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撒切尔夫人传
1596900000027

第27章 政坛巨星(9)

4月3日,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听取审议政府关于马岛危机的报告。撒切尔夫人由于受到这一事件的冲击,显得有些慌乱,但她毕竟多年在政坛上摸爬滚打,这位女首相,正像她的挚友里根总统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得理不让人的铁腕人物,她下决心要夺回马岛,无论最终以什么方式。对此她一再做出保证。同时,她要求议会全力支持她,她对议员们说:“支持我吧,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团结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靠英国的力量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 她还要求议会批准一系列有关解决马岛问题的措施,特别是同意派遣一支特混舰队前往南大西洋。议会一改往日的作风,鉴于国家面对如此之重大危机,议员们再也无心玩任何政治游戏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政治家们深深懂得这一点。议员们格外齐心,600多位议员,无论是执政党的还是反对党的,一致投赞成票表示支持政府。工党领袖迈克尔·富特说,政府不论从“道德义务、政治义务,还是其它任何义务出发”,都必须将阿根廷人驱逐出去。议员们群情激愤,相比之下,撒切尔夫人表现得还是最温和的。

撒切尔夫人忍痛接受了外交大臣卡林顿的辞职。他辞职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他认为,马岛事件是英国人的国耻,当然,这并非是他的责任;其次,他忍受不了后座议员们在议会中对他的无情攻击和蔑视。卡林顿不认为自己无能和不称职,他也不认为自己应该辞职,他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他无法再干下去了,是他们逼的。同时辞职的还有卡林顿的两位助手--掌玺大臣汉弗莱·阿特金斯、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理查德·卢斯。但她拒绝了国防大臣诺特的辞职请求,她劝阻道:马岛失手并非国防大臣的责任。事实上她舍不得诺特离去,尤其是在这种时刻。卡林顿的辞职多少转移了一些群众的视线,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撒切尔夫人。

战时内阁由5名正式成员组成,除首相外,还有新任外交大臣皮姆、内政大臣怀特洛、国防大臣诺特、公爵领地大臣兼保守党主席帕金森。在女王授权下,战时内阁就是处理马岛危机的最高决策机构。同日,英国正式对外宣布派遣特混舰队前往南大西洋,撒切尔夫人及其议员们对政治解决马岛冲突不抱任何幻想。

英国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远征马岛呢?这要从英国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说起。昔日的大英帝国经过长期的经营,其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最多时达到58处之多,成为“日不落帝国”。然而,自从1876年加拿大率先获得自治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民族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根本无力阻挡这一历史潮流,先后有45个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的统治而独立出去。仅剩下的13个殖民地,其统治地位也不稳定。阿根廷出兵占领了马岛,这不仅侵犯了英国在该岛的利益,最令英国人害怕的是由此引起连锁反应。因此,英国不惜花费血本,不远万里,誓在夺回马岛。

出兵马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英国这个往日世界头号海军大国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日不落帝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一战时,英国海军实力最强,拥有军舰1350艘。即使是到了二战期间,敦克尔克大撤退、阻止德军西进英吉利海峡占领英伦三岛、北非行动、盟军反攻欧洲大陆成功地在诺曼底登陆,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英国皇家海军也都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战争结束时,皇家海军拥有舰船近600艘。其中,仅大型航空母舰就有12艘。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海外殖民地先后独立,英国已不需要再保持这样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另一方面,英国多年经济不景气,国家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政府连年削减军费,军舰卖的卖,退役的退役,使得英国由一个海军大国逐步缩减为一支仅担负北约部分区域防务的海上力量。到1978年,最后一艘大型航母“皇家方舟”号也退出现役,这大大降低了远海作战能力,以至于使英国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海军只剩下两艘轻型航母,14艘驱逐舰,46艘护卫舰和32艘潜艇。要想依靠这点家底组建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大西洋,谈何容易,况且,万一战争升级,英军将面对本土作战的全部阿根廷军队,真是凶多吉少。夺回马岛,万事大吉,如遇不测,不仅英军惨遭失败,恐怕撒切尔夫人也将不得不离开唐宁街10号。

撒切尔夫人处境极其艰难,有人指责政府对马岛问题漠不关心。负责马岛事务的尼古拉·里德利曾提出一个将马岛长期租借给阿根廷的计划,但最终被议会否决了。政府于1980年6月宣布将撤回皇家海军的“忍耐”号破冰船,海军大臣基思·斯皮德曾对这一决定提出了质疑,弗兰克斯领导的调查委员会认为,撤回“忍耐”号会会是不明智的,外交部也极力反对撤回“忍耐”号,卡林顿认为,撤回“忍耐”号会使岛上居民及阿根廷认为英国放弃了对该岛主权的要求。1981年马岛局势恶化后政府本该收回这一决定,但政府没有这样做。

当最初舰队街传出阿根廷将出兵占领马岛时,BBC的节目制作人打电话给外交部证实这一消息,而值班的官员还辟谣说:“请相信我,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还能不知道吗?”英国历届政府长期忽视马岛问题,导致了马岛的失手,现任首相要承受这一切。

高层决策是果断而坚决的,像组建特混舰队、征用民船、划分战区及建立战区指挥机构等重要决定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的。由于长期对苏冷战,英军一直处在较高的战备状态,海军的出航率达到70%,一接到命令,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军及后勤补给都做出了快速反应,他们利用较完善的战备体制,集结船只、全方位调集物资、突击补充给养、抢修战船、改装商船,仅仅3天的时间,也就是到了4月5日,已有近40艘舰船离开本土及直布罗陀向南大西洋进发。联合作战司令部及伍德沃德充分利用了从英国到马岛漫长的航程,边航行边研究制定作战计划,那些不在本土的舰船以及来不及改装的船只则边集结边改装边补充给养,航行中还请法国配合进行对抗演习及其它军事训练,马岛战争期间,英军投入了其海军2/3的兵力,当然是逐步达到这一规模的。

从战时内阁的角度来讲,出兵是必要的,武力是外交谈判最好的王牌,况且还有西方社会的经济制裁及武器禁运等措施。即便是假戏也要真做,这不仅是皮姆个人的看法,大多数人也都这样认为,因为阿根廷难以抵御这样一支强大海军的威慑力,他们将被迫回到谈判桌上来。皮姆擅长谈判,信奉外交手段,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他在电视上说,除了打仗以外还可以采取其它方式解决争端,他主张谈判与军备同步进行。

撒切尔夫人则与皮姆不同。由于阿根廷人沉浸在狂热的爱国热情中,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他们坚决要求收回马岛主权,而撒切尔夫人及所有的英国人都不会在马岛主权上作出任何让步,所以从一开始她就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她已从将军们的口中得知战争意味着什么,但她也看到了战争背后当时别人似乎难以看清的某些前景。她要在这两方面加以选择,但首先要极力促成和谈,如果美国或联合国从中调解,不费一枪一炮使阿根廷从马岛撤军何乐而不为呢?但和谈的希望极其渺茫,必须积极备战。她认为英阿之战是正义与邪恶、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她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征求岛上居民的意见,因为在侵略者的恫吓之下,被侵略者已经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力。她对黑格说:张伯伦1939年胡说什么,捷克离我们还远着呢!由于他的失职,英国50多万人白白丧失了生命。她还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对敌,在她及大多数英国人眼里,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马岛本身,它涉及到了整个英国的利益,也触及到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利益。

美国国务卿黑格居中调解,多次往返于伦敦与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但所有的和谈计划均遭到拒绝。当英国击沉阿根廷的“贝尔格莱诺将军”号后,为了转移世人的视线,内阁表示对秘鲁总编贝朗德提出的调解方案感兴趣。英国不失时机的让步,更加使得加尔铁里骑虎难下,当时国内民众的情绪使他无法做出任何退让,他失去了最后一次和谈的机会。而英国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战争气氛,首先,使世界舆论认为英国是受害者,是被迫起来还击的;第二,让世人认为他们是爱好和平的,是在外交努力失败之后被迫使用武力的;第三,利用外交技巧使得加尔铁里要么做出重大的让步,要么面对战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整个战争期间,撒切尔夫人完全信任和依赖于军方,因为她深知对于战争她是一无所知的。她充分吸取了艾登政府在处理苏伊士运河危机上的教训,不插手直接指挥8000英里之外的具体行动,只是掌握着战略指挥大权,限定了战争的规模--不得把战争扩大为两国间的全面战争,提出了速战速决、尽量减少伤亡、何时登陆要视政治需要而定等方针。这样,前线司令伍德沃德有充分的指挥战区作战行动的自由,他能够自行选择战术、调动兵力,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决断,既能充分展示军事家的才华,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兵种作战的威力。

军方最受撒切尔夫人信赖的是总参谋长卢因。海军出身的卢因精通防务,头脑冷静且思维敏捷,不仅能领导那些军事天才们,而且能很好地协调首相与军方的关系,是个既温和又有主见的人。他与首相的关系很好,经常给首相讲解军事常识及出谋划策,在及时派遣增援部队、保证良好的后勤补给方面,撒切尔夫人完全接受了卢因的建议,深得首相信赖的总参谋长最终成为首相的私人顾问。尽管亨利·利奇生性脾气暴躁,但作为海军大臣他是第一个说服撒切尔夫人下决心组建特混舰队的人,他和军方其他人一样喜欢撒切尔夫人,他们认为她是一位出色的领导人,勇敢坚强,尤其是在战时,她细心听取军方的建议,果断地下令攻击“贝尔格莱诺将军”号,令那些将军们更加佩服她。

随着战争的升级,撒切尔夫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整日忧心如焚。最初,她担心当舰队进入阿根廷划定的禁区而未进入英国划定的禁区(马岛周围200海里的范围)时会遭到阿军的进攻,而后又担心这支远征军能否登上马岛,待部队于5月21日成功地在圣卡洛斯登陆后,她又异常担心登陆部队能否站稳脚,增援部队、后勤补给是否跟得上,阿方是否会全面反击、殊死决战,部队伤亡是否过大,决定舰队命运的航空母舰是否会被击沉。安德鲁王子也参战了,他是“无敌”号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驾驶员。当谢菲尔德号被击沉后,她掩饰不住悲伤的泪水,那些年轻士兵的生命牵动着她的心,更何况其中还有女王的儿子。而战争的胜败也决定着她的政治命运。她变得关心天气了,因为气候对那里的军事行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恶劣的天气使得每一场战役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威廉·怀特洛、卢因及与首相关系密切的元帅们不时地安慰她、鼓励她,劝她要敢于面对死亡。战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使她不能显示出任何的犹豫和软弱。自此,她变得越来越坚强,完全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了。由于时差的原因,撒切尔夫人经常深夜守在电话机旁等待战事消息,丹尼斯和卡罗尔时常陪伴在她的左右,有时马克也陪在一旁。她日夜牵挂着那片波涛汹涌的海域。

马岛附近风大浪高,时至冬季,严寒不仅给战斗增加了极大的困难,也给运输补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唯一能利用的中转站阿森松岛距马岛也有5600公里,但就是这个小火山岛成了重要的战略要地。阿森松岛是英国于1962年租借给美国的,按协议规定,英军可以使用岛上的美军设施,因而,英国不仅可以在这里空军转场、调运物资、修理舰船,还可以使用这里的侦察、通讯系统及军事情报。由此可见,美国明里中立,暗中支持英国,随着事态的发展,美国对英国的支持越来越明显。当特混舰队进入禁区后,美国政府宣布对阿根廷实行军事和经济制裁,国防部长温伯格还暗中下令,美军在阿森松岛向英军提供导弹、弹药、燃料和其它器材等。对英军帮助最大的是使用美军的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及通讯卫星。如果没有美国明里暗里的支持,英国是不敢对阿根廷这样大打出手的。英国驻美大使后来说:正是美国帮助英国打赢了战争。美国提供的帮助无论怎样夸张都不过分。里根对撒切尔夫人在战争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她在战争中的言行是无可挑剔的。她当时的处境非常困难,但是她应付得非常自如,这是因为,她能迅速做出决策并能迅速付诸行动。”

一边是军事较量,一边是外交谈判,战争与和平交织在一起。战事也让人捉摸不定,尽管英方兵力大大胜过阿方,但英国是远海作战,没有大型航母作后盾,舰载机数量有限,缺乏足够的空中掩护及有效的空中预警能力,使得登陆部队及舰船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价值5000万美元、具有世界上第一流火力系统及电子装备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超级军旗”式飞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预警差,军舰不能及时发现来犯飞机。

5月4日,作为雷达哨舰的“谢菲尔德”号与“考文垂”号、“格拉斯哥”号共同担负着特混舰队的第一道对空防御重任。伍德沃德认为,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后阿军一定会对英军进行报复,对英军最大的威胁来自空中,他布置了三道对空防线,要求处在最危险方位的三艘雷达哨舰一定要提高警惕。当阿军的“超级军旗”飞机距舰队40英里时被“格拉斯哥”号的雷达捕捉到,舰长保罗·霍迪诺特向“无敌”号及全舰队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但“无敌”号的值班军官以为是“格拉斯哥”号的空情官搞错了而贻误了战机。当“超级军旗”向舰队发射了“飞鱼”导弹时,“格拉斯哥”发射了干扰物幸免于难,而“谢菲尔德”号当时关闭了雷达正使用卫星通讯系统与伦敦通话,失去了自己发现导弹的机会,空情官又忽视了“格拉斯哥”号的情报,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导弹向自己扑来。导弹击中军舰的要害部位并引起大火,死21人,伤24人,10日,这艘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沉没在南大西洋冰冷的海底。噩耗没有使撒切尔夫人消沉和怯懦,只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能解除她的忧虑,她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与这场战争紧紧地拴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