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蹈的活化石
傩,一个奇奇怪怪的字,许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认识它。它早已进入生僻字的行列,不定什么时候,还会从现代青年的知识词典中完全消失。然而,这个字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关系实在太深太远了。如果我们把目光稍稍从宫廷史官们的笔端离开,那么,山南海北的村野间都会隐隐升起这个神秘的字:傩。
——《贵池傩》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对鬼神文化,也进行了一种引渡。在中国历代文化中,神、巫、鬼等并不少见,是人们在乞求通过一种超越自然或超脱自身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赶走其精神上的困惑以及恐惧,以用来达到驾驭自然,掌握自己人生的夸大的意识的反映。在《贵池傩》中,余秋雨先生对于在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傩”加以诠释:“傩在训诂学上的假借、转义过程,说来太烦。它的普通意义,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在这儿,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存在着迷信色彩的文化,当成是迷信,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宗教文化的折射。
“傩”,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文化。广义上而言,傩为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是远古人类为消除危难、灾难所“发明”的一种巫术活动。它以祭祀仪式为载体,涵盖了人类学、原始宗教、原始科学、原始艺术。它已经延绵了几千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原始、最广阔的历史文化的芳躅;它同人类自身的繁衍以及农业的丰产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是人类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中华民族是以农业立国的一个大家庭,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因而,以丰产为目的祭祀活动——傩,自然生生不息、千古不绝。大约在八千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先民已开始发现了水稻的种植,那个时候种植的全是糯稻,因为糯与傩同音,所以傩文化又称为“糯文化”。在《易经》中,记载着有关周代傩祭活动,分成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以及季冬“大傩”三次傩祭活动。屈原的《九歌》,还有《论语》当中也有对傩祭的描述。
《论语.乡党》有这样的记载:“乡人傩,(孔子)朝服而立于阼阶。”大意是:在宫廷举行大傩的那一天,各地百姓也分别举行沿门索室的傩礼,到每家每户去赶鬼。人们都真诚的迎候傩队,就算是大学者孔子也会站在东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傩队到家里来驱疫。孔子是“不屑于神”的,为何又这般恭恭敬敬地迎候乡人傩队与乡人禓队呢?按照宋代大学者朱熹的说法,那是由于他非常尊崇礼制,才会这样重视民间的傩事活动。
文献中还记载着,在三千年以前的周代,春季在国都范围内举行的“国人傩”,目的是“傩阴气也,驱寒祛阴”,意在“以毕春气”。秋季举行“天子傩”,“此傩,傩阳气也”,意在驱逐过剩的阳气,以防暑疠。与此同时,下级军官,方、相士率领百隶在宫廷“索室殴疫”,将瘟疫赶走。那个时候在民间举行的“乡人傩”,也照此办理,十分热闹。
在这样一些傩礼活动当中,“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天子在一年的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四个节气当中,都要到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气”仪式。其原因是古人觉得所有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瘟疫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的不调,使得“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疾”。而“气佚则厉鬼出使而引”,所以疫就成了鬼的代词。而一年三次傩礼就是为避免冬季、春的季阴气过盛,夏季的阳气过盛。不管阴气还是阳气过盛,都“物极必反”,造成旱涝的灾荒以及瘟疫的流行。因此,古人想运用傩礼让一年四季阴阳两气的调和,风调雨顺,寒暑相宜,人寿年丰,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国富民强的最终目的。在《兴亡象牙白》中,余秋雨先生提到:“一个悠久的文明之邦总有太多的细微末节值得摩挲,但不能在这种摩挲中丧失整体气韵。整体气韵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最能割碎它的不是灾祸,而是地域性的兴奋和时段性的迷醉。一旦割碎,就很难复原。”所以,继承和发展对于傩文化的形成、流传至今是功不可没的。
在汉代时,宫廷傩仪达到全盛时期,每年宫廷都要举行“大傩”仪式,除戴面具模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后汉书.礼仪志》与张衡的《东京赋》中都详尽地描述了东汉初年洛阳举行傩仪的盛况。《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谒者、虎贲、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帻陛韂”。《东京赋》里也提及“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从中我们极易发现,汉代傩仪较周代傩仪更加庄重、场面更加盛大、其仪轨也更加繁复。此种变化是周文化朝汉文化转变的必然结果。长时间混战后的空前大一统,加之汉儒中今文经派对其赞扬,使得整个汉代(特别是西汉)在建筑以及礼仪上“非壮丽无以重威”的传统与以犷放雄健为美的审美风尚形成,并因此造就了汉代傩仪的煌然大观。
虽然汉傩的表现形态仍属傩仪,不过已产生了傩戏的萌芽,其表现手法上,汉傩酝酿了后代的戏剧;在行傩的目的上,汉傩已有了娱人的倾向。这样一种变化同汉代(特别是西汉)歌舞伎乐的繁荣昌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说汉傩不但是傩仪发展的顶点,而且也孕育了傩戏的萌芽。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余秋雨先生说:“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事实上,傩戏的形成也历经了这样一个过程,原因在于傩戏的产生恰恰是受到了巫术的影响。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巫,1912年,他在被称为中国戏曲史开山著作的《宋元戏曲考》里,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的阶段,有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而且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中国巫文化的起源和史前社会的图腾制相关,最常用的手段是巫术。在巫术崇拜盛行的远古社会,先民笃信巫术有着神奇的超自然威力,将掌握此种威力的巫师,看成神的使者,传达神的旨意,是沟通神和人的桥梁。巫和巫术,就其本质而言,是文明的对头,为“伪科学”。巫事活动的本质都是制造愚昧,宣扬迷信,毒害人民的。从古到今,因巫术而被残害的善男信女数不胜数。可是,在上古时期,以巫为主体,以巫术为核心的巫文化,也存在着进步的一面。巫术对傩最大的影响是“驱逐巫术”。周代三季傩礼,便是利用巫术驱赶疫疠和过盛的阴气与阳气。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而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产生的。傩戏是经傩祭、傩舞所发展而成的一种宗教和艺术相结合,娱神和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在民间一直传承,成为古老傩文化的载体。直到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傩俗节日,依旧不自觉运用此种巫术,不过此时的巫术已失去了害人的功能。到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中南地区,依旧有巫师参与傩活动,主要从事傩堂戏的演出活动。这儿的巫师已自觉地将“神判”符灰治病等迷信内容抛弃,专心从事傩堂戏等仪式戏剧的演出,并将表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让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
尽管傩有着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可是它从一开始就有着显著的戏剧特征。所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也通过戏娱人娱神。历经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与衍化,傩,有的仍停留在祭祀阶段,有的则发展成为傩戏艺术。如今中国有些地区,还保存着几十种原始傩戏的演唱形态。在中华民族改朝换代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湘西、湘西南等地区由于地理地形的原因,往往是最后被征服的地区,并且这种“征服”,往往是“招抚”、“羁縻”等。所以,历史在原有的文化血脉中得以延续,传统的历史文化又能得到保护。因而,湖南的大地上便蕴藏着丰厚的傩文化资源。这些傩祭、傩仪、傩戏是程序完整的民间社火活动,大部分保存着较原始的形态;因为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的不同,它们又各自体现了其鲜明的民族以及地方特色,极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