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6550900000002

第2章 品人之性,可知其命运(1)

人常说:可敬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敬之人的可爱之处与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自然也包括甚至主要是指其人的性格方面。可敬、可爱的性格无疑是为人立世的牢固根基,而可怜可恨的性格当然就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

因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过来人才说:看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只看他的性格就行了。纵观古今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性格就是命运。

不惧清浑,江河流远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孜孜以求地探讨什么样的性格最利于立身处世?对于奔走于滚滚红尘中的不论哲圣贤明,还是凡体俗胎,这都是一个既现实又重要的问题。有人推崇直率,有人欣羡圆滑,儒家圣人则宣示中庸。而所谓中庸,就是兼具各种性格因素,根据具体事情,具体环境,具体人物,恰当地表现处置态度和行为;不仅要虑及初衷和目的,更要斟酌手段和方法。

是的,光凭良好愿望未必能如愿以偿,这对小人物来说是如此,对置身于社会漩涡中的大人物就更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些开国权臣能善始善终的不多。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当属汉朝的萧何。萧何与刘邦早就相识,当时,刘邦做泗水亭长,萧何是沛县功曹,两人是同乡。萧何知识丰富,又十分熟悉法律,刘邦对他就格外尊重和信服。刘邦每有什么处理不当的事,萧何总会帮忙指点,为他掩饰通融,因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刘邦自沛县起兵后,萧何一直跟随,刘邦差不多对他言听计从。楚汉相争乃至汉朝开国的大政方针,几乎皆出自萧何之手,萧何可谓劳苦功高。萧何治理国家的确有一套,不久就“汉中大定”,百姓皆乐意为萧何奔走,萧何对刘邦的粮草供应也充足及时。史书上这样记载说,“楚汉战争之始,汉王刘邦令丞相萧何留守关中,辅佐太子刘盈,治理郡县,筹集粮饷,自统大军东讨项羽。”当然,刘邦对萧何也不是毫无戒心,但萧何发现后都能小心谨慎地处理好。

在楚、汉两军相持的艰苦阶段,战斗异常惨烈。刘邦却接连派出使臣返回关中,专门慰问萧何。对此,萧何未加多想,而门客鲍生却找到萧何说:“现今,汉王领兵在外,风餐露宿,备尝辛苦,反而几次派人前来慰问丞相,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萧何一听,顿时醒悟,忙讨教应对之策,鲍生接着又献策:“为避免生出祸端,丞相不如在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子侄,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这样一来,汉王就不会有疑心了。”萧何依计而行,派了许多兄弟子侄,押着粮草,前往荥阳。刘邦听说丞相运来了粮饷,并派不少亲族子弟前来从军,心中大悦,传令亲自接见。当问到萧何丞相近状时,萧家子弟齐道:“托汉王洪福,丞相一切安好,但常念大王栉风沐雨,驰骋沙场,恨不得亲自相随,分担劳苦。现特遣臣等前来从军,愿为大王效命。”刘邦非常高兴地说道:“丞相为国忘家,真是忠诚可嘉!”当即,召入部吏,令将萧家子弟,量才录用。对萧何的疑虑,也因此而解。

后来刘邦还曾多次对萧何有所疑虑,都被萧何小心翼翼地化解了。但有一次也很危险,在门客召平的帮助下才顺利过关。召平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秦时为乐陵候,秦灭后沦为布衣,生活贫困,靠在长安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瓜甜,时人称为乐陵瓜。萧何入关后,闻召平有贤名,遂将其招至幕下。汉十年(前197年)九月,韩信乘机欲谋为乱,吕后在萧何的帮助下,设计擒杀了韩信。刘邦得知后,便遣人返回长安,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赐给了他五百人的卫队。众臣闻讯,纷纷前来祝贺,独召平前来相吊。

召平对萧何说:“公自此将有大祸了!”萧何一惊,忙问:“君何出此言?”召平道:“圣上连年征战,只有您安守都城,不冒风险。今韩信刚欲反长安,圣上已生疑心。给您加封、派卫队护卫,名为宠公,实则疑公,这不是大祸将临了吗?”萧何听后,恍然大悟,急问:“君言甚是,不知如何才好?”召平说:“公可让封勿受,并将私财取出,移作军需,方可免祸。”萧何点头称是,于是,他只受相国职衔,让还封邑,并以家财佐军。刘邦听后,疑心大解。

淮南王英布反,刘邦挥师南征英布。征战期间,刘邦多次派使回长安,问相国近来做何事。使臣回报说:“因陛下忙于军务,相国在都城抚恤百姓、筹办军粮等。”一门客听说了这件事,找到萧何说:“您离灭族不远了。”萧何顿时大惊失色,不知为何。客又接着说:“公位至相国,功居第一,无法再封了。主上屡问公所为,恐公久居关中,深得民心,若乘虚而动,皇上岂不是驾出难归了?今公不察上意,还勤恳为民,则更加重了主上的疑心,试问如此下去,大祸岂不快要临头了吗?现在为您着想,您不如多购田宅,强民贱卖,自毁贤名,使民间说您的坏话。如此,主上闻知后,您才可自保,家族亦可无恙。”萧何照计施行,刘邦得知后,方安下心来。

刘邦平定英布后返回长安,途中有不少百姓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强买民田。萧何入宫见驾,刘邦将状书一一展示给萧何看,并道:“相国就是这样为民办事的吗?望你自向百姓谢罪。”萧何见刘邦无深怪之意,一退下后,将强买的田宅或补足价格,或退还原主,百姓怨言渐渐平息,刘邦也自然因此获得了好名声。

纵观萧何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谓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一直谦恭抑己,有时甚至不惜自渎自污以求自保,在这一点上不知要高韩信多少倍。虽有别人的及时劝谏因素在里面,但性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不是萧何性格谨慎,真不知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以诚为直,其直可嘉

那么,是不是说惟有谦谨之人才有顺畅的命运呢?生活远比逻辑学更加丰富多采,决非某些概念和推理所能框范得了。比如,性格直率的人也能有好运,得善终。此种人必须是那种坦荡无私的刚直性格,他有做人之诚,谋事之忠,当然也要有合适的环境和高明的上司。

人们只知道武则天时的狄仁杰断案很奇,孰不知他的过人之处远不止这些。他个性耿直无私,执法如山,伸张正义,不畏权势,即使在唐高宗、武则天面前也坚持原则,最终却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同僚的尊敬。而一般说来,过于耿直的人其结局都不会太好,狄仁杰成为一个例外,则是因为他不但直而且善直。

狄仁杰曾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宁州刺史、江南巡抚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两度拜相,深受武则天器重,是为数不多的在武则天手下得以善终的重臣。

狄仁杰出身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唐朝的高官,但他生性醇厚,从不以出身傲人,因此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不少长辈的夸赞。而这一点就不是一般纨绔子弟能比的,足可见狄仁杰为人立世的根基之牢固。还在他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很遥远的蛮荒之地。偏偏郑崇质有一个年老而且多病的母亲,郑崇质丢下老母只身远行,心里很不是滋味,狄仁杰见状十分同情,便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蔺仁基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能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为老母担忧呢!”随即便自告奋勇,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光是提意见一般人都很容易做得到;而能够切合实际提出合理的建议,却是不少人做不到的;而由自己亲赴实行这种建议,这恐怕就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说,狄仁杰不但直,而且善直。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两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的笑话为乐事。面对涉世未深却如此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李孝廉,把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从头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果然也深受震动,两人居然从此和好如初。

不仅对情同手足的同僚如此,即使是对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狄仁杰也能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与他们和睦相处与共事。

他第一次拜相后,武则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在当豫州刺史时,干得很不错。但还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

狄仁杰知道,这个时候只要自己点一点头,武则天便会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但这除了使自己平白多了一个仇人外不会有什么好处,于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如果以为微臣有什么过错,微臣请求陛下给微臣改过自新的机会,假如陛下知道微臣没有做错事,则微臣万幸,他人的谗言又何足道哉!所以微臣不想知道此人是谁!”

在大臣们之间制造不和,一直是女皇帝武则天行之有效的驭臣之道,想不到这一招却在狄仁杰面前失了效。武则天失望之余,却也不得不在心里赞叹狄仁杰的耿直。

对待朋友、同僚乃至政敌,狄仁杰都可以说是一个谦谦君子,但是,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他却十分固执,寸步不让,甚至皇帝的账也不买,与平时判若两人。

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在狄仁杰这里应另当别论。每当武则天有不对的地方,狄仁杰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也许确实被狄仁杰的耿耿忠心所感动,对臣下一贯非常苛刻的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十分敬重。狄仁杰秉性耿直,喜欢据理力争,有时不免当面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不但不介意,反而常常会很爽快地接受狄仁杰的意见。

有一次,武则天到三阳宫(在洛阳附近)避暑,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邀请武则天去观赏佛教圣物舍利子,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很高兴地答应了。但是她正准备出发时,狄仁杰却跪到了马前,他振振有词地说:“佛不过是夷狄之神,不应凌驾于天下主之上。再说山路险狭,很不安全。陛下此行实在有所不宜。”当时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话一笑置之,仍坚持上了路。但是走到半路,她却越想越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于是又下令打道回府,一边还自我解嘲道:“这是为了成全我这位直臣的气节。”其实,除了自我解嘲,武则天恐怕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权衡利弊,斟酌得失,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这就不仅证明了狄仁杰的远见卓识,同时也证明了武则天并非一代庸主。

上面那件事没过多久,武则天准备塑一座大佛像,为了筹集造像的资金,她下令全国的僧民捐款,搞得颇为兴师动众。这时又是狄仁杰上了一疏,在疏中指出了佛教泛滥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造像的劳民伤财与佛教本义的相悖之处,既义正辞严又有理有节。武则天读后不由得感叹道:“狄仁杰为朕做善事,朕怎么能违背他的好意呢?”造像之议由此作罢。聪明的武则天,当然有时不免做一些出格的事,但她也有从善如流的一面;一个聪明而能干的皇帝,不会反感一个聪明而能干的大臣的。

武则天平时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他的名字,这更是其他大臣望尘莫及的殊荣。狄仁杰晚年腿脚不便,武则天便让他在朝见的时候不要行跪拜之礼,并开玩笑说:“每次见到你跪,朕的身子也会痛起来。”当时的大臣都必须在宫里宿值,考虑到狄仁杰年老体弱,武则天就免除了他的差使,并对其他大臣说:“你们尽量不要去麻烦狄公,除非是军国大事。”与其他许多在武则天手下或被杀或遭贬的重臣相比,狄仁杰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考虑到他并不是一个曲意逢迎、明哲保身的佞臣,他的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虽是奇迹,自然也有其必然。那就是武则天不是隋炀帝,不是桀纣之君,狄仁杰也不是“文死谏”般只为求名的庸才。狄仁杰的直确实是忠心耿耿的直,是不搀杂个人利害思考的直,同时他也善直,让聪明能干而爱才惜才的武则天明白他的直是为了什么。

从懦弱的性格到可卑的结局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写到英莲(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时,脂砚斋曾批道:“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

我们不禁要问:“有命无运”纯属天然定数吗?其实未必尽然。我们不完全否认命运弄人,但也不能凡事都归结于命运。有许多时候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造成的。征之古今,例证委实颇多。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背水列阵,疑兵易帜……一系列奇谋妙计让他成为一代名将,但其性格也有犹豫的一面。刘邦得天下而诛功臣,他自然也在名单之列。有识之士蒯通、钟离昧等皆察出刘邦的阴谋,劝韩信举兵自立,而他一次次放过机会,犹豫不决,说反却没起兵,说不反却有人为其筹划,竟然如此婆婆妈妈。而刘邦虽粗人,但心不粗,他与吕后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将其诛杀了。而韩信或许直到临死,还没决定反还是不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