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手工业有官私两种,官方手工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部门,中央政府设立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来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有矿冶、造船、瓷器、铸钱、金银器、精美纺织业等。官方手工业分工极细,仅少府监的织染署就有25个作坊。官方手工业生产的物品,是供给皇帝、大贵族和政府部门的需要,不在市场出售。
官方手工业的生产者有短蕃匠、长上匠等,短蕃匠常有数万人。他们是封建政府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工匠,服役时间每年20天。这些工匠在官方手工作坊劳动没有任何报酬,甚至要自备口粮。因此,短番匠和农民一样,也为徭役所苦。不仅如此,政府有时还把手艺较好的短番匠留在官府作坊,用一般短番匠所交纳的代役钱作为他们服役以外的报酬,这样的工匠叫做“长上匠”。此外,属于“贱民”阶级的官奴婢、番户、杂户等,也都是官方手工业作坊的劳动者。奴婢常役无番。番户一年一番,杂户二年五番,番皆一月,不上番时也可以纳资代役。
官方手工业的原料来源,除了政府直接掌握的自然资源以外,便是地方的“土贡品”。
除了官方手工业以外,还有各种私营手工作坊,当时作坊称“坊”或“作”。作坊主有的是独立生产者,自己是师傅,或带领学徒及家属劳动。有些地主、商人、官僚也经营各种手工业。例如,定州何明远就是一个“资财巨万,有绫机五百张”的大作坊主,可见其纺织业的规模非常大。而农民的家庭纺织业又是相当普遍的。
唐朝的手工业,无论是技术水平,产品种类或生产规模都超过了前代。当时纺织业的分工非常细,主要有绢、绫、锦、、罗、布、纱、绮、、褐等。每种纺织品,按质量好坏划分很多等级,绢分八等,布分九等。特别是丝织品的品种花色更多,简直是争奇斗艳,琳琅满目。就绫而言,有独窠文绫、瑞绫、双窠细绫、白编绫、独窠司马绫等。至于锦,则有大张锦、软端锦、透背锦、大锦、长形白锦、半臂锦、杂色锦等。
当时纺织的技术很高,如长安生产的罗非常精致,唐朝诗人把长安的罗比做天空的云彩。李商隐曾有“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诗句。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唐朝白地绿花罗,便可以真实地看到当时织罗的精湛技术。这块罗的经纬线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印着翠绿的枝叶,当微风掠过,轻罗如云雾缭绕,似香烟飘浮。
唐朝的纱也比汉朝高超,1968年在吐鲁番出土的绛色轻容纱,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相比,显得更加稀疏,织制精巧。当时贵族妇女生活奢侈,他们“嫌罗不着爱轻容”(王建:《宫词》)。所谓“轻容”,就是细纱。
纺织业发达的另一标志是染色技术的进步,最著名的技术有绞缬、夹缬、蜡缬。所谓绞缬染,就是打绞成结而染,实际上是一种机械染色法。具体方法是在一块白绸上,按预先设计的图案,像做包纽一样用线沿图案线条缝引、抽紧,不同的是抽紧以后,还得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绞,然后再浸到染液里染色。那些扎成小绞的地方由于染液透不进去而染不上色。等待要染的绸(或布)干燥以后,拆除缝线,就可以看见白色花斑,这种印染法叫做“绞缬”。在吐鲁番出土绞缬织物中,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按整幅图案花样取名的,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和“玛瑙缬”,紫底白花的好似梅花鹿皮的“鹿胎缬”等。唐朝这种绞缬织物相当多,因此当时小说里叙述唐朝妇女流行的装扮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我们从各地出土的唐三彩陶俑中,也可以看到穿着绿色底小簇白花衣裙女俑,这就是唐朝“青碧缬衣裙”的基本式样。到了五代十国,绞缬织物是当时统治阶级最时髦的服装。
还有一种染色工艺,叫做“夹缬”。吐鲁番出土的有夹缬被子,白居易诗曾提到“成都新夹缬”。所谓“夹缬”就是用两块镂花板把要染的织物夹起来,然后上色,上完色以后,再把镂花板取掉,便显露白色镂花。
另外还有蜡缬(或蜡染),这种染法是先在白绢上用熔化的蜂蜡和虫日蜡画出花纹来,然后浸入蓝靛缸,再用水把蜡煮脱。这样一来,在原来地方因为用蜡防止了蓝靛浸入而未染上色,呈现出白色的花纹来,这就是蜡染法。这种方法在唐朝普遍推广于各地。
关于造船业,当时由于国内外商业繁盛,各地经济交流频繁,需要各种船只,所以造船业相当发达。造船中心主要分布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嘉兴(今浙江嘉兴)、金陵(今江苏丹徒)、江陵等地。
当时所造之船的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有这样几种:一是四百料海鸥船,这种船长四丈五尺,设有四。二是一千料海鸥船,两侧设置五,辟舵一支,船通长十丈,共十一个仓,其梁头宽一丈八尺,中仓深八尺五寸,船底板宽四尺,厚一尺。可载战士180人,踏驾槔梢水手42人。三是万石船, “居者养生送死婚嫁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大”(《唐语林》卷八)。还有一种车船,是德宗时期李皋发明的。在船身前后设车轮以代替桡桨,用脚踏轮,就能使船进退。船上建有两重或三重楼。另在楼头设有拍竿,作为打击敌船的武器。
至于海船更加壮观。当时从印度洋到红海,都有中国制造的船只航行。据《苏莱曼游记》说,唐代大袖衫因为中国船最大,通过波斯湾过港时,必须换小船,中国航船因此博得“海上霸王”的称号。
陶瓷业也发展到新阶段,除了青瓷以外,又发明了白瓷和三彩陶器。当时江南的温州(今浙江温州市)、丽水(今浙江松阳县东)、高明(今浙江天台)、余姚(今浙江余姚)、新会(今广东新会)、潮州(今广东潮安)等地,都产青瓷。全国解放以后,考古学者在广州、景德镇、巩县、耀县、成都、新津等地新发现了唐朝瓷窑遗址。这些发现,使我们对于唐朝的制瓷工业,有了进一步了解。新出土的器物中,有青瓷人尊、青瓷胡人头等作品,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这些青瓷上复杂釉色的发明和发展,以及艺术品的创造,都大大超过南北朝青瓷的水平。
白瓷的发明是隋唐陶瓷工业最新成就,西安墓葬出土很多白瓷器,说明瓷器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唐朝后期发明了三彩陶器,当时工人在陶胎上先涂上一层有彩色的釉,然后画上黄、绿、青色花纹,经过烧制就成了鲜丽的三色陶器。最近几年考古发掘又发现了五彩陶乐人俑,比三彩的技术还要高超。唐三彩的成分是矽酸铅,和铅玻璃相同。呈色剂是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例如浅黄的是铁或锑,赭黄为铁,绿色是铜,蓝色是铜或钴,紫色是锰。从出土的三彩陶的釉色看,当时对于选泥、配釉、造型和烧窑等技术,不但掌握纯熟,而且能造出许多精美的艺术品。
另一种手工业是焙制茶叶。南北朝时期 饮茶之风主要在长江以南。到了唐朝,由于南北经济的交流,饮茶之俗,风靡全国。
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品种甚多,当时“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荣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渑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陆州有鸠坈;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国史补》下卷)。由此可见,唐朝名茶至少有20多种。我们虽然不能说这些品种都是有唐一代产生的,但是唐朝加以总结提高,逐一品评,证明这些品种已被唐人所了解,反映了唐朝茶叶焙制业的繁盛。
在唐朝,茶叶不仅是国内各地最畅销的商品,而且还有一部分远销新罗和日本,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
造纸业也很发达,当时益州有大小黄白麻纸,杭、越、婺、衢州产上细黄白纸,宜州有细黄白状纸。此外,常州、均州、南和也盛产各种纸张。
采矿冶金方面,北方的州,有13处铁矿,18处铜矿,产铜铁很多。饶州是银产地,年产10万余两,唐政府每年在这里收银税7 000余两。唐朝铜镜制造技术有很大进步,扬州的江心镜,一直是当时的贡品。解放后考古学者发现大量唐朝铜镜,花纹装饰非常美观。
金银细工的制作,也比较发达,近年西安发现的许多唐代金银器,都是华贵的工艺品。在大明宫东禁苑中,发现了天宝时两个鎏金的银盘,较大的一个底上有突起的狮子纹。西安东郊韩森寨发现的鎏金鸾鸟大银盘,可能是兴庆宫的遗物。另外,在天宝九载雷氏墓的随葬品中,还有金花与金球。金花中镶嵌翠玉,花叶是用极细小的金珠连缀而成的。金球也是用密集的细小金珠缀成的,上镶绿玉,玲珑精美。这些金银器饰,都是贵族官僚的奢侈品。
金银平脱器是唐朝金银器行业中的最新产品。其制作方法是把金银叶片刻成花草或禽兽图案,用胶粘在器物上, 然后涂满漆,再慢慢磨光露出金或银的图案花纹来。这种工艺品,漆黑、金黄、银白各种颜色互相辉映,光耀夺目。
唐朝建筑业也很发达,保存到现在的除大小雁塔以外,还有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的大佛殿。佛光寺的东大殿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建筑的,当时以东为上,故名东大殿。大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朱涂刷,来施彩绘。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房瓦长一尺四寸,宽一尺零五分,厚八分。正脊两端用庞大的鸱尾。佛殿正面中五间都装板门,两尽间则装直棂窗,两山都砌雄伟的山墙,只有最后一间辟有直棂窗,殿内后部光线由此射入。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因而侧脚及升起都很显著。佛光寺大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一瑰宝,这种建筑对五代以后的各朝建筑以及日本等国建筑,都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