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6550900000027

第27章 品人之趣,可知其格调(3)

1886年,他离开了巴黎来到法国最西部三面环海的布列塔尼半岛,这个面貌古老的地方与法国其他地区迥然异趣,引起高更换一个生活环境的兴趣。他在那里曾向印象派画展送去二十来幅历年创作的油画。这些作品全部是用印象主义手法画的,有些是受毕沙罗的影响,有些是受塞尚的影响。从《阿望桥的浴场》中可看到当时高更的作画风格。这幅画,有点像毕沙罗的手法,但素描却相当结实。色彩优雅、明亮,使人感到与印象派绘画没有多大区别。

高更对艺术的追求实属原始、疯狂,1891年4月,他孤身一人乘船前往夏威夷群岛东南方一千多公里的法国领地塔希提岛,经过海上十三天富有变化的航海之后抵达目的地,兴冲冲地上岸寻访未开化的生活。港口附近地区的过分欧化使他扫兴;他立即到森林中土著人居住的地区,栖身于一所小茅屋,画那些处于原始状态的赤身女子。他对“她们身体的金黄色”,五彩缤纷的衣料及她们灵魂里的神秘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他热爱她们那种粗野的健壮的美,在激动之下创作了《芳香的土地》以及《海边两少女》等。这时的高更绝望的、悲哀的情调已全然消失,他不分昼夜地画画,通宵达旦地画画,几乎达到了发狂的地步,正如意大利美术理论家文杜里说的那样:“高更在塔希提的生活缩短了他的生命,却拯救了他的艺术。”

贫穷的折磨,疾病的侵袭,使得高更精神疲惫、痛不欲生。于是他画了一幅反映内心对人生的疑问,题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然后自杀了。

高更究竟是什么样的志趣情怀?细细想来,他对艺术的追求近乎痴迷,近乎疯狂,可以说他把一切都交给了绘画,又在绘画中结束生命。

或许高更放弃优裕,在艺术之路上艰难爬行不被人理解,但这位艺术大师从未对这个社会有过好感。他追求的是一种原始人的狂放,他把这一切都寄托在画纸、画笔和画布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高更的精神世界,只有他的画才能够表达他对艺术的理解和他对艺术义无返顾、近乎疯狂的执着追求。

赤诚,为了做完整的人

有人曾感慨:做人难,做名人难,做大名人更难。因为一旦成为名人,往往置身于万众瞩目之下,便有了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拘束——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但也仍然有人身负大名而举措如常,不为名喜,不为名悲,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从天上往钱钟书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也是让大陆的歌星大腕们咋舌的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杜,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自便地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黄佐临之女黄蜀芹,之所以在如鲫的导演堆里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围城》电视剧,实因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一辈子都记着的人。40多年前钱钟书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之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这是钱钟书40多年后报还此义助的原由。

夫人杨绛笑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社科院文学所古典文学组的人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1000。”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500,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弟兄出车上街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听清情况后,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3000。”他说:“这样吧,我给你1500,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有人评论说,钱钟书说到底是数学不好,只学会了个被二除,假如有人求借百万,又该怎么办呢?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寒素。沙发都是用了多年的米黄色的卡面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相传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较之犹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他指着孔方兄的怪脸说。

杨绛在《钱钟书与<围城>》这篇文章里,写到了丈夫的许多“痴气”、“傻气”,归根到底都是童心与童趣。杨绛写了他手舞足蹈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写了他给妻子脸上画花脸,写了他往女儿被窝里藏笤帚疙瘩、埋“地雷”,写了他帮猫打架不怕天寒夜冷,写了他爱看魔鬼飞跑后部撒气的西洋淘气画……却似乎漏掉了写他还爱看当代侦探小说(包括克里斯蒂的),漏掉了他爱看儿童动画片,爱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钱钟书看《西游记》与众不同。边看边学边比划,口中低昂发声不住,时而孙悟空,时而猪八戒,腾云遁地,“老孙来也”,“猴哥救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咏之歌之,不一而足。

看过了舞过了还没过足瘾,又左挑点毛病右挑点遗憾,一连写好几篇短评,起个化名装入信封,歪歪斜斜摹仿小学生字体写上投寄地址,8分钱小邮票一贴,扔进邮筒里。上海《新民晚报》的编辑接信在手,莫名大惑:“这是哪里的小孩子写来的,怎么连个发出地址都不晓得写?稿费寄给谁?”拆开一看,文章真好,正是热点话题。“发了。”

其实稍稍联系一下就不难发现,那个活泼胆大有本领、敢管玉帝叫“老儿”的孙猴子,从小时候就潜移默化地钻入了钱钟书的性格里,以至于人家万乘之尊的英国女王到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他时,他竟称病推掉。事后,外交部的熟人私下询及此事时,钱钟书说:“不是一路人,没有什么可说的。”

巴黎的《世界报》上刊文力捧中国作家钱钟书,极言: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非钱莫属。每天看外国报纸的钱钟书,迅速作出反应,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笔谈式文章历数“诺奖委”的历次误评、错评与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让人家顺着脊梁流汗,并且他一反公论断言,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危害还不如诺贝尔文学奖的危害为甚。

更早的时候,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汉学家马悦然上府拜访他,钱钟书一面以礼相待,一面尖锐地说:“你跑到这儿来神气什么?你不就是仗着我们中国混你这碗饭吗?在瑞典你是中国文学专家,到中国来你说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你说实话,你有投票表决权吗?作为汉学家,你在外面都做了什么工作?巴金的书译成那样,欺负巴金不懂英文是不是?那种烂译本谁会给奖?中国作品就非得译成英文才能参加评奖,别的国家都可以用原文参加评奖。有这道理吗?”

80年代初,某“头牌学者”拼凑了一本《××研究》,钱钟书翻阅后,即下断语:“我敢说×××根本就没看过××的原著。”真是明眼如炬,让此等人物没处躲没处藏。这也就难怪有人按捺不住公开咒他:“钱钟书还能活几年?”

一些年来,由于拒绝与传媒合作,钱钟书这个人,也似乎渐成“魔镜”中影像了。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

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

无尽的幽默,不屈的灵魂

真正的幽默决不同于滑稽,更不同于除尽自尊而博人一笑的轻狂,而是出自卓越的见识、丰厚的修养、超越的思维、独到的审量。庸俗的灵魂,鄙陋的心胸,绝难有幽默的感受和幽默的创造。

幽默的人永远年轻。在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堪称“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就是这个道理活生生的明证。

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上,曼德拉出席并领取了“卡马勋章”。在接受勋章的时候,曼德拉发表了精彩的讲演。在开场白中,他幽默地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设立的,我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讲话,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一定不高兴。”话音刚落,笑声四起。

在笑声过后,曼德拉开始正式发言。讲到一半,他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了,不得不翻过来看。这本来是一件有些尴尬的事情,但他却不以为然,一边翻一边脱口而出:“我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中也把讲稿页次弄乱了,而他却不知道,照样往下念。”这时,整个会场哄堂大笑。

结束讲话前,他又说:“感谢你们把用一位博茨瓦纳老人的名字(指博茨瓦纳开国总统卡马)命名的勋章授予我这位老人。我现在退休在家,如果哪一天没有钱花了,我就把这个勋章拿到大街上去卖。我肯定在座的一个人会出高价收购的,他就是我们的总统姆贝基。”这时,姆贝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连连拍手鼓掌。会场里掌声一片。

人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八十高龄的曼德拉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爱情长在?他是不是畅饮了青春的甘泉?他是不是掌握了不老的秘诀?

世间没有青春的甘泉,也没有不老的秘诀。曼德拉之所以拥有永远的青春,是因为他从不放弃对真理的信仰,从不屈服于黑暗的势力,因为他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炼出了大智慧,在苦难无尽的折磨中咀嚼出了大幽默。“上帝期待着人从智慧里获得他的童年。”80多岁的曼德拉有着8岁孩子的童心。在会见拳王刘易斯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年轻时候也是拳击爱好者。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他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当旁边的人问他,假如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能否取胜,他说:“我可不想年轻轻的就去送死。”

正是在这一串串毫不做作的幽默之中,曼德拉展现出了他耀眼的人格魅力。幽默延长了他的生命,幽默定格了他的青春。二十多年的牢狱之苦,风刀霜剑的严酷相逼,他都用幽默来应对。当他躺在囚室的水泥地上时,他对着窗外的月光微笑——他刚刚由死刑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是一个心灵绝望、精神崩溃的时刻。然而,对曼德拉来说,那是一个新的战役开始的时刻。他清楚地知道,胜利在自己这一边。他把自己看做是比勒陀利亚的兰花和草原上的含羞草,不傲慢,也不软弱。

1975年,曼德拉首次被允许与女儿津姬见面。曼德拉入狱的时候,女儿只有3岁,如今女儿已经是15岁的大姑娘了。曼德拉特意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衬衣,他不想让女儿感到自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他知道,对于女儿来说,自己是一个她并不真正了解的父亲,一个她只能远远看着的父亲。他知道,女儿一定会感到手脚无措。于是当女儿走进探视室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你看到我的卫兵了吗?”然后指了指寸步不离的看守。女儿微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曼德拉告诉女儿,他经常回忆起从前星期天上午的情景,他让女儿坐在腿上,给女儿讲故事。透过探视室的小玻璃窗户,曼德拉发现女儿眼中噙着泪花,但泪水并没有流下来。津姬后来描述了这一次见面,特意强调了曼德拉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面。

幽默来自智慧,也来自品格。在孤岛上,曼德拉坚持长跑并用冷水洗澡,每天见到清洁工人都会开几句玩笑,愁眉苦脸的军警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被终身监禁的囚犯为什么每天都能乐呵呵的呢?狱卒哪能理解在曼德拉的幽默后面,有比金刚石还要坚硬的信念。

于是,曼德拉的灵魂飞翔在高远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