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北大哲学课
1596400000003

第3章 百家之言,百种人生(2)

函谷关令尹喜在夜观天象时,发现东方有紫气缭绕,越来越近,形似蛟龙,便知这是有圣人要来临的祥瑞,于是斋戒沐浴在此静候。

几个月后,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见后惊喜万分,诚恳地请求赐教,好让老子的思想得以流传下来。老子见尹喜气宇非凡,学识和修养都非常不错,便留下了“五千言”,然后出关而去。至此,没有人再知道他的下落。而他留下的这“五千言”,便是《老子》一书,世称《道德经》。

《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德经》,阐述了宇宙的根本和天地变化的规律;下篇《道经》,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进退的方法。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无为而无不为、以自身为法的本体存在。

老子虽没有说过“无为而治”这句话,但他却是最早系统论述这一哲学思想的人。

老子生活在一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小国不能自我保全,大国又互相争霸不止。他亲眼目睹了时势的此消彼长,又深受当时思潮的影响,知道以暴制暴、动用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而提出了“无为”“无事”“无欲”的政治思想。

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认为,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统治者个人私欲的膨胀,也就是“有为”政治。因为君主要满足自己的野心,所以才战祸连年,因为君主要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才会增加赋税徭役……因而他强调君主要清心寡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这里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要任何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妄为。

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百姓有所听从,这样统治才能巩固。也就是说,“无为”的结果恰恰是“无不为”。在此,他作了一个比喻:治理国家就像烹小鱼,不能过多地拨动,否则鱼就会被搅烂,这就是“无为”;可是,鱼还是要烹制的,国家还是要治理的,而且还要烹得好,治得好,这又是“为”。如果能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其自然,便可以把鱼烹制得很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典故。

老子还主张君主要以民为本。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是达官贵族得以存在的根本;无民,则国家无政权可言,是以有“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

除了对君主的要求,老子对常人也有一套人生修为哲学。他常劝人要知足,强调“不争”的好处。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泽被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名利,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却更接近“道”。所以,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居下,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只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也正因为这样,才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正是因为它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引申到统治者治理国家上,就是说:想要在上面治理百姓,就必须到百姓当中去;想要先于百姓享受,就必须身体力行先为百姓考虑。因为你不争抢,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能和你争抢的。

《老子》对我国春秋以前古代辩证法的发展,作了历史性的总结,不仅是道家的主要著作,还为一些儒家和法家的人物所津津乐道。

◎老子(一则)

其政闷闷[1],其民淳淳[2];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5]?其无正[6]也。正复为奇[7],善复为妖[8]。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9],廉而不刿[10],直而不肆[11],光而不耀[12]。

【注释】

[1]闷闷:迟钝、不清楚、不夸夸其谈的样子,含有宽厚宽泛的意思。

[2]淳淳:淳朴厚道的样子。

[3]察察:看得清楚,非常计较的样子,有严厉、苛刻的意思。

[4]缺缺:狡诈,不满足。

[5]极:终点、尽头。

[6]无正:没有标准,不能下定论。

[7]正:正常的。奇:奇怪的,奇特的,不正常的。

[8]善:善良的。妖:邪恶的。

[9]方:方正,有原则。割:坚硬,使人不舒服。

[10]廉:清廉、自律。刿:伤害到别人。

[11]直:正直。肆:胡作非为。

[12]光:光芒,做事有个性、有锋芒。耀:刺眼、耀眼。

用爱己之心爱他人

◎以德服人,顺应天命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中,孔子是唯一一个生卒年可考的人。

他一生的事迹,大多人都了解。他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其曾祖父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逃到了鲁国。父亲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母亲生孔子时,因曾在尼丘祈祷,所以起名为丘,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世人又称其“孔老二”。

孔子年少时,家境不是很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做过很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低贱的工作。他学无常师,曾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后来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他做过鲁国的司空,当他做上鲁国的司寇时,已经年近五十岁了。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他认为“仁”即“爱人”,仁,即是做人的道理。“仁者人也”,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便是仁。因此,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即自己都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就不要以同样的言行对待他人。

这就是所谓的“恕”。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就是所谓“忠”。综合来讲,“忠恕之道”正是孔子推行为仁之方。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说起来很容易,实行起来困难,因为人们都是有欲望的,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宣扬天命论,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并列起来,认为三者都是可敬畏的,人的生死、贫富,以及成功、失败,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承认有天命,顺天命而行,就不需要求鬼神的帮助保护了。

《论语》记载,有一次孔丘病了,他的学生子路向“上天”祷告,请求帮助保护。孔丘病好后,问子路有这件事没有,子路说有。孔丘说:“丘之祷久矣。”意思就是说,他向来做事都是合乎礼的,他畏天命,顺天命,这就是祷告。他一直都在祷告,所以无需在有病时祷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活了72岁,这段话,讲了他70岁以后的精神境界:“从容中道,圣人也。”也就是说他的精神完全达到了自觉的程度。

◎教书育人,万世师表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个时代的大致情形,就是“天下无道”的样子。所以孔子才来回奔走,想要把无道变成有道。他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十三年,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根本没有行道的机会,便在68岁时回到了鲁国,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创造了一整套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强调“学”与“思”的重要性,总结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同时,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材料,只是胡思乱想,也算不得知识。

在著述方面,孔子也有诸多建树,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编修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使其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孔子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贤人者七十二。现存的《论语》一书,便记载了他和这些弟子的对话问答,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史料。

自西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世人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赞誉其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后世又尊称其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论语(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1]吾身:为人谋[2]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5]不习乎?”

子曰:“弟子[6]入[7]则孝,出[8]则弟,谨[9]而信,泛[10]爱众而亲仁[11]。行有馀力[12],则以学文[13]。”

【注释】

[1]三省:三,这里是多次的意思。古人对于频率密集,或是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久的数字,都会用“三”来表示。省:检查、查看,这里是检查自己的作为,查找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的意思。

[2]谋:谋的本义是考虑、谋划。这里当作办事讲。

[3]忠:本义是尽心竭力,忠诚无私。这里是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在文中,“信”的意思是指能够按照礼制的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守信用。“信”被儒家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5]传:这里作名词讲,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6]弟子:这个词在文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年纪小,身为儿子或是弟弟的人。在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比较合适。

[7]入:古时候,父母和子女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入”就是进入父母的住处。

[8]出:是相对与上面的“入”而言的,即走出自己的房间,或是出外求学。

[9]谨:在《说文解字》中,“谨”被解释为“慎”。文中带有谨慎、少说话的意思。

[10]泛:广泛。

[11]亲仁:亲,亲近。仁,指有仁德的人。

[12]行有馀力:有剩余的精力、闲暇的时间。

[13]学文:这里不单单指学习文字,还包括古代文献,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君子成人之美

◎孝义行天下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在16岁时拜入孔子门下,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同时,也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曾子,是鄫国太子的后代,先祖是治水有功的夏禹,姒姓。大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封他的小儿子曲烈于鄫地,建立鄫国,后为莒国所灭,所以,其后代用去掉偏旁的“曾”为姓氏,表示离开故城之意,这也是“曾”被用为姓氏的开始。

曾子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行著称,是有名的孝子,而其父曾点则被后人称颂为教子有方的典型。

曾点,字皙,太子巫的曾孙,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拥有狂者的气质,行为不拘一格,敢作敢为。曾点对儿子寄予厚望,从小就对他严加管教,不仅传授他“六艺”知识,还常带他去田间劳作。

一次,曾子在地里锄瓜,不小心铲断了瓜根。曾点认为他做事不认真,很生气,用棍子把他打倒在农地里。曾子起来后,没有丝毫怨言,还询问父亲是否因为教育自己,而气坏了身体。随后曾子又弹琴唱歌,向父亲表示自己身体健康,并没有受伤。

这件事被后人传诵下来,于是有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典故。此外,“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故事,讲的也是曾子孝行的事迹。

曾子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学好问,遇到任何事理,都要千方百计地弄明白。孔子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参也鲁”,意思就是曾子秉性质朴、憨厚。孔子曾问自己的弟子,他的思想怎样能做到“一以贯之”。曾子答道:“忠恕而已矣。”孔子非常满意,认为曾子得到了自己的真传。

作为后入门的弟子,曾子的思想学说比孔门其他弟子的学说成熟得晚,但他沉稳的性情与不懈的坚持,又使得孔子的学说得到了丰富与发展,比如“孝”与“礼”等思想就是在曾子时期发扬光大的。他说:“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除了主张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外,曾子还十分重视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他认为个人的修养与学习是分不开的,提出了“修齐、治平、省身、慎独”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他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很多次,是否竭尽心力去帮助别人了?是否对朋友真诚相待了?对待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温习了?”

和孔子一样,曾子也是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的。他认为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所以孔子之后,曾子勇敢地担负起推行德政的重任,入仕为官。但是他的仕途和孔子一样,充满坎坷。

此时,他想起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把自己的主张应用于政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于是,他退居故里,专心讲学,晚年仍坚持践行孔子的思想,做到老年著书、病中教徒、守礼至终三件颇具影响的事。

曾子离世前对弟子说:“君子爱人,是要成全别人的美德,而小人爱人,则是没有原则的宽容,我能够合情合理地死去,还能有什么奢望呢?这就足够了。”

一代“宗圣”曾子,在留下他对老师的敬仰和《大学》《孝经》等儒家传世经典后,就这样故去了。

到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得到了空前发展,而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儒家学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世儒家将他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并称为“五大圣人”。

◎《大学》《中庸》里的生存智慧

《大学》和《中庸》都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中庸》同《易经》相似,但是没有《易经》影响大、涵盖面广。宋朝以后,它逐渐成为儒家学者的研读重点,很多儒学、理学的概念和命题都出自《中庸》。许多思想家也都坚持“中庸”的信条,开始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

这以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为主要代表。他们两兄弟竭力尊崇《大学》《中庸》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加之后来,南宋哲学家朱熹又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直至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后人将《大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总纲,意思就是,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有关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是一步步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思想……思想端正了,才能完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完善了,才能让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有序了,才能国家安定繁荣;推而广之,达到天下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