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子牛补饲的基础。美国肉牛产业的架子牛为断乳至育肥期开始前,一般为6~15月龄的幼牛。其生长要求既不出现体重负增长,也不出现过早进入育肥期的过快增长,而是维持低的增重速度。这样,有利于提高从出生到屠宰整个生长期的产肉量,同时降低成本,因而架子牛一般都是采取放牧加补饲青贮饲草饲料的方式。在我国肉牛生产的现实中,尚无架子牛饲养的规范要求。有的留在牧区放牧过冬则掉膘减重现象严重;有的运到农区饲喂作物秸秆则难以满足增重的营养需要;也有的过早进入育肥场则拉长了育肥期,抬高了成本。最佳解决办法就是,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放牧加补饲青贮来达到低速增重的要求。
· 母牛多产犊、多产奶的基础。在过去没有冬春补饲的条件下,草原上母牛因营养不足使繁殖成活率只有50%左右,即每两年内有一年产犊,有一年既不产犊,也就不会产奶,白白消耗一年的牧草和经营费用。现在,大部分牛群有一定量的干草或精料补饲,可以达到每三年产两犊的水平,即繁殖成活率可以达到60%~70%。美国肉牛业的平均繁殖成活率为9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母牛在生育期内每年都能产犊,很少有“白吃饱不产犊”的浪费现象。其实,我们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把冬季补饲的干草干料改为青贮,母牛的繁殖潜力很快就可全部发挥出来。
完善适合牧区特点的种植与推广方式。饲草饲料青贮技术并不算什么高科技,而是一种实用的生产技术,然而推广几十年后的现状仍然是中国比外国、牧区比农区、分散牧户比大型农牧场差距大。在草原牧区推广青贮技术和措施,是一场带动生产经营方式大变革的“营养革命”,必须改变小打小闹的做法,从体制、装备、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重构。
· 建立集中种植、分散利用的体制。过去在牧民一家一户草库伦内建设的小型青贮饲料基地只能解决抗灾保畜的问题,无法适应高产高效的社会化大生产。解决畜群正常生产日粮的饲料供应,必然是规模化的种植、加工、贮存、运输和饲喂,不可能依靠小农、小牧的思维定式所能够解决。考察发达国家的家庭牧场,无论规模大或小,都有足够的青贮饲料作为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牧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决定了在很多地方依靠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难以达到规模化要求和应有的种植水平,因而应当由政府出台组织和扶持政策,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和牧民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分工,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 完善大型配套机具装备。目前,牧民使用的拖拉机大多为十几马力,指望用这类机械大规模进行青贮饲料种植、加工和运输根本没有可能。国外家庭农场的青贮饲料种植一般使用100~200马力甚至400多马力的大型拖拉机,配套大型机具,可以有效地提高耕作水平和作业效率。刈割牧草青贮则以一两吨一捆的规格进行塑料拉伸膜包裹青贮,相应规格的机具能够很快研制出来并加以推广。采用大型机具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关键是能扩大规模,提高作业效率,满足大群牲畜的大量需要。国外的大型机具对大公司、大牧场来说可以自备自用,而对于中小型牧场来说,需要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我国的牧区在起步阶段更需要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化机构(或专业户)承担购置、管理和作业服务。
· 健全饲草饲料青贮技术的科研推广体系。欧美发达国家大规模推广青贮技术已有百年历史,至今仍在不断研究新工艺、新技术。相比之下,我国特别是牧区的青贮技术推广进展缓慢,方式方法和原料来源单一,营养成分也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很多现实问题缺乏专业研究,因而也无法得到解决。现在青贮饲草料制作的成败以直观感觉是否发生霉变为标准,实际保留了多少营养成分无人监测,即使存在不适当的操作也难以发现和改正。
· 美国测定和评价青贮质量的技术相当规范,而且对青贮添加剂的研究也相当活跃,以求通过饲喂青贮饲草料使牲畜获得尽可能完全的营养成分。发达国家始终跟踪研究青贮技术进步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标准化和品牌规范
20世纪90年代初,活畜和肉类的计划调拨体系已逐渐让位给市场交易多渠道流通,草原上各类牲畜“贩子”满天飞。肉类供销渠道也从过去国营食品公司一家独办,变为多渠道自由买卖。在放开市场的条件下,为了规范生产和流通行为,保护主产区肉类的信誉,制定商品畜和肉类标准的必要性开始显现。
锡林郭勒盟曾经组织生产、流通和标准化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大家共同认为,制定这类标准既无上边的文件依据,又无惯例,地市级机构也无权制定,因而曾经提出的动议不了了之。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我国各有关行政部门职能交叉、权力分割的现行管理体制下,即使有文件依据,也难以制定和有效地执行成套的标准。现在很多农产品和食品原料都已有了标准,但是唯有肉类和商品畜的交易仍无标准可循。有些科研机构参照欧美同类标准曾经起草过某些肉类标准,但由于权力部门未纳入议程,真正出台还不知要拖延多久。因而时至今日,市场信号还必须通过牲畜贩子才能传递到牧户;肉类销售任凭商家“忽悠”;一些受到广泛赞誉的草原产地品牌经常被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劣质肉冒充……市场信号失真制约生产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在标准化和信用体系规范之上的生产、流通、消费调节机制无从发育,高产、高效、高质量为特征的产业化无从发展。
反观美国肉牛产业,从犊牛、架子牛、育肥牛交易,到屠宰后的胴体、分割肉块都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因而才发育出规范而发达的拍卖市场、期货市场和批发零售网络,以灵敏的市场信号引导生产,规避风险,开发新产品,真正起到了产业化纽带的作用。我们的产业化口号已喊了近20年,但一直寄希望于某些“龙头企业”主宰整个产业链条,结果是有的企业形成了利益垄断,也有不少“龙头”企业享受完优惠政策即消亡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却并未形成。可以判断,什么时候形成依托标准和品牌的市场化,什么时候就可以宣告“产业化”走上正确的轨道了。那时,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也就会驶上快车道。
【阅读材料】一个市的现代化示范
—鄂尔多斯市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建设标准(摘要)
按:在网上搜索资料时发现这个称为“建设标准”的文件后,自然联想到了该市主管农村牧区工作的白玉岭同志。在他担任副市长的10年间,鄂尔多斯市经历了四年连旱的打击、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草原生态明显改善等阶段性变化。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及时启动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示范建设,这在荒漠草原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1999年和2001年,我与主管畜牧业的盟市长参加国家外专局批准的畜牧业培训项目时,分别赴美洲和欧洲培训考察。那时他就电脑和相机不离身,白天搜集资料,晚上及时整理,尽量多地把可用的信息带回来。经过10来年坚持不懈地创造条件,终于开始把欧美现代生产经验成套地在鄂尔多斯高原进行创造性地借鉴组装,为我所用,开创草原式的辉煌。根据该“建设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达标牧户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家庭牧场已基本没有什么质的差距。不幸的是,这一计划实施两年后,白玉岭同志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农业发展项目的第一线。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勇于开拓创新、为草原的兴旺繁荣而拼搏不懈的蒙古族领导干部,以丰富的实践成果和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在此谨以此寥寥数语纪念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实践者白玉岭同志。同时把他所主持制定的“标准”一文摘要附在这里。
总体目标和建设原则
在大力转移牧区人口的基础上,按照“用现代科技成果装备农牧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牧业”的发展思路,引进、汇集、组装国内外现代化农牧业元素,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项目建设区为牧区范围内的优化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不得在禁止发展区内选户建设。以水资源为中心区域布局,无水草场及其经营户不得列入项目建设。总体分为沙区、软梁区和硬梁区三大类。通过5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部达标。
建设规模和进度
2009~2012年每年建设示范户800个,每年新建中型农机服务队(具有服务能力的农机大户)37个。到2015年,探索出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
建设内容和标准
(1)农机服务队:配备60~80马力拖拉机及牧草和农作物灭茬、中耕、植保、玉米收获、青饲收获、打草及拾捆、饲草粉碎等作业机械。农机服务组织设置标准为: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区域25~30户示范户拥有1个服务队,常规服务半径为15公里。
(2)示范户:每户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沙区每户经营水浇地300亩,草场5000亩;软梁区每户经营水浇地200亩、草场7000亩;硬梁区每户经营水浇地100亩、草场10000亩;在划区轮牧、草畜平衡的前提下,牲畜饲养量达到1200个绵羊单位以上,出栏600只以上;农机具配套有拖拉机、拖车、双圆盘牧草收割机、喷灌机、简易搂草机、悬挂犁、旋耕机、播种机、小型饲草料粉碎机;全部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划区轮牧;通过封育补播等方法,促使草场原生植被达到60%以上;每年划出20%的草场禁牧,5年草牧场全部轮歇改良一遍,植被密度及优质牧草比例均有明显提高,草场质量显著改善;水浇地必须全部喷灌,优质牧草、籽实玉米和青贮玉米种植比例达到4∶4∶2。
(3)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为示范户和农牧民提供优质服务。
(4)到2015年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户户通电;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以上;彩电、冰箱等家电齐备;道路状况有较大改善;有电话或手机等通讯工具,70%的家庭实现家中上网;每户有小汽车或客货两用车1辆以上;每户有洗澡、卫生设施;每户有沼气池一座;无适龄学生辍学现象;环境整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