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母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就会以种种理由要挟父母。
溺爱的父母就只好依从孩子,这样使得在孩子面前一点威信都没有。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管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管不了”,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害怕孩子受委屈的父母是心软而又无能的父母,他们的这份迁就使孩子在心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孩子在长大后就会变成打骂爸妈的逆子。
“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的爱去爱就是溺爱。用理性去爱,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正确地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那么对孩子的溺爱往往弱化了孩子未来处世和做人的能力,孩子就只能在你的溺爱中迷失方向。孩子目无尊长,其实质是教育者对孩子溺爱,它使孩子胆子大起来,心狠了起来。一个胆大心狠的孩子,就是对自己的亲情,也会缺少一些尊重。因此,教育子女时就要使父母的心“狠”起来,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艰辛与困苦,这样孩子才会更懂事。
正确沟通,孩子的心事不用猜
做父母的仅仅对孩子关心、理解是不够的,要让孩子与父母在情感上没有障碍,父母还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可以这么说,沟通可以使孩子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事,能消除藏在孩子心里的隐患。不然的话,很多负面的因素在孩子心里得不到及时得排解,越积越多,不仅有害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还会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解不开的死结。
不论父母是何等的开明,孩子在父母的面前都会有一种防卫的心理。
这种防卫心理对于一个开明的父母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怕父母伤心、怕父母担心、怕父母失望、怕父母生气等,孩子这样的“怕”多了,渐渐地就会和父母产生隔膜,这样,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矛盾。
有一个孩子在高中时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而就在要进入高三之前,孩子的成绩居然落下十几位。父母都很着急,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几次考试都没有好的改变,她恨不得动手扇孩子几个耳光。本来孩子与父母总是和睦地相处,但因为孩子成绩的滑落,使得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孩子的父亲感到,孩子成绩的滑落,肯定会有原因,每当问及成绩下滑的原因,从孩子逃避的眼神中,父亲看出孩子的心里有个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如实地说出成绩滑落的原因,但是,孩子好像在这件事上对父母有很强的防备心理,从自己的成绩下滑以后,孩子似乎不太愿意和父母有太多的交流,孩子变了很多,这倒是让父亲最着急的地方。
父亲想与儿子谈谈,让孩子自己说出成绩下滑的原因,把孩子的问题彻底弄清楚并解决掉。在一个周末,父子俩坐到了一起。父亲先告诉孩子自己的“秘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困惑和一些可笑的事,甚至与他妈妈恋爱的过程都说给孩子听。他把自己的“隐私”说给儿子听,目的是要打开儿子的心门,让孩子也说出心事。要听到孩子真实的想法,父母就要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和孩子沟通,通过疏导、教育让孩子在心里接纳你。
等儿子饶有兴趣地听完父亲的“隐私”,父子间的距离似乎近了很多,这时父亲对儿子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有什么烦恼和压力,说出来,爸爸愿意来帮你解决,因为你是我最爱的儿子。”
这时,孩子低下了头。很显然,孩子想把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说出来,他在等待父亲的反应。看到儿子的这一反应,父亲笑着对他说:
“你有什么问题?愿意把具体情况说给我听听吗?你希望爸爸帮你做什么呢?”
于是,儿子给父亲讲起了他的故事。原来儿子在暗恋班里的一个女孩子小利,小利知道后从此就不理睬儿子了——小利不愿和他做“朋友”,儿子为此非常苦恼,常常在上课时精神恍惚,因此成绩一落千丈。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子内心的想法,父亲说:“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也体验过喜欢一个人而不被理睬的感受,但做朋友是两方共同的愿望,也许小利不愿意与你做你所希望的那种好朋友呢?”
儿子听了父亲的话,急忙说:“我只是想与她做好朋友,不是谈恋爱。”儿子着急的表情告诉父亲,他非常喜欢小利,但又不想在父亲面前承认,只好以当好朋友为借口。父亲没有直接点破,而是说:“也许小利只是想与你保持一种同学关系呢?就像你不能与其他所有同学都做好朋友一样。”
儿子听了父亲的话,没有立即反驳,反而开始沉思起来。父亲知道,儿子觉得自己的话有道理。过了一会儿,父亲说:“感情不能一厢情愿,要把感情分成两部分来处理,一是丢掉,一是珍藏。你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了吗?你能确定将来的想法与现在还会一样吗?”
儿子默默地摇了摇头。
看来,他已经在默默地接受父亲的思想了。父亲进一步说:“任何感情都是需要经的起推敲的,我觉得高中期的男女同学之间保持过分密切的交往是不合适的,更不宜谈恋爱。”
父亲轻易地就让孩子说出了与小利交往的问题,但在谈话中,父亲从来没说儿子是早恋,而是用“男女同学密切交往”这句话来代替。在交谈中让孩子慢慢地体会事情的对错,当孩子悟出道理的时候,他自己会对父亲说出内心的想法。
过了不久,儿子找到父亲,说自己已经想通了,他还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搞好学习……
从那以后,孩子扫去了心理上的阴影,不仅仅在父母面前又活泼开朗起来,而且成绩又提高上来了。一家人又其乐融融了。
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交流,孩子能把自己心里的事主动和父母说出,说明孩子对父母有很大的信任度,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融洽最直接的体现。
好孩子绝对不是严管出来的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遇见像这样的例子:
童童原先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在他五年级的时候,因一次撒谎,被妈妈重打了一顿。并且父母从那以后对童童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可令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撒谎的事却变本加厉了。从五年级到现在的初二,三年来不仅时常撒谎,而且每次撒谎都是镇定自如。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童童告诉妈妈下午要去老师家补习功课,但妈妈那天下午却在街上遇见了那位老师。孩子根本没有去老师家。晚上,在父母再三追问下,童童才告诉父母实情,原来他和班上的几个男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游乐场玩了。于是童童又挨了一次皮肉之苦……
孩子的同学得知了这件事,就问童童当时为什么撒谎。他对他的同学说:“我周六就答应了你要去的。”童童的同学就不理解了,应该说去游乐场玩玩的要求很合理,于是又追问:“为什么要撒谎呢?”孩子的回答是:“父母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我如果照实向父母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我在你们面前就会丧失信誉。”
父母对孩子太严厉,孩子说出实话的后果是拒绝,孩子有时会因为父母的这种拒绝而面临一个难堪的局面,这样孩子当然不会说出真话了。因此,好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只要说实话,我们就好好谈,所有的事情都好解决。并且说到做到。这样孩子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可以大胆地说出真话。
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也不会太出格,所犯的错也不会很大。但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严格,他们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就更苛刻,对孩子错误的惩罚就更严厉。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过分”教育方式。因此,孩子这时候撒谎的责任,很大部分要父母来负。孩子撒谎是为了避免父母的打骂,或父母拒绝其要求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父母的严厉管教看起来是让孩子听话了许多,但孩子想得最多的是,下次怎么既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又可以避免皮肉之苦。孩子并不是反省自己的错误,因为撒谎能保护自己身心不受伤害,尝到甜头的孩子常常会忘记因撒谎被责骂的苦头,他还会铤而走险继续撒谎。孩子撒谎多了,就可能形成了一种习惯,以后不想撒谎都不由自己了,可谓“脱口成谎”。有的父母往往善于戳穿孩子的谎言,却很少分析撒谎背后的原因。比如一个孩子成绩不理想,但父母对他的期望又很大,这时,孩子的压力就会很大。为了讨得父母的放心和欢心,当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孩子也只有用撒谎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在父母心中“好孩子”的形象。
另外,很多父母总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他让孩子变成一列火车,总是要求孩子“行驶”在已经预设好的轨道上。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得多,对孩子心理成长的特点关注得少,以至于父母会忽视孩子的一些具有孩子特性的要求。当严厉的父母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时,孩子就认为自己说实话定会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撒谎也就成了孩子“明智”的选择。如果父母能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坦诚交流,善待孩子的过失,那么孩子说谎的毛病便不治而愈。
因此,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大人要适当地给孩子减压,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标准,多给予孩子信任和关怀,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父母盲目的批评和不冷静的打骂是无能和无知的表现。孩子撒谎是几乎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不诚实,父母都会把它当作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惩罚也相应的重一些。但父母面对孩子的谎言,要父母惩罚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对自己要有一些自责。因为父母管得太严了,以致孩子不敢说真话。
所以,父母不要责怪孩子不诚实,而是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孩子有合理的要求不敢直说?是不是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没有给予满足?是不是常常粗暴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在父母眼里,那可能是对孩子教育的严厉,其实这时的父母犹如一个封建王国的“暴君”,作为他“子民”的孩子,无法在他的统治下“安居乐业”,这样的“子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