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余味
1596600000035

第35章 华夏文明,震古烁今

在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埃及、印度、巴比伦因种种原因,其古代文明早已随岁月的风尘灰飞烟灭、中断衰竭了,只有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文明,如此辉煌而博大,尽管命运多舛历尽沧桑,到现在却依然生生不息,彰显着坚韧的生命力与非凡的创造力。

在余秋雨先生看来,文明的延续是生命化的,尽管有时候乍看上去不过是无生命的木石遗存,可是它们却和一代代的生命都可建立呼应关系。翻开人类的历史的第一页,不难发现,洞穴是人类起初的摇篮,那儿有我们祖先的白骨、初民的文化,它给予了人类最初的温馨以及最原始的安全感;以后洞穴又演变成了窑、窟,成为了我们的家,变成了诸多艺术家抒发感情与发挥艺术才能的地方。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也透过上千年的层层累聚,吐纳了百代的独特禀赋,渐渐摆脱了原始的恐惧和困惑,有了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文化传说以及节庆风俗。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完善与生存能力的提高,原始的洞穴文明几经演变,变成了今日的城市文明,这些都饱含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证据。

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这看上去仿佛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当我们徜徉在中华文明史的长河中时,完全能够嗅到历史河水当中渗透出来的“失落”气息。余秋雨先生说“蒙昧和野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时时滋生”。作为“飞天的后人”,我们在被莫高窟艺术傲视异邦古迹、吐纳百代的独特魅力所折服的同时,也要寻找那些在异邦失落的“文明碎片”。作为我国历史上曾盛行过的一种文化风俗、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呈现出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华夏民族驱邪纳祥的祈望,也体现出中国传统象征文化的魅力。我们不但要保存这种文化,并且要塑造中华民族崇尚科学、进取发展的全新形象。

余秋雨先生用其诗人般的语言与艺术史家特有的眼光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中华文明史的伟大并且独特的本质特征,而且上升到某种深邃高远的思想境界,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不停地启发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要加以反思,要用独特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去对人生、历史、世界进行思考,因为这儿有太多的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