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16677300000003

第3章 郑燮书法艺术(1)

郑燮是一个卓越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书法、篆刻诸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在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书画印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般称之为四绝。

郑燮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十分具有变化性。

(一)生平简介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郑燮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卖画、中举、做官、再次扬州卖画五个阶段。

1.早期读书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先祖在明代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到兴化城内至汪头,到郑燮已是第十四代。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燮出生,这时他家已经破落,生活十分拮据。3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14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给了郑燮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燮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燮资质聪慧,3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16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20岁考取秀才,23岁娶妻徐夫人。这年秋郑燮首次赴北京,26岁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30岁,父亲去世,此时郑燮已有两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

2.扬州卖画

由于生活困苦,郑燮在30岁以后弃馆到扬州卖画,看似为了风雅,其实是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的儿子去世了,郑燮曾作诗致哀。32岁时郑燮出游江西,在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

33岁的时候,郑燮来到北京,与佛门弟子们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所以有狂名。在北京期间,结识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36岁的时候,郑燮在扬州天宁寺读书,手写了《四书》各一部。37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39岁时,徐夫人病逝。郑燮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3.中举宦游

1732年,郑燮40岁,这年秋天,他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为求深造,他到镇江焦山读书。现在焦山别峰庵有郑燮手书木刻对联,内容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1736年是乾隆元年,郑燮44岁,在北京参加了礼部会试,考中贡士。5月,他在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考中进士,非常高兴。

1737年,郑燮45岁,滞留在北京一年左右,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但是最终失败,只好回到扬州。在那里得到江西程羽宸的资助,娶妻饶氏。

1739年,郑燮47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他为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郑燮进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4.山东作官

郑燮50岁时,成为范县令。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燮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由此可见他为官清廉的决心和勇气。

1744年,他的妻子饶氏生子。郑燮做官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五年之后,郑燮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

有一次夜里出去,郑燮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燮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郑燮因为失去了独子,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燮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

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

郑燮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燮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

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燮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燮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清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燮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燮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12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

郑燮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鱼竿。

郑燮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感觉雄伟抱负难以实现,早有弃官的想法,这次罢官,正合了自己的心意。

5.再到扬州

回家以后,郑燮继续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1754年,郑燮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65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相以诗句赠答。

这一时期,郑燮所作书画作品很多,流传也很广。1766年1月22日,郑燮去世,葬在了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73岁。

(二)书法艺术

郑燮因为善画半竹,笔致飘逸,超越当时流行的媚俗风气之上,再加上他的书法往往汇合了篆、隶、楷、行、草五体,从而开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貌,自称“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的特点是以真、隶为主。糅合真、草、隶、篆各体,并用作画的方法来写,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章法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

板桥体书法艺术是郑燮审美心态的浓缩和总结,是他文化性格的提炼与映照。六分半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各种技法相互渗透。他不仅把书法中的各种书体融入其中,而且还把绘画中的技法也融入其书法中。

我国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依附关系,是世界上任何艺术无法比拟的,离开传统就丧失了书法艺术的生命。郑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极为全面和深入。其行书和小楷具有钟繇、王羲之遗韵;他的题画之作又往往把各种书体的笔意融为一体,极具天机畅然之意蕴。

郑燮的字用笔方法多样,线条类似他所画的竹子;在结体上进行夸张,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在章法布局上,大小错落,上下左右互相响应,疏密相间,所谓“乱石铺街”,富有节奏韵律感。郑燮的书法出现在推崇帖学的清代书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众多对联、条幅、条屏等墨迹传世。

郑燮的书法,风格奇古,他广泛学习古代各家的书法,甚至刻意搜求古碑断碣,终于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板桥体,他自称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是多种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有机结合。这种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很浓,圆润古秀,雄浑峭拔。板桥的书法,曾被人誉为乱石铺街,骤然看去,大大小小,歪歪斜斜,疏疏密密,不方不正。但仔细看来,就会发现它是一气呵成,行款活泼自由,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别致,浑然一片玲珑,气势俱贯,妙趣横生。

郑燮的书法,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如他的“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现了郑燮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人。郑燮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郑燮对自己的新书体这样解释说:“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之以行草。”

从郑燮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渗入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这种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

其实,郑燮的书法还不止是将真隶相参而以行草的笔法写之,他的字中还参入了画兰竹的笔法。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说郑燮的字是把真、草、隶、篆四种书体而以真、隶为主综合起来的一种新书体,而且是用作画的方法去写。

可见,郑燮对于书法是决意要背叛传统,进行大胆自我创新的。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而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主要是楷书、隶书相互参用;二是打破书画的界限,将画竹画兰之法融入书法之中。郑燮曾说自己作书往往用沈石田、徐文长、高其佩作画的笔法。

看郑燮的字,点画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其结体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并略做夸张地表现出来,形成一种随物赋形、随形就势的特点。

而整体上看,郑燮的字体多呈左低右高的扁方形状。由于这种结字特点,他的书法在章法上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形成一种疏密错落、揖让相谐的乱石铺街之状。

表面上看,郑燮书法的这种创新,是一种杂凑,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于二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绝不求形似。

郑燮说,自己用蔡邕的书体,运钟繇的笔法,写王羲之的字。而这一切,又都是从自己心中来,并不是蔡、钟、王的书法。古人的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变万化,遗意荡然。如果还依样画葫芦,怎么可能真正找到古人的原貌。

郑燮对学书有独到见解,加上他对诗、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又饱经沧桑,所以,将思想的旷达与天性的幽默一齐融会于笔端,自然就形成了这种“奇而不诡正”的书法特征。

郑燮的书法创作,多以题画诗的形式流传于后世,此类作品以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出现,书法艺术与诗、画融为一体,又显示出独特的美。

六分半书除了字法结体的独特外,在章法的处理上郑燮也是别具一格。郑燮将字写的或大或小、忽左忽右,甚至东倒西歪,变形险峭,或憨拙、或奇诡,创造了一种乱石铺街的艺术效果,但整体气势连贯,一气呵成。

从整体上看,郑燮不失为清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位怪才和奇才。他的六分半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郑燮书法常用异字、怪字,其实在历代都有一些书家爱用这类字,如明代的王铎、傅山都曾写过。在他的六分半书中出现一些这样的异字、生僻字,不觉得唐突,反感到十分贴切。郑燮用这些字与他欲标新立异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

但是,郑燮也因此遭到了保守者的抨击。事实上,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从来都是师心不师迹,亦步亦趋地模仿古人、今人。都是没出息、无作为的表现。

艺术贵在创造,风格特点越强烈,离大众普遍认同标准越远,非议也就越多。但历史是公正的,它只给有创造、有发展的杰出人才留有位置,许多标榜正统的书家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却,这是郑燮留给我们的另一个启迪。

(三)作品欣赏

《满江红》行书轴是郑燮行草代表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满江红》行书轴是他晚年的作品,书写的是他的老师陆震所作的《满江红》词一阙。全轴以行、草为主,兼参以篆、隶、楷的用笔,结体、行笔或拙实,或秀润,或凝厚,或飘逸,奔放阔达,堪称佳作。

郑燮的《论书诗》轴是板桥体的典型代表,放眼望去,如乱石铺街,似满天星斗,墨象斑驳,跌宕奇诡,一派冷峭峻拔、嬉笑怒骂而又自然天成的浪漫意趣。

“平生爱学高司寇”,开篇的几个字就已将自家风范显露出来。“平生”似很平常,“爱”字的造型十分突出,寓真、行、篆、隶各体笔法于其中,厚重且突兀地点在这里十分醒目,“学高”两字明显取斜势,但细察其重心并不歪斜,“寇”字最后的钩笔虽怪模怪样,但十分有力,并在第一行的构成中产生了曲线的跌宕。

至“且园先生”这里又产生了更为明显的跌宕,在笔力轻提之后,“书法”两字又以浓墨重笔构成了另一种变化,且与前面的爱字形成呼应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