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北大哲学课
1596400000016

第16章 心系天下,放眼世界(3)

清军入关后,顾炎武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南明朝廷任职。他殚精竭虑,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希望可以光复大明。1645年,他奔赴南京就职,但尚未到达,南京便被清兵攻占。南明军崩溃后,顾炎武仍坚持抗清。

国仇家恨使顾炎武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震动。和其他进步思想家一样,他开始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反思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顾炎武对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进行了批判。他还大胆怀疑君权,认为“君”并不是封建帝王的专称,并提出了“众治”的主张,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他的这些思想均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学要经世致用

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们既学习理学,又对其进行批判。如:黄宗羲完成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著作,对理学作了总结;王夫之提出了系统的唯物主义理论,在理气论、人性论、认识论、知行观等方面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而顾炎武择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自少至老手不释书”的典故也源自顾炎武。他出身名门,少年时勤奋读书,10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阅读《资治通鉴》。他每天给自己规定相应的篇数,不仅读完还要背诵,坚持了三年,终于读完了这部巨著。

顾炎武对待读书做学问非常踏实、严谨,喜欢阅读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不以科举考试作为唯一目标。他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研究实际问题为急务,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应予以批判。他将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的具体内容,提倡勇于任事、独立思考、努力创新的精神,以完成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为使命。

每次外出,顾炎武都有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一个地方,他就会向附近的居民打听当地的地形、风俗等情况,并记录下来。如果这个地方没什么值得留意的,顾炎武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背诵之前读过的内容。他还四处搜集农田、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校正。正是以这样的精神,顾炎武完成了长达120卷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该书记载了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对于边疆形势和沿革也作了详细的叙述。

到了晚清,由于西方国家的军事侵略和文化政治思想的传入,康有为等人纷纷响应“经世致用”的号召,试图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找到一条民族自强的道路。

◎日知录(节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1],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自正始[2]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3]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观其故主青衣行酒[4]而不以动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5]之贱,与有责焉耳。

【注释】

[1]辨:辨别。

[2]正始:三国时期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3]怪:责怪。

[4]青衣行酒:指晋怀帝被俘受辱的事。汉朝以后,地位低下的人穿青色或者黑色的衣服。

[5]匹夫:古代指平民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

最完备的政治

◎戴震难师

戴震是清代中叶最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和思想上都卓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胡适这样评价他:“戴震的哲学,从历史上看来,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

戴震,字东源,一字慎修,号杲溪,今安徽黄山人,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曾被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官。戴震的学识非常广博,语言文字、历法算数、天文地理等都非常精通。对于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想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据记载,戴震10岁的时候才学会说话,但是非常聪明。跟随老师学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一次,老师教大家学习《大学》,戴震就问老师:“怎么就知道这是曾子记载的孔夫子的话呢?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学生记载曾子的思想呢?”

老师回答他:“这是朱文公说的。”

戴震马上又问道:“朱文公是宋朝人,孔子和曾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们之间相隔了差不多两千年,朱文公是怎么确定的呢?”

老师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这个故事被后人总结为“戴震难师”,体现了少年戴震敢于质问、独立思考的精神。

◎圣人如何治天下

清朝中期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潮是朴学。朴学兴起于明末清初,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因此又称“乾嘉学派”。可以说,朴学是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为当时的学者认为宋明理学只是空谈义理的书本学问,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只强调个体的“修身”,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丢掉了,所以他们认为要想真正理解儒家精神,只有从儒家原典中探寻。

朴学注重儒家原典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要从事文献审订、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他们不注重文采而是以儒经说为宗。

作为当时有名的朴学大师,戴震和其他学者只知专研前人典籍不同,他既反对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无物,又反对乾嘉考据的矫枉过正。他认为义理、考据、辞章都是学习的途径,其中义理是最重要的,考据和辞章只是通向义理的手段。但是,他所说的义理并不是程朱理学中的义理——他认为儒家的原始精神已经被宋命理学家弄得晦而不彰,所以他主张在考据的基础上重新发展儒家的义理之学。

戴震的“义理之学”主要反映在他的三部“义理之书”中:《原善》《绪言》与《孟子字义疏证》。在这三部著作中,戴震对儒家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新的阐述,他认为“理”既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也是人类道德的准则。和宋明理学家将“理”和“欲”对立起来不同,他主张两者的统一,认为欲望的适当满足就是理。

戴震反对理学家片面强调“理”和“欲”对立的观点,批判程朱理学的“以理杀人”,从而提出“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进民之欲,而王道备”的观点,意思是最完备的政治是让人们的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

他认为理学和封建统治的结合,造成理,即纲常名教,成为尊者、长者、贵者用来压迫卑者、幼者、贱者的工具,是违背先秦儒家思想的。

可惜,他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近代,经过章太炎、胡适等学者的推崇,才被认同。现代也有很多学者将他的思想看做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先声。

我劝天公重抖擞

◎思想大变革

有学者将清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形容为绚烂多姿、波澜壮阔。从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耶稣会士东来传教,到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诸多杰出思想家和学者的涌现,诸家思潮并济开启了清代哲学思想发展的进程。

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汉学”的复兴,考据学在学术思想界占据了支配地位。统治者运用“文字狱”、科举考试等手段对思想领域的控制逐步加强,对学术思想的参与也逐渐增多,清代学术进入了一个对既往成果进行全面清理、总结的时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纂,其中康熙、雍正年间编纂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时期完成的丛书《四库全书》,集我国古代经、史、子、集之大成,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文献典籍。

而经过颜元﹑戴震等人批判的宋明理学,到清中期以后,日益没落。加上,大批耶稣会传教士跟随殖民者的脚步来到中国传教,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

中西方文化有相互交融的方面也冲突的方面,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清朝统治者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切断中外文化交流的官方渠道,致使当时的中国处于愚昧保守的状态下。

到了清朝中后期,科举考试中八股文对年轻学子的思想禁锢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一批开明的思想家目睹清朝统治急剧衰落,深感社会矛盾深重、危机四伏,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名篇。龚自珍,字尔玉,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新政治,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后因厌恶官场,龚自珍在48岁的时候辞官归家。在往返京杭的途中,他写下了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上文提到的是第125首,诗中用“万马齐喑”比喻当时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局面;用“风雷”比喻锐意革新的力量,将天下的阴霾全部清除。这首诗反映出诗人针砭时弊,要求改革的愿望。

龚自珍对公羊三世说哲学体系实行了革命性的改造,论证了封建统治的演变规律为“治世—衰世—乱世”,并以此作为变革、救亡图强的有力的哲学思想武器。

◎病梅馆记(节选)

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5]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6]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7]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8]诏[9]大号以绳[10]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11]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12]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1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14],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15];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6],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注释】

[1]江宁:地名,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地名,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

[6]欹:倾斜。

[7]固:本来。

[8]明:公开。

[9]诏:告诉,一般指上级告知下级。

[10]绳:约束。

[11]斫:砍削。

[12]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

[13]孤癖:特殊的嗜好。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鬻:卖。

[14]重价:大价钱。

[15]棕缚:棕绳的束缚。

[16]诟厉:辱骂。

睁眼看世界

◎跳出前人的坑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洪秀全、洪仁玕等人从西方基督教那里吸取了“上帝”“平等”的观念和思想,提出了要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先行者的魏源,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以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并将这种思想总结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在清朝中后期得到了空前发展,为近代哲学的发展拉开序幕。

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湖南邵阳隆回人。21岁的时候,魏源跟着父亲一起进京,认识了林则徐、龚自珍等人。此后他们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论国事。

考中进士后,魏源踏入官场,任高邮知州。魏源见解独到,经常跳出前人的思维模式,语惊四座。也正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思想,使得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大多数的时间里,他还是做幕僚和学术研究。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军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魏源爱国心切、义愤填膺,毅然投笔从戎,为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担任幕府,并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在镇江,魏源遇到了因禁烟被革职的林则徐,两人促膝长谈。他受林则徐的嘱托,决心编写一部启蒙世人、反对外来侵略的著作。

当时林则徐曾主持编译了《四洲志》,介绍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魏源就以这部著作为基础,编写成了《海国图志》50卷。此后,他又不断对《海国图志》加以增补,十年后,全书达到100卷。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给封闭了近百年的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观念。这部著作就像望远镜一样,帮助国人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工业、交通、教育等情况,认识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在书中魏源不仅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此基础上,魏源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水利、交通、赋税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方案,以有利于“国计民生”。他的这些观点对后来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魏源晚年辞官归隐,潜心治学。他的著作除《海国图志》外,还有《圣武记》《元史新编》《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集》和《默觚》等。

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促使了民族的觉醒。以魏源等为代表的先知开启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