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茶道(第三册)
16694000000029

第29章 附录(4)

离乡草茶叶的俗称。清道光末年,粤商在荆莞一带大量收购红茶外销,因此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所制均采嫩叶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炒,雨天用炭烘干。茶商以枫柳木作箱,外封以印,题卜嘉名。同治《崇阳县志》:“茶出山则香,俗呼离乡草。”

澶老茶的别称。中原方言。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中原市语》:茶曰澶老。”

老婆茶旧时浙江茶叶俗名。流传于宁波一带,指立夏节采制的茶。清光绪《鄞县志·岁时》:“清明后,近山妇女结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节所采曰老婆茶。”

茗柯茶树枝干。文学著作中比喻语言简短,文风朴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简文云:刘尹(刘惔)茗柯有实理。”注曰:“谓如茗之枝柯虽小,中有实理,非外博而中虚也。”

(二)处所

茶坞亦称“茗坞”。种茶的山坞。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坞》:“间寻尧氏山,遂入深茶坞。种荈已成国,栽葭宁记亩。”罗隐《送云川郑员外》:“歌听茗坞春山暖,诗咏苹洲暮鸟飞。”

茶轩①用作饮茶的有窗廊屋。唐代秦系《山中赠张正则评事》诗:“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唐代贯休《避地昆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朽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②旧时茶馆、饭庄用名。宋代陆游《湖村》诗:“渴鹿出林窥药井,驯鸥掠水傍茶轩。”

茶舍①唐代宜兴采造贡茶处。《宜兴县志》:“茶舍,旧在罨画溪,去湖一里。唐代李栖筠守常州,有僧献阳羡佳茗,陆羽以为芳香冠绝地境,可供尚方,始贡万两,置舍洞灵观,韦交卿徙兹地。”②制茶房舍。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舍》诗:“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③亦称“茗舍”。烹茶供客之所。明代吴应箕《南都纪闻》:“金陵栅口有五柳居,万历戊午年,一僧赁开茶舍,宜壶锡瓶,时以为极汤社之盛。”

茗舍即“茶舍③”。清昼、崔子向、陆士修《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旬》:“谁是惜暮人,相携送春日。因君过茗舍,留客开兰室。”

茶房①官府内饮茶处和茶事用房。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明会典·王府制度》:“茶房二间,净房一间。”②犹茶馆。《福惠全书·刑名部·词讼》:“出入茶房酒肆”。③旧时茶馆、旅店、戏院等行业专事供应茶水或杂务的工役。

茶亭施舍和出售茶水的亭子。唐代朱景玄《茶亭》诗:“静得尘埃外,茶芳小华山。此亭真寂寞,世路少人闻。”福建《闽侯县志·古迹》:“茶亭在南门外,昔有僧暑月醵金煮茗饮行者,因名。”清光绪《长汀县志·茶亭》按:“汀僻处万山中,行路之难,若比于蜀道,尝一二十里远隔乡村,无可以避风雨而解烦渴、为行人少憩息者。汀人士素多好善,每于其中相度地势,建亭煮茗,以利行人。”

茶瓯厅唐代察院兵察厅之别名。赵磷《因话录》载,察院有三厅:“礼察谓之松厅,厅南有古松也;刑察谓之魇厅,寝者多魇;兵察谓之茶瓯厅,以其主院中茶,茶必以陶器置之,躬自参缄启故也。”

官焙亦称“贡焙”,官府设置的采制茶叶的场所。唐宋私焙的对称。由朝廷命官管理,负责造茶入贡。宋代官焙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北苑凤凰山,有龙焙、正焙、内焙、外焙、浅焙之分。初以制龙凤团茶为主,故又称北苑为“龙焙”或“正焙”,其他离正焙较远处的为“外焙”,距“正焙”不远在山内出的为“内焙”或“浅焙”。宋代宋子安《东溪试茶录》:“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又引丁氏旧录云:‘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独记官焙三十二。”具体为东山之焙十有四,南溪之焙十有二,西溪之焙四,北山之焙二。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建溪龙茶,始江南李氏。号北苑龙焙者,在一山之中间,其周遭则请叶地也。居是山,号正焙。一出是山之外,则曰外焙。正焙、外焙,色香必泅殊。”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世称外焙之茶,脔小而色驳,体耗(枯竭)而味淡,方之正焙,昭然可别。”又云:“有外焙者、有浅焙者。盖浅焙之茶,去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度,则体亦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

私焙民间制茶场所,相对官焙而言。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所造茶叶虽入贡,但主要流贩四方。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壑源诸处私焙茶,其绝品亦可敌官焙,自昔至今,亦皆入贡,其流贩四方,悉私焙茶耳。”

茶市买卖茶叶的官办市场。据《宋史·赵开传》:建炎二年,赵开推行新茶法,官方印发“茶引”售商人,“使茶商执引与茶户自相贸易。改成都旧买卖茶场为合同场买引所,仍于合同场置茶市,交易者必由市,引与茶必相随”。清嘉庆《崇安县志》:“武夷以茶名天下自宋始,其时利犹未溥也。今则利源半归茶巾。茶市之盛,星渚为最。”

茶仓贮存茶叶的仓库。《明会典·茶课》:“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察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有批验所。”设于河、洮、甘等州,西宁等卫,成都、重庆等府,以备召商中茶,接济边饷,或实行茶马贸易,充实军马。

茶库①官署名。宋代太府寺下有“布库、茶库、杂物库”等。《宋史·职官志》:“茶店,掌受江浙、荆湖、建剑茶茗,以给翰林诸司及赏炎出鬻。”②即“茶仓”。明代架材《议茶马事宜疏》:“官茶贮库,商茶就彼发卖。”

茶局贡焙或贡茶所设的机构。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造茶旧分四局,匠者起好胜之心,彼此相夸,不能无弊,才并而为二焉。故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清代黄宗羲《四明山志》:“上有宋丞相史嵩之墓,殿帅范文虎团置茶局贡茶。”

茶酒司①宋代四司六局之一(四司为: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是:果子局、蜜煎局、蔬菜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除为官府豪族家供应宴席服务外,杭州街市居民每遇礼席,以钱请之,亦可上门服务。事见宋代吴自牧《梦粱录》。②专司茶酒者。《称谓录》云:“《东轩笔录》:艇中惟有一卒,司镣炉,谓之茶酒司。”

御茶园简称“御园”,专供采制贡茶的茶园。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的凤凰山麓曾建过御茶园。元代,福建崇安武夷山区九曲溪的第四曲处,所设御茶园规模较大。清代周亮工《闽小记》:“御园在武夷第四曲,喊山台、通仙井俱在园畔。”

茶饮茶游息之所。《嘉兴县志·完宅》:“茶屋,元屠兼善建,以为游息之所。”明代贝琼《茶屋记》:“携李屠生兼善,颜其游息之所曰茶屋。盖兼善嗜茶,尤善烹茶之法,凡茶之产于名山,若吴之阳羡、越之日铸、闽之武夷者,收而贮之屋中;客至,辄汲泉烹以奉客,与之聚谈终日,不待邾茗之会焉。”

茶埠①茶叶集散的商埠。《明一统志》:“茶埠峪寨,在岷州卫城东十五里。”②部分地区称停泊茶船的码头。

喊山台御茶园惊蛰鼓噪催发茶芽所筑的台。明代徐《茶考》:“喊山者,每当仲春惊蛰日,县官诣茶场,致祭毕,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曰‘茶发芽’,而井水渐满;造茶毕,水遂浑涸。”清康熙四十九年《武夷山志》:“至顺三年,建宁总管暗都刺于通仙井畔筑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曰喊山台。亭其上,曰喊泉亭。因称并为呼来泉。”

茶院①专事某种茶务的院落。清康熙《长兴县志》:“顾渚芽茶,唐代宗大历五年,置贡茶院于顾渚山。宋初贡而后罢。元改贡茶院为磨茶院。”宋贡焙改易建瓯后,顾渚产茶不复研膏。元朝时,湖州以造“金字未茶为进”。②设茶供饮的处所。清道光《东阳县志》:茶院,在沿东五十里独山深坞,“唐宋时有司常治茶于此,设茶院,名茶院坞”。《海盐县图经》:茶院,在县西南二十七里,“吴越王钱镠幸金粟寺,令寺僧于此设茶”。

茶庵旧时建于路旁施茶或作供茶用的佛寺或草棚。佛寺的茶庵以尼姑庵居多,亦有建供周围居民朔望献茶敬神者,多数用于暑日备茶供路人歇脚解渴。以茅屋称茶庵者,性质和茶亭基本相同,主要供施茶用。清乾隆浙江《景宁县志·守观》记载全县四个茶庵:“惠泉庵,县东梅庄路旁”;“顺济庵,一都大顺口路旁”;“鲍义亭,一都蔡鲍岸路旁”;“福卢庵,在三都七里坳”。其中一个即称为茶亭。屈大均《广东新语》:河南之洲“有茶庵,每岁春分前一日,采茶者多寓此庵”。

茶神庙旧时奉祀茶神的庙宇。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茗岭,产佳茗,俗称闽岭,乡音误也。岭有庙,祀柳宿,柳主草木,为茶神也。”

陆羽新宅今在湖州市凤凰新村内。

青塘别业唐代陆羽宅名。大历十二年左右,陆羽迁至义兴东南三十五里君山之南的罨画溪畔居住,宅名“青塘别业”。皎然曾作《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诗。君山与洞庭湖君山同名,清雍正改均山,今在宜兴市湖镇内。

杼山唐代山名。湖州城西南三十五里,唐代有妙喜寺,住持为诗僧皎然,陆羽初来时居此(今在湖州市妙西乡内)。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作《杼山妙喜寺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