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行星大探秘
16591800000011

第11章 孕育生命的行星(4)

《科学》杂志的研究员还公布了其他惊人的线索,包括从灭绝时期岩石层里发现的一些细小的金属球,这些线索有助于搞清真相,大大缩小了科学家们查找原因的范围。

科学研究者们,包括来自南京的中国科学家和美国华盛顿的科学家,在中国浙江长兴县煤山对“二叠纪末大灭绝”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在煤山进行研究,是因为那里有一系列的岩石层横跨这两个地理时期。

科学家们的分析指出,他们研究的大多数物种大约在2.51亿年前从化石记录中消失,是在二叠纪-三叠纪交界时的岩层中。这些岩层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交界时期之前,33%的物种灭绝,而在交界时,物种灭绝率高达94%。这种令人惊异的灭绝率的上升是突然出现的,是在短短50万年内发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大灭绝是单独的、突然出现的,而不是几个一连串更小形式的灭绝。大多数物种在大约2.5亿年前灭绝的,随后,少量的幸存生物在后来的100万年中也消失了。

科学家推断,这次生物大灭绝,很可能是受超大规模火山喷发、地外物体撞击等突发性因素的驱动。这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

当大多数研究者们还在调查大灭绝的神秘原因时,一些科学家的兴趣已经转移到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上去了,就是后来的生物大复兴。

他们想用大灭绝找到的信息来搞清楚这场大灾难之后,生命是如何重新兴盛起来的,来探索出那些幸存下来的动植物的本质和生命反弹的时间和形式。

他们认为,了解大灭绝之后再复兴的原因,对于了解生命的历史可能比了解灾难本身更重要。

他们说:“生命从最初形态发展进化到今天,物种大灭绝是一种最基本的变化。今天的生物,都是基于那些2.5亿年前灭绝的那些生物而发展起来的。”

地球突然变冷

根据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硅质浮游生物——放射虫留下的“蛛丝马迹”,我国科学家研究证实,90万年前地球气候确实存在突然变冷的“中更新世革命”。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根据赤道太平洋海底沉积物中有孔虫氧同位素的记录,他们研究认为,地球气候在90万年前突然变冷,并将这一事件称为“中更新世革命”。由于这一观点与传统的地球气候理论测算值并不吻合,因此在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

我国科学家用了5年时间,对中国南海南部海底沉积物中放射虫的记录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90万年前放射虫的种类、数量与现在均有很大不同。90万年以来,海洋中的放射虫数量大增,放射虫的种类也从热带组合占优势转变成亚热带组合占优势。

长期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汝建解释说,这证明90万年前全球气候突然变冷,季风加强,引起海洋的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带到了表层,从而使放射虫数量急剧增加。

5亿年前就已经在海洋中生存的放射虫,对外界气候反应极为灵敏,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硅质,容易保存在海底沉积物中,因此千百万年来,这种五颜六色呈放射状、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的美丽小虫不断死亡,不断沉积下来,忠实地记录了地球气候每一个阶段的变化。

权威专家指出,放射虫的研究首次印证了中国南海南部同样也存在“中更新世革命”,这对研究中国南海的古气候及季风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北极冰与大海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以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每年都有4益升幅,与1980年相比,海洋冰层的厚度减少了40%,冰层的覆盖面积减少了6%。这些地区的永冻层正在失去“永冻”的意义,由此,人们怀疑北极冰将融入大海。

2000年8月,美国海洋地理学家麦卡锡声称北极出现了5000万年未见的景象:通常在夏季厚达3米的极点冰盖化作了一汪海水。他在随一个旅游团乘俄国破冰船前往北极时,发现本来覆盖着极点的厚厚冰层变为宽约1千米的海面。

他说,这与6年前的北极完全不同。当时,他随一队游客乘俄国破冰船前往北极,他们搭乘的破冰船必须破开2~3米厚的冰层才能到达极点。而这次,破冰船在向极点进发时沿途的冰层稀薄,到了极点更是无冰可破。

按照科学界的共识,最近一次极点出现海水的景象是在5000万年前。最近数十年来,北极的冰层正在逐年变薄。

与此同时,俄罗斯海洋学家也指出,由于地球变暖,俄罗斯极北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受到了北冰洋的侵蚀,这导致北冰洋正不断向陆地推进。

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莫斯科的海洋学家组成的考察组,乘坐“尼古拉·科洛米采夫”号水文地理船对俄极北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队队长谢米列托夫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极北地区永久冻土带不断消融,近1万年来一些岛屿已被北冰洋的浪涛侵蚀而消失。据估计,由于永久冻土带的存在,近1万年来俄极地海岸曾远离北冰洋达200千米。

谢米列托夫指出,永久冻土带在消融过程中,会散发出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从而可能间接破坏地球大气的臭氧层而加速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因此,地球变暖对北极地区水文地理造成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另外,对于在俄罗斯破冰船“雅摩”号上的旅游者和导游来说,这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景观。当到达北极时,他们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冰层中,有一个1.5千米宽的“大洞”。在船上的一名海洋学家詹姆斯·马卡西对美国《时代周刊》说:“这简直令人不敢想象。”在纽约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学者说:

“我不知道在历史上是否有人在北纬90°见过水。”

这一发现说明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这种说法对吗?气象学家回答说:“这种推测是没有必要的。”他们说:“我们应该感谢由于极地冰层气温升高和断裂形成的大风,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月份。”美国航空署下属的航空飞行中心的官员说:“他们的卫星长期对极地冰层进行监测。”他们说:“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几乎每年都有。”另一位北极观测者解释说:“有时候,这种开裂的大洞有数百英里长。”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并不否认其他一些北极正在变暖的迹象。但这次发现的冰层断裂仅仅发生在极地地区,并不意味着极地正在融化。

在加拿大曼蒂托巴省胡德森·贝地区经营极地探险旅游的旅行社正在修改他们的宣传手册。因为在过去的手册里,他们建议游客去查奇尔地区观看蓝鲸的时间是6月中旬。这时候,蓝鲸随着春季冰层的解冻游往查奇尔河的出海口。

但是,在新的宣传手册中,由于解冻的时间提前,他们建议游客去该地参观的时间已经变成了5月初。

同样,胡德森·贝地区在秋天的结冰时间也比以往向后推迟了两个星期,这一变化使当地的一些野生动物“不知所措”。据称,在这个阶段,北极熊通常是从它的夏天巢穴出来后经过查奇尔向北前往冰冻地区。但是现在,当北极熊按照原来的时间走到原本应该是结冰的区域时,却发现前面仍然是大片的海水。由于不能前行,这些北极熊不得不饿着肚子调头走向附近的小镇。为了避免北极熊与小镇上的居民发生“冲突”,当地自然资源机构的人员用麻醉枪把它打倒,并把它关在一个特制的金属笼内,送往小镇以北16千米的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结冰时间的推迟,当地自然资源机构的人员经常在镇上和附近捕获到找不到方向的北极熊,其总数超过了100头。

不仅如此,当地的人们也感觉到了气温的升高。在阿拉斯加,永冻层的融解造成了许多起伏不平的“滑板路”,输电线路也歪七扭八,一些房屋开始慢慢下沉。在广阔的原野中,气温升高的迹象更加明显,很多地方出现了湿地、池塘和草地,在驯鹿离开时,麋鹿又来了。在加拿大西北部,当地居民习惯于在永冻层挖地窖来储藏食物。但是,气温的升高对他们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永冻层使沿海地区的土质非常坚硬。但是,气温的升高影响了土质,很多在海岸线上的村落因为土质变软崩塌不得不迁往其他地区。由于冰层离海岸线越来越远,捕猎者发现猎物常常跑到他们的船只到不了的地方。

北极可以说是地球自身的一个气温自动调节器,回归线和极地之间的气温差异左右着全球的气候系统。在回归线区域聚集的多余热气流基本上是在极地散尽的。其中,有一半是通过被称之为“海洋输送带”,相当于100条亚马孙河的深水洋流送往极地消耗掉的。剩余的热气流作为风暴的能量从回归线区域带到北极。如果极地气温上升的速度继续比回归线区域快的话,目前这种气温循环的调节系统就将被破坏,继而改变大风、洋流和降雨的模式。如此所造成的影响之一就是:如果降雨变得不稳定和无法预测的话,那么,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作物将会受严重影响。目前穿越北半球、来势凶猛,并且无法预测的风暴也许就已经预示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

甚至一些更大的气候变化也会随之发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担心,这种气温变暖的趋势将严重破坏洋流循环的模式。从而造成“温暖”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洋流出现间歇性停止。这样的话,气温上升的结果反过来会使全球的气温下降,甚至达到寒冷的程度。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全球气候的巨变将不可避免。只要北极的水表温度再升高几摄氏度,海洋冰层将会全部消失。即使只有部分融化,也会对北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届时,冰川的融化和降雨量的增加将会使大量的淡水在北大西洋上形成淡水层,漂浮在海水的上面。而北大西洋的海水通常是比较冷,且在下沉。如果比重较轻的淡水不下沉,就会阻断在关键位置上通过海洋把热量进行循环的垂直环流,这就如同正在运行的传送带被你紧紧抓住,最后慢慢地停下来。

那么,这种情况又怎样使原来温暖的气候转冷的呢?通常来说,“大洋传输带”是被大西洋中大量的由下沉水流造成的阻力推动。所以,一旦这种推动力减少,湾流北部暖流的运动将会慢下来,或者完全停止。这样,就会造成欧洲、北美,或者其他地区的气温下降。

很早以前曾经发生过这种情况。在1.2万年前的冰期时代,升高的气温融化了圣劳伦斯河的冰川,并流到了北大西洋,造成了洋流停止运行。从而使欧洲陷入了1300年的严寒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担心海洋冰层的继续融化会使历史重演。

这种大灾难也许是人类自作自受的结果。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气温变暖与人类不断增加废气排放量有很大的关系。

在21世纪,要想避免气温的变化,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也许都不太可能了。尽管地球的自身调节系统在发生这些变化时会起到一些补救作用。但是,可能性比较大的是,这种气温的变化会促使我们无论如何要尽快改变目前全球矿物原料的废气排放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一问题解决了,人类将会在各方面受益,对目前面临的气候问题也大有好处。

地球灾难之谜

我们的地球是在渐变和灾变中演化过来的,渐变是缓慢地变化,是宇宙中所有星体共有的规律,也是地球自身演化的基本规律。但古生物和古地质在短时间发生的“巨变”现象,用渐变很难解释沧海桑田、生物灭绝等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地球而言,就是“灾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宇宙天体碰撞学说风行一时,科学家开始相信,在地球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碰撞密切相关,这些事件的爆发造成了地球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了生物的大规模的绝灭。这种绝灭又为生物的进一步进化铺平了道路,一些生命消失了、衰落了,另一些生命诞生了、进化了。

传说中地球的三次特大灾难

在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富的民族之中,总是会流传一些不入典籍的神话传说,这些代代以口相传的古老传说,充满了神奇的魅力。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它们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如何看待一个到处流浪且行将消亡的古老部落留下的传说呢?

这个古老部落就是中美洲印第安人中霍皮斯部落,他们对自己部落的流浪史及宇宙的复杂情况,有着惊人的了解。在他们的编年史里,记载着地球的三次特大灾难:第一次是火山爆发;第二次是地震以及地球脱离轴心的疯狂地旋转;第三次就是12000年前的特大洪水。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些传说竟与科学家的某些推测乃至后来发生的事实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