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治
16694100000011

第11章 脑梗死(1)

(第一节)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使管腔变狭窄或闭塞,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脑梗死性坏死。它是临床最常见脑梗死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病症。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常伴有高血压。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内壁损害,表面粗糙不平(血管壁弹性减弱,管腔狭小;血液之黏稠度及凝固性增高以及血压低下,血流缓慢等各种病理情况下,便可导致血栓形成。

2.高血压症这是卒中的最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内小动脉类纤维样坏死,脑小动脉、中动脉发生梗死的机会与高血压的程度成正比。而高血压患者脑小血管梗死的机会比脑内主干活颅外动脉梗死者多。

3.糖尿病为脑血栓形成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时常可以导致脑动脉硬化,及影响脑的血液流动等。糖尿病不仅侵犯颅内大动脉,而且常可以导致颅内小动脉如豆纹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脑腔隙性梗死。

4.脂质代谢紊乱高胆固醇及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认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apoA)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B(apoB),则是动脉硬化粥样因素。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它能穿过内皮层进入动脉壁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另外LP(a)有减弱组织型纤溶酶原对凝块溶解作用,因而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5.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增高是脑血栓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黏稠度与红细胞压积(Hct)的关系呈生理性直线关系,Hct与CBF呈反比例关系,当Hct及红细胞增高时CBF减少。贫血患者CBF增高,红细胞增多症时CBF减低,易发生缺血性梗死。

6.脑血管解剖特点大脑Wills环畸形者,其底部侧支循环失去作用,脑梗死者往往有脑Wills环异常。先天性颈段颈动脉过长扭曲、打弯成袢状,亦为脑梗死的一个发病因素,大脑半球为大脑前、中、后动脉或脑干血管的中末支相互供应的边缘地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好发部位,一旦有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脑血管痉挛等情况,即在脑特定部位发生脑缺血及脑梗死。

7.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膳食吸烟可以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会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及集聚性增强;吸烟后因为导致缺氧、酸性产物增加引起脑局部细胞酸中毒,及脑局部神经元损伤,吸烟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增强,吸烟造成血管壁的损害;长期吸烟机体逐渐失去自动调节,而导致脑血栓形成。

饮酒会使血液浓缩,红细胞比积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常可导致脑血栓形成。

热量摄入过高会引起体重增加,导致超重或肥胖,超重与肥胖是脑血栓的发病因素。

膳食中蛋白质含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动物蛋白是脑卒中的发生的抑制因素,低蛋白特别是低动物蛋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膳食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较低是缺血性的危险因素。

高盐饮食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被大家认识。

8.感染由于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数及凝血因子I增高,血浆黏度增加可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引起脑局部缺血梗死。另外,白细胞具有趋边黏附,在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白细胞变形行为降低,容易发生脑血栓。

9.药物雌二醇类口服避孕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成高凝状态;二是造成血管内膜增厚。可导致脑血栓形成。

10.其他如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细菌性内膜炎、先天性子绀型心脏病)、胶原病(播散性红斑狼疮、结管性多动脉炎)、颈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烟雾病、肿瘤、妊娠、产褥期前后,血液表现为高凝状态,可致脑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以老年人为多见,65-7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每年达1%。50岁以前的患病率仅占脑血栓总数的8%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红细胞增多症者患病率均较一般为高。

(一)脑血栓形成分类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理改变可分为以下类型。

1完全性脑卒中系指在起病6小时内病情即达高峰,病情一般较重,可有昏迷。

2进展性脑卒中指局限性缺血逐渐进展,数天内呈阶梯式加重。

(二)几种特殊的临床形式

1.缓慢行进展型在起病2周以后症状仍逐渐发展,常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侧支循环代偿欠佳,血栓向近心端逐渐扩展有关。

2.大块梗死型常有较大动脉或广泛性梗死引起,往往伴有明显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简称RIND)指症状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但在2~3周内完全恢复,不造成后遗症。可能由于侧支循环迅速而充分的代偿,缺血尚未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害,血栓形成不牢固,或伴发的血管痉挛及时解除等机制的结果。

4.腔隙性梗死见腔隙性梗死一节。

5.出血性梗死指脑梗死后病灶内的继发性出血。占全部脑梗死的3%~5%,常发生于病后1周至数周是梗死区血管壁缺血损伤的结果。

脑血栓形成常于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有不少人以往经历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时可有轻度头痛,头痛常以缺血侧为主,有时可伴有眼球后部疼痛。头痛产生的原因可以是由于梗死区附近的未阻塞的血管扩张所致。患者一般无意识丧失,少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开始即有意识丧失或首发症状为意识丧失者,多因脑干病变所致。大面积半球梗死并严重脑水肿者,在梗死后不久,由于间脑和脑干上部受压可发生意识丧失。癫痫发作在脑血栓形成时很少见,但约有8%的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期可发生癫痫,多数为局限性癫痫,少数为癫痫大发作。

脑的局灶性损害症状主要根据受累血管的分布而定。各种脑动脉损害时产生的局灶性损害的症状见相关章节。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2)脑脊液多正常,但在少数血性梗死者在发病的24小时以后可出现红细胞,大范围梗死时压力可增高,红细胞和蛋白在发病数天后可少高于正常。

(3)CT在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MRI有助于定位诊断及动态观察病变演变情况。

(4)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的部位、程度及侧枝供血情况。

(5)脑电图有助于闭塞血管的定位。

(6)放射性同位素脑扫描在发病2周可见病灶区同位素浓集,一般在4~6周后逐渐消失。

(7)脑血流量测定有助于病变的定位诊断。

(8)颈内动脉颅外殷闭塞时,尚可见病变侧视网膜动脉压降低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异常。

四、诊断要点

脑血栓的诊断要点是:

(1)可能有前驱的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

(2)安静时发病较多,常在晨间睡醒后发现症状。

(3)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呈梯形进展型。

(4)意识常保持清晰而有明显偏瘫、失语等局灶功能缺失。

(5)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显着增高。

(6)较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7)发病6小时后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8)脑血管造影和CT有助于最后确诊。

五、治疗

(一)急性期的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起病24-48小时后仍不能进食者,应予鼻饲流质饮食。

2.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1)血液稀释疗法。分为高容积及等容积两种。目的是通过移走红细胞以减低血液黏度,理想的水平是红细胞压积(HCT)达30%~32%。此处可试用10%羟乙基淀粉、血浆、白蛋白或高涨晶体溶液。

(2)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疗效肯定,因在急性期使用可能导致“脑内盗血”现象,引起颅内压增高。在出血性梗死时可能扩大出血灶及在已有系统性低血压者,由于全身血压降低可能产生脑循环不足等不利现象,故目前多不主张用于急性期。但症状轻微,梗死灶小,或起病缓慢的病例,起病3周以后,血管自动调节反应已恢复正常时,有人主张使用。也有人主张在急性期刚起病后可立即使用。常用药物有:①盐酸罂素碱30~9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滴,每日1次。②己酮可可碱200~250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或口服100~200mg,每日3次。③盐酸培他定10mg,肌注,每日2~4次,或口服10mg,每日3次。④血管舒缓素10~20u,肌注,每日1~2次,或口服10u,每日3次。⑤环扁桃脂100~200mg,口服,每日3~4次。维脑路通(曲克芦丁),有人提倡大剂量(2~4g/d)静滴效果较好。

(3)脑保护剂应用。脑卒中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发生缺血性级联反应。级联反应包括:触发去极化波的能量衰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活和大量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细胞内钙聚集,NO毒性的产生,氧自由基的生成,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而激恬炎细胞侵入脑组织等。脑保护剂通过干预级联反应过程的不同环节,以增加脑细胞的存活,称脑保护治疗,主要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拈抗体、Ca2+拮抗体、NO相关调节剂及谷氨酸释放抑制剂等。但迄今尚无具有理想临床疗效的脑保护剂。

抗兴奋性毒素治疗:缺血性级联反应都以兴奋性毒索开始,它可能是下游反应的触发者,因此抗兴奋性毒素治疗,可能延长机会窗。与脑缺血关系较为密切的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有NMDA(N-甲基-D-门冬氨酸)、AMPA(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目前试用于临床的NMDA受体拮抗体有apxiganel、dextuorphan、selfotel、eliprodil、remacemide、hydrochloride、FpI-15896AR、ACPC、ACEA-1021.GV150526A等,但这些药物治疗指数小,稍高剂量时会妨碍谷氨酸(GLU)及其受体介导的脑内正常兴奋括动,而产生剂量依赖性多种副反应如低血压、抑制呼吸,共济失调、眼震及镇静等。Mui-等初步试验提示细胞外Mg2+浓度越高,神经保护作用越大,但用MgSO4静脉输注治疗ACVD正试验阶段。AMPA受体拮抗体有NBQX、GYK152466、YM90K等。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止神经细胞内钙聚集。美国尼莫地平研究组随机双盲试验表明,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治疗无明显疗效,可能是尼莫地平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Ca2+通道,而对神经元Ca2+通道选择性差,阻断数量有限之故。且药物往往引起血压降低,降低脑灌注,尤其是静脉用药反而加重缺血性损伤,可能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Ca2+内流发生于脑缺血早期,在缺血前应用尼奠地平显示有脑保护功能,缺血后应用是否有脑保护功能,尚存在争议。因此应尽量超早期应用。一般认为口服尼旲地平60-120mg/d,在中度脑缺血发病后6-12小时内应用者可能有效,>48小时,反而不利于脑缺血局部灌流。

自由基清除剂(动物试验表明,自由基清除剂能防止脂质过氧化生成,减小梗死面积,主要有两类。

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目前试用的有Ca2+Zn2++SOD及Mg-SOD,但由于具有抗原性,半衰期短及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等问题,未能推广应用。

2.非特异性抗自由基剂:现采用于临床的有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胺甘肽、铁鏊合剂(去铁胺)、别嘌呤醇、川穹嗪等。

胰岛素:胰岛素具有:①纠正缺血区高糖无氧代谢引起的局部脑细胞内酸中毒。②兴奋垂体一肾上腺轴,促进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后者具有自由基清除功能。③与脑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胰岛素受体结合,降低TXA生成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半暗带缺血,尤适应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或强化疗法.前者指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以不出现高血糖症和DM症状,不发生酮症和不出现严重、频发低血糖反应为度;后者指每天注射3次以上,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输入,每天以血糖测定仪测血糖4次,使空腹血糖长期控制在39~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每日检查凌晨3时空腹血糖>3.6mmol/L,GHbAIC<6%为度。

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具有①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减轻后者引起的继发性损害。②增强内源性NNF。常用100mg/d静注。

神经生长因子(NGF):NGF对缺血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尚不明,可能与提高自由基清除剂活力和稳定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4)溶栓与去纤制剂的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能拮抗纤维蛋白原溶酶激酶抑制剂(PAI),活化纤维蛋白溶酶,对血栓中纤维蛋白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溶解作用,称溶栓药物,蛇毒含有凝血酶样蛋白酶,能使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溶解,故通称溶栓疗法。t-PA的纤溶面积广泛,还能溶解血液中V、4、K、X各因子和有关的其他蛋白质及多肽,故其溶栓作用较强,而不良反应也较明显,去纤剂可降低纤维蛋白原,阻碍其转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外,还可能诱发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t-PA。

目前国内外十分热衷于-PA治疗,应用方法为rt-PA0.48mg每千克体重,最高不超过50mg,10%剂量在1~2分钟内静脉注射,其余剂量在1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

尿激酶的应用方法为:尿激酶5~6万单位,加于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日1~2次,7日为1个疗程。

去纤剂主要为蛇毒制剂,蛇毒制剂很多,一般为0.25~0.75单位加于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不一。

溶栓与去纤制剂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性梗死,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5)抗凝治疗。国际卒中试验(1ST),1997年报告应用双盲法,单独应用肝素25000U/d或合并阿司匹林治疗发病后24小时内的脑梗死,结果为:虽有预防ICVD复发,但出血性转化增加,因此认为,不能确定其有效性。

(6)抗血小板聚集疗法。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性疚病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在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常用药物:肠溶阿司匹林50~125mg,每日1次;苯磺唑酮(磺吡酮)200mg,每日4次。

(7)低温疗法。几十年以来,动物试验发现亚低温有脑保护作用,而受到高度重视,特别对头部外伤、ICVD和ISAH具有强力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有抑制脑代谢,阻碍脂质过氧化,抑制EAA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