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16687600000056

第56章 汇率狙击战(2)

其实,在汇率战争中,最缺乏的未必是金融专家,关键是战略专家,只要战略布局正确,具体实施起来,一般的金融人才就可以完成。

但野口悠纪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角度:美国手中强大的工具,难道不正是那些拼命储备美元的国家所赋予的吗?

暗藏不露的搏杀

在汇率战中,美国的实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

美联储在国际银行家的控制下,经常做出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调整,结果可操纵美元随心所欲地升值或贬值,从而在全球渔利。美国的汇率政策从善意的角度理解,首先是着眼于自身经济的复苏和就业,但从更深层的原因看,不排除另有其他意图,目的在于控制和掠夺世界财富。

实际上,在汇率战中,美国追求的往往是自身经济复苏的实现与对外经济掠夺双重目标的实现。

自20世纪70年代告别金本位制以后,美元先后经历了五个周期:1972~1978年的弱势美元,1979~1985年的强势美元,1986~1995年的弱势美元,1996~2001年的强势美元,2002年至今的弱势美元。

而在从2002年开始的这个弱势美元周期内,发生了什么?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但近乎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开始了被西方国家敲诈勒索的旅途,中国为了使其他国家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付出了惨痛代价。

2001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是212165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快速增加,当年增长3499%,到年底增至286407亿美元。到2010年12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惊人的28473亿美元。美元在这一周期中的大幅贬值,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所对应的实际购买力的大幅缩水,意味着中国民众的血汗钱被悄悄卷走。

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是以在国内增发基础货币而得,因此,外汇储备越大,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就越大,国内通胀压力越严重。2001年1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8万亿元,而到2010年12月末,M2余额达到了惊人的726万亿元,全面超过美国货币总量20%以上。

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在这个周期内,房价的上涨幅度,就不用说了。

人民币的增速常年超过GDP与CPI增速之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贬值趋势,而对美元,则是升值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上是被高估了。2009年9月,我到美国后,对我所看到的、收集到的商品价格进行了比较,如果从购买力来测算,人民币与美元,实际上应该是大约20比1的关系!后来,一位有金融学博士学位的企业家到美国,做了类似的比较,得出了与我几乎相同的结论。

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却是事实。这里面包含的可怕风险是,人民币兑美元一旦回归到正常的以购买力估值的水平,人民币就可能出现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潜伏的危险

尽管很多人没有做过这种研究,但他们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至少,人民币对内的购买力,是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我此前已经讲过了,中国高达2847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靠在国内增发基础货币买来的,其实是对国民的负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教授曾经对此做过详细解读: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其实全部是由央行购入的外汇。央行入场购汇,与政府其他机构进入市场采购商品,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央行购得数万亿美元储备所付出的惊人庞大的人民币,与“基础货币”有关。这是央行不同于任何其他入市的政府机构的真正特别之处。央行购汇与别的会员的购汇行为没有什么原则不同:平等竞争,出价高者得。央行之所以购得了进入中国的外汇的绝大多数,原因简单,就是谁的出价也不如央行的出价高。正因为央行出价最高,所以市场里的其他会员,就很乐意把从企业与个人那里购得的外汇,卖给央行。央行购汇当然用人民币。那么,央行究竟是从哪里获得大手购买外汇的巨量人民币的?这个问题似乎太浅:谁不知道普天下流通的人民币,都是由人民银行即中国的央行发出来的?是的,全部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金,都是央行发行出来的。从经济关系看,货币发行是央行之负债,这里的“债主”不是别人,恰恰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持币的个人和各类机构。如果央行为了大手购汇而发行出过多的货币,那么天下持币人的债权权益就受到侵害……央行增发货币养老虎,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收老虎,央行大手购汇又放虎归山。循环往复,中国经济里的货币存量就越滚越大。

那么,这种危险性在哪里呢?

其一,物价在上涨,货币在贬值,中国国民的购买力在下降,而因购买外汇而导致的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还在不断加大。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趋势其实短期内难以改变,将没有能力消化掉过剩的产能,一旦外部需求下降,中国有在短时间内发生经济危机甚至现有货币体系崩溃的风险。

其二,中国在汇率之战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软肋:人民币超发,使得中国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的货币总量。超发货币成为做大泡沫的推手。由于货币贬值,人们会疯狂地买房买其他实物,推高资产泡沫。当房价等高到一定程度,商品房买卖成为富人的游戏,越来越多的人被排除在外,泡沫依赖的基础崩塌,而且,即使房价下跌,亦难以遇到支撑力量。

其三,人民币对外升值,将使中国制造业的处境恶化。2010年年初,中国有关机构对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做了测试。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测算的结果是:如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3%,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至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的结果是: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也减少1%。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平均纯利润率在3%~5%,有的企业利润低于3%。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压缩企业仅有的利润空间,降低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造成严重的打击。因为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是刚性亏损,无法通过与客户协商、改善供应链管理等方法消化。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只能靠进一步压低人工费用求生存,而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不提高工资就不足以解决民工荒的难题,企业实际上很容易被逼入绝境。

设想一下,当中国企业陷入绝境,而资产泡沫达到顶峰之时,美国再次袭扰欧元国,引发欧元贬值,人民币对其相对升值。美国再引爆日本债务危机,人民币对日元相对升值,然后,美元自己再突然大幅升值后会发生什么?

热钱撤离,中国泡沫破灭,华尔街得以以最低的资金,收购中国的制造业、资源和资产。中国30多年的发展成果,将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成为浮云。而华尔街将在大收购中获取丰厚暴利,等这一切完成,美元重新步入贬值轨道,间接减免美国背负的债务——在未来的这个周期中,美元并不具备长期升值的资本。

其实,类似这样的机遇中国也有。在2008年次贷危机恶化的时候,我主张政府听任楼市下跌挤压泡沫,提前剔除风险,并遏制投机,让自住需求的民众可以低价买房,节省出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同时,不随美元贬值而是对美元升值,并拯救中国股市,使民众的财富不大幅缩水,保持住足够的购买力来弥补外部需求下降的缺口。然后,腾出资金去全球低价收购资源——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在全球哀鸿遍野的情况下,去收购资源是最佳良机。但遗憾的是,中国做了相反的事情。救楼市,而听任股市下跌,同时,货币随美元更快地贬值,将良机悉数丧失。

研究中国问题,常常会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因为爱和无奈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