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中爆发了多次影响较大的货币危机,而在危机爆发前夕和爆发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因此,研究者认为,货币错配可能是引发危机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所谓的货币错配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债务以外币计值(主要是美元,从而导致负债美元化),而收入通常是以本币计价。
美元印钞机开足马力通过印钞稀释债务中国证券报,2010-9-15
(美)威廉?贝克金融的困境李凤译中信出版社,2011
徐惠芬奥巴马:持续向中国借钱将无法与其竞争新闻晨报,2010-12-9
(美)爱德华?N沃尔夫美国资本利润率上升与中产阶级挤压周思成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11)
(日)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曾寅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
债券大王格罗斯清仓美国债引发连锁反应腾讯财经http://www.*****.com/?a/20110310/005536htm,2011-3-10
比尔?格罗斯清空美国国债第一财经日报,2011-3-13
在货币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的大趋势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政府规划、企业决策,还是投资者的入市出市选择,都应该遵循大趋势。在大趋势下,至少不会犯大错误,小的错误,市场可以纠正,而一旦犯下大错,则可能失去挽回的机会。
所谓的“资源为王”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包括煤炭、石油和铟、稀土等在内的日渐稀缺的矿产资源;二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知识产品的研发和储备、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三是良性的制度机制。
在货币超发的时候,切记,一定要给财富找个锚,这个锚可以是黄金、白银,也可以是其他稀有资源,也可以是一种您认为未来非常有前途的其他投资品,但一定不要让财富悬在空中。
影响未来趋势的,实际上已经变成催生泡沫、维持自身泡沫与摧毁、捅破其他经济体泡沫以转嫁危机、牟取暴利的残酷博弈。因此,自2008年以后,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激烈,即使原本发展平稳的经济体的趋势也将因此而改变。
“资源为王”的投资思路,将越来越展现出巨大的魅力。这种魅力既是纸币滥发引发的不安全感赋予它的,也是人类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疯狂向自然攫取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所有的大棋局上,机制的比拼、制度的比拼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其他所有的策略都基于其之下,因此,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能否尽快推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中国以更高效率、更具凝聚力的状态去迎接挑战,是一切一切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这盘棋是无法下的。
守卫财富的通道
在新周期中,无论投资者、企业家、政府官员,面对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相通的。比如,全球性的货币超发问题等。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一背景使得资源的价值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姿态显现出来——当然,这是仅就大趋势而言,任何品种都是呈波浪状起伏前行的,在某一阶段下跌、调整,而在另一阶段上涨,呈现出明显的强势。对于趋势的把握和判断,需结合时间节点综合考量——就新周期而言,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中国房地产的变化——当泡沫破灭,这轮游戏就彻底结束了。
紧迫感
即便根据常识我们也应该知道:货币不仅越发越多,而且,由于货币的基数越来越大,货币发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人民币,增加20%就是新增0306万亿,而截至2010年12月底,M2余额为726万亿元,年增加20%就意味着新增1452万亿。
另一方面,货币对应的资源越来越少,而且,资源减少的速度同样在加快。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研究、开发方面,殊不知,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且,无论人类如何努力,都很难做到彻底替代传统能源。
在2010年11月8日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民用和环保工程教授黛比?尼迈尔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环保燃料要到2140年才能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但碳氢化合物燃料可能在2050年就会枯竭。这之间相差了90年。这个预测结果是那些拥有长期投资经验的人通过对新能源技术能否普及,以及何时实现普及等问题进行市场预测而得出的。在对能源市场进行数学分析后,他们认为,绿色能源的研发速度赶不上石油储量的消耗速度。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再生替代燃料很久后才能自立,至少市场的看法是这样。”尼迈尔说,这一研究结果提醒人们,目前制定的再生能源目标过于保守,无法防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她说:“需要更强的政策动力来推进替代技术发展。”该校另一名俄罗斯经济学家纳塔利娅?米雷什金娜在文章中指出:“石油开采的高峰期从今年开始,并将在2030年结束,到那时,企业将强烈地感受到油气资源的匮乏。”①
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替代品研究会有更快一点的进展,但无论如何快,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缺口的时间差都必定存在,而这足以强化资源的王者之气。
而且,新能源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以核电站为例,1979年3月28日凌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境内)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之后的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万~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当地寸草不生,直到现在仍有大1986年4月26日,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量的儿童得白血病,被称为“鬼城”。乌克兰为了建造全部覆盖第4机组的新“掩体”,一直在不懈努力,这个“掩体”直到2015年才能全部建成!②
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寻找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道路并不平坦。
那么,人类能否适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
至少目前看来,希望渺茫。
在欲望的催促下,人类只会越来越快地透支仅有的资源,从而,把自己逼向绝境。这是多么悲哀和冷酷的现实。
资源为王
在货币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的大趋势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政府规划、企业决策,还是投资者的入市出市选择,都应该遵循大趋势。在大趋势下,至少不会犯大错误,小的错误,市场可以纠正,而一旦犯下大错,则可能失去挽回的机会。
全球货币汹涌地超发洪流,成就了资源为王。
那么,什么是“资源为王”?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已有大致界定,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包括煤炭、石油和铟、稀土等在内的日渐稀缺的矿产资源。资源为王的概念不仅涵盖着财富,也涵盖着抗风险能力。正在开采中的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特大露天煤矿
比如,在欧盟为希腊债务危机而担忧时,波兰的经济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波兰经济增速大大高于欧盟各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波兰成为欧盟内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这与波兰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无关系。波兰煤、硫磺、铜、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已探明铜储量15亿吨(铜矿床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含量约2%),目前电解铜年产量53万吨;其他资源还有锌、铅、天然气、盐等。波兰硬煤储量估计达459亿吨,可供开采154年;褐煤储量139亿吨,可供开采35年。
二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知识产品的研发和储备、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其实,资源为王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在这里必须得加上,那就是良性的制度机制。加上这一部分,“资源为王”的概念才算完整。
诚如陈志武教授所言:“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已经不是其天赋的自然资源,而是其良性的制度机制,是其有利于金融创新与市场交易的制度环境。”
只有良性的制度,才能把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让民众从中分享到由此带来的福利。否则,资源可能沦为少数人独占、腐败的工具,而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甚至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③
比如,在非洲、海湾的一些国家,资源被少数人把持,腐败盛行,民众无法分享资源上涨带来的好处,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用稀有资源固化财富
我从2005年起,多次建议身边有实力的朋友去投资稀缺资源,资金少的,在投资配置中,配置一些实物黄金——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差价,还为了规避货币体系未来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在苏联的时候,一个人有4万卢布(当时1卢布兑换2美元多),他哪怕拿出1/5的资金规避风险,也能保住相当一部分财富——当时的黄金价格非常低,而后来的4万卢布只相当于1美元!因此,我强调,对资源品实物的部分配置与其价格的上涨其实无关,是为了守护财富,而不简单是为了赚取差价——通过杠杆工具赚差价牟利属于金融、资本市场的投机逐利行为,不在我此节的论述范围之内,因为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在某些周期内常常脱离实物本身的价值而走出独立的行情。
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买黄金相关的衍生品(并非实物黄金本身)保值升值,华尔街会有越来越大的动力去洗劫这部分投资者,但从长期看,这并不影响持有的实物黄金的价值,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货币严重超发的国家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