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经济史告诉我们,泡沫从来都是摧毁一个经济体并掠夺其财富的利器,而泡沫的累积从来都是自己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凡是默认泡沫累积放大而不采取行动的国家,几乎都得到了惩罚。如果是外来力量捅破泡沫,又伴随着被狙击被洗劫的结局。
泡沫从累积到破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累积的财富,将毁于一旦。在耗尽资源、污染了环境之后,中国人不得不痛苦地发现,在经济上,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当初的那个起点上,而生活环境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再也回不到那个起点了。因为,在我们毁灭环境、无节制消耗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在把自己的家园彻底抛弃!
泡沫的累积过程,我们都感受到了。
而泡沫的破灭,则必须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才能更剧烈。我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非常诡谲的现象:凡是那些泡沫快速累积并破灭导致严重后果的国家,无一不借用了金融衍生品这一杠杆工具。
2010年4月,我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与郎咸平教授对话时提到:亚洲国家,凡是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国家,都面临着货币超发的大背景——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因为,在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下,政府有通过各种工具(哪怕这种工具有副作用)吸纳超发货币的主观动力。
在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中国也已推出。
“对中国衍生品市场来说,2010年11月5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信用违约掉期(CDS)产品破茧而出。中国光大银行作为第一批被批准进行CDS交易的成员,今天将率先与中债增敲定国内第一笔CDS交易。”
媒体在报道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自豪。
官方的解释是:CDS作为一种信用衍生品,是在两个交易对方之间建立的信用衍生品合同,买方向卖方定期支付保费,如果合同中指定的第三方参照实体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信用事件,买方将获得来自卖方的赔付。通过CDS交易,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降低企业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CDS还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投资工具,只要投资者能对参照实体违约概率变化作出准确判断,适时买入或卖出CDS合同,就能从中获益。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CDS的错,而是贪婪的机构投资者仗着CDS这个避险工具而忽略风险、盲目冒险所导致的恶果。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CDS的错”,就好比杀人犯用刀杀人并非“刀”的错误一样,问题是,我们有能力有制度监管好拿刀的人吗?既然在监管严格、法律体系健全、制度完善的美国,贪婪的投机家们都能借用CDS这个避险工具盲目冒险并导致严重恶果,CDS在中国就能够突然从良吗?一些人在很多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地充满无知而狂妄的自以为是的激情,哪怕这种激情的火焰之后就是焚烧自己。因此,我常常如同遇见一个人丢了钱包却欢天喜地地庆祝一般,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只能无奈地迷惑不解地看着它重复发生。
为什么,在中国泡沫累积的时候,华尔街最钟情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CDS等金融衍生品快速出台?有没有建立预防华尔街狙击的机制?
这些问题现在不想,将来想什么做什么都晚了。
因为,中国脆弱的泡沫一旦与金融衍生工具挂钩,累积的速度和破灭的速度,都容易加快。
中国式泡沫
中国值得提防的泡沫有多种形态:货币超发泡沫、产能泡沫、房价泡沫、股市泡沫(股市泡沫在这里是指横向泡沫,与股价股指没有关系,是指股市IPO规模和再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所造成的泡沫)、科技泡沫、GDP泡沫、教育泡沫、道德泡沫等。
这些泡沫的累积,是中国潜在的巨大风险。实际上,只要是泡沫且泡沫非常大时,对任何国家都是风险。次贷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即为一例。
但是,与中国不同,美国人绝对不会采取中国的做法去拯救房地产,而是听任房价下跌,让房子泡沫自我挤压,通过这一痛苦的过程,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和健康。在中国房价经历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底近一年的调整后,中国即出台了拯救房地产的政策,而美国的房价从2006年年底一直调整到了2011年年初。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在2011年2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1月份成屋销量增长27%,折合成年率为536万套。但房价却继续下跌,2011年1月份成屋价格中值跌至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58800美元,较2010年同期的164900美元下跌37%,也远低于2010年12月份的中值168800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筑底,不出半年时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就重回健康状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美国的库存在下降。截至2011年1月底的成屋库存下降51%,至338万套。美国库存空置指标由2010年12月份修正后的82个月降至76个月。
而中国已经失去了自我挤压房地产泡沫的良机,所以,才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重新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以做修复。
但泡沫的挤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尤其在错过2008年的天赐良机之后。
货币支撑泡沫
货币支撑起来的泡沫,只能从源头上才能解决。
大卫?休谟认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这里指流通中的商品)与货币(这里指流通中的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看来这是不言自明的原理。商品增加,价钱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货币超发是物价上涨的原动力,也是泡沫之源,而且,以货币为源头的泡沫,累积速度正在日益加快。比如,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如果年增长17%,就是年增加026万亿;而到了2010年年末,M2余额已经达到7258万亿元,按照官方计划的年增长17%,就是年增加1234万亿!
中国的货币泡沫又是两大泡沫所推动的:
一是房地产泡沫,二是GDP泡沫。
房价连年上涨,加速了货币的内生。
依照内生货币的基本理论,房价持续上涨从两个途径导致了中国内生货币的扩张:一是基于房地产抵押信贷需求膨胀引致的商业银行内生货币供给的扩张;二是被房价持续上涨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吸引的外汇流入导致央行大量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
因此,中国货币的超量供给,不仅仅是央行的问题,更是2008年年底4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加速货币内生的结果。中国接下来将慢慢感受到这种天量投资计划带来的难题。但无论如何,魔瓶已经打开,泡沫的累积是必然的,货币的贬值和物价的上涨同样是无法避免的。
房价背后的精神迷失
写到这里,忍不住提到一点题外话。很多人因为买了房子看着房价上涨抑制不住内心的沾沾自喜。
从经济层面上说,房价上涨内生货币,加剧通货膨胀,老百姓虽然享受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快乐——如果房子是自住的,并不能兑现这种虚盈之利,却承受了更沉重的生活压力。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共性,房子只要持续上涨,物价尤其粮价一定会跟着上涨。这种情况在中国体现得更明显。因为,随着大面积土地尤其可耕地被用做房地产开发,原本紧张的耕地更为稀缺,这必然影响到粮食的供应。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许多人习惯于站在自身利益上去考虑问题,公心被丢弃,有多少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困境呢?只要自己住的房子在涨价,哪怕面对着物价上涨的情形,心中依然温暖,因为,有很多没有买房的人比自己更惨。这就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我记得一本书曾经这样评论:中国人喜欢比较,只要能过得比邻居幸福,他就会感到幸福。
国人精神层面的迷失由此可见一斑。
生于中国,逝后根据其遗言葬于杭州,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其著作《在华五十年》中写道,英国哲学家罗素“把贪婪、怯懦和冷漠列为中国人民的缺点;而与各国人民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恶行和缺点对照起来,我倒要把互相妒忌、猜疑这两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的特点”。
对中国劣根性的这种总结显然令人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来,这些不正是在中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丑陋吗?曾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的秦晓博士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在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非价值层面的“现代性”——改变高度集权的政经体制,追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的现代价值观。这一点,或许比经济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
房子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在于,把多元化的思想、理想等,空前统一了。在我小的时候,人们的理想多种多样,当科学家的、当飞行员的等,很难列举完整。但问问现在的在校生,有多少人在把拥有一套房子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