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628500000036

第36章 军形篇(1)

一、原典精读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①,以待敌之可胜②。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③。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④。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⑤。

[注释]

①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创造。不可胜,使敌人不可能战胜自己。此句意为先创造条件,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②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寻找、捕捉的意思。敌之可胜,指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③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④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能够创造自己不为敌所胜的条件,而不能强令敌人一定具有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⑤胜可知而不可为:知,预知,预见。为,强求。意为胜利可以预测,却不能强求。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①。守则不足,攻则有余②。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③。故能自保而全胜也④。

[注释]

①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意为使敌人不能胜我,在于我方防守得宜;而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我方进攻得当。②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采取防守的办法,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劣势;采取进攻的办法,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优势。③“九地、九天”句:九,虚数,泛指多,古人常把“九”用来表示数的极点。九地,形容地深不可知;九天,形容天高不可测。此句言善于防守的人,能够隐蔽军队的活动,如藏物于极深之地下,令敌方莫测虚实;善于进攻的人,进攻时能做到行动神速、突然,如同从九霄飞降,出其不意,迅猛异常。④自保而全胜:保全自己而战胜敌人。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①,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②,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③。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④。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⑤。不忒者,其所措必胜⑥,胜已败者也⑦。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⑧,败兵先战而后求胜⑨。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⑩,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释]

①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不过,不超过。众人,普通人。知,认识。②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兽类在秋天新长的毫毛,比喻极轻微的东西。多力,力量大。③闻雷霆不为聪耳:能听到雷霆之声算不上耳朵灵敏。聪,听觉灵敏。④胜于易胜者也:战胜容易打败的敌人(指已暴露弱点之敌)。⑤不忒:忒,音“特”,失误,差错。不忒即没有差错。⑥其所措必胜:措,筹措、措施。此处指采取作战措施。⑦胜已败者也:战胜业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⑧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胜利的军队。先胜,先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句意为能取胜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决战。⑨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指失败的军队总是开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⑩修道而保法:道,政治,政治条件。法,法度,法制。意为修明政治,确保各项法制的贯彻落实。故能为胜败之政:政,同“正”,引申为主宰的意思。为胜败之政,即成为胜败上的主宰。

[原文]

兵法:一曰度①,二曰量②,三曰数③,四曰称④,五曰胜。地生度⑤,度生量⑥,量生数⑦,数生称⑧,称生胜⑨。故胜兵若以镒称铢⑩,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①度:指土地幅员的大小。②量:容量,数量,指物质资源的数量。③数:数量,数目,指兵员的多寡。④称:衡量轻重,指敌对双方实力状况的衡量对比。⑤地生度:生,产生,言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土地幅员大小不同之“度”。⑥度生量:指因度的大小不同,产生物质资源多少的“量”的差异。⑦量生数:指物质资源多少的不同,产生兵员多寡的“数”的差异。⑧数生称:指兵力多寡的不同,产生军事实力的对比强弱的不同。⑨称生胜:指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不同,产生、决定了战争胜负的不同。⑩以镒称铢:镒、铢,皆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四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铢轻镒重,相差悬殊。此处比喻力量相差悬殊,胜兵对败兵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胜者之战民也:战民,指统军指挥士卒作战。民,作“人”解,这里借指士卒、军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七尺(也有说八尺)为一仞。千仞,比喻极高。溪,山涧。形:指军事实力。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是不可强求。

想要不被敌人战胜,在于防守严密;想要战胜敌人,在于进攻得当。实行防御,是由于兵力不足;实施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像自九霄而降(令敌人猝不及防),所以,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越一般人的见识,这算不得为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激战而取胜,即使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的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霆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不表现为勇武的战功。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基础上,能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获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幅员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地幅大小——“度”的不同,产生了双方物质资源丰瘠不同的“量”;敌我物质资源丰瘠——“量”的不同,产生了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称”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成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比“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胜利的军队,就好像用“铢”比“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胜利者指挥军队与敌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所向披靡,这就是“形”——军事实力。

[原典讲解]

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孙子着重论述了战争的胜负是由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决定的,可以从双方有形的客观条件对比中预料到,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企求胜利。他从军事哲学的高度,辩证分析了几个理论问题。一是善战者能够创造各种条件以使自己不破敌人战败,然后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不能战胜敌人的时候,应取守势,将自己隐藏在似乎是深不可测的地下;能够战胜敌人的时候,应取攻势,如同将自己置于高不可及的天上。因此,善战者总是先消除自己的弱点,使敌人无隙可乘,造成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等待敌人暴露缺点、发生错误,使我方有战胜敌人的机会。二是用兵之法的五种物质条件,也可说是五条原则——土地面积、物产资源、出兵多寡、兵力强弱、最终胜利。这五个原则相互间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彼此间的关系不可错置。它们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三是善战者往往依靠人民的力量,如此才能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就可以取得胜利。

孙子关于战胜敌人应当首先从物质方面做好准备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这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物质基础,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孙子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在五种物质条件方面的对比论述,使孙子的战争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也是《孙子兵法》久盛不衰且影响面广泛的一个原因。

二、要点精析

修道而保法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子兵法·军形篇》

“修道而保法”是孙子在《军形篇》中提出的重要的军事思想。修道,指从各方面修治“先为不可胜”之道,如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准备。《孙膑兵法·八阵》云:“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径,见胜而战,弗见而诤……”。保法,指确保必胜的法度。孙子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从各个方面修治制胜之道,确保制胜的法度,从而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交战方能否“修道而保法”,赢得民众的拥护。《左传》记载,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邻劝道:“有权势的人自然会谋划这件事,我们小民百姓何必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于是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条件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我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答:“这是小恩小惠,仅能使近臣得益,并没有普及到民众之中,百姓不会跟你去死战的。”鲁庄公说:“祭祀神所用的猪、牛、羊和美玉、丝织品,该供奉什么就供奉什么,该供奉多少就供奉多少,一定以虔诚之心敬神。”曹刿说:“祭祀神心诚是小小的信用,不会受到神灵充分信用,神不能保佑你。”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秋毫,但也一定按照实情,拿出诚意来处置。”曹刿说:“可以凭借这一条跟齐国开战”。鲁庄公对战争的准备,提出贵族支持、神灵保佑、察狱三项,曹刿唯独取察狱一事,说明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心向背,只有取信于民,获得民众的支持,胜利才有保证。齐鲁长勺之战,鲁胜齐败,除了鲁国采用了正确的战术,与鲁国平时察狱以情关系甚大。

“修道而保法”,对决定战争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政治上不能顺应民心,横征暴敛,不仁不义,必然会遭到人民唾弃。商纣王有勇力,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在开拓疆地和传播中原文化方面,起过一定作用。但他继位后,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建造离宫别馆。在离宫内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纣王与宠妃妲己终日酗酒歌舞,还让一些裸体男女通宵达旦淫乐追逐。政治上,他不用箕子、微子等贤能之臣,残害无辜。结果,不仅宫中人反对他,也引起了平民和奴隶的愤恨。在牧野之战中,士兵倒戈反商,最后纣王死于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修道保法”的思想,对于领导者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所谓修道,即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法律,它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是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保法,即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制。“修道保法”是领导者“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体现。

东周末年,卫庄公有三子,长子名桓,次子名晋,三子名州吁。

州吁生性暴戾,喜武谈兵,动辄讲攻讲杀,但庄公非常喜爱他,任其所为,一点也不加禁止。

大夫石是正直的人,国人对他很信任。他曾规劝过庄公,说:“凡做父母亲的,对子女要严加教育,不要溺爱过甚,纵得太过必生骄,骄必生乱,这是必然规律。主公若想把王位传给州吁,便马上立他为继承人,不然的话,就要管制他,叫他不要这样横行放肆,免得日后搅出骄奢淫逸的祸患。”

这些话,庄公当作了耳旁风,对州吁的行动,照样不加干涉。

石有一个儿子石厚,和州吁的个性一样,好似天生一对宝贝,经常同玩同游,并车去打猎,骚扰民居。石看不过眼,将石厚鞭责了一顿,并把他锁在一间空房里,不准他再出外去惹是生非。可是石厚怙恶难驯,野性不改,竟然爬墙跑了,一直躲在州吁府里,不敢回家。石没奈他何。只好装聋作哑,把气忍在肚里。

不久,卫庄公死了,公子桓继承了王位,叫做桓公。桓公生性懦弱,毫无主张。石见他这样无所作为,而州吁又是那样嚣张,料定将来一定会生乱子,于是借口年老,辞职归家躲起来,对朝政不理不问。这样一来,州吁更加肆无忌惮了,日日夜夜和石厚商量怎样去夺取王位。

适巧周平王死了,太子即位,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各地诸侯要亲往去吊唁,卫桓公也整装准备入朝去。

石厚见到这个机会,欢天喜地对州吁说:“大事可成了,这一个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

“有什么计划没有呢?”州吁问。

“当然有啦!”石厚接着说,“明天不是桓公要起程入朝吗?你可设宴在西门外,假意给他钱行,预先埋伏500名勇士在门外,敬酒的时候,乘机把他杀死。如有哪一个不服从的,立即将他消灭,这样你就唾手可得王位了。”

州吁顿时眉飞色舞起来,着令石厚去部署一切。

次日一早,桓公便出发了,州吁把他迎人公馆里去,筵席早已摆好,客气一番之后,州吁便躬身向桓公敬酒,说:“兄侯远行,臣弟特备薄酒与兄侯饯别!”

桓公说:“又叫贤弟费心了,我此行不过个把月就可以回来了,敢烦贤弟暂时代理朝政,小心在意!”

“兄侯放心,小弟会特别小心!”州吁说完,忙斟满一杯酒,奉给桓公,桓公一饮而尽,亦斟了杯酒回敬州吁,州吁双手去接,诈为失手,酒杯跌落于地,慌忙拾取,亲手把杯子洗涤,桓公不知这里有阴谋,叫左右另取一只酒杯来,想再敬州吁一杯,州吁乘机跳到桓公背后,掏出刀子,向桓公背后猛刺,桓公便这样当场被杀死。

随行的臣子大吃一惊,但平时已知道州吁的武功非同一般,石厚又引军把公馆团团围住,自知不能反抗了,只好投降归顺。

州吁很快就把桓公的尸体埋葬好,向外界说是得了急症暴卒的,自立为君,拜石厚为上大夫,他的二哥公子晋着了慌,也逃到邢国去寻求政治庇护。

州吁即位三天,听到外边沸沸扬扬,都在传说他弑兄夺国的事,因此又和石厚商议起来。他说:“你听见外面的话没有?全国人民都在说我的坏话了。看来,唯有施展武威向邻国打它一次胜仗,借此来压制国人的反抗情绪。你说应向哪一个国家动兵呢?”

“那自然要攻打郑国,郑国侵略过我国,正好趁机报仇雪耻!”石厚很高兴地回答。

他们计议停当,立即动员向郑国发动攻势,在五天内果然打了一个胜仗,石厚便下令班师。

“为什么?”州吁惊讶地问,“大军还未接触就要班师?”

石厚请州吁屏退左右,秘密地告诉他:“郑国的兵素称强悍,我们没有什么胜利把握,现在打了个小胜仗,足可以向国人示威一番了。何况主公登位未久,国事未定,若久留在外,恐怕国内有变乱呢!”

“你真想得周到,我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哩!”

于是石厚得意洋洋地下令班师,叫兵士沿途高唱凯歌,拥着州吁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

可是,国人仍然不拥护他们,到处是冷嘲热讽的咒骂。

“打了胜仗回来,国人还是不服从呢,还有什么办法?”州吁又请教石厚说。

“那只有这样:我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国人对他很尊重,不如主公把他再征入朝,给他一个重任,国人一定没有话说了。”“对!我几乎忘记了。”

州吁即命人带来了很多名贵的礼物去聘石入朝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