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意义
每种生物都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适应客观环境,具体表现为趋利避害,适者生存。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与他人交往是天然需要,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乃在于“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其特点之一便是社交需要非常强烈,他们渴望友谊。如果限制青少年个体行为的自由或让某一个青少年脱离社会群体而离群索居,那么对这个青少年个体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孤独即产生焦虑,与人交往的障碍会酿成社会性缺陷及个性恶变。因此,我们所关心的是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是什么和怎样才能获得友谊等问题。
定义友谊,对每个人来说似乎并不困难,友谊即朋友间的交情。但是如何来理解、把握友谊却并非易事。对青少年来说,友谊是一种最重要的情感依恋和人际关系。青少年除了具有“归属”的需要以外,都力求追求友谊,即追求高度个性化的、牢固而深刻的情感依恋。其中包括人际接触的选择性、稳定性和亲密性的程度。当然,这些特点随着青少年个体的年龄、个性以及个人交际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青少年寻求友谊是随着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能力的成熟,即“自我意识”,自我发现的能力的成熟开始的,“小学全班皆朋友,中学一半是朋友,大学几个人够朋友”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多少还是反映了青少年在寻求友谊上的发展变化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过程的发展,青少年的兴趣日益扩大,择友的范围、标准和方式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正式群体的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各种兴趣和需要,而自发地组织各种类型、规模不等的非正式小群体,比如,友谊小群体、文化小群体、娱乐小群体等。通过这些小群体的活动来弥补正式群体活动的不足。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非常重视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中学高年级以上的青年学生在选择朋友上除了志趣、爱好相同以外,很重视“义气”。他们一旦确定了朋友关系,相互间的友谊将保持很长时间,其亲密程度犹兄弟姐妹之情。如有朋友遇到经济上的困难会慷慨解囊,朋友遇到生命危险会不惜“两肋插刀”。这是很多青年在现实交往生活中的一种突出倾向。
当然,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也不仅限于非正式群体。而是以政治上、学习上或其他文化上目标相同,在正式群体中进行合作。实践证明,志同道合即认知相同、行为近似、情感相容、心理距离接近,这类人群一定会建立起比较稳定而牢固的友谊关系。一般说来,空间距离近、交往次数多、需求的互补、开朗的性格等因素比较能增进人际吸引。所以正式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愈是和谐,民主气氛愈是浓厚,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也就愈广泛。这对群体的集体建设无疑是有益的,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在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矛盾倾向,即一方面,都渴望寻求更为广泛的合作与友谊;另一方面,许多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又变得互相不配合和关系紧张。正如有些青少年所抱怨的,现在是“交际热”,人人都在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但真正的“友谊”却越来越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友谊是一种人与人际环境的和谐状态,它使人松弛、愉快、和谐、友好、彼此体谅与安慰,让人感到人生的乐趣。追求友谊,就是追求这种和谐状态。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人能离开群体生活。在群体生活中,一方面要适应其人际环境,另一方面要改造和优化其人际环境,使它适应人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人与其人际环境的现实状态。这个状态的和谐,使人处于友好、温暖、合作、友谊、向上、相互关心、互相支持的气氛中,反之,则会导致冷漠、争斗、互相厌恶,更为严重的,则是使人产生人格障碍、情绪反应异常、交往恐惧和孤独。不管自觉不自觉,人都在做着适应和改造人际环境这两种工作,只是在完成的圆满程度上存有差别。如果说人在适应其人际环境方面还表现出较大差别的话,那么,人在改造和优化其人际环境方面,就越来越借助于“类”的力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迅速地改变着现实的人际环境,因此人在适应人际环境方面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不会相处、不善合作、不能调整相互矛盾等问题,这些适应问题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碰到这样那样挫折的青少年就会产生社交恐惧,养成孤僻、怪戾的性格。正如人们期待改造人际环境使之更好为人的需要服务,而同时在另一方面又使人际环境越来越多地背离人们的初衷,人们在谱写的友谊的乐章之中,却意想不到地出现了一组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社交恐惧和孤独。
如此看来,希望人际交往中只有合作与友谊而没有社交恐惧与孤独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不断追求人与人际环境的和谐,才能消除社交恐惧、孤独等相当普遍的问题。
如何调适交往挫折
交往是人类活动基本形式之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联系。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如果离群索居,其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将受到严重影响。当然,青少年在交往中并非随人所愿,交往挫折时有发生,可以说,谁都会经常遇到交往中的麻烦,并且常常给人带来烦恼、苦闷、孤独、失意的困扰。
精神需要是指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等。一般说,精神需要都是社会性的需要。通常认为,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是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所谓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成友谊的需要。交往需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缺乏交往需要会导致个性变态,如抑郁、冷漠、交往恐惧及多疑妄想。
在人际交往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修兹两位。以下重点介绍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说和修兹的人际关系需要结构说。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指个体对食物、水、氧气、排泄、休息、性生活和延续后代的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指个体追求自身安全、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
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交往安全等。
3.社交上的需要,社交需要又称作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当前二项需要基本满足后,社交需要就成为强烈的动机。人们希望与别人保持友谊,渴望信任和友爱(社交欲)。这反映了个体具有乐群性和趋群性。
4.渴求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渴望实力、成就、适合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和自由;二是渴望名誉与声望。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种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不难看出他把人具有社交的需要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认为人是具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的。例如,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受到别人和团体的爱护、关怀以及与别人建立友谊等等。每个人一生中都需要不停地与他人交往,与同辈建立伙伴关系,否则会造成个性缺陷。幼儿时期如果别的小朋友拒绝和自己玩耍,儿童就感到伤心;小学生学习与同辈及成人打交道,开始形成要好与不要好的同学关系;到少年期,一些关系紧密的群体出现,并尝试与成人对抗,以此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是在他人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到青年期,随着成就需要的逐渐形成,和交往需要发生矛盾,在向成年人的正式社会关系转化过程中,往往家长和教师强调成就需要而忽视或贬低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和社会性的成长,有时甚至于会责难和限制学生的交往。因此,青少年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停留于自发的、无指导的状态。由此而产生的不会相处、不善合作、不能调整相互矛盾等问题也就特别突出。因而挫折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