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伴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当时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
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在唐朝出现的,这就是火药和雕版印刷术。此外,孙思邈的医药学和张遂(一行)的天文历算学,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唐朝诗坛,绚丽多彩,产生了千古不朽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散文仅次于诗歌,中唐以后,韩愈、柳宗元所提倡的古文,成绩很大。小说一天比一天的兴盛,出现一批优秀传奇,奠定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基础。
为了总结封建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唐朝特别重视历史学,确立了官修史书的制度,产生了第一部史学史的专著——《史通》。
艺术园地琳琅满目,五彩缤纷。著名音乐家万宝常、祖孝孙、唐玄宗,创造出很多名曲。隋朝的展子虔、盛唐的吴道子、中唐的张萱等,都是著名画家。敦煌石窟艺术宝库中有大量雕塑和丰富多彩的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反映作者艺术水平很高,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唐朝皇帝有的宣扬佛教,有的推崇道教,同时西方几种宗教也传入内地。这些宗教的流传,虽然为统治者服务,但在客观上,双方高僧的往来,却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唐朝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文化发达的巩固基础,科学技术取得了伟大成就,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就是其中之一。
雕版印刷术的形成,具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始祖应该说是图章,也就是印信或戳子。但印上的字不管是铸的或者刻的,都是反文,印出的才是正文。最初不论是阳文阴文,多印在泥土上,称为“封泥”。汉朝流行佩带大印,利用这种印驱除恶鬼。印长三寸,宽一寸,长方形,刻印的材料或者用金或者用铜,或者用桃木。在印上刻的是“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共34个字。这种印比一般汉印的字数已经多几倍了。
到了晋朝,有些道士以枣木心刻印,用以驱赶猛兽或水怪,所以古人进山时都佩带“黄神越章之印”。这种印比较汉印要大一些,长宽各四寸,共刻120个字。晋朝虽然已经用纸,但是这些木印,仍然是印在泥上。
在北魏时期,正史上曾提到用朱印印在纸簿或骑缝上。北齐河清年间,有一种“督摄万机”印。这种印很大,长一尺二寸,宽二寸五分,背上有一个鼻纽,钮长九寸,厚一寸,宽九分,这颗印是用木头刻的。北齐的印,比较晋朝的“黄神越章印”长大很多。后来人们称为“条印”或“关防”的,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有的,专用它来印“骑缝”。这种印当然是印在纸上,这就是雕版印刷术的萌芽。
印刷术第二个来源是石刻,石刻的历史也像印章,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古的石刻是石鼓。春秋的石鼓是唐朝在关内道凤翔府发现的,在地下埋了很久,出土后又久经剥蚀,有一个已经一个字也看不清了。其他几个四面刻字,每个鼓上刻着一首诗。此外,秦始皇东巡时曾刻石七次,散布在峰山、瑯琊、会稽、之罘等地。
到了汉朝,石刻的范围逐渐扩大,除了石鼓、立石以外,又有了刻碑、刻经、摩崖、建筑石刻及砖瓦石刻等,其中刻碑和刻经与印刷术的发明有直接关系。汉朝凡是记事文字需要久传的,都用石碑刊刻,这种风气十分盛行。汉昭帝以后,儒家经典特别受到重视。当时读书人互相传抄,以讹传讹,谬误百出。东汉熹平四年(175),汉灵帝应蔡邕的要求,把《周易》、《尚书》、《仪礼》、《鲁诗》、《公羊传》、《论语》、《春秋》等都刻在石碑上,作为大家校正的统一标准。后来人们嫌抄写费事,于是把纸铺到石碑上刷墨、捶打。碑上的字是凹下去的,因此把纸从碑上揭下来,就出现了黑地白字的碑文,一张张碑文合成了《春秋》、《尚书》等。石刻就是这样为雕版印刷创造了经验。
石刻十分费力,而木刻却比较简便。到了唐朝,由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达,于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从上面所谈的情况看来,印章和石刻给雕版印刷铺平了道路,雕版印刷就是印章和石刻的产物,它是两者取长补短的结果。印章刻的是阳文,印刷便利,其缺点是面积太小。石刻刻的是阴文,不便印刷,但是面积很大。最后人们探索出新方法,就是雕刻大面积的阳文木板,用木板印刷历书。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过去有七种说法,最早的有人说是在汉朝,晚的有人说是在北宋,比较可靠的说法还是在唐初。明朝史学家邵经邦在《弘简录》第四十六卷中这样说:
“太宗长孙氏,洛阳人。……遂崩,年三十六。上为之恸。及宫司上其所撰《女则》十篇,采古妇人善事。……帝览而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
“梓行”两字,就是雕版印行,意义十分清楚。按长孙皇后死于贞观十年(636)六月,这本书的印行,应在这年或稍后,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内府刻本。当时民间可能有印本书出现,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它出版。问题在于邵经邦是16世纪的史学家,两《唐书》、《通鉴》虽然提到《女则》,但没有“令梓行之”一句,邵经邦所说根据什么,就不清楚了。《弘简录》是一部正式历史著作,是邵经邦花了15年工夫,换了四次草稿才写成的,可见他的谨慎不苟。这本书是比较可信的。
关于唐初发明雕版印刷术的事,从唐朝冯贽所写的《云仙杂记》又名《云仙散录》里可以找到旁证。这本书注明是“宋开禧元年(1205)刊”。宋朝有不少人引用它,估计最晚到13世纪初就有了这部书。《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
玄奘是贞观元年(627)从长安出发的,19年回国,麟德元年(664)逝世,所以玄奘印像应在麟德元年以前。可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应在贞观年间。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第60—64页。
玄奘印刷普贤像的数量很多,共有5驮,可惜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在敦煌发现的五代印刷品中,却有普贤像,约一尺多长,七八寸宽,可能和玄奘印的相似。此外,有人曾得到木刻佛像半卷,背面写着“天宝十二载”字样,这半卷佛像应是在玄宗或玄宗以前印的。
正因为唐初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所以到唐德宗时期,市场上便出现了一种印刷品,名叫“印纸”,作为商人交易的凭据。唐穆宗时期,扬州、越州一带曾印刷过两位诗人的作品。唐文宗时,有了冯宿关于禁印私历的确切记载。
到了唐末,全国印刷业已相当发达,印刷中心主要分布在成都、淮南、洛阳等地。全国有名的印书铺有西川过家,专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成都樊家专印历书;龙池坊卞家专印陀罗尼经。有一张陀罗尼经印的是“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大约一尺见方,大部分都是古代梵文,中间和四周有小佛像,和宋朝刻的《大随术陀罗尼》很相似。唐咸通九年(868)王玠印造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最古的印本书,全卷长16尺,高1尺。
成都是唐代全国著名都市,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由于剑南西川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作过两次行都,同时又生产有名的“益州麻纸”,就地取材,印书比较方便,于是就促成成都成了全国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唐朝发明的印刷术,后来流传国外,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
朝鲜是我国近邻,山水相连,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首先传入这个国家。大约在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当时高丽贵族王煦说:“显宗则雕五千轴之秘藏,文宗乃镂十万颂之契经。”可见在11世纪高丽曾刊印了《大藏经》,前后70年才完成。到了11世纪末,他们除了印完《大藏经》以外,还刻了很多医书。成宗时期,高丽曾派使臣到宋朝,求得《九经》刊本,开始刊印。靖宗八年,崔颢等奉诏新刊《汉书》和《唐书》,献给靖宗。几年以后,又新刊《礼记正义》和《毛诗正义》,这是高丽最早的刊印本。
唐末五代,雕版印刷也传入日本。宽治二年(1088),日本刊印了《唯成识论》,这是日本最早的印刷品。随着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到了13世纪中叶,除了佛经以外,还印刷儒经、医书、韵书以及文学作品。除了日本人自己刻版印书以外,在元明两朝,我国印刷工人还去日本直接印书。他们刊刻的书主要是《李善注文选》、《白云诗集》、《宗镜录》、《杜工部诗集》等。
越南和中国的文化关系也很密切,公元15世纪,越南的黎元老说:“本国自古以来,每资中国书籍、药材,以明道义,以跻寿域”(《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九)。随着各种书籍的传入,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也传到越南。但是越南人学会印刷术是在陈朝元丰年间(1251—1258),到了黎朝绍平二年(1435),刊印了《四书大全》。在18世纪,又印了《五经》、《四书》。
由于越南的印刷术是从中国传入的,所以他们所印的书籍,也仿中国印书惯例,在书里题某堂某斋或某地某家藏版。河内是越南全国的印刷业中心,印书的书坊有会文堂、广盛堂、盛文堂、福文堂、乐善堂等。
欧洲人最初看到中国的印刷品是纸币和纸牌。元朝到过中国的马可·波罗和鲁勃罗等,在自己的著作里都谈到元朝的纸币,以及纸币的质料、形状、币值、文字、玺印、流通情况等。通过这些旅行家的介绍,欧洲人了解了中国的印刷术。
欧洲最古的印刷品,是1423年印刷的圣克利斯道像,后来也印刷书籍。当时欧洲人印书时,先要用一只手在阳文木板字面上蘸上墨,另一手铺上纸,再用刷子来刷。所用的墨是烟炱和胶水溶成,印刷时只印纸的一面。这些方法和中国印书法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英国著名蒙古史学家亨利·霍华斯说:“我自己毫不怀疑,……印刷术、航海罗盘针、火器以及社会生活上很多东西,都不是欧洲人发明,而是经过蒙古的影响,由最远的东方传入的。”法国东方学家莱麦撒认为,“中国人发明的航海罗盘针、火药、钞币、纸牌、算盘,都是经蒙古输入欧洲,活字印刷术同时也由远东而输入欧洲。”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第183—184页。
众所周知,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其重要性尽人皆知。唐朝人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不仅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