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治疗乳腺炎的药物不会对宝宝产生影响。而当乳腺局部化脓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挤奶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与此同时,仍可让宝宝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母乳。只有在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发生乳痿时才完全停止哺乳,并按照医嘱积极采取回奶措施。
要知道哦
产后精神紧张,或产后进食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使乳汁过于稠厚,均可影响乳汁分泌,诱发急性乳腺炎。
产后乳腺炎的预防
哺喂母乳的妈妈最常遇到的困扰便是乳腺炎。乳腺炎多半是因为奶水未排空、****感染所造成。所以,产后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于防止乳汁淤积、保持****清洁和避免****损伤。
平时要保证母乳喂养的姿势正确以及宝宝的吸吮方式正确。哺乳时一定要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不要两边乳房交替吃,若奶水很充足,宝宝只吃一边就饱了,另一边乳房的乳汁要及时吸空,以防形成硬结造成急性乳腺炎。
此外,新妈妈要侧睡与仰躺睡交替进行,以防止挤压乳房。不戴有钢托的胸罩,以防带有钢托的胸罩挤压乳腺管造成局部乳汁淤积引起急性乳腺炎。
同时,新妈妈保持情绪舒畅,饮食注意清淡而富于营养,不吃辛辣、刺激、荤腥油腻之品,多喝水,保证乳汁的畅通,都是预防乳腺炎的有效手段。
产后乳腺炎的护理
乳腺炎刚开始时会胀奶且发烧,如果24小时内已退烧,即不会有太大问题。若是有持续24小时以上的发烧,且有局部红肿、疼痛,就应该就医了。
若是只有局部红肿,新妈妈可在喂奶前先热敷红肿部位,并且将硬块揉散,哺喂后再冰敷。
通常,当新妈妈乳房中的淤积奶水被吸出来后,阻塞的输乳管或乳腺炎在一天内就会改善。若新妈妈的症状非常严重,并伴有明显的疲惫、发烧症状,或在奶水被吸出后24小时内仍未改善,就需要到医院检查。
若是****感染、破皮,就该用奶水加以擦拭,或使用医师开的药膏。为防止宝宝吃到药膏,选择哺喂后再上药,或是哺喂前先以清水清洁****。
对于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乳腺炎,通常的治疗方案是卧床休息、热敷乳房、补充水分或进行抗生素治疗。但新妈妈检查过后若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那么即使症状改善了也不要轻易停药,一定要吃完一个疗程,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复发。
此外,患有乳腺炎的新妈妈还是可以哺喂母乳的,即使服用抗生素期间,也可以继续哺喂母乳,对宝宝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新妈妈不用为此担心。
产后出汗、发热
很多产妇产后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不适症状,如产后发热、多汗、中暑、感冒、脱发等。这些症状若没有及时治疗,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产后阴虚型发热
若出汗过多,长久不消失,多是产妇体虚的表现,需要积极治疗。可用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产后盗汗阴虚型的临床表现为产后睡眠中不觉而汗出,醒来自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渴不思饮,或有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质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疗以养阴益气,生津敛汗。方用生脉散加减,药物为:党参、麦冬、五味子、煅牡蛎、浮小麦、生地黄、白芍、乌梅。
产褥感染发热
如果发热是在产后24小时至10天之内,应考虑是否是产褥感染。产褥感染是最常见的产后发热,一旦发生后,一定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以防炎症扩大、蔓延和留下后遗症。特别是产妇如在产后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产褥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抗感染,辅以整体护理、局部病灶处理、手术或中药等治疗,以增强产妇的抵抗力。
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发热
如果产妇发热伴有小便频繁、小便时疼痛等症状,可能是产褥期尿路感染,根据所出现的症状及尿化验检查,即可做出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经过合理治疗及卧床休息,3~5天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也可采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
产后出汗时,由于毛孔张开,易受风寒,所以要防止受风、着凉,且要随时把汗擦干,汗液浸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专家点拨
乳腺炎引起的发热
如果发热发生在产后3~28天,加上乳房有红肿痛热,并且乳房还有硬块,疼痛很明显,则可能是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发热。重者伴有寒战;患侧乳房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热、痛,并有硬结,触痛明显。
除了请西医诊断治疗外,也可以采用中医对乳房肿痛部位用中药服贴的方法。一般经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体温可降至正常,必要时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
除发热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肿痛、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这可能是由于分娩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或产后着凉引起的。发热严重可发生肺炎,应及时治疗。
产褥期感冒引起的发热
如果产妇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要考虑可能是产褥期感冒。因为产后新妈妈体质虚弱,在月子期间发生的感冒如果拖延治疗,很可能会引起肺炎,所以应请医生及时治疗。一般经对症治疗,体温就会下降。
产褥期中暑引起的发热
天气炎热时,产妇居室若不开窗、不通风、不吹电扇、不用空调,会引起产妇发热无汗、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这时应考虑可能是产褥期中暑。
如确诊是产褥中暑,可以立即采取室内通风、地上洒凉水及其他一些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或酒精擦浴,轻者体温很快即可下降,并感到舒服;病情较重或已出现昏迷时,很有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应一边治疗,一边送往医院抢救。
要知道哦
新妈妈在刚生过宝宝的24小时内,可能发热到38℃,但这以后,体温都应该是正常的。如有发热,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置。
产后中暑的症状
产妇中暑时首先出现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头痛、头晕、口渴、多汗、胸闷等,继之体温升高,皮肤干燥无汗,脉搏和呼吸增快,胸闷烦躁,口渴,进一步高热,体温可达40~42℃,继而尿少、神志不清、谵妄、狂躁、昏睡、昏迷、抽搐,严重时引起死亡。检查可发现颜面潮红,脉细数,瞳孔缩小,呼吸短促,皮肤灼热,干燥无汗。
专家提醒,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很可能就是产妇中暑的先兆,对产妇的危害很大,这时要注意及时帮产妇降温以防中暑。
产后中暑的护理
如果产妇出现中暑征兆,应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用冷水、酒精擦浴,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多喝些盐水,可口服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一旦出现体温升高、面色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甚至出痱子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带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并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若出现高热、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此外,除了产后第一周要少喝水外,产妇平时一定要多喝水,水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并补充汗液流失的水分。产妇一天应摄取2000~3000毫升的水,且要遵循多次慢饮的喝水原则。
产后伤风感冒的类型
伤风感冒又包括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发热较重,或虽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滑数等。
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产后伤风感冒的预防
新妈妈产后汗腺分泌活动增强,汗多,最容易受到风寒而患上感冒,所以,要积极预防感冒的发生。
提高自身免疫力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伤风感冒的最好方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避免接触呼吸道病人,防止交叉感染等。
经常搓手,注意足部保暖
人的手上有很多经络和穴位,经常搓手能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疏通经络,增强免疫力,提高对抗感冒病毒的能力。产妇还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最好能时刻穿着袜子。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到感冒病毒侵扰。
保湿、通风
产妇的卧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24℃,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并且要注意室内通风。空气干燥时,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或一盆水,同样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如果家
中有人患了感冒,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房间里还应及时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以每立方米食醋5~10毫升的比例,加水将食醋稀释2~3倍,关紧门窗,加热使食醋在空气中逐渐蒸发掉,有消毒防病的作用。
专家点拨
产后伤风感冒的护理
感冒初期喉头痒痛时,用浓盐水每隔10分钟漱口及咽喉1次,10余次即可见效;或做下述体操帮助感冒痊愈,方法是:两脚稍分开直立,脖子伸直,头尽量上顶,两眼睁大,尽量伸长舌头,两手十指伸直,然后从头顶至手指、脚趾使劲用力,直至全身震颤,并不断发出“嗳”声,反复2~3次。
此外,喝鸡汤可减轻感冒时鼻塞、流涕等症状,而且对清除呼吸道病毒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饮食疗法,外感风寒,证见产妇恶寒发热,头痛,腰背酸痛,流涕无汗,鼻塞声重,痰稀而白,舌苔薄白,脉浮等。宜养血祛风解毒,用荆防四物汤加减。处方:荆芥6~9克,防风3~6克,川芎3~6克,当归9克,白芍9克,酒生地1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产后感冒服药要慎重
产妇感冒服药时,几乎所有存在于母亲体液中的药物都会进入母乳中,但母乳中的药物含量很少能超过母体用药剂量的1%~2%,而被宝宝吸收的药量又仅仅是这1%~2%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通常产妇感冒服药不会对宝宝造成明显伤害。
产妇患病毒性感冒时,可服用一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双花口服液等;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可服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先锋六号等。产妇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但以下药物最好不要随便服用: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等需慎重使用。
产后失眠问题
以产后失眠为主症的病证,称为“产后失眠”。无论是入睡困难、睡浅易醒、醒后难眠,甚至彻夜未眠,都属于失眠。
产后失眠的类型
中医上将产后失眠划分为肝郁型和血虚型两种。血虚型产后失眠是由于产妇产后失血过多,其主要表现症状是:面色萎黄,心悸无力,头晕目花,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脉搏细弱,舌苔淡。肝郁型产后失眠的表现症状是:失眠烦躁、抑郁不悦、嗳气、恶露不畅、胸肋闷胀。
产后失眠的原因
对于产妇来说,压力是造成失眠的首要因素。另外因为照顾宝宝而昼夜颠倒,卧室太冷、太热、太吵或太亮都会影响睡眠,还有些人有“认床”的问题,换了房间会睡不好。中医理论认为,这是因为阴虚火旺、肝气交结、心脾两虚及痰热内扰所致。
产后失眠的调养
新妈妈产后失眠,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纠正。保持定时、定量睡眠,比如可以减少午睡时间,甚至不午睡,饭后多散步,增加每日活动量,使白天稍微疲劳些,晚上也不要睡得过早等。
新妈妈除了照顾宝宝外,也要设法抽出一些时间,调剂生活以及舒缓情绪。舒适的寝具,安静、清洁、空气清新的卧室,可以让心情愉悦。当然,丈夫也应多关心、多包容新妈妈,并多承担家务,以便使新妈妈顺利度过产后不适期。此外,晚上做做按摩或用轻松的体操来帮助肌肉放松,睡前洗个温水澡,也有很好的助眠作用。
要知道哦
饮食调理也可治疗失眠,且没有不良反应,对产妇来说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法。牛奶、莲子、小米、葵花子等都是有助睡眠的食物,适合产后妈妈。
产后疼痛
在经历怀孕和分娩的巨变之后,新妈妈的生理变化及抵抗力的下降,或多或少会给新妈妈带来一些身体上的疼痛和疾病。此时,新妈妈就要注意预防感染,尽量远离疾病的困扰。
产后足跟痛
新妈妈足跟痛,是由于足跟脂肪垫退化所引起的。足跟部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和行走活动时的振动能起到缓冲作用。月子期间,由于新妈妈活动减少,甚至很少下床活动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变得薄弱,出现退化现象。所以会出现脂肪垫水肿、充血而引起足跟痛。此外,新妈妈在月子里穿拖鞋或赤脚穿凉鞋,足部,包括足后跟不注意避寒凉,也会出现疼痛。
所以,新妈妈产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及早下床活动,平时多注意足部保暖。此外,每天用热水泡脚10~20分钟,可使经脉畅通,促进血液循环。
一旦出现足跟痛,可将适量的食醋倒入热水中,待温度合适时进行足浴。也可对疼痛部位热敷,或进行其他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