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五辂: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旗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鸣銮: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走时摇动作响。銮,车上铃。九旗:用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NFDE7、旐、旞、旌等九种旗帜。《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NFDE7,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扬:飘扬。旆(pèi):旗的末尾形状如燕尾的垂旒。
[25]琼钑(sà):古时用作仪仗的饰玉的矛戟。蕊:丛聚的样子。云罕:旌旗。《文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戟。“薛综注:”云罕,旌旗之别名也。“晻(ǎn)蔼(ǎi):阴暗。这里指旌旗丛聚,遮天蔽日而显得阴暗。
[26]箫管:本指排箫和大管,这里泛指管乐器。嘲(zhāo)哳(zhā):形容乐器声嘈杂。啾(jiū)嘈:喧杂细碎的声音。鼓鞞(pí):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鞞:同”鼙“,小鼓。硡(hōnɡ)隐:形容鼓声宏大。砰磕(kē):象声词,疾雷声。《文选·扬雄〈羽猎赋〉》:”凫鹥振鹭,上下砰礚,声若雷霆。“李善注:”言鸟飞上下,翅翼之声若雷霆也。“
[27]筍(sǔn)虡(jù):古代悬挂钟磬镈等乐器的架子,横架为筍,直架为虡。《周礼·春官·典庸器》:”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筍虡,陈庸器。“《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筍虡。“郑玄注:”乐器所县(悬),横曰筍,植曰虡。“嶷(nì):高,高峻。轩翥(zhù):飞举。《楚辞·远游》:”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洪兴祖补注:”《方言》:翥,举也。楚谓之翥。“洪钟:大钟。越:超过。区外:域外,远方。
[28]震震:形容钟、鼓、车马之声宏大响亮。《文选》刘良注:”震震,车马声也。“填填:形容声音大。尘骛(wù):尘土飞扬。骛,交驰。幸:指帝王亲临。
[29]蝉冕:即蝉冠。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因此也称貂蝉冠。这里指侍从高官所戴之冠。颎(jiǒnɡ):光明。灼灼:明亮的样子。碧色:指玉器。《文选》吕向注:”碧,玉也。“肃:庄重,严肃。千千:通”芊芊“,青翠的样子。
[30]夜光:宝玉名,指夜光珠或夜光璧。荆:春秋时楚国的旧称。璞:含玉的石头,未雕琢的玉。《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据《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和氏(卞和)在楚山中得到玉璞,先后奉献给厉王、武王,都认为是石头。后来文王即位,让玉人琢璞石,而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之璧“。依:依附。山巅:山顶。
[31]于是:当时,其时。我皇:大意是我大晋的皇帝,指晋武帝。降:从高处往下走,这里指皇帝临幸。灵坛:祭坛。抚:持,执。御耦:帝王藉田所用的农具。坻场:蚁鼠穴外的积土。《文选》李善注:”《方言》曰:坻,场也。蚍蜉犂鼠之场谓之坻。场,浮壤之名也。“屦(jù):鞋。洪:大。縻(mí):牛缰绳。
[32]三推:天子藉田时,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舍:弃。庶人:平民,百姓。终亩:意思是耕尽全部田亩。天子行藉田始耕之仪,公卿以下也要耕,然后庶民百姓尽耕之。《国语·周语上》:”王耕一墢,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韦昭注:”终,尽耕之也。“
[33]贵贱:富贵与贫贱,指地位的尊卑。班:分等列序,排列。五、九:指五推、九推。这两句是说,随从皇帝的侍臣,按照地位的尊卑等级排列,有的五推,有的九推。
[34]斯:这。靡(mǐ):无,无论。都鄙:京城和边邑。华裔:指中原华夏地区和边远地区。裔,边裔。
[35]杂遝(tà):纷杂繁多的样子。交集:指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士女:指青年男女。颁斌:相杂的样子。颁,通”斑“。咸:皆,全。戾(lì):至,到达。
[36]被(pī)褐:穿着粗布短袄,这里指代贫困者。被,同”披“。振裾(jū):抖动衣服的长襟,这里指代富有者。振,抖动。裾,衣服的前后襟。垂髫(tiáo):指儿童。髫,儿童垂下的头发。总发:束发。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蹑踵:犹接踵,踩着脚后跟。蹑,追也。侧肩:义指侧转身体以便挤入,形容拥挤。掎(jǐ):牵引,拖住。NFDE4(yì):衣袖。
[37]黄尘:指尘埃、尘土。四合:指从四面八方汇合。潜翳:隐蔽,隐藏。
[38]动容: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发音:发出声音,这里指歌唱。抃(biàn)儛(wǔ):拍手而舞,形容欢乐。抃,鼓掌。儛,舞蹈,跳舞。康衢(qú):四通八达的大路。讴吟:歌唱吟咏。圣世:犹圣代,这里是对晋代的谀称。
[39]欣乐:欢乐。昏(mǐn)作:勤勉劳作。昏,勉力,尽力。尽力:竭尽能力。树艺:种植,栽培。
[40]靡谁、莫之:义指没有谁人,没有人。督:监视。课:考核,考查。自厉:慰勉警戒自己。
[41]躬:亲自,亲身。这里指晋武帝。说:同”悦“。使:役使。严刑:严厉的刑法。制:制约。这两句是说,皇帝亲身耕田,率先劳苦,老百姓乐意被役使,难道还需要用严厉的刑法来强制制约他们吗?
[42]邑老:邑里的老人。田父:老农。盖:句首语气词。损益:增减。随时:指随着季节时令。《文选》吕向注:”言耕则益,不耕则损,故云随时。“常然:自然之性。
[43]基:起始。天:指所依赖的东西。这两句是说,高处以下层为起始,老百姓以粮食为生存所依赖的东西。
[44]末:指商业。本:指农业。
[45]九土:九州的土地。《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韦昭注:”九土,九州之土也。“宜:指地宜,与地力、地产相适宜。弗任:不堪,不能胜任。四人:四民,指士、农、工、商。不壹:不专一。
[46]野:指民间,与”朝“相对。菜蔬之色:即菜色,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汉书·翼奉传》:”连年饥馑,加之以疾疫,百姓菜色,或至相食。“颜师古注:”人专食菜,故饥肤青黄,为菜色也。“朝:朝廷。靡:无。代耕:旧时官吏不耕而食,因称为官食禄为代耕。语本《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秩:俸禄。
[47]储稸:储蓄,储备。虞:防范。徒:仅,只。望岁: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杨伯峻注:”岁谓丰收。“自必:自己坚信。
[48]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国语·晋语》:”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韦昭注:”季,末也。三季王,桀、纣、幽王也。“《汉书·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颜师古注:”三季,三代之末也。“衰:衰亡。今圣上:当今皇上,指晋武帝。昧旦:天将明未明之时,破晓。《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丕:大。显:明。夕惕若栗: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夕惕,谓至夜晚仍怀忧惧,工作不懈。栗,通”厉“。《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匮:匮乏。丰:指丰年。俭:少,指歉收。《逸周书·籴匡》:”年俭谷不足。“逸:闲适,安乐。
[49]钦:敬。《尚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恤:忧患。
[50]展:省视,察看。《穀梁传·成公七年》:”郊牛日展斛角而知伤。“杨士勋疏:”展,省察也。“三时: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注:”三时,春、夏、秋。“弘务:指春耕、夏耘、秋收三大农务。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贮藏谷的仓库曰仓,贮藏米的仓库曰廪。盈溢:充裕,满盈。
[51]固:原本,本来。尧汤:这里指代古代的圣王贤君。尧,传说中古帝陶唐氏之号。汤,商朝的开国之君,又称成汤、成唐、武汤等。用心:存心,居心。《庄子·天道》:”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存救:赈恤,救济。要术:重要的策略、方法。
[52]庙祧(tiāo):泛指祖庙。祧,远祖的庙。有事:指宗庙祭祀之事。祝宗: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左传·成公十七年》:”晋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杜预注:”祝宗,主祭祀祈祷者。“诹(zōu)日:商量选择吉日。诹,谋。
[53]簠(fǔ)簋(ɡuǐ):簠与簋,祭祀时盛黍稷稻粱的两种礼器。《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普淖(zhào):指黍稷。《仪礼·士虞礼》:”嘉荐普淖,明齐溲酒。“郑玄注:”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为号云。“淖,和,中和,调和。此:这,指藉田之事。自实:义指自己劳动所得的果实。皇帝亲耕藉田,而藉田就可产黍稷稻粱,因此称自实。缩鬯(chànɡ):古代宗庙祭祀时用的滤过的香酒。缩,滤酒去渣。鬯,宗庙祭祀用的香酒,用郁金香合黑黍酿成。《礼记·曲礼下》:”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孔颖达疏:”天子鬯者,酿黑黍为酒,其气芬芳调畅,故因谓为‘鬯’也。“萧:指香蒿,蒿类植物艾蒿的一种。祭祀时点燃产生香气。茅:指菁茅,香草名,茅的一种。祭祀时把菁茅裹束起来放在柙中,用来缩酒(滤去酒中渣滓)。《尚书·禹贡》:”苞匦菁茅。“孔传:”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曰:”茅有毛刺曰菁茅。“《穀梁传·僖公四年》:”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范宁注:”菁茅,香草,所以缩酒。“于是:于此,指藉田之事。出:出产。
[54]黍稷: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馨香:指祭祀祷祝时心诚意切。《文选》李善注:”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所谓馨香无谗慝。“旨酒:美酒。嘉栗:形容酒佳美清醇。《左传·桓公六年》:”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杨伯峻注:”嘉栗旨酒,犹言既好又清而美之酒。“
[55]和:和顺。年登:谷物丰收。吉:吉利,吉祥。《逸周书·武顺》:”礼义顺祥曰吉。“
[56]古人:古时的人,这里指曾子。有言:这里指”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杨伯峻注:”有言,意为有善言。“圣人: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无以:无从,没有什么办法。性:人的本性。灵:善,美好。《孝经·圣治章》:”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57]昔者:从前。明王:圣明的君主。鲜:少。希:稀疏。
[58]逮:及,及至。皇:大。光:明,光大。斯道:指孝道。
[59]仪刑:楷模,典范。孚(fú):信用,诚信。万国:天下,各藩国。爱敬:亲爱恭敬。祖考:祖先。
[60]躬稼:亲身务农。粢(zī)盛(chénɡ):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何休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劝穑(sè):鼓励农业生产。固本:稳固根基。本:基,根基。
[61]盛德:指高尚的品德。大业:大功业,大事业。《周易·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孔颖达疏:”于行谓之德,于事谓之业。“至:极,达到极点。
[62]一役:一件事,指藉田躬耕。二美:两个美好的事物,指固本和致孝。不亦远乎,不亦重乎:这两句是引《论语》中的话,意思是藉田躬耕能固本、致孝,影响很深远,是很重要的。《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敢:谦词,犹冒昧。
[63]思:语助词。甸畿:古九畿之一,指王城以外方五百里到方一千里之间的土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職。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郑玄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贾公彦疏:”云甸者,为天子治田,以出贡赋。“薄:语助词。茅:指菁茅。
[64]大君:天子,这里指晋武帝。戾止:来到。《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旂。“毛传:”戾,来;止,至也。“藉:通”籍“,耕种藉田。农:农事。
[65]三推:帝王亲耕藉田之礼。天子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万方:万邦,各方诸侯。祗(zhī):敬。《诗经·商颂·长发》:”昭假迟迟,上帝是祗。“
[66]耨(nòu):用耨除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杜预注:”耨,锄也。“公田: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诗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私:指私田。井田制度下,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
[67]簠、簋:见上文[53]注。斯:语助词。盛(chénɡ):祭祀时放在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齐(zī):通”粢“,用于祭祀的谷物。《文选》李善注引毛苌《诗传》:”器实曰齐,在器曰盛。“
[68]仓:贮藏谷的仓库,这里泛指粮仓。陵:大土山。庾:露天的谷堆。《诗经·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惟亿。“《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注:”言千仓万箱,是箱以载稼,仓以纳庾,故知庾露地积谷也。“坻(chí):水中的高地。
[69]念兹在兹:兹,此。前一个”兹“指黍稷等谷物;后一个”兹“指祭祀。《文选》李善注:”言念此黍稷,此祭祀也。“《尚书·大禹谟》:”念兹在兹,释兹在兹。“永言孝思:长久地行孝道。永,长。言、思,语助词。《诗经·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70]人力:民力。普存:普遍富足。祝史:祝官、史官的合称。正辞:端正言辞。《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孔颖达疏:”祝官、史官正其言辞,不欺诳鬼神,是其信也。“
[71]神祇(qí):天神与地神。天神曰神,地神曰祇。扬雄《甘泉赋》:”集虖礼神之囿,登乎颂祇之堂。“颜师古注:”地神曰祇。“攸(yōu):语助词,无义。王引之《经传释词·攸》:”说经者见犹字则释为尚,见攸则释为所,皆望文生训。攸,所以也。攸,语助也。“歆(xīn):飨,享用,指祭祀时神灵享用祭品的香气。《诗经·大雅·生民》:”其香始升,上帝居歆。“郑玄笺:”其馨香始上行,上帝则安而歆享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杜预注:”歆,犹飨也。“逸豫:犹安乐。《诗经·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余冠英注:”逸豫,安乐也。“无期:无穷尽,无限度。《诗经·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俞樾《群经平议·毛诗三》:”《诗》中言‘无期’者,如《南山有台》篇‘万寿无期’及此篇‘逸豫无期’,皆谓无穷极也。“
[72]一人:古代称天子为一人,这里指晋武帝。《尚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孔传:”一人,天子。“有庆:指有善行。兆民:古称天子之民,这里泛指民众、百姓。《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郑玄注:”万亿曰兆,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赖:依赖,依靠。这两句出自《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评
藉田,又作”籍田“,指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古礼,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亲耕藉田,天子执耒耜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称为”藉礼“或”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诗经·周颂·载芟》序云:”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泰始四年(268)正月丁亥,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岳《藉田赋》就是对这次藉田活动的赞颂。
此赋在内容和体式上,受扬雄《羽猎赋》和张衡《二京赋》的影响很大,是汉大赋的延续。以天子亲耕藉田为题材,开篇极力描写出行规模的宏大、车仗礼仪的隆重和藉田场面的壮观,借以展现天子气象的恢弘。最后用”邑老田父“进言的方式,提出了”固本致孝“的治国安邦之策,并委婉地劝诫要重视农业生产;否则,没有粮食储蓄,三季(夏、商、周三代的末期)之衰就是前车之鉴。一方面是赞颂盛世礼仪的隆重和当朝皇帝的文治,并表达了希望晋王朝强盛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总体来看,描写程式与扬雄《羽猎赋》基本相同;其中场面的铺排描写和词句、词藻的使用,都与张衡《二京赋》极其相似,如”千亩之甸“、”具惟命臣“、”鱼丽“、”属车“、”参涂方驷“、”华盖“、”龙骥腾骧“、”筍虡“、”轩翥“、”黄尘为之四合“、”昏作“、”昧旦丕显“、”庙祧有事“、”劝穑“等词句,都袭用了《二京赋》。与汉游猎大赋和京都大赋的巨丽相比,此赋语言典丽,描写较为简洁。
(杨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