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左传
1628600000095

第95章 昭公(22)

冬十月十六日,吴太子诸樊进入郹城,掳走了楚夫人跟她的宝器回国。楚国司马越追击他,没有追上,想要自杀,部下说:“请让我们乘机攻击吴国以求夺回夫人跟她的宝器。”鹯越说:“要是第二次使君王的军队失败,我就算死还是有罪。丢了君王夫人,不能不为此而死。”便在薳澨自缢而死。鲁昭公由于叔孙的缘故前去晋国,到达黄河边,有病而返回。楚国的囊瓦做令尹,在郢都增修城墙。沈尹戌说:“囊瓦必定会丢弃郢都,要是不能保卫,增修城墙也于事无补。古时候天子的守卫在于四方夷族,天子的威望降低时,守卫在于诸侯。诸侯的守卫在于四方邻国,诸侯的威望降低时,守卫仅在于四方边境。慎重地守卫四境,结交四邻做为外援,民众在自己的家园安居乐业,春夏秋三时的农事都有收获,民众既没有内忧,又没有外患,国家哪儿用得着修筑城墙?如今害怕吴国而在郢都增修城墙,守卫的地方已经很小了。诸侯威望降低时守卫在于四境的程度都达不到,能不灭亡吗?先前梁伯在他的公宫四周挖壕沟而民众溃散,民众抛弃了他们的君主,不灭亡还指望什么?要是能划定疆界,修治田土,加固边境营垒,亲近民众,明确边境伺望侦察的组织,取信邻国,使官吏慎守职责,遵从外交礼节,既无过失也不过滥,既不软弱也不强霸,完善防守装备,来对付不测事件,又恐惧什么呢?《诗经》中讲:‘怀念你的祖先,发扬他们的美德。’不也能够引为借鉴吗?若敖、冒直到楚文王、楚武王,他们那时的领土不过百里见方,慎重守卫四方边境,尚且不在郢都增修城墙。现在领土数千里见方,却增修郢城,岂不是很难守卫了吗?”

昭公二十四年

[原文]

〔经〕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孙卒。至自晋。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大雩。丁酉,杞伯郁厘卒。冬。吴灭巢。葬杞平公。

[原文]

〔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以甘桓公见王子朝。刘子谓苌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①。《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②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君其务德,无患无人。”戊午,王子朝入于邬。

晋士弥牟逆叔孙于箕。叔孙使梁其待于门内,曰:“余左顾而咳,乃杀之。右顾而笑,乃止。”叔孙见士伯,士伯曰:“寡君以为盟主之故,是以久子。不腆敝邑之礼,将致诸从者。使弥牟逆吾子。”叔孙受礼而归。二月,至自晋,尊晋也。

三月庚戌,晋侯使士景伯莅问周故,士伯立于乾祭而问于介众。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梓慎曰:“将水。”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乎?阳不克莫,将积聚也。”

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

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瓶之罄矣,惟臧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乃征会于诸侯,期以明年。

秋八月,大雩,旱也。

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宝于河。甲戌,津人得诸河上。阴不佞以温人南侵,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

[注释]

①度:通“宅”,在。②乱臣:治世的贤臣。

[译文]

二十四年春天,周历正月初五,召简公、南宫领着甘桓公进见王子朝。伯对苌弘讲:“甘氏又去了。”苌弘答复说:“有什么影响?同心同德在于合乎正义。《泰誓》讲:“纣王有亿兆人还有四夷,离心离德。我有治世之臣十人,同心同德。’这便是周朝所以兴起的缘由。君王还是致力于德行,不要担忧没有人。”二十二日,王子朝进到邬地。

晋国士弥牟到箕地迎接叔孙。叔孙派梁其埋伏在门里边,讲:“我向左看并咳嗽,你便杀死他。我向右看而且笑笑。你就不要动手。”叔孙接见士弥牟,士弥牟讲:“寡君由于作盟主的原因,故而把您久留在这里。不丰厚的敝邑的礼物,即将致送给您的随从。特派弥牟来迎接您。”叔孙接受礼物回国了。二月,《春秋》记录说叔孙从晋国归来,这是表达尊重晋国。

三月十五日,晋侯派士景伯到王城调查明了周朝出现的事故,士景伯站在乾祭门上向大众询问。晋国人拒绝王子朝,不接纳他的使者。

夏天五月初一,发生日食。梓慎讲:“即将发生水灾。”叔孙昭子讲:“这是旱灾。太阳运行已过春分点不过阳气还不能胜阴气,一旦胜过阴气必定很盛,能不出现旱灾吗?阳气很晚不能战胜阴气,这是正在积累聚集。”

六月初八,王子朝的军队进攻瑕地与杏地,都溃败了。

郑伯到晋国去,子太叔相礼,觐见范献子。献子说:“对王室该如何办?”子太叔答复说:“我老头子连自己的国家跟家族的事都不去操心,怎么敢涉及王室的事情。人们有话说:‘寡妇不操心纬线,而担忧宗周的陨灭,由于祸患也会落到她头上。’如今王室的确动乱不安,我们小国恐惧了。不过大国的忧虑,我们哪儿晓得?您还是趁早思考思考吧!《诗经》说‘酒瓶子空了,是酒坛子的耻辱。’王室的不安宁,这是晋国的耻辱。”范献子害怕,跟韩宣子谋划。于是便准备召集诸侯会见,时间定在明年。

秋天八月,举行大规模雩祭,这是由于出现了旱灾。

冬天十月十一日,王子朝使用成周的宝沉到黄河里向河神祈求福佑。十二日,渡船的船工在黄河上获得了这块宝。阴不佞带领温地人向南偷袭王子朝,抓捕了得玉的人,把玉拿过来,准备卖掉它,不过玉变成了石头。阴不佞在王室安定之后把它奉献给周天子,周天子把东訾赐予他。

[原文]

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沈尹戌曰:“此行也,楚必亡邑。不抚民而劳之,吴不动而速之①,吴踵楚,而疆埸无备,邑能无亡乎?”

越大夫胥犴劳王于豫章之,越公子仓归王乘舟。仓及寿梦帅师从王,王及圉阳而还。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

沈尹戌曰:“亡郢之始,于此在矣。王一动而亡二姓之帅,几如是而不及郢?《诗》曰:‘谁生厉阶②,至今为梗。’其王之谓乎!”

[注释]

①速之:指使吴国迅速出兵。②厉阶:祸根,祸端。

[译文]

楚王组织水军去袭击吴国的疆土。沈尹戌说:“此次行动,楚国必定丢弃城邑。不安抚民众而使他辛劳,吴国没有行动而让他们加速出兵,吴军紧紧追着楚军,不过边境没有戒备,城邑可以不丢掉吗?”

越国大夫胥犴在豫章的江湾慰问楚王,越国公子仓把坐船馈赠送楚王。公子仓跟寿梦领着军队跟着楚王,楚王到达圉阳而返回。吴军紧紧追着楚军,不过边境的守军没有戒备,于是便灭掉了巢和钟离而回去。

沈尹戌说:“丢弃郢都的开端,就在这儿了。君王一动而失掉了两个将领,几次都如此就不会播及到郢都?《诗经》说:‘是谁制造祸端,到现在还为害。’恐怕说的就是君王吧!”

昭公二十五年

[原文]

〔经〕二十有五年春,叔孙如宋。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有鹦鹆来巢。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冬十月戊辰,叔孙卒。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十有二月,齐侯取郓。

[原文]

〔传〕二十五年春,叔孙聘于宋。桐门右师见之,语,卑宋大夫,而贱司城氏。昭子告其人曰:“右师其亡乎!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今夫子卑其大夫而贱其宗,是贱其身也。能有礼乎?无礼必亡。”

宋公享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明日宴,饮酒,乐。宋公使昭子右坐,语相泣也。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昭子如宋聘,且逆之。公若从,谓曹氏勿与,鲁将逐之。曹氏告公,公告乐祁。乐祁曰:“与之。如是,鲁君必出。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是以镇抚其民。《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鲁君失民矣,焉得逞其志?靖以待命犹可,动必忧。”

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①、行务,以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兹、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简子曰:“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

宋乐大心曰:“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若之何使客?”晋士伯曰:“自践土以来,宋何役之不会,而何盟之不同?曰同恤王室,子焉得辟之?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宋背盟,无乃不可乎?”右师不敢对,受牒②而退。士伯告简子曰:“宋右师必亡。奉君命以使,而欲背盟以干盟主,无不祥大焉。”

[注释]

①庸力:民功劳力。②牒:简礼。

[译文]

二十五年春天,叔孙到宋国聘问。住在桐门的右师乐大心款待他,谈话中,乐大心卑视宋国大夫,也看不起司城氏。叔孙对手下人讲:“右师或许要灭亡了吧!君子首先要尊重自己,而后才能尊重别人,如此就不会违背礼。如今这个人卑视本国的大夫,瞧不起自己的宗族,事实上是轻视他自己。能说他懂得礼吗?不懂礼,就必定要灭亡。”

宋元公宴请叔孙,席间元公吟诵了《新宫》一诗。叔孙朗诵了《车辖》一诗。第二天又饮宴,喝酒,很快乐。元公让叔孙接近自己坐在右边,两人说着说着居然止不住流下了眼泪。乐祁帮忙主持宴会,他退出来对别人说:“国君跟叔孙难道今年就要死去吗?我听说:应当高兴却悲哀,应当悲哀却高兴,全是心态失常的表现。心的精华是魂魄。一旦失掉魂魄,还靠什么长寿?”

季公若的姐姐是小邾夫人,她生了宋元公夫人,元公夫人生了一个女儿,预备嫁给季平子为妻。叔孙到宋国聘问,顺便为季平子迎亲。季公若也随着去了,他劝元公夫人不要将女儿嫁给季平子,由于鲁国正准备驱赶他。元公夫人告诉了元公,元公又告诉了乐祁。乐祁讲:“还是嫁给他。要是真是如此,被赶出去的也必定是鲁君自己。鲁国政权落在季氏手里已经三代了,鲁君失去政权已经是第四代了。没有民众却能实现自己愿望的,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注重安抚他的民众。《诗经》说:‘失去了民众,是心中的忧患。’鲁君已经失去了民众,哪儿还能满足他的愿望?只要安心等待命运的安排就行了,轻举妄动一定招致忧患。”

夏天,鲁国的叔诣跟晋国的赵鞅、宋国的乐大心、卫国的北宫喜、郑国的游吉还有曹国人、邾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国人在黄父见面,谋划怎样安定王室。赵鞅让诸侯的大夫给天子输送粮食,想要帮助戍守王室的将士,他讲:“明年准备护送天子回到王城。”

游吉看见赵鞅,赵鞅向他请求有关揖让和交际之礼。游吉答复说:“这只是仪式,并非礼。”赵鞅询问:“请问什么是礼呢?”游吉答复说:“我从先大夫子产那儿听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民众的行动依据。’天地的规范,就是民众效法的对象。学习上天的英明,依赖大地的本性,生出了上天的六种气象,使用了大地的五行。气有五种味道,显现为五种颜色,表现为五种声音。过分沉溺便会导致昏乱,民众便会丧失本性。故而要制定礼以奉养保持这种本性。规定了六畜、五牲、三牺,让五味有所遵从;规定了九文、六采、五章,让五色有所遵从;规定了九歌、八风、七音、六律,让五声有所遵从;规定了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以学习大地的准则;规定了夫妻内外之间的关系,以规范阴阳刚柔两种事物;规定了父子、兄弟、姑姐、甥舅、翁婿、连襟之间的联系,以象征上天的英明;规定了政治事务、调用劳力、工作措施,以适应四时;规定了刑罚牢狱,让民众受到威慑,以模仿雷电杀伤万物的威力;规定了温和仁慈的政策,以学习上天的养育万物。民众的好恶、喜怒、哀乐六种情绪,是从上天的六气中派生出来的。故而要谨慎地效法、合适地模仿,以制约这六种情绪不致过分,悲哀时能够哭泣,欢乐时能够歌舞,高兴时能够施舍,愤怒时能够征战;高兴出现于喜好,愤怒出现于厌恶。故而要谨慎地行动,制定政令要取信于人,以祸福赏罚制约生死。生是人们所喜好的,死是人们所讨厌的。喜好给人以欢乐,讨厌令人悲哀。哀乐不失于礼,便能跟天地所赋予的本性相协调,故而万物才能长久不衰。”赵鞅讲:“礼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游吉答复说:“礼是上下的纲常,天地的准则,是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故而先王把礼作为第一要事对待。故而只要从不同角度做到符合礼,就能够称之为完人。礼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不是很自然的吗!”赵鞅讲:“我赵鞅将永远牢记这些道理。”

宋国的乐大心讲:“我国不送给天子粮食,对王室来说,我们是客人,如何能让客人奉送粮食呢?”晋国的士景伯讲:“自从践土结盟以来,宋国哪一次战争没有介入?哪一次结盟没有参与?盟约中说一同为王室分忧。您如何能逃避责任?您奉君命来参加会盟商量勤王大事,却要让宋国背弃盟约,或许不行吧!”乐大心不敢再答对,只好接受了写明送粮发兵任务的简札退下去了。士景伯对赵鞅讲:“宋国的右师定将落个逃亡的下场。奉君命出使,却要丢弃盟约以冒犯盟主,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不祥了。”

[原文]

“有鹦鹆来巢”,书所无也。师己曰:“异哉!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曰:‘鹦之鹆之,公出辱之。鹦鹆之羽,公在外野①,往馈之马。鹦鹆鹦,公在乾侯,征褰与襦。鹦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鹦鹆鹦鹆,往歌来哭。’童谣有是,今鹦鹆来巢,其将及乎!”

秋,书再雩,旱甚也。

初,季公鸟娶妻于齐鲍文子,生甲。公鸟死,季公亥与公思展与公鸟之臣申夜姑相其室。及季女以与飨人檀通,而惧,及使其妾己,以示秦之妻曰:“公若欲使余,余不可而余。”又诉于公甫曰:“展与夜姑将要余。”秦姬以告公之,公之与公甫告平子。平子拘展于卞而执夜姑,将杀之。公若泣而哀之曰:“杀是,是杀余也。”将为之请。平子使竖勿内,日中不得请。有司逆命,公之使速杀之。故公若怨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