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16687600000047

第47章 血战石油(1)

能源密度

很多人只是固守着过去的认知,而不注意形势的变化。

油价的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

石油价格仅仅是工业形势的衡量手段之一,如果单独参考使用就有可能产生误导。许多能源分析家们在谈到“调整通货膨胀后”的石油价格时,他们指出,2007年下半年的石油价格或许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实际上,这些论断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当经过“能源密度”(以每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要的能源数量来衡量)调整后,石油价格看起来并非如此糟糕。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世界的石油禁运使“能源危机”这一词语成了美国词典的一部分,与危机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比,2007年的能源密度大约是当时的40%,这就意味着从消费者的眼光以及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的角度来看,能源成本上升仅仅占了他们经济支出的很小一块,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经济能够经受住几乎是不间断的能源成本的攀升。

更重要的是,这或者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对石油生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采取较为坚定的对立姿态。

此外,美国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现今的唯一超级大国和冷战的胜利者,但当它遭遇2001年的“9?11”恐怖主义袭击,发动了错误的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没有更多的精力发动一场新的对抗。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改变了俄罗斯在大棋局上的位置,不再将其视为目标,与它对油价上涨承受能力的增强不无关系。对于美国来说,不可能有两全其美的方案:既能够铲除自己的敌人,又不让俄罗斯得益。事实上,美国要解决的敌人,必须有俄罗斯的配合——至少袖手旁观才能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仅美国,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油的消耗都在快速下降。

2010年6月9日,英国石油巨头BP表示,2009年世界石油日消费量减少120万桶,降幅为1982年以来最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已降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所有需求增幅都来自中国、沙特和印度”。整体来看,2009年世界石油日产量下滑200万桶或26%,降幅超过日消费下降速度,也是1982年以来最大。

石油枯竭倒计时

石油的日渐枯竭的事实,正在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确切地说,只要美国不再遮掩石油比人们想象中的速度更快地走向枯竭的真相,油价不需要人为拉升就会爆发,回到它应该到的位置——与全球超发的货币相比,100美元的油价是被严重低估的。

2010年11月9日,英国《卫报》报道称,据国际能源署的两名高级官员透露,为了避免引发外界对石油短缺问题的恐慌,美国正发挥其巨大影响力,鼓励能源监控机构对石油供应量下降、面临短缺的问题视而不见,并夸大找到新油田的几率。国际能源署2005年曾预测,到2030年,世界石油供应将达到顶峰,日产量高达12亿桶。但是他们随后将产量降低到116亿桶,2008年又降到105亿桶。在这位内部人士看来,“12亿桶的日产量纯属胡说,即便是维持石油产量每天9000万~9500万桶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担心一旦这些数据公布,很可能会引发石油恐慌,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美国担心石油顶峰期结束,因为那将威胁到他们使用石油资源的权力”。另一名国际能源署官员则披露,在他们组织内部,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要惹怒美国:“石油储量根本没有美国宣扬的那么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石油顶峰期,我认为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糕。”

根据英国能源调查委员会在2010年10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全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顶峰,2020年之前将达到终结点,只是政府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危险。英国自由党议员约翰?海明说:“英国政府需要加快发展更稳定的低碳经济,以避免石油波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英国石油储量消耗分析中心称,石油开采量下降10%~15%就足以令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完全瘫痪。20世纪70年代,石油开采量仅下降5%就导致全球物价上涨了5倍。

如果纯粹从利益的角度研究一下战争,就会发现,战争几乎都与资源的争夺(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有关,而稀缺的资源尤其成为争夺的目标。

石油就是这样一种资源。

澳大利亚的希拉?纽曼指出:按照今天的消耗速度,石油只能维持40年。石油生产不可能在未来的40年一直保持平稳,之后突然跌至零点,事实上,它将出现一个生产顶峰,随后便进入衰退期……石油极限已经到来,天然气与煤炭紧随其后,各国政府却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千方百计维持现状,局势因此进一步恶化。现代社会寄希望于生物、风能及太阳能,然而,研究表明,非化石燃料只能取代化石燃料的一小部分。后者是自然界经过几百万年的积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产,然而,20世纪末21世纪初仅仅几代人就将其消耗殆尽,人类身处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一观点在美国和平与世界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全球当前石油产量的相当一部分——50%——是从116处大型油田开采的,每一处每天的产量都超过了10万桶。当然,其中除了4处油田之外,其他所有的油田都是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发现的,其中,许多已经显露出产量下滑的迹象。在这些已经(或即将)枯竭的油田中,有一些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油田,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墨西哥的坎塔雷利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此三处巨型油田的产量加起来高达每天820万桶,大约是全球总产量的1/10。

连美国能源部都改变了立场,在2005年将沙特阿拉伯2025年的预计石油产量从每天225千万桶下调到每天163千万桶,降低了28%,2006年又再次下调到151千万桶。现在看来,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一数字仍然过于乐观。

而且,一些旧油田为了增产而使用高风险和破坏性的手段,从而导致油田大面积衰退。另外,石油的消耗量也在上升:1950年时每天是1000万桶,1962年增加到了每天2500万桶,1971年是每天5000万桶,而到了20世纪末,则增至每天7500万桶。

中东动荡早已注定

如果懂得这些信息,再重新审视美国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全面应对未来油价可能上涨的努力,还会认为这是美国人的杞人忧天吗?还会认为石油战争距离我们很遥远吗?

别忘了,对伊朗制裁的强化和迫使伊朗回归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伊朗不能享受油价上涨带来的好处,或者说,油价上涨的好处最大限度地与伊朗屏蔽了!

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70%在中东,而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美国副总统切尼曾明确讲:谁控制了海湾石油的流量,谁就能对美国经济,甚至“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拥有“钳制”力。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讲到,控制了中东地区的石油,美国就捏住了向其主要竞争对手供应石油的输油管口。

中东的动荡其实早已注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美国无可比拟的优势,借助其普世价值观在中东的认同即水到渠成。

当然,蕴含在经济中的石油战比蕴含在军事中的石油战,要含蓄得多,隐晦得多。蕴含在军事中的石油战,从来都是充满血腥的。

而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石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