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628500000052

第52章 军争篇(2)

孙子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刘备、曹操争夺汉中之战,充分证明这一谋略的正确。交战之初,曹操抢得先机之利,率先占据汉中,威胁蜀汉,迫使刘备出兵。但刘备只看到了汉中作为战略要地必须抢占,却没注意攻占的不利因素,故长期屯兵于阳平关下,最后被迫撤军。在第二次出兵进攻汉中时,刘备改变策略,绕过阳平关,夺取了定军山。这就使“利”与“危”发生转化,蜀军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得夏侯渊处处设防,进退两难;而蜀军则以逸待劳,调动敌人,在运动中设伏歼灭了曹军。最后,面对远道而来的曹军,刘备避其锋芒,采取以主力守险不战,以游兵扰其后方的战术,终于使曹军撤出汉中。可见,刘备之所以能获胜,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敌对双方各自之“利”、之“危”,并能抑制敌之有利因素,扩大敌之危害,而使己方之利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乘敌之危而制胜。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说:“军队士气初来时旺盛,中间时就会懈怠,到了最后,就逐渐衰竭了。所以善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时的锐气,在其士气懈怠疲惫时才去打击它,这是掌握和运用士气的方法。”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通过治气(即掌握和运用士气)来瓦解敌军,控制战场主动权的谋略。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士气高昂能使军队果敢善战,无战不胜;而士气低落,则会使军队丧失斗志,加速灭亡。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士气的规律施计用谋呢?第一,根据士气可鼓可泄,可消可长的特点,激励自己的部队挥戈策马、赴汤蹈火的士气,同时千方百计地瓦解、挫伤敌军的士气,此所谓“三军可夺气”。第二,利用士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的特点,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从而克敌制胜。善于用兵作战的将帅,不仅要激励自己的部队保持高昂的士气,还要想方设法瓦解敌军士气,待敌士气衰竭时,克敌制胜。

鼓舞军队士气的方法很多,正义之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激励士兵仇恨敌人,以奋勇杀敌。“杀敌者,怒也”。(《作战篇》)士兵心头怒火被点燃,就能保持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曹刿巧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谋略克敌制胜,是典型的战例。

当时,鲁国和齐国的军队对峙于长勺。齐将鲍叔牙先发制人,命令擂鼓攻击,一时齐军喊杀连天,如山崩海倒般冲杀过来。

鲁庄公慌了手脚,忙下令擂鼓还击。谋士曹刿劝止道:“齐军士气正旺,只可严阵以待。”于是传令偃旗息鼓,坚守阵地。

齐军冲至阵前,见无隙可乘,只得退兵。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不为所动。鲍叔牙见状,又命发起第三次冲锋,可这时齐兵口里虽叫喊着,斗志却松懈了下来。

曹刿等齐军擂罢三道鼓后,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出击了”。结果鲁军一闻鼓响,如饿虎扑食,迅雷不及掩耳地冲杀过去,齐兵被杀得全线崩溃,大败而逃。

战后,鲁庄公问曹刿制胜之道,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无独有偶。宋朝将领曹玮也曾利用士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的规律,指挥宋军大败西夏兵。

北宋时,西夏屡次骚扰西北边境,宋将曹玮率军前往平定边患。可等宋朝大军一到,西夏兵未及交战,就撤下大批牛羊逃走了。曹玮见状,心生一计。他让部下赶着缴获的牛羊,拖拖拉拉的往回走。西夏军见宋军贪图战利品,认为有机可乘,又急忙追了回来。

曹玮见西夏军队远道赶来,派人传言道:“贵军远道而来,将士十分疲乏,我们不想乘人之危而战。请你们休息一下,再决胜负。”西夏军统帅见士兵赶了100多里地,又饥又累,就同意了。

过了一会,曹玮见时机已到,又派人通知道:“现在可以开战了。”

双方擂起战鼓,互相厮杀起来,可没过多久西夏军被打得大败。

曹玮幕僚觉得奇怪,一向彪悍骁勇的西夏军怎么像是换了一支部队。曹玮笑着解释道:“我们刚到战场,西夏军不战而逃,是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引诱敌人来战,我让部下装作军纪涣散的样子。等西夏军远道而来,我们已养精蓄锐,休整半天。但此时迎战,敌人士气还旺盛。我便故意让他们休息,以挫伤他们的锐气。要知道走远路的人一歇脚,浑身就散了架。这时我们以逸待劳,击其惰归,哪有不胜之理。”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是军事谋略中非常高妙的一着。然而,当我们拓展思路,从军事领域走进社会其他领域,就会发现,这一谋略有广阔的用途。试举一例。

著名女排教练袁伟民以严格训练闻名,同时他又很善于做队员的思想工作,调动大家训练的积极性。一次训练后,几位女排队员被留下来补课,陈招娣主动要求陪练。对陈招娣主动请战,袁伟民很满意,补练时就对她格外“照顾”。这时陈招娣见教练转移了训练目标,产生了误解:“陪练还这样严格,我不练了!”说着甩手就走。按平时训练纪律,这是不允许的,但这次是陈招娣主动要求加码陪练的,严加训斥会挫伤她的积极性。袁伟民不动声色,对离去的她道:“好!招娣,你走得了今天,走不了明天。”已走到门口的陈招娣听到这句话停了下来,但她仍然很生气,气鼓鼓地望着教练。教练瞧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陈招娣想想不对,又走了回来。可一见教练紧绷着脸,扭头又走。可走到门口又回头,反复了两次。等她重新走回场时,袁伟民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重又将球扣给她,让她继续练。见她练得不错,袁伟民说:“现在可以不练了。”谁知陈招娣被激怒了:“我不要你恩赐!”教练二话没说,又让她练了一会,见她情绪平静了,才停止训练。

“避其锐气”是对待处于激动状态队员的高招,但这并不是说教练要放弃原则,而是要采用一种后发制人的冷静策略。袁伟民巧妙运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谋略来管理教育队员,终于使中国女排步入鼎盛期,创下了“五连冠”的佳绩。

将军可夺心

将军可夺心。

《孙子兵法·军争篇》

“将军可夺心”是孙子在《军争篇》中提出的制敌将帅的重要谋略。夺心,指动摇决心。意为:将帅的意志和决心可以设法使之动摇。

将为三军之主,战争中将帅起着重要的作用。“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因此,屈人之兵,因先屈其将帅。擒贼先擒王,敌将服则敌众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我国历代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将军可夺心”的谋略。《吴子兵法》云:“凡战三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材,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百战奇略》云:“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诸葛亮不仅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心战原则,而且向以善于攻心而著称。平定南中,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实现了南中“纲纪初定,夷汉粗安”的大好局面。可见,“将军可夺心”是兵不血刃战胜敌人的上策。

要夺将之心,必先对敌将的个性、品格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攻心夺气的方略。孙子在《九变篇》中指出:“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五危”即将帅的五种心理缺陷,“将军可夺心”就要根据敌将不同的弱点实施谋略,方能奏效。

为什么“必死,可杀”呢?勇敢本是将帅的第一要素。但是,如果是勇而无谋,“必死”就成了死拼蛮干,他所指挥的军队就容易被敌诱杀。

“必生,可虏也。”意指贪生怕死的将帅,必然临阵畏怯,容易被俘,甚至导致军队的灭亡。

“忿速,可侮也。”将帅心理状态不好,情绪不稳,急躁易怒,容易中敌侮辱之计,贸然兴兵而失败。

“廉洁,可辱也。”廉洁本是美德,可是过于追求个人声名,过于自尊,就会被敌利用,对其污辱使其失去理智引其上钩。

“爱民,可烦也。”将帅在决策中,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过于溺爱百姓,会受到各种牵扯,费时耗力,贻误战机,使敌有机可乘,故意用兵扰民,诱其出战,误入圈套。

“将有五危,用兵之灾”孙子的这一思想启迪我们,对敌将实施攻心战术,一定要针对敌将的性格和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的夺心之术,才能收到奇效。

“将军可夺心”要对症下药,对付不同性格类型的敌将,应使用不同的手段。对于勇多谋少,骄横轻敌的将帅,采用“卑而骄之”、“勇而示怯”之法,使其越加狂妄,贸然动兵而落入圈套;对于脾气暴躁,情绪大起大落的将帅,采用“怒而挠之”、“诱而辱之”之法,使其忿而兴师,愠而致战,导致失败;对于好大喜功,贪图小利的将帅,可以使用“诱之以利”、“顺详敌意”的战术,使其求胜心切,轻率出战而陷入被动。孙子在《九变篇》中提出“将有五危”,在《始计篇》中提出“诡道十二法,”都是“将军可夺心”的具体方法。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成功战例。

有因敌将骄纵而制之者。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李牧在镇守北部边境期间,针对匈奴骄横特点,他做了一条规定,一旦匈奴入侵,全体将士一律回营,不得抵抗。匈奴每次入侵,赵军都是避而不战。匈奴以为李牧胆怯,越加骄横轻敌。这时,李牧见时机已到,派精兵16万人设下埋伏,而后让边民和部分士兵将牲畜全部赶出来放牧,以诱匈奴来抢。匈奴单于果然中计,率领大军前来抢掠。李牧指挥伏兵出击,把匈奴打得人仰马翻,杀死匈奴骑兵10万余人,此后,一连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骄纵敌将,隐强示弱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之初,我军抓住美军将领高估自己,轻视我军的心理,在敌向我发起试探性进攻时,我先后主动撤出飞虎山、德川等地,以小部兵力节节抵抗,又将三个军撤到云山以北,诱使敌人大胆地向我预定的战场冒进,使其兵力分散,战线拉长。我军乘机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迅速打开战役的缺口,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有因敌将趋利之性而制之者。香饵可使鱼忘钩,利欲能令人智昏。对于那些贪功图利心切,计胜不计败,知利不知害的敌将,则应舍利而诱之。公元680年,唐高宗派遣裴行俭率军讨伐突厥(西北少数民族)。裴行俭根据以往突厥抢劫唐军粮草的特点,让1500名手持弓弩的精兵,藏于300辆大车内,上盖粮食,缓缓行驶于突厥出没之处。突厥军见状,立刻闪电般冲杀过来,赶走了押车的老弱残兵,驱赶“粮车”凯旋。这时,粮车突然打开,车中跃出一个个骁勇无比的唐军,把毫无防备的突厥军杀得大败。

还有一类敌将贪图的是战机之利。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10万大军直赴大梁以救韩。魏国派太子申率兵十万尾追齐军。齐将田忌采纳孙膑“减灶诱敌”之策,一边佯装怯战退兵,一边在三日内将10万人用的锅灶减至3万。魏将庞涓见齐军逐天减灶,以为齐军逃亡严重,便率轻骑兼程追赶,在马陵道中了埋伏,兵败自杀。这是孙膑示敌将以战机之利而歼之的典型战例。

对于性情暴躁,情绪不稳,气量狭窄的敌将,则采用“怒而挠之”的激将之法,使其盲动而上当。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楚军统帅子玉被晋文公扣留楚军使者的诈谋所激怒,一时感情冲动,在形势十分不利情况下与晋军决战,弄得败军丧旅,使楚国丢掉了霸主地位。公元前203年,汉军乘项羽东攻彭越之机,围攻成皋,楚将曹咎起初坚守不出,后来经不住汉军连续讨战骂阵,一怒之下,率部出击,汉军乘其半渡汜水之际,发起攻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除了上述针对敌将性格,心理夺其心外,瓦解、动摇敌将意志的还有多种方法。如采用离间计,在敌人之间挑拨是非,引起纠纷,制造隔阂,如刘邦采用陈平之策,离间项羽与范增,加速了项羽的失败。又如对处于困境的敌军,采用威慑攻心之术,使敌将斗志消沉,不战而降。解放战争后期,在我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的凌厉攻势下,蒋军身陷困境。这时,我军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的许多将领由原来准备作困兽之斗,到主动放下武器,率部投降,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向我投诚、起义和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部队达177万人,占歼敌总数的22%。总之,“将军可夺心”要根据战场上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心战效果。

以迂为直

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战场上两军对阵,谁都想抢先制胜。孙子从以往的战争经验中观察到,大凡用兵的法则……没有比两军相争更难的了,而两军相争难就难在“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要把迂回的道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孙武认为,故意采取绕远路的办法,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去而先到达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这就是掌握了以迂为直的计谋。

根据孙武的解释,以迂为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地理位置而言,迂指迂回、曲折,中间有其他东西阻隔。直指直达的近路。与敌交战,直取戒备之敌,距离虽近,但难以达到目的,故虽近犹远。而迂回虽距离远,却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容易达到目的。这就是迂与直的转化。

第二,从时间上讲直取的距离近,部队出击的时间就短;迂回的距离远,部队出击的时间就长。然而,直取与迂回一旦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相对立,时间的长短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迂回敌虚者,易攻而费时少;直取敌实者,难攻而费时多。迂与直又发生转化。

第三,从谋略角度看,以迂为直主张实行迂回,是教人高瞻远瞩,不要从眼前的局部利益出发,而要着眼于长远的、有关全局的最终利益,由此生发出种种诈术,或避实击虚,或暗渡陈仓,或无中生有,或瞒天过海,从而导致敌人判断上的失误,创造乘隙而进的战机,从而达到直取的目的。

景元四年(263)夏,独揽朝政的魏大将军司马昭决定灭蜀,派魏将邓艾与钟会率军出征,被蜀将姜维阻挡在剑阁。在魏军处于不利的形势下,邓艾巧妙地运用了迂直之计,派奇兵偷渡阴平,出其不意,攻袭蜀军,终于攻占成都,迫降刘禅。这是古代战争史上运用迂直之计取得胜利的成功战例。

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自狄道(今甘肃临兆),向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进发,令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3万自祁山向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进发。魏军主力12万人马由镇西将军钟会统领,直袭汉中。

蜀将姜维闻魏军袭击,遂急忙回兵剑阁,设防固守。剑阁山势险要,是汉中通往成都的要道。魏军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准备退军。

邓艾见状,向司马昭提出偷渡阴平道的计划。司马昭便命钟会继续攻打剑阁,邓艾领兵偷渡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