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胡雪岩商道
16577500000031

第31章 成败淡定,顺应天道做到处变不惊(2)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人一点一滴的言行组成的,如果我们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成为了行为,我们有自己的行为组成的命运也就会使我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即使破产也淡然处之

胡雪岩由于涉足官场,最后成为了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朝廷革职抄家。又由于投资千万两白银的丝茧以垄断洋人收购生丝的价格,而被外国商人联合抵制,最终生丝烂在仓库,自己也血本无归。

接踵而至的就是钱庄被挤兑,最终关门歇业。他建立的由钱庄、票号、典当行、药局组成的商业王国也在短期内迅速颓倾,造成了晚清最为重大的金融风暴。经历了这样的巨变,好像一夜之间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一般人可能承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恐怕也会惊慌失措。但是胡雪岩没有,他说:“本来我什么都不是,现在有钱了,吃过,见过,玩过,乐过,最多赤条条来,再赤条条去。”他能够在失败看淡成功而安然回归曾经的一无所有,不愧为一代商圣。

胡雪岩死于1885年,终年62岁。他死时家财已经散尽,陪伴在他身旁的没有几个人。当朝廷派人来抄家的时侯,他刚好在前一天逝去,只留下七尺薄桐棺,租来的小屋中一灯如豆。原来的富丽堂皇的住宅与胡庆余堂已经易主,连抄家的官员都说道:真是人亡财尽,无产可封。而他最后葬在何处也一直是个谜,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

胡雪岩得到的称誉和名号实在太多,有的人称他为“经营之神”,有的人把他和古时候的陶朱公并论,称他为“商圣”,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名投机家。

当代企业家王石在造访《红楼梦》故事中的发生地荣德生故居后,在博客上写到:“胡雪岩从未致力于投资新式工厂、改良工艺、提高质量,而是留恋于囤积居奇、大进大出的生丝投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并不算是一个企业家,而只是一个丝业流通领域的商人。”

后来,2006年的夏天,王石去杭州旅游,在专门拜访了杭州城中的胡雪岩故居、以及一直营业到现在的胡庆余堂后,他对胡雪岩的评价却发生了变化。

看到胡庆余堂中的“戒欺”牌匾,他看到胡雪岩作为一名经营者济世救人的决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道德上的高尚。正是由于这种道德的存在,胡雪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训言成为了胡庆余堂的店规,从而制造出了一批批价真货实的良药。他还常常教导店中伙计:顾客乃养命之源。意思就是顾客是衣食父母。在120年前的社会中,他就能提出这种“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真是令人佩服。实际上,现代的很多企业家都做不到胡雪岩的那种水平。

胡雪岩虽然曾经拥有世人无可匹敌的财富,但是对于钱财却也看的很轻。在他事业发展的时期,他涉足官场,并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因为他的政治后台左宗棠一脉,从而被无奈地卷入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政治斗争之中。巨大的商业王国一夕垮台,还被革职抄家。在家财还未散尽时,一直陪伴他走到最后的罗四太太劝他将家中各房中的现银、金条、珠宝、古董等约价值二百三十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先行藏匿,以便作为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胡雪岩没有同意,他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属于我的终究会得到,既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又何必这样劳费心神呢。”

王石对于胡雪岩看淡钱财的态度十分佩服。他在博客中评论道:“他生意上虽然失败了,对待钱财还能如此坦荡,令人景仰!”如此来看胡先生,信奉“信用,商德”,虽败犹荣。

《菜根谭》中有云:顺境逆境,淡然处之。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中。否则的话就无所谓逆境了。在顺境中能够积极进取,而在逆境中则要安之若素,努力转变现有的局面,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生活态度。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当我们处于辉煌或低谷时,要学会让它们进行有机的转化,笑对人生的每一次转折,淡看每一次得失,才能勇敢地走完下一段路程。简而言之,想要让内心处乱不惊,就要保持平淡之味。

“一代商圣”淡化身后事

自古至今,很多有钱人在还没去世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自己身后的事情了。中国人注重死得其所,并且注重坟地的风水,因为他们认为坟地的风水关于自己的后代。所以很多富人都会买一块风水宝地,死后用来安葬。

就是穷人,如果有条件和能力的话,也会注重坟地的风水。胡雪岩也没有逃脱这种情况。

他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已经把祖坟迁到了一块风水宝地,还给自己买了一大块“寿地”。古代人们死之后埋葬的地方叫坟地,而人活着的时候买下的埋葬之地就做寿地。这块寿地风水很好,是请高明的风水先生来看过的。但是当时他已经不能再用这块寿地了。他的钱庄已经倒闭,自己的官也丢了,家产也被超去了,由于自己给朝廷向外国银行贷款时收受回扣的事情也被揭发了出来,所以他知道不久之后朝廷肯定会来抓他,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他身前那么出名,财产有那么多,就算被抄家之后也还有人觉得他有钱,如果他被埋在了身前买下的寿地里,到时候肯定就会被一些别有居心的人给挖出来。

既然已经不能再做以前的打算了,那么胡雪岩就吩咐家人自己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后来,左宗棠死了。左宗棠在世的时候还能力保胡雪岩不被抓,现在却不能了,朝廷在外国势力和朝内一些大臣的压力下下令将胡雪岩抄斩。而在朝廷公文到达胡家时,胡雪岩已经早一天离开了人世。

胡雪岩死时才62岁,不算是一个长寿的人。他在59岁时出事,当他辛辛苦苦又支撑了两年之后,结束了他富有传奇的一生。而他没有死于狱中,好像也是冥冥之中上天对他生前所做的善行的回报。

胡雪岩由一贫如洗到富可敌国,又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可以说是从原点又回到了原点。但是胡雪岩并不觉得自己很悲哀。他说过一句话:“我十几年的所得,到最后几乎成了一场空,但是我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可见他真的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了。其实说道后悔,他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学春秋战国时的范蠡,在帮助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功成身退。也就是登上了高峰,却没有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留条宽敞的大路。

胡雪岩宠辱不惊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他淡化身后事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也值得我们借鉴。当今社会中很多人在自己的父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不孝顺,而在他们死后大办丧事以表示孝顺的做法真是可笑。

胡雪岩最后葬在了哪里没有人知道,直到最近才有人发现他的墓碑。

可见胡雪岩真的是对自己的身后事真的非常淡化了。

元稹在他的《遣悲怀》中写到: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日开玩笑时曾经说起,假若她死后该如何料理;那时只不过说着玩玩而已,如今却真的来到眼底。妻子生前的衣裳已经施舍掉,眼看已很少;只是针线盒儿依然在,不忍把它打开来。意指一旦打开来,陡然添悲哀。只因想起夫妻的旧情,从而对家中的婢仆也更加怜悯;梦见妻子说泉下少钱花,我便焚化纸钱送给她。夫妻生离死别的恨事,世上人人都会记心窝;但是一同度过艰难岁月的夫妻,可悲哀可怀念的事情尤其多。

这首诗字字句句肺腑之言,更为缠绵悱恻和感人。让人觉得伤感无限。胡雪岩死的时候家眷中十二房姨太太差不多已经都已经遣散了。只有元配以及罗四夫人不曾离开他的身边。还有他的母亲胡老太太也比胡雪岩活的时间长,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感伤。而由于元配和胡老太太伤心过度,胡雪岩的丧事是罗四夫人一手操办的。没有了男主人,没有家财万贯,又没有了身前那些那么熟悉的人,可以说,一代商圣的后事让人觉得感伤无限。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不管一个人曾经是多么的成功,都逃不过天道盛衰循环。最终的归宿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所以,在生前给自己留下好名声,这样就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