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05

第5章 王薄和窦建德起义

暴君隋炀帝即位以来,进行无休止的横征暴敛,早已叫百姓透不过气来。三次征高丽的战争,全国规模的大征调,更使永济渠沿岸的村落,几乎找不到男丁。劳力缺乏,田园荒芜,再加上一场洪水,粮价涨了几百倍,人民靠树皮野菜充饥。他们忍受不了兵役、徭役和饥饿的折磨,纷纷揭竿而起。

大业七年(611),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在长白山(今山东章邱)起义。这座山在邹平、长山、淄川诸县交界,山势险峻,周围60里,号称第二泰山。这个地方历来是起义农民隐身的场所,早在北魏时期,就“多有盗贼”(《魏书》卷四十五《辛绍先传》)。由于山里产铁,过去有人在山里制造兵器。传说王薄是个铁匠,很会打造枪头。正因为长白山具有各种优越条件,因此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不少人都在这里首义。

王薄自称“知世郎”,他以先知先觉自居,借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他作了《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人民起来反对隋炀帝,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歌辞道: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类说》卷六百二十一《河洛记知世郎》条

王薄起义好像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农民战争的序幕,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便在全国各地燃烧起来。

同年,孙安祖、窦建德在高鸡泊(今山东恩县)、张金称在鄃县(今山东夏津)、高士达在蓚县(今河北景县)、刘霸道在豆子(今山东惠民)等处起义。翟让与单雄信、徐世勣据瓦岗,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雍丘李公逸、韦城周文举及不知名者纷纷起义。

大业九年(613),孟海公据济阳周桥(今山东曹县)、孟让在齐郡(今山东济南)、郭方预在北海(今山东益都)、郝孝德在平原(今山东德县)相继起义。

大业九年(613)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之机,在黎阳(今河南濬县)起兵。在刘元进、隋代泥塑菩萨朱粲、管崇等人的领导下,江南农民在余杭(今浙江杭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发动了起义;在白瑜娑等人的领导下,西北农民在灵武(今宁夏宁武)等地起义。十二月,章丘杜伏威、临济辅公祏起义,与下邳苗海潮、海稜赵破陈等部会合。这时仅见于记载的起义军就达百余支,参加人数数百万。起义军“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剽城邑” (《隋书·炀帝纪》)。大业十年以后,各地起义队伍切断了长安、洛阳、江都隋朝三大据点的联系,隋统治集团陷入农民起义的大包围中。大业十二年(616),农民军经过五年多的奋战,由分散到集中,逐渐形成了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等几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

窦建德是比较富裕的自耕农,他勇敢而且有谋略,在漳南乡间很有威望。当隋炀帝为征高丽而大征调的时候,漳南县令知他勇武过人,派他当二百人长。窦建德见炀帝穷兵黩武,料定天下必乱,所以劝贫农孙安祖起义。孙安祖聚众起义以后,隋政府怀疑窦建德和农民军有联系,就杀了他的家属。窦建德被迫参加蓚县(今河北景县)高士达起义队伍。窦建德才略过人,受群众拥护,高士达就让他当司马(管作战的),领导农民军作战。从此,高士达与窦建德成了漳南农民军的领袖。

大业十二年(616),当瓦岗军在中原不断壮大的时候,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河北也很快发展到1万余人。

这年十二月,隋大将杨义臣亲自攻打鄃县的张金称。同时,涿郡通守郭绚率万余精兵围攻窦建德、高士达。建德选拔7 000义军,宣称与高士达有矛盾,诈降郭绚,引诱郭绚到长河地界和他相会。窦建德乘机偷袭郭绚并把他斩首,还歼敌数千人,获马千余匹。

杨义臣在打败张金称以后,闻郭绚败亡,又乘胜进攻高鸡泊。窦建德看到隋军士气尚盛,建议高士达暂时回避,然后寻找适当时机把他消灭。高士达不听,亲自领兵迎战,取得小胜便骄傲自满,纵酒高会。五天以后,不幸被杨义臣打败牺牲。隋军得胜以后,以为农民军已被击溃,不需要用重兵把守,就带着主力撤走了。

窦建德抓紧有利时机,收集张金称和高士达的残部,进行整顿。大业十三年(617)的春季,窦建德领导下的农民军已经发展成10余万人的队伍了。正月,他在乐寿(今河北献县)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称长乐王,并设置百官。

六月以后,中原的瓦岗军夺取隋朝几大粮仓,占领了东都附近州县。越王侗派人向隋炀帝求救。炀帝一面派王世充驰援东都,同时又派薛世雄率3万精锐去东都解围,镇压河北各地农民军。

当薛世雄进驻河间郊外七里井的时候,窦建德选拔数千精兵,埋伏在河间以南的水泊之中,同时派人外出宣扬:窦建德怕薛军进攻,已撤到豆子去了。薛世雄信以为真,途中不加戒备。窦建德亲率勇士280人先行,其余部队跟着出发,乘大雾弥漫之机向薛世雄发起猛攻,歼灭隋军1万余人,其余做了俘虏。薛世雄只带几百骑兵逃回涿郡。

七里井战役是河北战场一次决定性的战役。这次战役以后,河北大多数郡县,都被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占领。618年,窦建德改国号为夏,改元五凤。

唐武德元年(618)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浩为傀儡皇帝,自称丞相,掌握军政大权,并以宇文士及为内史令,智及为左仆射,在江淮成立独立政权。

宇文化及带着江淮劲旅进攻李密、争夺中原失败,士卒死伤甚众,被迫奔向河北。他用金帛收买了据有聊城的王薄,得以进驻聊城(今山东阳谷)。

武德二年(619)二月,唐将李神通在贝州一带打败宇文化及。窦建德抓住战机,大举围攻宇文化及,迫使他节节败退,最后龟缩在聊城。农民军集中兵力强攻,王薄眼看聊城危在旦夕,于是打开城门,迎接窦建德。建德进城以后,俘虏了宇文化及、肖后、义成公主、元武达、杨士达等,把宇文化及斩首示众。

这时,窦建德军处在极盛时期。夏王的政策最初和隋朝有显著区别,他们给农民减轻负担、劝课农桑。在清河一带修枯下渠入柳沟,与永济渠合流,促进了生产发展。曹旦等义军将领始终坚持革命精神,打击地主豪强,对敢于反攻倒算的地主豪强李商胡等坚决镇压。农民军的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在义军统治区内,“境内无盗,商旅野宿。”窦建德虽然是千军万马的领袖,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他不食肉,不饮酒,经常以粟饭蔬菜充饥。打仗得来的资财,除公用以外都分给将士,因此得到广大义军的拥护。这一带群众,长期怀念夏王,在他死后设立夏王庙(或窦王庙)悼念他。

武德三年(620),唐政府稳定了关陇的局势以后,李世民统帅大军进攻王世充和农民军。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第二年四月,窦建德亲率10万大军援助王世充,在荥阳以北地区中了唐军埋伏,被李世民击溃,窦建德也受伤被俘。这一支起义军被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