征,恐怕也是以谋士的身份”
“嗯。”宇文端点了点头,“蓟州那边情况如何了?”
“蓟州有霍贤统领的一万多兵马,渤海暂时还攻不进来。”张绍华道,“另,檀、顺、幽、宁四州守军也可随时与之守望相助,陛下自可放心。”
“好,好。”宇文端深吸一口气,“渤海国,好一个渤海国啊。”然后便是一副如释重负的坚定模样,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
“传旨!”宇文端道。
张绍华、田少徒、马宏三人遂即一并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