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文化品味
一、传统饮茶的演变史
中国饮茶历史的演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饮用。生吃药用,起于原始社会,生吃野生茶树的鲜叶,可以药用,或许是无意中的发现,或许是神农尝百草的功德。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品时,发现茶的功效,是顺理成章的。至于熟吃当菜,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经常见到,我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把鲜叶加工成“竹筒茶”后当菜吃的情形,他们的方式主要是将鲜叶经日晒或放在锅里蒸煮,使叶子变软;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装进竹筒里用木棒舂实,筒口用竹叶塞住,将竹筒倒放,使茶汁沥出,然后封住筒口。茶叶在筒里缓慢发酵,两三个月后取出,发现茶叶变黄,茶叶晒干,加香油浸泡,作为蔬菜食用,味道非常独特,为最爱吃的食品。倘若制作筒茶,遇到下雨时无法晒干鲜叶,就把摊晾过的叶子压紧在瓦罐里,可以制作“腌茶”直接食用,食用时不用烹煮。“腌茶”和食用“腌茶”,在云南蔚然成风。
烹煮方式中,“焙茶”最古老最原始。在云南南部佤族和傣族,“焙茶”也经常饮用。取一芽四五叶的嫩芽,直接采下,加于火上烘烤到焦黄色时,即可放进茶壶内煮饮。
《华阳国志》中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诸国就把茶叶作为贡品,奉献周天子,此贡品也常被帝王赐予臣僚。
“秦人入蜀,始知茗饮事”和“茶起于汉前,而盛于汉后”,则是饮茶的起源。赵飞燕梦见武帝赐茶亦成趣谈。
至于冲泡饮用,在唐代盛行蒸青团饼茶,到了明代则用青散茶。饮用烹煮方法演变为冲泡方式,是划时代的。
用散茶冲泡的方式,应当属于清饮,不需要添加任何香料或食品,这叫做“点茶”,冲泡茶水时,“凤凰三点头”的动作非常典雅,这动作可使茶叶在水中上下翻滚,让茶味充分溶入水中。
茶从药用变成饮料,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王褒在《僮约》中就写道:“烹茶,尽具,已而盖戾”之句,可见当时煮茶的环境。在三国的时候,江南一带就已经形成饮茶的习惯。孙皓每年举行宴会时,必须让臣下饮酒,不管能饮与否,必须饮上七升,有个叫韦瞿的,不善饮酒,孙皓就让他以茶代酒。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以饮茶为乐事和雅事。比如,谢安去吴兴太守陆纳那里,主人待之以茶果,而不以酒待之;南朝的吴济道,也以茶孝奉新安王子鸾和豫章王子尚。从此可以探知,在当时,饮茶已经成为时尚,为社交礼仪的必需。当时,一些饮茶的诗词歌赋也相继出现。
中国饮茶在唐朝已经非常兴盛了,一些大城市有专门的茶叶出售,茶馆茶店也大行其道,秦岭淮河以南各地都有茶叶出产,江淮一带出产的茶叶为最多,车载船运堆积如山。唐代诗人写茶的诗作有许多名篇佳名。陆羽被称为茶圣,著有《茶经》,是世界上第一茶书,影响遍及全球。
中国历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进入宋朝后,茶更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王安石在《论茶疏》中说:“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由此可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缘由。宋代的名茶品种更多,有数十种,蔡衷也著有《茶录》一书,其地位与陆羽的《茶经》不相上下。
中国茶叶发展到明朝,在制作中出现了炒青工艺,刻意追求茶叶特有的造型美,并与香气和滋味相得益彰。绿茶、青茶、黑茶和白茶的分类比较完整系统。饮茶中改煮茶为冲泡方式在明朝已经形成。沈德符在其所著《万历野获编》载有:“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渝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使饮茶从繁琐的制作中脱离,茶的天然滋味更为浓郁,茶叶生产更为多元。宜兴的紫砂壶也应运而生,为人赏玩品味,使茶文化精神更为浓厚。
到了清朝,红茶制作率为先声,首创于道光末年,福建崇安区某茶馆的青茶积压发酵,变成黑色,发出特殊的气味,店主赶忙把茶叶烘干,运入福州托洋行试销。不料这种变了形态的茶叶,居然以汤红味香受到外国人喜爱,争购者络绎不绝,从此红茶闻名遐迩,“功夫红茶”也应运而生。“龙井”“碧螺春”“蒙顶茶”“六安瓜片”等享誉中外的高级名茶都流行于此时。至此,中国茶叶体系日趋完整。
二、烹茶饮茶的美好韵味
所谓的茶叶之美首先在茶品。譬如茶道,要领略其中的美,就需要有好茶,中国出产的茶叶,品种最多,名茶层出不穷。在唐代,以阳羡茶和顾渚紫笋茶为贵;宋代建安团茶(北苑茶)盛行;明朝有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为名茶佳品。清代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种类,已经定型。一般来说,北方人爱喝花茶,江南人多喝绿茶,粤闽一带则好乌龙。春喝绿,冬喝红,已经成为特有的民俗。
茶品各异,风韵不同,在用水泡茶时,深有讲究,“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易窥其体。”表明茶的色、香、味体现于好水之中。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则成为人们的共识。
品水标准强调品质与水味。水质在于清、活、轻。水味强调甘洌(即清冷)。这种说法是在唐太宗时就已经形成的。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言道:“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为自然,独为难得。”则是这种说法最突出的文字依据。
烹茶讲究火候,这是人们的共识。火候与汤候,是最重要的方面。所谓火候是指煮水的火力。煮水煎茶,陆羽认为用炭火最好,《茶经》中说:“其火用炭,次用劲薪。”煎水(煮水)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就是“汤候”。水沸时,沸泡的多少和大小,或是水沸时的声响如何,都是汤候的标准。陆羽的《茶经》中,“五之煮”详细记录“汤候”中的“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田芝衡在《煮茶小品》表明:“汤嫩茶力不足,过沸则水老而茶乏,惟有花而无衣,乃得点泡之候耳。”表明过头或不及者(即老、嫩)都不宜冲泡茶的。
茶叶和水的融和过程,美感无穷。
品茶当然要讲品质和造型都优良的茶具,茶具不仅可以把玩,而且能保持茶的浓香醇味。陆羽在《茶经》中说“口唇不卷,底卷而浅”,意为盏沿不外翻,稍有内敛,底稍外翻,盏不宜深,就是好茶具的标准体现。宋代“斗茶”必用通体黑釉的建盏,与雪白的汤花结合,对比鲜明和谐至美。明代江苏宜兴的紫砂壶,能达到“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的情韵。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当属中华茶具的名品佳作。
品茶需要讲究环境和谐,无论林荫之下,茶园之中,寺庙之间,小榭山亭,品茶都皈依自然天性。古人品茶有专门的茶室,煎茶、品茶、读书全在此间。对茶室的讲究在《长物志》卷中可略见一斑:“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雅室、茶具、茶座,是使自己成为“幽人”的基本条件,茶室之雅之美在于幽寂清静、文化旨味情韵和景致结合得十分和谐。
历代文人墨客诗圣诗仙,都留下咏茶的佳句:“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这是李白游湖北当阳玉泉山,称赞形如手掌的仙人掌茶的佳作,从此开创了茶诗的先河。陆游有320多首咏茶诗作,是写茶最多的诗人。苏轼云:“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郑板桥啜茶之余画竹石,“茅屋一间,新笪数竿”,“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体现茶趣。曹雪芹的《红楼梦》统计,有600余处写茶事,茶味和诗味贯穿始终。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旨在弘扬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这是真正的生命境界与“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相互结合,成为引入茶道文化的精髓。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尽力体现制茶、烹茶、品茶的艺术情味,体现其文化与精神内涵。在烹茶中,水、火、风的契合,是和谐的。难怪茶圣陆羽说:“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在烹制、冲泡品茗或奉茶之中使情景合一,把个人融于大自然之中。茶汤本性的清净纯洁也从中得到体现。
三、饮茶中的分茶和斗茶
关注中国茶叶文化的人,对宋朝时期的斗茶形式也要关注。“斗茶”的另一个名称叫做“茗战”,是宋徽宗赵佶最喜欢的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他写了《大观茶论》,对斗茶是这样介绍的:“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荚之精,争鉴裁之别”。宋代人饮茶,最盛行的方式就是“末茶法”,将茶末放入水中,将沸水注入盏内茶末之中,这个过程也叫做点茶。经过点茶后,根据浮于茶汤的泡沫的众寡,可以决出点茶的技艺优劣与茶末的品质高下,泡沫多者为上品,否则即为劣品。最初的“斗茶”就是这种形式,类似于赌博,比较有随意性,茶盏一般为深色,便于看清泡沫的多少,以供决断。在古代,斗茶又叫茶百戏、汤戏,或者叫茶戏等等。
这种斗茶的形式,最早是在北宋初期开始的,在北宋陶谷《清异录》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近世有下汤远匙,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曾经这样作诗描述:“矮低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可见当时的文人生活是把斗茶当做一种极为风雅的事情。作为一种品茶饮茶艺术,作为一种沏茶方式,斗茶也是一种群体的娱乐活动。正因为斗茶需要在瞬间呈现汤花丰富变幻的现象,所以在分茶中需要一些高超的水准,一种是“搅”,一种是“点”的方式,在茶汤的表面形成别致的汤花形象。点茶这种方式是宋代最时尚的沏茶形式,它的实质就在于注茶,其法就是以单手提执壶,将壶中的沸水由上而下直接注入,从而使茶末在茶盏内泛起一种美丽的形致。在注水的时候,因壶的高低,执壶手势的不同,以及水流的缓急等等,使茶汤表面的花纹形成各不相同的效果,所以,在注茶时首先强调一种技艺的高下,根据陶谷的说法,这也是一种很讲究的分茶之术,是“茶匠神通之艺”。
说到分茶,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中,有非常细致的描写。他曾经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中将分茶写得非常生动形象,神情毕现:“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茶汤表面上可以出现一些文字图案,让人称奇。才思敏捷的人,在分茶的时候,可以随口吟诗,比如,有一个名叫福全的佛门子弟,爱茶如命,喜欢在分茶上吟诗,每点一盏,就成诗一句,点完四盏,就吟成绝句一首,切情切景,非常雅致。他曾经一边注水分茶,一边吟诗作歌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虚名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成为茶事和文学的佳话。
斗茶这种茶趣只有在团茶盛行的时候,才得以在民间蔚为风气。但是宋末后,散茶已经出现,茶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制,炒青散茶占据了原来的龙凤团饼的地位,沏茶用的点茶法,逐渐被沸水冲泡茶叶的泡茶法所代替。宋朝之后也讲究另一种形式的斗茶,内容越来越繁琐,要求也越来越讲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大标准必不可少。在现代,已经没有宋代的那种点茶的形式,但所斗的形式也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在茶的外形上可以因品种而异,各有高下。比如西湖龙井是扁形的,以翠绿为上;毛峰茶要求毛茸越多越好,选料精,茶叶完整。整体造型要有特色。一些茶摆成菊花状(如君山银针),有的茶制成螺丝状(如碧螺春),或者根根像针,或为珠茶,呈圆形,则是优胜者。从香气上评判斗茶时,要求香气浓不浓,持久与否。在中国,茶叶品种多,类型不一,有花香、板栗香型,以致形成香味的化学成分有两三万种之多,根据品茶人的爱好,各取所需。所以斗茶又赋予了新的意义。
四、茶令:茶叶品饮的又一雅致
中国茶酒文化,各有千秋,茶令如同酒令,是在席间饮茶助兴作乐的雅致,显得文采风雅,急智风流,它最早是在我国的江南一带开始盛行起来的。有关它的文字记载,可以在《中国风俗辞典》找到详细的记录:“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