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6573400000022

第22章 开拓孩子潜力从孩子心理入手(3)

注重打造孩子的意志力

一个优秀的孩子,他做事会有一股持久的毅力,这是所谓的意志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面对社会、工作和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时,他都能勇敢地把这份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当起来,不管遇到多少苦难,他都会坚持下去。因此,对于孩子意志力的培养,是从平凡到优秀路上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当下的很多孩子,一会儿学这,一会儿学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不见成效,行动没有目的性,学习没有计划;做事也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他们自制力也很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时精力无法集中。所有的这些表现,都说明孩子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此,要使孩子优秀,父母对孩子的意志力的培养要多下功夫。

孩子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父母后天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引导。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用小事来培养孩子做事的能力,孩子哪怕是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才能完成,也要让孩子坚持做下去,这是磨练孩子意志力最好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加强,从易到难,让孩子逐步接受挫折的挑战,使孩子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日本电视剧《女王的教室》,故事中的老师不惜将自己当成一面墙壁,故意引发很多的事情,让学生经历许多的磨难,被当作学生生活中“恶魔”,他以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心智成熟,增强面对困难时斗争的勇气。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这些表明,父母要使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更坚强,这样才能使孩子更优秀。

1.用独立的生活引导出孩子的意志力

从孩子能站立那时起,父母就要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事情做,让孩子独立来完成,这样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摸索着穿衣服,要孩子自己尽量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等。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需要克服困难,孩子就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意志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给孩子设障碍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这种状态下,父母往往缺失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孩子往往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父母要适当地设一些障碍来有意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一位父亲是这样给孩子设障碍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力的:在孩子2岁的时候,地下有一块小石头,有一半埋在土里,他让孩子把它挖出来,孩子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抠着这块石头,直到抠了一个下午,弄得满脸是泥,手也磨坏了,儿子才把石头给抠了出来。其实,这块石头对这位父亲来说没有任何用途,但就是这块石头给了孩子莫大的锻炼,在那么难抠的石头面前,孩子没有退缩,没有半途而废,这正锻炼了孩子可贵的意志力。

3.要求孩子做好每件事

在小时候,林肯的父亲就告诫他说:“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需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做事善始善终的人是供不应求、深受欢迎的,只有认认真真做事的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成功者。”就是林肯后来当了总统,他也把父亲的这句话依然当作自己的一句座右铭。因为做好每件事,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更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力的重要手段。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们做事往往会虎头蛇尾,这时,父母要严格要求孩子把每一件事做完、做好,不要因为孩子缺乏耐心或事情的难度较大,而看着孩子放弃手上的事,要孩子能完成百分之百的,就绝不要他只做百分之九十九。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意志力,做事就常会半途而废,半途而废就意味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所以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因此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在生活中每天都要克服困难,无能的人绕着困难走,优秀的人迎着困难行,克服一个小困难就是一次成功,克服一个大困难就是一次胜利,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进步。

乐观的心态为什么如此重要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可是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又发现这句话不完全是正确的。比如孩子想得到一件玩具,为了让他高兴,买了回来,可过不了几天就被他弄得支离破碎了,孩子又哭闹着要求得到别的东西,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个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快乐起来。所以说,无论孩子的年纪有多大,他们都不会因为父母期望他们能够快乐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快乐起来,同时,他们的快乐也不一定会因对物质东西的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快乐起来呢?乐观的态度是人快乐的加油站。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只要培养他一种乐观的心态,快乐就会像泉水一样汩汩而出。

乐观,作为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就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条件和环境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的遭遇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华盛顿说:“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乐观的心态就是承认事物的不完整性,就是不被偶尔的挫折和磨难所感伤,因为感伤并不能把我们的命运改变。如果想让孩子有一份乐观的心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1.父母的乐观态度会感染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性格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尽量表现出乐观来,努力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所以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拥有一颗真正乐观的心,要知道,父母乐观处事的事例对于孩子是最好的教科书。

2.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有资料显示,与人多交流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当一个人创造出了某件成果或完成了某项有意义的活动时,很自然地就会感觉到快乐。因此可以说,快乐是伴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孩子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受到了学校的表彰和同学的羡慕,此时他内心中体验到的就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通过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而且取得了成功,会有一种成就感。正是这种感觉,使他得到了充沛的力量和信心,对自己有了更加一步的肯定。

快乐不是人追求的直接结果,也就是说人不会因为想要快乐就会得到快乐,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教给孩子如何去快乐,而应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孩子在与人交往和游戏的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对自己的信心,会在活动和活动成果中得到更多的体验,更关键的是,从中孩子还可以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他人的信心,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而这些是一个人乐观的基础。

3.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抑

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在人的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孩子在出生后的2个月左右,就有了社会性的微笑。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一天天增加,父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叫一声“爸爸、妈妈”父母就因此高兴半天,可长大了之后,为了孩子的升学、就业,父母总会一厢情愿地做出诸多安排,对于孩子个人的想法、兴趣爱好总是在各方面做出过分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按照自己设定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孩子的天性被压抑了下去,每天只能像个木偶似的,又怎么会有快乐呢?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得到快乐,就应该减轻他们身上的负担,给他们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

4.不要对孩子感情冷淡

有关专家曾指出,一个从小就没有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在他长大之后也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将生活在一种冷漠无情的氛围之中,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备乐观的精神。因此,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繁忙,也要尽可能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和他一起做游戏,询问一下他觉得今天发生的那些事情是有趣的,或者就某个问题交换一下彼此的看法。对孩子的抚养不要依赖于孩子的祖父母,甚至保姆,也不要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卸给老师。

5.让孩子持有一颗平常心

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从一生下来就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重疼爱,可以说是在温室中长大的,没有经历过多少风雨,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根本就不知道有艰难困苦的存在,更不要说如何去面对和克服它们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一些接触各类事物的机会,当孩子接触到的事情多了,见识广博了,心胸自然也就随之开阔,悲观的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在孩子开始接触事物的时候,父母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来让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来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当孩子在行动的过程中遭受到了挫折和打击,父母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且激励孩子,告诉他失败了一次不要紧,还可以重新再来一次。

乐观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人快乐的加油站,在人一生的旅途中,谁都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境,记住,让孩子随身携带好快乐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