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独立生活能力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
孩子们的思维尚未定势,没有任何框框,他们的想法海阔天空,无遮无拦,思维活跃,想像丰富,他们的小脑袋瓜是一个博大的自由王国,什么千奇百怪的念头都可能“咕嘟咕嘟”往外冒,他们的主意常常出奇制胜,令人叫绝,鲁迅先生为之叫好:“孩子可以想到天上的日月星辰,可以想到地上的飞禽鸟兽。”
好奇心是一个人兴趣、才华、爱好不断形成的肥沃土壤。孩子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烈,这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法宝。
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太宝贵了,但正如小小的嫩芽需要小心呵护一样,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只有精心培养,才能健康发展。
1984.1.5
娉娉的小脑袋里装满了问号,经常问得大人答不上来。今天,她跟爸爸到暗室洗相片时问:“爸爸,为什么硬纸纸放在水里头,一会儿就有了小人人?”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怎么讲她才能懂啊,爸爸犯难了。
美国“即拍即成相”的发明家兰德的成功受之于女儿的启发,四岁的女儿和爸爸一起玩,女儿突然问爸爸:“为什么不能立刻成相片?”父亲深为震惊,引发思索,于是苦其心志,埋头钻研三年多时间,发明了即拍即现相机,轰动美国。
孩子的奇异思维是无价的,大人应当百倍珍惜他们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动脑筋的好习惯。
1986.12.6
今天中午,我念一篇《赶猴子》的故事给两个孩子听,意思是一群小朋友到一座猴山上玩,几个小朋友要打死猴子美餐一顿,另外几个小朋友说猴子是国家珍贵的保护动物,只能赶跑,不能打死。读到这里,我故意问婷婷:“打死和赶跑,结果不是一样吗?”婷婷坚决地讲:“当然不一样!”我问她:“怎么不一样啊?”婷婷说:“打死的还在,赶跑就没有啦!”孩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第一次知道孩子与大人的思维绝然不同。大人觉得打死的猴子永不复生从此消失,而赶走了的猴子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位置上的变更!在孩子们眼里:看得见就是存在,看不见就是没有。
有这样两幅漫画:一幅图面的意思是县太爷的父亲患癌症,探视的人络绎不绝;一幅图面意思是县太爷本人得了癌症后却门前潇潇。在成年人眼里,父亲患病因儿子为官而得宠,本人患病后因来日无多倍受冷落,反映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对“势利眼”的趋炎附势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个初中女孩儿看到这幅漫画时却认为:这位县太爷对父亲太不孝顺,父亲病了,人们送营养品给老人;轮到他本人病了,人们恨他,于是冷淡他。孩子们太善良了,善恶总是那么分明,向善是孩子们的天性。
孩子看事物直观、表象,无经验之谈,大人阅历多,多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拘泥于习惯与经验,难有创新,这大概就是成人与孩子思维的本质区别吧。
1987.1.17
语文考试,娉娉给拼音“kongdong”下注的汉字是“空动”,结果被扣掉3分,把满分丢了。她告诉我:“妈妈,当时我想到天空有白云,就写了‘动’,结果错了!”这个想法不简单,至少她是动了脑筋的,这个分丢得值,比不思考填上“洞”更让人欣慰。
我觉得照本宣科的满分不一定比有所思考的90、80分,甚至60分好。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什么都重要。
1988.5.29
娉娉是一个很爱动脑的孩子,中午她突然说:“妈妈,海南岛是半岛吧?”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突然想起小时候玩的塑料中国地图拼图,海南岛和广东省是连在一起的,而不像台湾岛是单独一块。
我和孩子一齐查看了《中国地图册》,找到准确答案,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琼州海峡把它与内陆完全隔开,而不是半岛。孩子想了想高兴地说:“玩具拼图把它们连在一起,为的是丢不掉吧。”这个想像很合理。
1988.6.29
我惊异地发现:娉娉的思维敏捷,推理准确,令人吃惊!
我和孩子们跟着电视一块儿学英语单词“Pil。”书中解释“i”不发音,因为“p”与“l”中间不能夹元音,娉娉即刻断定:“i”是元音,我好半天也解不开这个扣!
她又说:“每次考试错了的地方老是在我脑子里打圈圈!”
1988.6.30
期末的数学考试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家有3只鸡,每天吃4条虫,2天吃几条虫?婷婷在没有学过连乘运算的情况下用分步法做出,她是这样做的:
4×3=12(条) 4×3=12(条) 12+12=24(条)
答案居然是:4×2=8(条)。
结果婷婷被扣掉12分,名次一下子降到22名,因此连“三好学生”也丢了,但我没有生气,更没有指责孩子。我觉得:作为大考这样出题是极不规范、极不严谨的,题中那个“3”是干什么用的?数学题中的每一个条件都不是摆设,都有它的特定意义,都必须充分利用,4条虫是只鸡吃的还是1只鸡吃的?题中交代不清楚。我为孩子思维的缜密而感到格外高兴,女儿做题的每一步都有道理,我觉得孩子的答案比标准答案要更好一些,我把婷婷大大夸奖了一番,我告诉孩子,如果妈妈判卷子,给你满分,甚至加倍给分。
1988.7.8
中午吃饭的时候,娉娉问:“爸爸,你说白云像什么又像什么?”爱人没有贸然回答,而是马上放下碗查了好几种字典,却没有找到答案。吃完饭后他带着孩子出去看云彩去了。
孩子观察后很兴奋,她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
“今天中午的天气特别好,天空瓦亮瓦亮的,爸爸带我去观察天空,天哪,天空中飘动着的云彩好看极了,白絮般的云彩一会儿像一匹马,一会儿像一只会飞的鸟,一会儿像一座高高的山,一会儿走得好快,一会儿一动不动,一会儿万里无云,一会儿却拉下脸来……云什么也像,又什么也不像,好玩儿。”
如果有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请到生活中去找,到大自然中去找,许多常识全在你留意和不留意之间。
1988.9.14
娉娉耳朵里有耳塞,却疼得抠不出来,她好烦恼。她说:“要是有‘耳朵松动剂’就好了,轻轻一抹,耳塞就出来了。”这个想像多好啊,大人决不会这样想的,而孩子想到了,孩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天真、幻想,没有任何禁锢、任何约束。
娉娉把“咸菜缸”说成是我们家的“电冰箱”,其比喻恰到好处,我无论如何想不出。
娉娉把“预祝”写成“愉祝”,并振振有词说是“愉快的祝福”,我没有简单地批评孩子错了,我对孩子喜欢动脑筋给予充分肯定。
1989.3.15
婷婷今天放学一进门,用一个小红粉笔头在白白的墙上画了一个点,我刚想发作,婷婷兴冲冲地问我:“妈妈,你说这是什么?”我不大明白她的意思,看了再看说:“什么也不是,不就是一个粉笔点吗?”婷婷乐了:“妈妈,今天我们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问我们是什么,同学们抢着回答,答案可多了!”我瞪大眼睛问:“答案可多啦?都是些什么呀?”“有的说小石子、有的说是泪点、汗珠子、乌鸦的眼睛、公鸡眼睛上的小黑点、没有尾巴的小蝌蚪、还有的说是打针的眼儿……”“你说是什么呢?”“我说是小雨点、小豆豆!”“答得好,有意思!”我为孩子的回答鼓掌,孩子笑得特开心!
孩子们的想像真奇特,我在报纸的夹缝里看到过许多这样的故事,我对孩子充满敬畏,孩子是成人天然的老师,作为父母的我们,努力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吧。
史丰收儿时很有想像力,在幼儿园里他非把“小”字写得“上开下收”,老师说他写错了,他很不服气:“大”字的两条腿伸得长长的,“小”字的两只脚就应当并得小小的,他的道理很充分呀。一个九岁小男孩向“铁棒磨成针,全凭功夫深”的说法发起挑战,说这个做法最傻,为什么非要拿铁棒而不是捡一根小钉子去磨针,这样岂不省事?台湾脑部瘫痪作家黄乃辉在中学时代完成的成名作《心向太阳》一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流传千古的《龟兔赛跑》很不公平,为什么要在陆地比赛,龟只有在水里才有优势。”真乃真知灼见,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1990.10.28
我常常被孩子们问得瞠目结舌。两个孩子喜欢考我,她们总想难住我。
娉娉问我:“妈妈,一个人牵一只羊上街,很快又把羊牵了回来,这个人手里还有了点钱,你说这钱是怎么来的?”我一时间傻了眼,答不上来。婷婷捷足先登说:“这有何难?把羊身上的毛剪掉卖钱不就完了!”我连连叫好。
想不到娉娉大爆冷门说:“我既不剪羊毛,还要赚钱回来,信不信啊?”“不信,绝无这种可能!”我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连连催问孩子有什么高招?娉娉说:“可以让羊跳舞呀。”我说羊“大吃笨”一个,什么也表演不了,这个办法不赚钱。娉娉不紧不慢道来,那我可以训练呀!她振振有词说:“小狗能算数,大熊猫能走钢丝,为什么羊就不能学跳舞呢?”是呀,我服了,服得五体投地。
两个孩子上高中了,很少有争执的娉娉和婷婷,有一天把“官司”打到我这儿来,一定要我不偏不倚秉公“断案”。起因是她们读了古代寓言“买椟还珠”后,两人产生了分歧意见。
婷婷抢先说:“妈妈,‘买椟还珠’的人把贵重的‘珠’还了人家,却把不值钱的‘椟’留了下来,你说那人是不是傻得不透气?”我忙不迭地回答:“婷婷所言甚是,那个人的确太傻,他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婷婷得意地叫起来:“‘判官’妈妈高明,断案如神,本人胜诉!走人。”
一向厚道的娉娉这一回没有谦让,她双手拦住妹妹的去路说:“妈妈只听了你的一面之辞,怎么就是你赢了?”她扭过头来对我说:“妈妈,‘老曲难唱’啊,以往‘珠’比‘椟’贵不假,今天可是‘包装时代’哎!”“包装时代?”这个说法让我大为惊诧。娉娉据理力争道:“今天的商场,不是搞商品质量竞争,而是搞包装大战。一盒月饼要100多元,那几个月饼的成本才值几个钱?很多商家把钱全折腾在包装上,妈妈你说是‘椟’贵还是‘珠’贵?”“娉娉言之有理,经你这么一说,有时还真是‘椟’比‘珠’贵。”
这回婷婷不满意了,她说:“我说妈妈大人,你还有没有一个立场,怎么变来变去的,纯粹‘不倒翁’、‘墙头草’,‘******’一个,不和你玩了,讨厌!”
小女儿悻悻而去,我却偷着乐,孩子各有各的思考,很好的一件事嘛!
1998.11.15
两个孩子上大学后,思念她们成了我每天的功课,真想她们啊,时时刻刻!10天通话一次,实在难解思念之情。电话到底不能传递体温,看不见女儿的音容笑貌,寂寞难熬,思念成疾。
婷婷思家心切,她在来信中这样说:“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多月我们才能见面呢,好想你们哪。如果我是学电子的就好了,我一定发明一种微型飞行器,把它装在每个人头上,‘轰轰轰’一发动,‘腾腾腾’直升天空!那样的话,每天早晨,我把姐姐送到天津,然后我飞到北京去上学;每天上完课,‘扑腾扑腾’两下到天津把姐姐捎上,然后一齐回家,我们四个人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这个想法太神奇了,太让人感动,如果婷婷的微型飞行器有一天问世,让身处异地的骨肉亲人天天团圆,成零距离,那将是人类真正的福祉。
孩子的想像力就是一座金库。发明产生于幻想,能将少年时代的梦想付诸实现的人就是伟大的,一个人一生能有这样一项发明足以获得永恒了,而实现梦想的动力全在于有过强烈的渴望,愿婷婷敢想、敢做、敢成!
2004.2.20
娉娉,在昨天的网上聊天中,你突然提出:“农村的生产状况究竟是应该小打小闹还是统一经营”这样一个问题,你说:“同样都是生产初级产品的行业,农业的融资能力少得可怜,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基础工业却不用担心贷款难的问题。中国农民最为坚韧不拔,最肯吃苦耐劳,加上他们脱贫致富的渴望压抑已久,没有谁比他们更向往富足的生活了。至于他们没有过上富裕生活,不是他们本身的能力不够、智慧不足、干劲不大,他们最缺的是启动资金和生产运作资金的支持,如果谁能在资金上给农民朋友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农村经济会有很大的改善。”
从来没有听到有这样一个说法,妈妈十分惊喜,不管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思维成型产品,这种想法都是最宝贵的,这应当算创新思维了。到底是学经济的,我一辈子也不会想到这一点。
娉娉,凭借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如果能与别的学科嫁接,定会结出最惊艳、美丽的果实,妈妈真高兴你有这样好的想法。
手头有几个成功的例子告诉你,意在鼓励你珍惜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大于天,一切成就缘于此。
古代大商人白圭的经营策略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他的想法常有新意,他的眼光与众不同,他喜欢走自己的路,以小的投入获得大的效益。
记者采访一位商界奇才的成功秘诀,他不正面回答,反问记者:某地发现一个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你会怎么办?记者答:或绕道而去,或游过去。商人说:为什么一定要去淘金?为什么不能就近买一条船马上开展运营?这样的情况便是宰得乘客只剩下一条短裤大家也干。
我国第一个亿万富翁李晓华做生意的诀窍是: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他习惯于比别人快半拍,喜欢在一个没人开拓的领域内最先踏上一双脚,等这里脚印多了,他便是干得再红火再顺手,也及时地、果决地、勇敢地抽身而去,奔赴新的战场,创造新的业绩。
娉娉,勤总结、提炼、消化、吸收,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是难能可贵的。你有积累的习惯,这很好。任何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灵感就会爆发出来的。对于这样一个命题,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中国也没有过这样的实践,就是说你有这样一颗思想的种子,还得看适合它萌发、生长的土壤。眼下,想立竿见影搞出一个结果、一个名堂怕很难,成就一个优秀的思维产品那是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毕竟这是一个十分好的想法,暂且封存一时,等到适当时候,它会重新爆发,择情况而定。
娉娉,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世人不曾想的事,是最有意思、最有意义的。关键是方向,只要方向对头,成功就有可能。好的思维是一个人的全部尊严和财富,我儿努力吧。只要有用得着妈妈的地方,妈妈将全力帮助你查找一些东西。
雅斯贝尔斯说:“谁塑造儿童,谁就塑造未来。”国际化数据化大教育的核心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以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育人当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赠人以金,不如教人点石成金”,给学生一个“金手指”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
国际教育搞的是创造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即使考试,也是考知识少,考创造力多。西方许多国家的学生上课时间比我们短,学得知识比我们浅,但创造力比我们强。
中国的应试教育搞的是“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的金字塔式教育,十多年学校教育把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训练成一件“驯服”的考试工具;老师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个盛放知识的器皿,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强调一个“灌”字,完全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天性。
文化是每一个民族生存的土壤,有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美国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美国父母每天总要这样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有意义的问题?美国有两个小小发明家已经拥有10多项发明,两个小发明家一个十岁,一个十四岁,他们的妈妈要求孩子每天做两小时创造性工作。而中国家长则喜欢问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中国父母只关心分数,而疏忽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与潜力的开掘,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失策。
在美国芝加哥幼儿园,老师空着手走到孩子们中间,问他们人为什么会站立、会走路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各抒己见,老师让每个孩子摸摸自己的骨头是什么样的,然后画出来。孩子们把胳膊腿画成细细的棍子,把脑袋画成圆圆的球,然而老师带孩子们看X光片,孩子惊奇地说:人体原来是这样!
美国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思维,考试答题允许有差异,甚至可以与出题者意见相左,只要推理分析有道理即可。
美国幼儿园让孩子们画太阳,红的、绿的、黄的、蓝的、紫的、方的、三角形的、多边形的、不规则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放在中国是断断行不通的,答案只有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其余一概算错。我们的小学教育善于搞“一刀切”,用一个“模子”培育人,喜欢用一个标准答案判断。比如问“冰最后变成了什么?”这样一道题,回答是泥、土、红花、绿树、春天的都算错,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水!
没有创新思维,难有创造之果。具有好奇心是孩子们的特质,是创造力形成的开始。天才的闪光,蕴藏在强烈的好奇之中。
北大一位文学博士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一只球掉到水坑里怎么办?老师希望同学们的回答宽泛新奇,自高一筹,孩子们各抒己见争相回答,不外乎捞、网、钓等办法。只有一个孩子讲:“不要这只球了,让我爸重新买一只,别的方法成本太高。”博士认为:这个孩子有创新意识,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应当鼓励,即使不鼓励,至少也要认同,而不能斥责和讥讽。孩子宝贵的思维火花是经不起挫击的。
精心培育思维幼芽,有可能长出思想的参天大树。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说:“优秀的教师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储备知识的器皿,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做学生头脑里火种的播火者,而不是灭火者,即激发学生的潜质。”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要像爱惜玻璃器皿一样小心翼翼呵护、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最广泛最自由的发展,这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对束缚儿童思维现象十分痛恨,以旧中国妇女遭遇“三寸金莲”的不幸命运作类比,为孩子们大声疾呼:“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要把人裹成‘三寸金头’不可!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起解开,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突围而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干一点他高兴的事。要充分地尊重孩子们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人生,让创造性思维健康成长。
中国的明天,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美妙的思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