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知识探秘
16609800000012

第12章 摇神秘的月球(4)

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月震持续时间比地震长,其原因在于月球上没有水和松散的沉积层,正是由于水和松散沉积层对地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才使地震波很快衰减。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月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完全相同,是由月核、月幔及月壳组成,而并非空心的。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探索月球的重大意义

探测月球为一项浩大工程,非举国之力不能为。以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为例,先后投入了255亿美元,近两万个科研单位参与其中。当然,如果没有丰厚的回报,探测月球只能沦为人类的科技游戏。探测月球主要能给我们带来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好处。

对月球本身的科学研究可以大大提高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包括认识太阳系的演化及其特性,认识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月球表面含有能够追溯到数十亿年前被彗星和小行星碰撞的记载,而地球的大气层和地质活动掩盖了这种记载,对月球的探测可以提供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对月球的探测活动还可带动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人工智能、机器人、遥控作业、加工自动化、高超音速飞行、光学通信和高速数据处理、超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空间发电站、电功率微波传输、无污染飞行器以及空间生命科学等。

总之,月球探测及其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带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工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利益。

月球可作为对其他星球探测和研究的平台。月球表面在地质构造上比地球表面要稳定得多,使其可成为建造探测天体望远镜和遥感器的极好场所;又由于月球没有很厚的大气层,月球基地的望远镜可以比地基系统更清晰地观测其他星体。总之,月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对太阳系、恒星系和银河系中的其他星体进行观测和研究,是进行天文物理学(特别是甚低频射电研究)、重力波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实验和观测极有吸引力的场所。

月球还可以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基地和能源基地。从“阿波罗计划”获得的资料表明,月球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在月球土壤中,氧占40%,它是推进剂、受控生态环境生命保障系统的供氧源;硅占20%,是制作太阳电池阵的原材料。其他元素占的比例是铝6%~8%、镁3%~7%、铁5%~11.3%、钙8%~10.3%、钛5%~6%、钠、铬、钾、锰含量占千分之几,锆、钡、钪、铌含量为万分之几。而且月球表面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氦—3,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无放射性的能源。

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我国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

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景象,将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人类探月的方式逐渐进步

探测月球的主要方式可以归纳为5种—第一种是探测器从月球近旁飞过,进行近距离拍摄,并探测月球周围环境。

第二种是探测器成为月球的人造卫星,进行较长时间的反复观测,获取较为全面的资料。

第三种是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硬着陆,利用坠毁之前的短暂时间进行探测。

第四种是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即通过减速而实现的安全着陆,可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局部地区的高分辨率的照片,也可进行月面土壤分析或将取得的样品送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

第五种是载人航天器登月,宇航员在月面进行考察和安置实验仪器,并带回岩石样品和探测资料。

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数千年。古代中国就有“嫦娥奔月”、敦煌莫高窟“飞天”图案等美丽的传说。西方航天学界认为,中国明朝人万户为人类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并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表纪念。

19世纪中叶,法国人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几乎启发了所有的现代航天先驱们,但人类对太空无限的遐想一直都停留在小说层面。进入20世纪,人们观念中关于宇宙空间的科学概念已逐渐形成,世界各国活跃着一大批航天先驱。

1921年12月,“现代火箭之父”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但是,戈达德的研究遇到了许多困难,缺少科研经费,挑剔的舆论界讥笑他连高中物理常识都不懂,还嘲笑他整天幻想做“月亮人”。

但戈达德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动摇,经过20年默默无闻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1941年1月,新发动机火箭可达到2000多米的高度,载重447千克,呈现现代火箭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美苏在航天领域开始展开了激烈竞争。1957年10月4日晚,一枚火箭携带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l号”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真正到来。

但是,当时的载人航天非常危险,安全指数只有50%。在苏联首次载人太空之旅的前一年里,载人飞船的6次试发有3次以悲剧告终—一次因为定位系统出故障未能返回地球;一次是发射时发生爆炸;另一次则是完成飞行任务返回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导致飞船失火。

正是由于这些不成功的事例,前苏联首次太空之旅迟迟未能定下日期。最初,被确定为前苏联第一位首航太空的宇航员是邦达连科。不幸的是,1961年3月23日,邦达连科在紧张训练中,舱内燃起大火,他因严重烧伤而死亡,成为航天史上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1961年4月12日,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即将开始。当时,谁也没有把握这次能成功。前苏联曾有人建议让尚未生儿育女的宇航员戈尔德·季托夫来执行这次任务。当时负责载人航天研究工作的前苏联宇航专家谢尔盖·科罗列夫却坚持选用经验更为老到的尤里·加加林,尽管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临飞前,科罗列夫安慰加加林说—“尤拉,你不要紧张。不论你着陆到哪个角落,我们都能找到你。”这话丝毫没能减少加加林108分钟太空之旅的险情—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发射前数分钟内不得不重新拧紧舱盖上的32个螺栓;通信线路一度中断,跳出个表示飞船失事的数字“3”;第三级火箭脱离后飞船急剧旋转;返回时,飞船胡乱翻滚……然而,加加林绝处逢生,奇迹般地完成人类首次太空之旅。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把第一名航天使者送入太空的成就,使美国受到强烈刺激。为了打破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并在国会上表示美国将在十年之内将人送上月球。

这对于当时还没有把人送上太空的美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技术上诸多困难,美国几乎动用它的所有资源。超过2万家来自美国与其他80个国家的公司、200多所大学参与了“阿波罗计划”。

有人估计,将近100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登月计划。

然而,即使投入如此巨大,载人登月飞行的技术还是相对落后的。通讯导航系统比现在的手机还迟钝,在紧急时候,宇航员根本无法与地面联系,只能自己来解决;人们只能吃“牙膏饭”;飞船防震系统和防辐射系统也不够完善,宇航员极有可能在太空中遭遇各种射线的毒害;微重力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宇航员极有可能肌肉萎缩、骨骼硬化,等等。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12时56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旅程翻开了新的一页。

由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复杂性,决定这必然是一项充满着风险与挑战的事业。

从邦达连科算起,至今已经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决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迎接探索者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

中国的探月活动

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节节胜利,特别是“神舟5号”和“神舟6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探月的课题也适时地被提了出来。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探月构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来的。1994年,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闵桂荣院士最早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卫星的建议。1997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王大行、陈允芳等科学家以“863”计划的名义又发表了《我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探月课题。2000年10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上,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的发言,首次公开表明了中国高层探月的决心。同年11月22日,我国首次公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提出了包括探月在内的我国近期航天发展目标。

随后,我国探月工程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阶段。2001年,由欧阳自远院士牵头制定的“发射绕月卫星”的第一期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通过国家评审。从2001年到2002年,孙家栋院士组织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对首期目标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综合论证,并得出了结论。2003年9月27日中央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

2004年初,我国探月第一期工程批准立项,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绕月卫星进入总体方案研究设计阶段,确定绕月探测一期工程为“嫦娥一号”工程,确定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时间为2007年,同时确定绕月探测工程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以及五个系统的指挥机构,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任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任首席科学家。

2004年11月1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绕月探测工程总体由方案设计阶段正式转入初样研制阶段,各分系统相应进入下一工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进行初样产品设计、试制、地面模拟试验和卫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对接试验以及发射场合练等工作。同时指出,2005年是中国“嫦娥一号”的系统集成年、大型试验年、问题处置年和技术见底年,要以质量可靠性为中心,以工程转正样为目标,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为原则,全面开展产品研制、试验与技术攻关工作。

2005年12月2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确定月球卫星初样完成,正式转入正样生产阶段。同时提出,2006年是“嫦娥一号”工程的决战年,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要完成正样飞行产品的生产研制,测控、发射场和地面应用系统进入系统的集成和联试,使之完全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

2007年则是决胜年,“嫦娥一号”工程正式发射。

目前,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各级产品已完成正样产品的生产和验收,正在进行电性能、整星力学和热试验。运载火箭已开始各级产品验收,并开始进行综合试验。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发射场系统都进展顺利。

我国“嫦娥一号”工程将实现3个基本工程和5个科学目标。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建中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科学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的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探测和月面环视勘察采样返回,即所谓“绕”“落”“回”,将来还计划实施“探”“登”“驻”。目前所进行的是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已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007年4月“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以后,接下来“嫦娥工程”第二期就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有消息表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其中2012年向月面发射一个软着陆器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按照这一计划软着陆器将携带载有摄像机和多种探测仪器的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查,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目前中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据悉,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目前国内已经有10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了角逐。

在此之后,中国将进行就是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在这个阶段中,空间机器人将会充当主要角色,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为了尽快实施机器人登月计划,国家早已经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并且空间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入研制程序。

有专家认为,在太空,宇航员是极其昂贵的资源,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机器人代替宇航员的某些工作将更加安全、经济。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在这一期工程中,中国将如何载人登月呢?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至今也没有公布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或者设想,也就是说目前外界所传言的“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证实。

国内航天界的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政府一向行动稳妥。

实施登月计划时政府方面也同样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作为我国整个登月工程的前奏,我国谨慎地启动了探月工程的“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